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评价Graves病(GD)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 16水平.方法 收集68例初发GD患者(初发GD组)、40例经治GD患者(经治GD组),68例性别、年龄匹配的正常对照者(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IL-16水平.结果 初发GD组患者IL-16水平显著低于经治GD组患者和对照组[(46.34±18.05) ng/L比(61.34±20.01) ng/L和(65.54±23.06) ng/L],且TSH受体抗体(TRAb)水平高的GD患者其IL-16水平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FT4水平的GD患者之间IL-16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6参与了GD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2.
波动性高糖对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氧化应激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比研究波动性与稳定性高糖对肾小球系膜细胞(GMC)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株,分正常糖对照组(5.5mmol/L,NG)、稳定高糖组(25mmol/L。HG)、波动性高糖组(5.5mmol/L或25mmol/L,每24h交替,IHG),培养GMC6d,分别以二氢二氯荧光素(DCFH—DA)标记细胞,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二氯荧光黄(DCF)的荧光强度而测得细胞内ROS水平,比色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的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和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结果:与NG组相比,HG组与IHG组细胞内DCF平均荧光强度均显著升高(均P〈0.01),总SOD活力均下降(均P〈0.01),GSH含量均下降(P〈0.05,P〈0.01),MDA均升高(P〈0.05,P〈0.01)。与HG组相比,IHG组细胞内DCF平均荧光强度显著升高(P〈0.01),总SOD活力下降(P〈0.01),GSH含量下降(P〈0.01),MDA升高(P〈0.05)。结论:波动性高糖较稳定性高糖可能对GMC有更强的氧化损伤效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吸毒人员血清瘦素水平的改变情况及其与骨密度的关系.方法:测定男女海洛因依赖者各20名以及32名年龄、性别相匹配的非吸毒对照人员的体重、身高,计算体重指数(BMI),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海洛因依赖者戒毒前后以及对照人员血清瘦素水平,单能X测定吸毒人员优势足跟骨密度(BMD).结果:海洛因依赖组戒毒前后的血清瘦素水平均比对照组低(P<0.01),且戒毒后血清瘦素水平比戒毒前还要低(P<0.05);女性的海洛因依赖者血清瘦素水平比男性高(P<0.05);血清瘦素水平与BMD的高低、吸毒年限长短及每周吸毒剂量的多少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吸毒使体重指数严重下降造成血清瘦素水平下降,但血清瘦素水平下降并未影响骨密度.  相似文献   
4.
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前胰岛素水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检测前胰岛素水平来探讨 2型糖尿病患者高胰岛素血症的原因。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 2型糖尿病患者和正常对照组血浆前胰岛素 (PIM)、胰岛素 (IRI)和 C肽 (CP)水平。结果 :2型 DM组空腹 PIM(2 7.89± 2 2 .37pmol/ L)、IRI(186 .6 3± 136 .97pmol/ L)水平和 PM/ IRI比值 (17.11± 9.35 % )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IM (6 .75± 5 .6 2 pmol/ L ) .IRI(10 7.6 7± 2 6 .43pm ol/ L )水平和 PIM/ IRI比值 (5 .6 7±3.6 6 % ) (P均 <0 .0 1) ;两组之间空腹 C P水平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6 83.1± 5 87.4pm ol/ L比 5 2 8.0±2 0 1.3pm ol/ L,P>0 .0 5 )。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的高胰素血症主要是高前胰岛素血症所致 ,可能是胰岛素抵抗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海洛因依赖者戒毒前、后的骨代谢变化情况。方法:采用RIA和ELISA法测定53例吸毒患者戒毒前、后及61名健康体检者血清中瘦素、骨钙素、Ⅰ型胶原吡啶交联终肽(ICTP)的浓度,并比较前后骨代谢指标的变化。结果:海洛因依赖者戒毒前血清瘦素水平显著高于戒毒后,并且两者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戒毒前、后血清BGP水平差异无显著性,但两者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3组间ICTP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海洛因依赖者存在骨代谢的改变,其骨形成及骨转换率有一定的影响,戒毒后仍不能完全恢复,而对骨吸收影响不大。