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经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前后脂联素的变化及相关因素。方法 97例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经6个月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后,观察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的78例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胰岛素、血脂、脂联素水平和体重指数;对治疗前后血清脂联素与BMI、甲状腺激素、血脂、胰岛素抵抗指数等变量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治疗6个月后FT3、FT4、TSH恢复正常,BMI升高,HOMA-IR下降,血清脂联素水平下降。治疗前,血清脂联素与BMI、HOMA-IR呈负相关,与FT4、FT3呈正相关;治疗后,血清脂联素仍然与FT4、FT3呈正相关,与BMI呈负相关。控制BMI、性别、年龄等因素后的偏相关分析表明血清脂联素仍然与FT4呈正相关。结论甲亢患者血清脂联素升高,甲状腺功能正常后恢复正常,甲状腺激素水平影响脂联素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脂联素在不同甲状腺功能状态人群血浆中的平均水平,探讨脂联素与胰岛素抵抗及甲状腺激素的关系。方法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内分泌科竞争性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56例甲亢患者、30例甲减患者和44例健康对照的空腹血浆脂联素水平,测量FT3、FT4、TSH、FPO、Fins及血脂,计算BMI及HOMA-IR。结果甲亢组脂联素水平升高,甲减组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脂联素与FT4(r=0.36.p〈0.01)、HOMA—IR(r=0.25,P〈0.05)呈正相关,与TSH(r=-0.27,p〈0.05)、FPG(r=0.29,p〈0.01)、BMI(F=-035,p〈0.01)、TQ(r=-0.31,P〈0.05)、LDL—G(r=-0.32,P〈0.05)均呈负相关。结论甲亢患者脂联素水平升高,FT4是影响脂联素的最显著因素,甲状腺激素对甲亢患者的胰岛素抵抗也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张敏  田浩明  陈树  董巍  周广鹏 《四川医学》2008,29(12):1610-161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脂联素以及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之间及其与胰岛素抵抗(IR)的相关关系。方法选择48例T2DM患者和40例正常体检者,测定各组空腹血清TNF-α,IL-6、脂联素以及RBP4水平,同时分别测定各组患者的体重指数(BMI)、腰围、空腹血糖、血清胰岛素水平、血脂、血压,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T2DM患者TNF-α、IL-6、RBP4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人,脂联素水平明显降低。在对照组和糖尿病组中,TNF-α、IL-6以及RBP4均与HOMA—IR呈正相关(P<0.05—0.01),脂联素与HOMA—IR呈负相关(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IL-6与RBP4之间没有显著相关性,TNF-α与IL-6、RBP4闯均呈正相关,脂联素与TNF-α、IL-6以及RBP4间呈负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BMI、TG、RBP4和脂联素是糖尿病患者IR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BMI、TG、RBP4和脂联素是糖尿病患者IR的独立影响因素,可能参与糖尿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邱越  袁军  陈颖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2,18(6):782-784,787
目的:探讨甲亢不伴有明显心功能不全患者治疗前后血浆B型钠尿肽(BNP)的改变及机制。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66例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BNP水平,并分析BNP与血浆FT3、FT4的相关性,同时入选48例甲状腺功能正常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治疗前BN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经抗甲状腺药物治疗8周后,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血浆BNP、FT3、FT4显著下降,BNP下降水平与FT3、FT4下降水平呈正相关。结论:在不伴有心功能不全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中,BNP水平较对照组也明显增高,其机制与甲状腺激素对心肌的刺激作用有关,在抗甲亢治疗后,伴随着甲状腺激素的下降,BNP水平也逐渐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5.
