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2006—2007年Mohnarin门急诊患者病原菌耐药性监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了解我国门急诊患者分离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状况.方法 采用纸片法、MIC法或E-test法测定病原菌药物敏感性,使用WHONET5.4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对卫生部全国细菌耐药性监测网(Mohnarin)所属84所三级甲等医院2006年6月1日-2007年5月31日门急诊来源的病原菌药物敏感性进行分析.结果 共分离病原菌8815株,包括革兰阳性菌3270株(37.1%),革兰阴性菌5358株(60.8%)和真菌187株(2.1%);其中大肠埃希菌分离最多,共2276株(25.8%),其次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1404株(15.9%)、铜绿假单胞菌725株(8.2%)、金黄色葡萄球菌(SAU)689株(7.8%)和肠球菌属638株(7.2%);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的检出率分别为36.8%和73.9%,低于同期整体病原菌耐药监测水平,未发现耐万古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耐万古霉素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中分别有1.3%和3.8%对万古霉素耐药,2.1%和3.2%对替考拉宁耐药;链球菌属主要对大环内酯类与克林霉素耐药,β-溶血性链球菌(β-SHA)与酿脓链球菌对左氧氟沙星耐药率>30.0%;嗜血菌属对氨苄西林耐药率>30.0%;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ESBLs的阳性率分别为21.4%和11.0%,低于同期整体监测水平;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亚胺堵南、头孢他啶的耐药率<30.0%.结论 我国门急诊来源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CNS、铜绿假单胞菌和SAU多见;儿童以革兰阳性菌为主,成人则以革兰阴性菌为主;门急诊来源MRSA的发生率、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ESBLs的阳性率均较同期整体水平偏低.  相似文献   

2.
Mohnarin2010年度报告:门急诊患者细菌耐药性监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我国门急诊患者分离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 采用纸片、MIC或E-test法测定细菌药物敏感性,使用WHONET5.5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对卫生部全国细菌耐药性监测网(Mohnarin)所属59所三级甲等医院2010年1月1日-12月31日门急诊来源的细菌药物敏感性进行分析.结果 共分离病原菌6452株,包括革兰阳性菌2279株占35.3%、革兰阴性菌4160株占64.5%,其中大肠埃希菌1501株占23.0%、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725株占11.2%、铜绿假单胞菌670株占10.4%、金黄色葡萄球菌564株占8.7%、克雷伯菌属细菌561株占8.7%;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检出率分别为34.0%和75.0%,未发现耐万古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5.6%屎肠球菌对万古霉素耐药;链球菌属主要对大环内酯类与克林霉素耐药,β-溶血链球菌和酿脓链球菌对左氧氟沙星耐药率>30.0%;嗜血菌属对氨苄西林耐药率>30.0%;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耐药率低于同期整体监测水平;铜绿假单胞菌对各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低于同期整体监测水平.结论 我国门急诊来源病原菌以葡萄球菌属、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多见;细菌耐药率较住院患者低,但主要细菌耐药率较为突出.  相似文献   

3.
Mohnarin 2011年度报告:门急诊患者细菌耐药性监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了解我国门急诊患者分离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以指导临床应用抗菌药物.方法 采用纸片、MIC或E-test法测定细菌药物敏感性,使用WHONET5.6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对卫生部全国细菌耐药性监测网(Mohnarin)所属49所三级甲等医院2011年1、月1日-12月31日门急诊来源的细菌药物敏感性进行分析.结果 共分离病原菌6878株,其中革兰阳性菌2380株占34.6%,革兰阴性菌4498株占65.4%,前5位分离株为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莓球菌、钢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和粪肠球菌,分别占33.0%、9.5%、7.5%、7.1%和6.2%;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检出率分别为31.0%和81.0%,未发现耐万古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2.1%屎肠球菌对万古霉素耐药;链球菌属主要对大环内酯类与克林霉素耐药,β-溶血链球菌和酿脓链球菌对左氧氟沙星耐药率>30.0%;流感嗜血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23.5%;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耐药率低于同期整体监测水平;铜绿假单胞菌对各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低于同期整体监测水平.结论 我国门急诊来源致病菌以葡萄球菌属、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多见;细菌耐药较住院患者低,但主要细菌耐药性较为突出.  相似文献   

