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精神分裂症幻听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伴顽固性幻听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n=60)和对照组(n=60)。在维持原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基础上,研究组给予6周左侧颞顶叶的rTMS治疗,对照组给予伪刺激治疗。采用幻听量表(AHRS)、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幻听量表(AHRS)评定临床疗效,采用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估不良反应。结果 6周治疗后,研究组治疗幻听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AHRS、PANSS的总分和分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治疗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左侧颞顶叶rTMS治疗能减轻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顽固性幻听。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利培酮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并观察其安全性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6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在利培酮基础上联合rTMS真刺激,对照组在利培酮基础上联合rTMS假刺激干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周、2周及4周应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临床疗效,采用不良反应量表(TESS)、生命体征、体格检查、临床实验室检查、心电图、脑电图评价安全性.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PANSS总分及各因子分在治疗1周、2周及4周均显著下降(P<0.01);研究组的有效率在治疗2周时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两组有效率在4周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7);研究组阳性症状因子评分在治疗2周时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4周末时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P<0.01).研究组和对照组在治疗中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重复经颅磁刺激具有很好的安全性,联合利培酮使用可以提高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尤其有助于改善阳性症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连续θ短阵快速脉冲模式(cTBS)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伴幻听的精神分裂症疗效。方法:将124例伴有幻听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62例,完成61例)和对照组(62例,完成59例)。研究组进行4周的cTBS的rTMS治疗,对照组接受4周的伪刺激治疗。分别在干预前、干预2周和干预4周后对两组患者进行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听幻觉评分量表(AHRS)、持续注意力测试(CPT)和Stroop色词测验(SCWT)评估。结果:①干预4周后研究组PANSS的阳性症状、阴性症状、一般精神病理和PANSS总分差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②干预2周后和干预4周后,研究组的AHRS评分差值显著高于对照组;③干预4周后研究组SCWT中错报数、漏报数和反应时间与基线的差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④干预4周后研究组的RTA、RTB、RTC及SIE与基线差值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cTBS模式的rTMS可改善精神分裂症的幻听症状及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20HzrTMS)联合文拉法辛治疗抑郁症的早期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4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n=20例)和对照组(n=20例)。研究组给予20HzrTMS联合文拉法辛治疗,对照组单用文拉法辛联合假rTMS治疗。观察6周。两组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2、4、6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疗效;采用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后HAMD评分均有显著下降(P<0.05);以研究组在治疗2、4周时降分显著(P<0.05)。两组间部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文拉法辛治疗抑郁症早期疗效优于单一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初步探讨背外侧前额叶和左侧颞顶叶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治疗精神分裂症顽固性幻听的疗效(起效时间)和安全性.方法 36例伴有顽固性幻听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分别为背外侧前额叶rTMS治疗组(n1 =12)、左侧颞顶叶rTMS治疗组(n2=14)及对照组(假性刺激)(n3=10),背外侧前额叶rTMS治疗组、左侧颞顶叶rTMS治疗组分别给予10次1 Hz rTMS真性刺激,对照组给予假刺激,治疗期间维持原有抗精神病药种类及剂量不变.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评定临床症状,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reatment Emergent Symptom Scale,TESS)、纯音听力测试评估副反应.结果 两个真性治疗组疗效均明显优于假性治疗组,与基线比较,背外侧前额叶组第4次评估、左侧颞顶叶组第7次评估出现统计学差异,两个治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无论治疗组、对照组均未观察到明显的副反应.结论 1 Hz背外侧前额叶、左侧颞顶叶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精神分裂症顽固性幻听均有效,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用于精神分裂症中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运用随机抽样方选取我院2013-01-2014-09收治的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依据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n=30)和对照组(n=30)。对照组患者给予假刺激方案治疗,研究组给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结果研究组阳性和阴性症状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精神症状改善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的总有效率93.3%(28/30)显著高于对照组70.0%(21/30)(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13.3%(4/30)显著低于对照组33.3%(10/30),P0.05。结论重复经颅磁刺激用于精神分裂症中安全可行,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阿戈美拉汀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老年惊恐障碍患者疗效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60例老年惊恐障碍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n=30)和对照组(n=30),两组在rTMS治疗的基础上,研究组联合阿戈美拉汀片治疗;疗程12周。治疗前后采用惊恐障碍相关症状量表(PASS)、临床疗效总评量表-病情严重度(CGI-SI)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疗效;使用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韦氏记忆测验(WMS)评定认知功能;采用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治疗的安全性。