甲状腺功能异常对血浆脂肪细胞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甲状腺功能异常状态下脂肪细胞分泌的脂肪细胞因子在血浆中的变化,从而了解甲状腺激素对脂肪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甲状腺功能亢进组(甲亢组)28例,男女各11例。甲状腺功能减退组(甲减组)14例,均为女性,止常对照组30例,男女各15例,均空腹抽取肘正中静脉血,测血脂、糖代谢指标及脂联素、促酰化刺激蛋白及补体C3水平。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甲亢组的脂联素水平明显升高,促酰化刺激蛋白无明显差异,补体C3明显降低,血脂水平明显降低,游离脂肪酸明显升高,空腹血糖及胰岛素也明显升高;甲减组的体重指数增加,血脂增加,而其它指标均无明显变化。相关分析显示脂联素与甲状腺激素FT3、FT1成正相关,其它指标问均无明显的相关性。结论 甲状腺激素及甲亢状态可能促进脂联素的产生,而甲亢状态下脂联素的产生机制尚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脂联素与白细胞介素-18(interleukin 18,IL-18)、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的关系.方法 根据体重指数(BMI)将120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分为超重/肥胖T2DM组(DM1组,60例)和非肥胖T2DM组(DM2组,60例),并选择姓名、年龄、BMI等与糖尿病组相匹配的非糖尿病体检者为对照组1(C1组,30例)和对照组2(C2组,30例).分别测身高、体重、血压、腰围、臀围、脂联素、IL-18、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血脂等,以改良稳态模型评估法计算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2-IR)作为评估IR的指标.结果 (1)T2DM组血脂联素、IL-18、HOMA2-IR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C1组HOMA2-IR显著高于C2组,脂联素水平显著低于C2组,而IL-18差异则无显著性意义;DM1组HOMA2-IR、IL-18显著高于DM2组,脂联素显著低于DM2组;(2)T2DM组按脂联素水平分两组后发现,低脂联素组HOMA2-IR及IL-18水平显著升高.(3)T2DM组脂联素与IL-18水平呈明显负相关.结论 (1)血脂联素水平与IR呈负相关,其下降早于IL-18水平变化,可作为评价早期IR的敏感指标,且可反映T2DM患者IR程度;(2)血脂联素与IL-18呈负相关,低脂联素可能是促发T2DM患者IL-18水平升高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甲状腺激素与胰岛素和脂联素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和讨论。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至2017年6月接收的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40例和单纯的糖尿病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分别纳入到研究中和对照组中,对两组患者脂联素、胰岛素以及甲状腺激素指数进行检测,并对其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的血清脂联素和胰岛素抵抗指数之间存在明显差异,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研究组的血清FT3含量和血清FT4含量分别为是(16.59±8.59)pmol/m L和(47.59±10.58)pmol/m L,经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之后,两者与脂联素水平和IR呈正相关。结论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甲状腺激素与脂联素和胰岛素之间存在一定联系。  相似文献   

8.
董士中 《中原医刊》2006,33(10):8-9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T2DM)患者、糖调节受损(IGR)患者和糖耐量正常(NGT)者血清脂联素、瘦素水平等指标与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2 IR)的关系,探索各种因素对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清中胰岛素、脂联素、瘦素、C反应蛋白等指标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利用多元回归等统计方法观察各项指标对胰岛素抵抗指数的影响。结果T2DM组的血清脂联素水平明显低于IGR和NGT组;血清瘦素和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高于IGR组和NGT组。胰岛素抵抗指数与脂联素水平呈负相关,与瘦素、C反应蛋白水平呈正相关。结论脂联素、瘦素、C反应蛋白是影响HOMA2 IR的重要因素,其中脂联素可以显著改善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9.
目的:检测原发性高血压(EHP)患者血浆脂联素水平,探讨其与胰岛素抵抗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关系。方法:选取原发性高血压患者(EHP组)102例及血压正常者(NT组)80例,测定空腹血浆脂联素浓度、血清胰岛素水平及hs—CRP,稳态模型法(HOMA)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①EHP组的脂联素水平[(6.82±3.41)mg/L]明显低于NT组【(9.51±2.42)mg/L],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②EHP组的hs—CRP水平[9.42±2.30)me/L]明显高于NT组[(4.68±1.73)mg/L],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③HOMA—IR随血压水平升高而升高,2级及3级EHP组与NT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相关分析显示脂联素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体重指数(BMI)、腰围(we)、HOMA—IR、hs—CRP之间存在负相关。脂联素、BMI、hs—CRP、HOMA—IR为影响血压的独立因素。结论:①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脂联素水平较血压正常者明显降低,且其hs—CRP升高,存在胰岛素抵抗。②血压与脂联素、BMI、hs—CRP、HOMA—IR之间存在独立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检测甲亢、甲减个体的血浆脂联素水平,探讨甲状腺功能异常时这种激素是否参与内环境的改变.方法 选取甲状腺功能异常者,分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组(甲亢组n=47)、甲状腺功能减退组(甲减组n=23),及甲状腺功能正常者(对照组n=50).取空腹血检测血糖(FPG)、胰岛素(FIN)、血脂、及脂联素,并计算体重指数(BMI)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胰岛素抵抗指数.结果 甲亢组脂联素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及甲减组(11.78±0.64) vs (7.73±0.23),(6.89±0.29)μg/mL,(P<0.01~P<0.001);脂联素与游离T3、游离T4、FIN及胰岛素抵抗指数呈正相关,与BMI、三酰甘油(TG)及总胆固醇(TC)呈负相关.结论 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存在血浆脂联素水平的变化,这些变化与甲亢时能量的消耗及甲减时能量的储备现象有关.  相似文献   

11.