提示在进行戒毒治疗的同时,要注意监测骨代谢的变化,并了解其变化规律,以利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甲亢)患者不同部位的骨密度(BMD)变化及骨量丢失的情况。方法采用双能X线骨吸收仪测定2008年4月—2009年11月我科门诊收治的150例甲亢患者的腰椎、股骨颈、桡骨远端骨密度,同时与年龄、性别、身高、体质量相匹配的同期在我院体检的176例对照组的骨密度进行比较。结果绝经前女性甲亢患者腰椎、股骨颈、桡骨远端的骨密度分别为(1.074±0.116)g/cm2、(0.877±0.112)g/cm2、(0.739±0.108)g/cm2,较对照组的(1.257±0.149)g/cm2、(0.994±0.151)g/cm2、(0.850±0.075)g/cm2下降;绝经后女性甲亢患者的腰椎、桡骨远端的骨密度分别为(0.935±0.129)g/cm2、(0.625±0.111)g/cm2,较对照组的(1.019±0.148)g/cm2、(0.785±0.095)g/cm2下降;<50岁男性甲亢患者腰椎、股骨颈、桡骨远端的骨密度分别为(1.063±0.098)g/cm2、(0.855±0.124)g/cm2、(0.746±0.152)g/cm2,较对照组的(1.196±0.106)g/cm2、(1.018±1.022)g/cm2、(0.963±0.063)g/cm2下降;≥50岁男性甲亢患者股骨颈、桡骨远端的骨密度为(0.845±0.008)g/cm2、(0.763±0.094)g/cm2,较对照组的(0.924±0.100)g/cm2、(0.923±0.103)g/cm2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将三个部位之间进行两两比较,发现以桡骨远端的骨密度下降最为显著。结论甲亢对患者骨量丢失的影响较大,其中以皮质骨为主的桡骨远端的骨量丢失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PBSCT)结合开放截趾治疗糖尿病足坏疽的临床疗效和保肢效果。方法11例糖尿病足坏疽(Wagner4级)患者,共13条患肢,术前给予非格司亭行自体外周血干细胞动员,在硬膜外麻醉下行APBSCT及开放截趾术,手术创口不缝合。结果APBSCT结合开放截趾术后6个月,有疼痛的11条患肢均缓解,有冷感的8条患肢均好转,有麻木感的10条患肢中8条患肢改善,13条患肢的足部皮温均升高、创口均愈合,无一例行小腿截肢。结论APBSCT结合开放截趾是治疗糖尿病足坏疽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保肢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本文对55例温州地区吸毒者(海洛因)进行了骨密度的测定,旨在了解吸毒与骨密度的关系.方法:对2004年1月至7月入住温州市公安局强制戒毒所的55名温州地区的吸毒人员进行了骨密度检查,并与温州地区的正常人群对照,仪器采用美国DOVE骨密度测定系统SXA-3000型.结果:(1)女性20~24岁组与同年龄组正常值比较有显著性差异;(2)男性20~29岁组,吸毒年限为<1年组与1~5年组比较骨密度存在显著性差异;(3)男性20~29岁组,周吸毒剂量<1克组与5克以上组比较,及1~5克组与5克以上组比较均存在显著性差异;(4)女性月经紊乱与否对骨密度无影响.结论:吸毒对人体骨钙的增加具有不利的作用,其影响主要发生在骨量缓慢增长期.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Graves病(GD)患者CTLA-4基因外显子1第17密码子49位点A/G多态性与GD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对抗甲状腺药物的疗效关系进行研究,为临床治疗的决策提供依据.方法:根据Graves病患者服用抗甲状腺药物的效果及其停药后是否复发分为A组(治疗效果较好、预后好组)与B组(难治性或易复发组).应用PCR技术并采用限制性内切酶BbvI来测定其外周血单个核细胞CTLA-4基因外显子1第17密码子49位点A/G多态性.分析其基因表型、基因频率与临床表现及预后的关系.结果:难治性或易复发的GD患者GG基因型及等位基因G频率明显高于治疗效果较好、预后好的GD患者,而AG基因型及等位基因A频率则明显低于治疗效果较好、预后好的GD患者.结论:CTLA-4基因外显子1第17密码子49位点表现为GG基因型可能是Graves病患者对抗甲状腺药疗效差及甲亢易复发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下肢缺血性血管病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自体外周血干细胞(PBSC)移植治疗糖尿病下肢缺血性血管病的临床疗效.方法:4例自愿接受自体PBSC移植的糖尿病足患者,均有足部溃疡或坏疽,合并感染.下肢动脉CT血管造影三维重建显示4例患者均累及双下肢血管病变,单侧溃疡或坏疽,共移植5次,有一患者移植2次.全部患者均给予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150~300 μ g/d,皮下注射,行PBSC动员3~5 d,然后用百特CS-3000 Plus型血细胞分离机采集外周干细胞,总量60 ml,干细胞数量约(178.1~239.0)×109/L.将干细胞悬液按3 cm×3 cm距离进行患侧肢体移植术,术后第1天至6个月定期观察各项指标综合评估.结後果:PBSC移植后7~14 d4例疼痛的患者疼痛明显缓解;1~6 w感染得到控制;12~16 w4例溃疡或足趾坏疽明显好转或愈合,无一例患者行截肢术;1例下肢动脉CT血管造影三维重建复查比较结果显示新侧支血管形成明显增加.移植后2~24 w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并发症和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自体PBSC移植治疗糖尿病下肢缺血性血管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段,可使一部分患者免除截肢或降低截肢平面,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