4.
Mohnarin 2011年度报告:血流感染细菌构成及耐药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我国血流感染患者细菌的分布及耐药性,指导临床使用抗菌药物.方法 采用纸片法、MIC法或E-test法测定细菌药物敏感性,使用WHONET5.6软件进行分析,对卫生部全国细菌耐药性监测网(Mohnarin)所属49所三级甲等医院2011年1月1日-12月31日分离的血及骨髓培养菌株进行分析.结果 共分离细菌10 783株,包括革兰阳性菌5389株占50.0%、革兰阴性菌5374株占49.8%和厌氧菌20株占0.2%;其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分离最多,共3098株占28.7%,其次为大肠埃希菌2066株、克雷伯菌属1018株、金黄色葡萄球菌828株和肠球菌属730株,分别占19.2%、9.4%、7.7%和6.8%;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检出率分别为50.8%和67.4%,未发现耐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金黄色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中分别有0.5%和3.7%对万古霉素耐药,0.6%和3.1%对替考拉宁耐药;监测到利奈唑胺耐药的粪肠球菌1株及屎肠球菌7株;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的检出率分别为69.0%和48.0%,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主要肠杆菌科细菌明显增加;成人葡萄球菌属对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率明显高于儿童.结论 我国血流及骨髓感染细菌以葡萄球菌属、大肠埃希菌和克雷伯菌属最多见;血、骨髓培养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ESBLs的阳性率高,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率增加.  相似文献   

5.
Mohnarin2010年报告:血流感染细菌构成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我国血流感染患者细菌的分布及耐药性.方法 采用纸片法、MIC法或E-test法测定细菌药物敏感性,使用WHONET5.5软件进行分析,对卫生部全国细菌耐药性监测网(Mohnarin)所属59所三级甲等医院2010年1月1日-12月31日分离的血及骨髓培养菌株进行分析.结果 共分离细菌9955株,包括革兰阳性菌5383株(54.0%)和革兰阴性菌4572株(46.0%),其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分离最多,共3603株占36.2%,其次为大肠埃希菌1834株占18.4%、克雷伯菌属801株占8.0%、肠球菌属683株占6.9%和金黄色葡萄球菌576株占5.8%;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检出率分别为46.4%和74.5%,未发现耐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金黄色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中分别有1.4%和5.0%对万古霉素耐药,1.1%和4.3%对替考拉宁耐药;监测到3株利奈唑胺耐药的屎肠球菌;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ESBLs的阳性率分别为70.4%和52.4%,耐亚胺培南的主要肠杆菌科细菌明显增加;成人葡萄球菌属对氨基糖苷类和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率明显高于儿童.结论 我国血流及骨髓感染细菌以葡萄球菌属、大肠埃希菌和克雷伯菌属最多见;血、骨髓培养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ESBLs的阳性率增加明显,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率增加.  相似文献   

6.
2008年Mohnarin血流感染病原菌构成及耐药性   总被引:43,自引:39,他引:4  
目的了解我国血流感染患者细菌的分布及耐药状况。方法采用纸片法、MIC法或E-test法测定细菌药物敏感性,使用WHONET5.4软件进行分析,对卫生部全国细菌耐药性监测网(Mohnarin)所属89所三级甲等医院2008年1月1日-12月31日分离的血及骨髓培养菌株进行分析。结果共分离病原菌10519株,包括革兰阳性菌5554株(52.8%)、革兰阴性菌4929株(46.9%)和其他36株(0.3%),分离最多的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共3215株(30.6%),其次为大肠埃希菌1849株(17.6%)、金黄色葡萄球菌958株(9.0%),克雷伯菌属931株(8.9%)和肠球菌属729株(6.9%);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检出率分别为66.2%和83.5%,未发现耐万古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中分别有3.5%和5.0%对万古霉素耐药,2.6%和5.8%对替考拉宁耐药;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ESBLs的阳性率分别为38.6%和27.5%,对头孢他啶耐药率上升明显;成人葡萄球菌属对氨基糖苷类和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率明显高于儿童,但儿童大肠埃希菌对氨基糖苷类和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率呈上升趋势。结论我国血流及骨髓感染细菌以葡萄球菌属、大肠埃希菌和克雷伯菌属最多见;儿童血流及骨髓感染革兰阳性细菌所占比例高于成人;血骨髓培养MRSA、MRCNS发生率和大肠埃希菌对头孢菌素的耐药率明显;儿童分离细菌对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率逐年增高。  相似文献   