潘焕峰  宋晓征 《吉林医学》2000,21(3):133-134
目的 :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对钙磷代谢的影响。方法 :本文对 40例 Graves病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及 30例健康对照组采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钙 (Ca)、磷 (P)、碱性磷酸酶 (AKP)以及钾 (K)、钠 (Na)、氯 (Cl)、蛋白 ,并计算血清游离钙(Ca )。放射免疫法测定 FT3、FT4。结果 :Graves病患者治疗前血清游离钙、磷、碱性磷酸酶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经 1个月~ 2个月抗甲状腺药物治疗 ,随患者 FT3、FT4恢复正常 ,血清游离钙、磷也恢复正常 ,但碱性磷酸酶仍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 :过量甲状腺激素可导致钙磷异常代谢 ,且影响至甲亢控制后一段时间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初诊甲亢患者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后胰岛素敏感指数(HOMA-β)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的变化,并分析甲状腺激素水平与HOMA-β、HOMA-IR的相关关系。方法:纳入初诊的38例甲亢患者为甲亢组,同时选取正常对照组36例,甲巯咪唑治疗前后分别空腹抽血测血浆中游离T3(FT3)、游离T4(FT4)、促甲状腺激素(TSH)、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水平以及基本的生化指标;计算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前后HOMA-β和HOMA-IR,并分析FT3、FT4、TSH与HOMA-β和HOMA-IR的相关性。结果:(1)治疗前甲亢组FT3、FT4、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HOMA-IR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明显偏高(P〈0.05);治疗后甲亢组HOMA-IR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仍偏高(P〈0.05),而两组的HOMA-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甲亢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FBG、HbA1c、FT3、FT4、HOMA-IR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下降(P〈0.05),TC、TSH、HOMA-β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的TG、FIn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FT3、FT4与HOMA-β均呈负相关(r=-0.424,P〈0.05;r=-0.307,P〈0.05),TSH与HOMA-β呈正相关(r=0.456,P〈0.05)。FT3、FT4与HOMA-IR相关性不显著,而TSH与HOMA-IR呈负相关(r=-0.429,P〈0.05)。结论:甲亢患者的胰岛素抵抗指数较正常人偏高,胰岛功能较正常人偏低,甲亢控制后患者的胰岛功能恢复,但胰岛素抵抗仍存在,故临床上有必要对甲亢患者进行定期的糖耐量及胰岛功能检查,以便及早发现、及早干预。  相似文献   

13.
目的:动态观察^131Ⅰ治疗Graves甲亢后1个月内血清甲状腺激素的变化。方法:选择首次明确诊断为Graves甲亢的患者20例,20例均未进行过药物治疗,无合并症和并发症。治疗前1周及治疗后第1周、第2周、第3周、第4周分别检测其血清FT3、FT4、sTSH,分析各项指标的动态变化。结果:^131Ⅰ治疗Graves甲亢后1个月内sTSH无明显变化,20例中有15例其血清FT3、FT4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呈逐渐下降趋势。5例(5/20)其血清FT3、FT4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有所升高(4例轻度升高,1例升高几乎达治疗前2倍),治疗后第2周呈逐渐下降趋势。结论:^131Ⅰ治疗Graves甲亢安全有效。大部分未经抗甲药治疗的患者在^131Ⅰ治疗后血清甲状腺激素持续下降,少部分患者在治疗后1周可有轻中度升高,其原因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和病程对血脂的影响,并观察甲亢患者治疗后血脂谱的动态变化。方法收集甲亢患者和健康体检者,分别在初诊和药物治疗2个月后检测各组甲状腺功能与血脂水平。通过病史回顾的方法估计病程时间。结果重度甲亢组和中度甲亢组甘油三酯(TC),总胆固醇(TG)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结论甲亢可引起血脂降低,随甲亢程度加重血脂降低明显,经治疗后,甲亢病情好转血脂逐渐恢复,血脂可先于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5.