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PASS、CGI-SI和HAMA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治疗8周后研究组PASS、CGI-SI和HAMA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两组TE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WCST与WMS中各项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结论:阿戈美拉汀片治疗老年惊恐障碍安全、有效,rTMS联合阿戈美拉汀片可以提高疗效,同时改善老年惊恐障碍患者的记忆和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超低频经颅磁刺激联合利培酮对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方法将2012年8月-2014年4月在某省精神卫生中心就诊的符合研究标准的60例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超低频经颅磁刺激联合利培酮治疗,n=30)和对照组(单用利培酮治疗,n=30)。于治疗前、治疗第11天、治疗1月时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对所有患者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治疗第11天、1月时的PANSS总评分及各分量表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治疗第11天时,研究组的阳性症状量表和幻觉评分均低于对照组(t=2.09,P=0.04;t=2.36,P=0.02);治疗1月时,两组PANSS总评分及各分量表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超低频经颅磁刺激联合利培酮对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症状的改善在短期内优于单用利培酮,但其优势并不持久。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大鼠性发作行为及海马CA3区膜连蛋白A7表达的影响。方法:取85只健康雄性SD大鼠,按预处理方式将其分成rTMS组(rTMS刺激+毛果芸香碱致)、对照组(假刺激+毛果芸香碱致)及生理盐水对照组(假刺激+生理盐水)。各组大鼠经相应处理后,rTMS组和对照组(各n=30)大鼠制作氯化锂-毛果芸香碱癫持续状态(SE)模型;生理盐水对照组(n=25)则腹腔注射生理盐水。观察各组大鼠行为表现及SE潜伏期,应用免疫组化法观察膜连蛋白A7表达的动态变化(6 h、24 h、1周、3周、6周)。结果:①rTMS组SE潜伏期为(41.37±5.45)min,与对照组(23.86±4.42)min比较明显延长(P<0.01);②海马CA3区膜连蛋白A7阳性细胞数在各时间点均为对照组最多,rTMS组次之,生理盐水对照组最少(均P<0.05)。但是膜连蛋白A7的表达随时间变化的趋势rTMS组与对照组明显不同。结论:低频rTMS有一定抗作用;低频rTMS可影响大鼠海马CA3区膜连蛋白A7表达并呈现独特的动态变化特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元认知训练(MCT)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方法:将8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40)和对照组(n=40),研究组进行MCT、对照组进行文摘讨论,治疗4周。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评定量表(SCoRS)分别于治疗前后对入组者进行评定。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间PANSS总分及阳性症状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 05);两组间SCoRS各项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MCT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阳性症状及认知功能有明显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精神分裂症难治性慢性幻听症状的疗效。方法将46例精神分裂症伴慢性幻听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23例)和对照组(23例)。研究组在原有抗精神病药物种类及剂量不变的同时给予经左侧颞顶叶的2周共10次低频(1Hz)rTMS刺激,对照组采用假rTMS刺激。治疗前后对两组分别进行AHRS听幻觉量表及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评定幻听症状的变化,并对治疗有效者于3个月后随访。结果研究组治疗前、后AHRS评分分别为(8.1±2.5)和(3.5±1.5);对照组为(7.8±2.6)和(6.5±2.1),研究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F=20.3,P〈0.05)。所有患者均完成试验,未见有严重的副反应出现。结论低频rTMS治疗精神分裂症难治性慢性幻听症状,疗效肯定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及认知功能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入组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上海市民政第三精神卫生中心就诊的90例病程5年以下精神分裂症患者,给予利培酮药物维持治疗,后随机分为rTMS组(n=47)和伪刺激组(n=43),分别于治疗前、治疗4周末、治疗8周末对研究对象行阳性和阴性综合量表(PANSS)、神经心理状态评定量表(RBANS)测试,比较两组间各变量治疗前后的差异。结果:治疗4周后,rTMS组PANSS量表总分和阴性症状分均低于治疗前,且均低于伪刺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对分组主效应方差分析发现rTMS组和伪刺激组在PANSS量表阴性分、总分2项和RBANS量表即刻记忆、视空间结构、语言功能、注意力、延迟记忆及RBANS总分6项有统计学差异(P均<0.01)。结论:rTMS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及认知功能具有改善作用,且疗效有持续效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度洛西汀对难治性抑郁症的疗效。方法将符合CCMD-3抑郁症诊断标准,至少应用两种不同作用机制抗抑郁药足量、足疗程治疗无效的43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n=22例)和对照组(n=21例)。研究组给予低频(≤1Hz)rTMS联合度洛西汀治疗,对照组单用度洛西汀治疗,观察6周。2组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2、4、6周末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疗效,采用症状量表(TESS)评定2组不良反应。结果 2组在治疗6周后HAMD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下降(P<0.05),研究组在治疗2、4、6周HAMD总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频rTMS合并度洛西汀治疗难治性抑郁症显效快,早期能显著改善患者重度抑郁情绪,疗效优于单一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强迫症患者执行功能的影响.方法30例强迫症(OCD)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给予舍曲林联合6周 rTMS 治疗;对照组给予舍曲林联合6周的 rTMS 伪刺激治疗.采用耶鲁-布朗量表(Y-BOCS)对两组患者于治疗前及治疗6周末进行疗效评定,并采用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及 Stroop 色词测验评估执行功能.结果 Y-BOCS 评分显示,研究组疗效较对照组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WSCT 评分结果显示,研究组治疗前后总操作时间、完成归类数和持续性错误改变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Stroop 色词测验结果显示,研究组治疗前后的所有测验的测试时间改变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两组 OCD 患者的临床症状及执行功能在治疗后均有改善,而且联合 rTMS 治疗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对抑郁症患者负性认知及情绪的影响。方法将抑郁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n=30,在氟西汀治疗的基础上联合rTMS)及对照组(n=30,单用氟西汀治疗),在治疗前、治疗2周、4周、6周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项版本(Hamilton rating scale for depression,HAMD-24)评估患者抑郁程度,采用自动思维量表(automatic thoughts questionnaire,ATQ)评估患者负性认知情况。