7.
2008年Mohnarin脑脊液分离菌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目的了解我国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细菌的分布及耐药状况。方法采用纸片法、MIC法或E-test法测定细菌药物敏感性,使用WHONET5.4软件进行分析,对卫生部全国细菌耐药性监测网(Mohnarin)所属三级甲等医院2008年1月1日-12月31日分离的脑脊液标本菌株进行分析。结果共有48所医院从脑脊液标本分离出细菌1181株,其中革兰阳性菌679株,占57.5%,革兰阴性菌502株,占42.5%;最常见的革兰阳性菌依次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37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143株、肠球菌属91株和链球菌属51株,最常见的革兰阴性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113株、不动杆菌属111株,克雷伯菌属85株和铜绿假单胞菌43株;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检出率分别为70.5%和74.3%,未发现耐万古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发现耐糖肽类药物屎肠球菌,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产ESBLs的比率分别为59.3%和46.1%。结论我国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最常见的细菌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外科组不动杆菌属所占比例较内科组高,儿童组革兰阳性菌所占比例较成人组更高;脑脊液来源的MRSA发生率、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产ESBLs的比率高于同期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8.
2008年Mohnarin非ICU住院患者细菌耐药性监测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了解2008年全国非ICU住院患者中临床分离的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全国细菌耐药性监测网中各成员单位按方案规定收集所有的目标细菌,采用纸片法、MIC法或E-test法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依据2007年CLSI标准,采用WHONET5.4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08年1-12月在非ICU住院患者中共收集到细菌9273株,其中革兰阴性菌株6155株(66.4%),革兰阳性菌3118株(33.6%),前5位细菌为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分别占17.1%、11.7%、11.6%、10.5%、10.1%;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中耐甲氧西林菌株分别占59.7%和85.2%,金黄色葡萄球菌中未发现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耐药株,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出现少量替考拉宁中介和耐药株;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分别有4.2%和0.9%对万古霉素耐药,3.0%和0.5%对替考拉宁耐药,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中产ESBLs菌株检出率分别为31.4%和17.4%,各种肠杆菌科细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均高度敏感,除褪色沙雷菌外,平均耐药率6.0%,大肠埃希菌对喹诺酮药物的耐药率60.0%;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对喹诺酮类、米诺环素的耐药率20.0%。结论我国住院非ICU患者细菌以肠杆菌科、葡萄球菌属为主,耐药性明显,且呈增长趋势,监测结果对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我国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状况.方法 采用纸片法、MIC法或E-test法测定病原菌药物敏感性,使用WHONET5.4软件进行分析,对卫生部全国细菌耐药性监测网(Mohnarin)所属84所三级甲等医院2006年6月1日-2007年5月31日分离的脑脊液标本菌株进行分析.结果 共有26所医院从脑脊液标本分离到病原菌515株,其中革兰阳性菌328株,占63.6%,革兰阴性菌184株,占35.8%,真菌3株,占0.6%;最常见病原菌依次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96株、金黄色葡萄球菌50株、肠球菌属47株、不动杆菌属44株、大肠埃希菌37株、铜绿假单胞菌20株;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检出率分别为55.6%和75.7%,未发现耐万古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耐万古霉素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未发现对青霉素、氨苄西林、头孢曲松和万古霉素耐药的肺炎链球菌;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未发现对糖肽类药物耐药的菌株;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产ESBLs的比率分别为29.7%和14.3%.结论 我国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最常见的病原菌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外科组脑脊液标本中葡萄球菌属所占比例较高,内科组中肺炎链球菌和脑膜炎奈瑟球菌的比例较少,儿童组革兰阳性菌所占比例较成人组更高.  相似文献   