Dai WX  Lian XL  Lu L  Li SM  Li SH  Li XW 《中华医学杂志》2003,83(24):2142-2145
目的 了解我国全民食盐加碘 (USI)对甲状腺机能亢进 (甲亢 )病人药物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择未经治疗甲亢病人 10 1例。分成无碘盐组 4 5例和碘盐组 5 6例 ,开始给予相同剂量丙嘧治疗 ,观察治疗后 1、2、3、6个月用药剂量及检测血清总游离甲状腺素 (TT4)、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 )、游离甲状腺素 (FT4)、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FT3 )和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TSH)的水平。结果 两组治疗前尿碘含量和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差异都无显著意义 ,无碘盐组治疗后尿碘含量 (14 8μg/L)明显低于治疗前 (2 13μg/L ,P =0 0 0 )。治疗后 ,除 1个月时TT4和TT3 无碘盐组 (15 3nmol/L± 5 0nmol/L ,3 6nmol/L± 1 2nmol/L)明显低于碘盐组 (177nmol/L± 6 4nmol/L ,2 7nmol/L± 1 5nmol/L) ,(P =0 0 4 1,0 0 33) ,其余各个时间的TT4、TT3 、FT4和FT3 在两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意义 (P>0 0 5 )。治疗 1个月时两组丙嘧剂量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 ,治疗 2、3和 6个月时碘盐组的丙嘧剂量 (2 14、189、178mg/d)明显大于无碘盐组 (190、14 7、116mg/d) ,(P =0 0 0 0 )。结论 抗甲状腺药物治疗中服用USI ,可以有效控制甲状腺功能 ,但抗甲状腺药物的治疗剂量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孕妇的甲状腺功能状态对其新生儿甲状腺功能的影响。方法:测定20例孕前或孕中诊断为甲亢,并不规则服用抗甲状腺药物的孕妇分娩前血清及其新生儿脐血血清的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值。结果:约半数孕妇和部分新生儿甲状腺功能增高,说明孕妇孕期抗甲状腺药物治疗不足。结论:孕妇患甲亢时对新生儿甲状腺功能有明显影响;孕妇孕期应坚持应用最低有效剂量的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监测FT4及TSH,保持FT4于正常上限,以利于胎儿脑组织的正常发育。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采用超灵敏TSH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 (TSH CLIA) ,动态监测甲亢患者血清TSH浓度 ,探讨其在预测甲亢复发中的意义。方法 :分为短疗程停药观察组 (A组 )和甲亢缓解组 (B组 ) ,A组 12例 ,抗甲亢药物治疗少于 1年。B组 8例 ,常规抗甲亢药物治疗 1.5年。结果 :A组 6例动态观察半年后FT3 .FT4同时升高。B组TSH <0 .1mIU/L 2例 ,随访 1年 ,有 1例FT3 升高。结论 :TSH <0 .1mIU/L的甲亢患者应定期监测TSH .FT3 .FT4。TSH CLIA可预测甲亢复发病例且优于FT3 .FT4。  相似文献   

18.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患者治疗后骨密度的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患者经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后骨密度的改善情况。方法:用单能X线骨吸收仪(SXA)测量48例绝经前妇女和50岁以前男性甲亢患者及19例健康人群的骨密度,同时测定甲亢患者的血清甲状腺功能,自甲亢诊断和治疗开始分为3组,即A组:≤3个月,B组:3~12个月,C组:〉12个月,对治疗后不同阶段的骨密度进行评估,并与健康人群进行比较。结果:B组骨密度(-1.41±0.25)较A组(-2.02±0.74)无明显改善(P〉0.05),C组骨密度(-0.14±0.74)较A、B两组明显升高(均P〈0.01),且与健康对照组(-0.12±0.68)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不同阶段TSH,FT3,FT4与骨密度没有相关性。结论:甲亢患者的骨量减少或者骨质疏松经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后具有一定的可逆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比较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患者体内尿蛋白水平与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关系。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遂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专科门诊及住院的甲亢患者共58例,设为甲亢组,58例同期正常体检人员为对照组,检测甲状腺激素水平和尿蛋白水平,采用 Pearson 相关性检验,分析甲状腺激素水平与尿蛋白水平的相关性。结果甲亢组治疗前甲状腺激素水平和尿蛋白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甲亢组治疗前、后,FT3、FF4、TSH 及尿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甲亢患者尿蛋白水平随着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增加而增加,呈正相关。结论甲亢患者的尿蛋白水平与其甲状腺激素水平密切相关,检测尿蛋白对甲亢患者病情估计、观察有无合并症及指导治疗中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甲亢合并白细胞减少的临床特征及转归。方法:选取201例在郑州大学人民医院确诊为甲亢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白细胞(WBC)数量及是否应用抗甲状腺药物(ATD),将其分为3组:A组(甲亢白细胞正常组)133例、B组(ATD治疗前白细胞减少组)32例、C组(ATD治疗后白细胞减少组)36例;记录白细胞减少发生的时间和甲亢的病因,对B组和C组进行运动试验后行白细胞检查并进行比较。结果:甲亢患者中白细胞正常与白细胞减少的甲亢病因分布存在差异(P<0.05),B组白细胞减少一般发生在甲亢症状出现3个月左右;C组白细胞减少多发生在用药后4周。B组与C组在运动试验后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升高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前白细胞减少约为甲亢症状出现后3个月,而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后白细胞减少多发生在用药后4周左右;甲亢本身及ATD所致的白细胞减少存在粒细胞循环池及边缘池分布异常情况,甲亢常见病因中GD患者更容易发生白细胞数目减少的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