结果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HAMD-24评分的组别×时间交互作用无统计学意义(F=0.455,P=0.586),组别主效应(F=11.754,P=0.001)与时间主效应(F=787.600,P0.001)均有统计学意义,随时间推移,两组HAMD评分降低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6周末研究组的HAMD减分率高于对照组(77.1%±6.8%vs.72.4%±9.7%,t=2.152,P=0.036)。ATQ评分的组别×时间交互作用有统计学意义(F=6.512,P=0.004),治疗后两组ATQ评分降低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研究组在治疗2周末、4周末、6周末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药物联合rTMS不仅有助于改善抑郁症患者的抑郁情绪,也有利于改善其负性认知。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抗精神病药所致高催乳素血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61例利培酮所致高催乳素血症的住院军人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原有利培酮剂量稳定不变的基础上,分别予以10 d的1Hz低频删S刺激(31例)及假rTMS刺激(30例).于刺激前、后对两组分别进行血清催乳素(PRL)测定及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评定,同时观察高催乳素血症临床症状的变化情况,并于1个月后对研究组的血清PRL水平进行复测.结果 (1)研究组rTMS刺激后PRL水平[(27.9±7.1)μg/L]较治疗前[(101.5±41.2)μg/L]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后PRL水平[(111.4±44.5)μg/L]与治疗前[(106.6±41.9)μg/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F=22.3,P<0.01);研究组治疗1个月后复测PRL[(96.7±38.3)μg/L],已恢复至治疗前水平(P>0.05).(2)研究组男性乳房女性化消失(8/14),自发泌乳消失(11/17),月经恢复(4/7),对照组则均无改善.(3)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研究组及对照组PANSS及HAMD-17评分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均较轻,除头痛研究组多于对照组外,其余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相近.结论 短期低频rTMS治疗可使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服用抗精神病药所致高催乳素血症的症状减轻,且安全性较好,但需进一步的rTMS维持治疗以巩固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酒依赖急性戒断后焦虑、抑郁和复饮的疗效,为改善酒依赖患者预后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在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住院的、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酒精依赖诊断标准的急性戒断后的10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50)和对照组(n=52)。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研究组加用rTMS,对照组应用伪刺激,治疗共8周。于治疗前和治疗第2、4、8周末进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版(HAMD-17)评定,在患者出院后3、6月末评定其复饮情况。结果治疗第2、4、8周末,研究组HAMA和HAMD-17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均0. 01),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 01);在患者出院后3、6月末,研究组复饮率均低于对照组(P均0. 05)。结论低频rTMS可能有助于改善酒依赖患者急性戒断后的焦虑、抑郁情绪和复饮情况。  相似文献   

18.
利培酮口服液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急性期对照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利培酮13服液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急性期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96例精神分裂症的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利培酮口服液(研究组,n=49)和氯氮平(对照组,n=47)单药治疗4周.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临床疗效,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SI)评定病情严重程度,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高频率10 Hz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治疗精神分裂症强迫症状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伴强迫症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共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0例。在原抗精神病药基础上,研究组予以10 Hz rTMS联合舍曲林治疗,对照组口服舍曲林治疗,观察4周。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和耶鲁—布朗强迫量表(Yale-Brown obsessive compulsive scale,Y-BOCS)评估疗效,并对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记录。结果治疗前两组间PANSS和Y-BOC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研究组PANSS总分、PANSS阴性因子分较治疗前下降(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PANSS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PANSS阴性因子分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两组Y-BOCS评分较治疗前均下降(P0.05),其中研究组Y-BOCS评分更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期间,两组不良反应轻微,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rTMS联合舍曲林治疗精神分裂症强迫症状的疗效优于单用舍曲林治疗,rTMS治疗还可以改善精神分裂患者的阴性症状以及一般精神病理症状,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军人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及认知功能的疗效。方法将42例以阴性症状为主的住院军人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21例)和对照组(21例)。研究组在原有抗精神病药物种类及剂量不变的同时给予经左侧背外侧前额叶的4周共20次高频(15Hz)rTMS刺激,对照组采用假rTMS刺激。治疗前后对两组分别进行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治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及事件相关电位P300测定。结果研究组治疗后PANSS量表阴性症状因子分由(35.1±4.5)降至(25.5±4.1),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下降(t=2.92,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则无变化(P〉0.05),研究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F=21.6,P〈0.05);其它因子分及HAMD17治疗前、后均无变化。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在CZ点,研究组P300的P2、P3波幅升高(P均〈0.05);而对照组P300各项指标治疗前后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高频rTMS能有效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阴性症状,并改善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