10.
常见细菌的分离及抗菌药物的敏感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掌握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动向和变迁,以正确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定期对细菌进行耐药性监测,细菌的分离培养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结果从尿中检出的以大肠埃希菌(49.5%)、屎肠球菌、粪肠球菌为主;从痰中检出的以铜绿假单胞菌(32.5%)、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从脓液中检出的以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主;从血液和前列腺液中分离出的细菌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主。结论MRCNS株的检出高于MRSA株,未发现VRS株;万古霉素对葡萄球菌属的敏感性最好;一至四代头孢菌素对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仍有较好的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基于自然语言的电子病历识别系统EMRRS识别门急诊病历中与新冠肺炎相关的主要症状指标的准确性,探索其在疾病监测中的应用。方法随机抽取2020年4月1日—4月10日期间在某三甲综合医院门急诊就诊的4 802例患者电子病历,以临床医生判定的指标为金标准,对比EMRRS识别指标和患者自填指标,分别计算EMRRS和患者自填指标的阳性预测值、灵敏度、特异度和Youden指数,并与金标准进行一致性检验。结果 EMRRS的各项评价指标均优于患者自填结果,与金标准高度一致。对于关键的2项指标发热和咳嗽,其灵敏度均超过93%,阳性预测率均超过95%,Kappa值均超过0.94。结论 EMRRS对目标指标的识别与金标准有很高的一致性,可用于新冠肺炎相关症状的识别和监测。  相似文献   

12.
Mohnarin 2008年度ICU细菌耐药性监测   总被引:48,自引:34,他引:14  
目的了解我国来源于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病原菌的分布及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采用纸片法、MIC法或E-test法测定细菌药物敏感性,使用WHONET5.4软件进行分析,对卫生部全国细菌耐药性监测网(Mohnarin)所属89所三级甲等医院2008年1月1日-12月31日上报数据中明确标明ICU来源的菌株进行分析。结果共分离病原菌6115株,其中革兰阴性菌4378株(71.6%),革兰阳性菌1737株(28.4%),前5位分别为鲍氏不动杆菌933株(15.3%)、铜绿假单胞菌850株(13.9%)、金黄色葡萄球菌765株(12.5%)、肺炎克雷伯属669株(10.9%)和大肠埃希菌559株(9.1%);耐头孢西丁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溶血葡萄球菌的检出率分别为84.8%、93.0%和95.0%,未发现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耐药的葡萄球菌属;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中分别有1.5%和6.7%对万古霉素耐药,3.6%和1.2%对替考拉宁耐药;大肠埃希菌对三代头孢菌素(包括头孢他啶)、头孢吡肟、氨曲南的耐药率70.0%,对喹诺酮类的耐药率70.0%;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比率分别为74.4%和73.1%,高于同期整体监测水平;铜绿假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对碳青酶烯类耐药率进一步上升,鲍氏不动杆菌耐药率为60.0%,超过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结论我国ICU来源细菌仍然以非发酵菌、葡萄球菌属、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为主;细菌的耐药进一步恶化,必须加以注意。  相似文献   

13.
We assessed Aichi virus shedding in patients with gastroenteritis and negative test results for other viral and bacterial infections. High concentrations of up to 1.32 × 1012 RNA copies/g stool were found in 10 (2.0%) of 499 outpatients sampled in northern Germany, 2004. These data substantiate Aichi virus pathogenicity in humans.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流行期间门急诊与住院患者的管理,旨在有效阻断新型冠状病毒在医院内的传播流行。方法从传染病管理三要素"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入手,分别对预检分诊、发热门诊及病区住院患者从发热筛查、接诊管理、人员防护、住院管理、应急处置、陪护管理、环境消毒等方面做出具体指导。结果门急诊患者与住院患者经过有效的筛查及合理的接诊、医务人员经过科学的防护、陪护人员经过有效的控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流行期间未出现医护人员及住院患者的院内感染事件。结论某大型综合医院的门急诊与住院患者管理策略可为其他综合性医院制定疫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血清降钙素原在急性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在急性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98例急诊发热患者,采血测定PCT、C 反应蛋白(CRP)及血常规,同时通过病原学或血清免疫学检测明确诊断,比较各指标对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结果细菌感染组与非细菌感染组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比值、PCT、CRP值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细菌感染组以上各指标均显著高于非细菌感染组(均P<0.01)。PCT诊断发热患者细菌感染的敏感性达91.30%,特异性82.76%,均高于其他指标。结论PCT检测有助于鉴别急诊发热患者的细菌感染,且有更好的特异性及敏感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城市人群2型糖尿病合并症与患者生存质量的关系.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从4个大城市15家医院门诊募集现患病例,采用问卷调查结合实验室检测的方法收集资料.分别运用t检验、方差分析和广义线性方程分析合并症与2型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关系. 结果 合并症患者生存质量各维度得分均低于无合并症患者(得分降低4.68~16.06),合并症对患者生存质量各维度影响不同,对生理职能(降低22.45%)和情感职能(降低16.28%)影响较大.对生理机能(降低5.61%)和精神健康(降低6.65%)影响相对较小.合并症患者生存质量较无合并症患者总体低11.02%.随着合并症数量增加,患者生存质量逐渐降低,患者每增加1种合并症,其生存质量各维度得分平均降低2.82~10.33分. 结论 有合并症患者生存质量总体低于无合并症患者;随着合并症数量增加,患者生存质量逐渐下降,预防和减少患者合并症的发生对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质量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急诊生化样本周转时间对急诊生化报告时间的影响.方法 分析解放军总医院急诊生化检验标本样本周转时间(TAT),分为3个时间段TAT1、TAT2和TAT3,并进行比对.结果 住院急诊生化样本3个时间段的平均时间分别是798.3分钟、111.8分钟和104.9分钟.门诊急诊生化样本3个时间段的平均时间分别是105.0分钟、35.0分钟和72.7分钟,其中TAT1时间最长,而且住院急诊病人的TAT1是门诊病人的7倍多,占整个TAT中最大比例.结论 优化标本运送流程和提高参与人员的责任心,增强检验科与临床科室的联系和沟通,可以有效降低TAT,确保危重病患者得到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18.
不同病原体导致感染性腹泻的症状特征与差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了解不同病原体导致感染性腹泻相关症状的特征与区别。方法 基于2010-2016年我国20个省份的腹泻症候群感染性腹泻病原学监测,收集因急性腹泻就诊的门急诊病例,调查病例基本信息、采集粪便标本,进行共22种常见致泻病原体的病原学检测,分析不同病原体导致患者腹泻的临床症状模式特征。结果 共收集腹泻就诊病例38 950例。分别对5种致泻病毒核酸检测,轮状病毒阳性率最高(18.29%),其次为诺如病毒(13.06%);对17种致泻细菌分离培养,致泻性大肠埃希菌分离率最高(6.25%)。细菌性与病毒性腹泻的临床特征差异主要体现在粪便性状与便常规检验结果,但致病性弧菌感染与病毒性腹泻较为相似。结论 不同病原体导致感染性腹泻的症状存在不同的特征,可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中国城市社区门诊高血压患者的用药习惯,为进一步控制高血压奠定基础。方法对中国14所省会城市部分社区门诊高血压患者进行体检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一般情况、病史、用药史及用药习惯,体检内容包括血压、心率、身高、体重、血生化、心电图等。结果入选研究共11861例,其中8295例(69.9%)正在服用降压药。医疗付费方式为全自费、部分自费、全公费、不清楚所占比例分别为30.3%、63.2%、4.8%和1.7%;服药方式为完全遵医嘱、病情严重时遵医嘱、完全自主服药所占比例分别为81.2%、16.2%和2.6%;疗效、价格、副作用以及服用方便是影响选择降压药的主要因素,所占的比例分别为86.7%、66.8%、54.6%和33.6%;医护人员、朋友家人和科普宣传是影响选药的主要人为因素,分别占85.3%、49.7%和28.8%;能获得更多医疗指导、价廉、方便是影响购药地点的主要因素,分别占33.5%、21.8%和19.5%;研究对象可接受的降压药物的最高花费平均为每月58元,家庭人均年收入越高可接收的最高药费也越高(F=49.9,P〈0.001)。结论降压药品价格是影响我国社区门诊高血压患者择药的重要因素,使用经济合理的药物是提高高血压治疗率、控制率的关键;有必要加强对高血压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纠正部分患者择药服药的随意性,从而改善我国高血压的控制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