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8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23篇
神经病学   1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6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22篇
中国医学   24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目的 合理优化急诊组岗位设置,降低急诊生化检测不及时率.方法 成立解放军总医院生化科急诊组品管圈“微笑圈”,回顾性分析急诊生化标本周转时间(turnaround time,TAT)时间,分析2小时内检测及时率不能达100%的主要原因,计算目标值,制定对策并实施.结果 分析表明2小时急诊生化检测不及时的主要原因为标本送检过于集中、复查样本延迟、审核速度相对较慢、夜班人员业务流程不规范.执行相应改善措施后,急诊生化检测不及时率降低了12.02%,并有2天的及时率>95%,达到医院业务指南标准.结论 品管圈模式有效地降低了急诊生化检测的不及时率.  相似文献   
3.
经内镜TH胶栓塞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于1987年7月开始,首先在国内应用TH胶经内镜“分层推入栓塞法”治疗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患者64例(下称TH胶组),均取得1次性止血成功,现将其介绍如下。并与经内镜注射硬化剂治疗的42例进行对比分析(下称硬化剂组),探讨TH胶栓塞术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5.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prevalence of Epsilon wave in patients with arrhythmogenic right ventrieular cardiomyopathy (ARVC). Methods The Epsilon wave was detected in 32 patients [24 men, mean age (42.3±13.3) years] with ARVC using three different electrocardiography (ECG) recording methods: standard twelve leads ECG (S-ECG), right precordial leads ECG (R-ECG) and Fontaine bipolar precordiai leads ECG (F-ECG). The Epsilon wave was defined as wiggle, small spike wave and smooth potential between the end of the QRS complex and the beginning of the ST segment. Results Epsilon wave was detected in 37.5%, 37.5% and 50.0% patients with ARVC by S-ECG, R-ECG and F-ECG respectively. The detection rates derived from the three recording methods were similar(P > 0.05). The Epsilon wave was only detectable by S-ECG in one case, by R-ECG in three cases, and by F-ECG in five cases. The detection rate of Epsilon wave was 50.0% by combined use of S-ECG and R-ECG (SR-ECG), 56.3% by combined use of S-ECG and F-ECG (SF-ECG), and 65.6% by combined use of the three recording methods (SRF-ECG). The detection rat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by SF-ECG (56.3%) and SRF-ECG (65.6%) than by S-ECG alone (37.5%, all P <0.05). Most Epsilon waves detected by the S-ECG, R-ECG and F-ECG were small spiked waves. Conclusion Combined use of S-ECG, F-ECG and R-ECG could increase the detection rate of Epsilon wave in patients with ARVC.  相似文献   
6.
许林涛  刘磊  侯晓峰 《实用骨科杂志》2011,17(11):1053-1054
笔者于2008年9月28日收治1例脊髓损伤,合并截瘫的患者,急诊手术术后渐进发生了双股部巨大骨化性肌炎,临床上比较罕见,现报告如下。1病例报告患者男性,36岁。因腰背部外伤,剧痛、双下肢感觉、运动丧失1 h入院。当时于门诊行CT检查示:T12椎体压缩骨折,T12椎板骨折,脊髓损伤。  相似文献   
7.
球形红细菌生物转化槲寄生中总三萜类化合物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槲寄生及球形红细菌转化槲寄生培养液中总三萜类化合物的含量测定方法,并对各个样品的含量进行比较研究。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以齐墩果酸为对照品,5%的香草醛-冰醋酸溶液和高氯酸为显色系统,535 nm波长处测定总三萜类化合物的含量。结果:齐墩果酸在2~12μg/ml的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标准曲线回归方程为A=21.988C-0.072,r=0.989 5。75%的乙醇提取、半量常规培养基、游离球形红细菌培养,所得培养液(样品3)总三萜含量和槲寄生75%的乙醇提取液(样品1)相比增加141%。结论:经过球形红细菌转化可以增加槲寄生提取液中总三萜类化合物的含量。  相似文献   
8.
慢性心力衰竭校正QT间期与QT离散度及心功能相关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校正QT间期 (QTc)与QT离散度 (QTd)及心功能超声参数相关性。方法 :研究了 12 6例左室射血分数 (LVEF) <4 5 %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QTc与QTd、QRS间期、临床指标、心脏超声心动图参数的相关性。结果 :QTc与年龄 (r =0 .2 1,P <0 .0 1)、左室舒张末期直径 (r =0 .2 6 ,P <0 .0 1)、左房直径 (r =0 .2 4 ,P <0 .0 1)、QRS间期 (r =0 .37,P <0 .0 1)、QTd(r =0 .4 1,P <0 .0 1)呈正相关 ;与短轴缩短率 (r=- 0 .2 8,P <0 .0 1)、LVEF(r =- 0 .33,P <0 .0 1)呈负相关 ;与二尖瓣E波和A波峰值速度比值、等容舒张时间无相关性 (P >0 .0 5 )。多元回归分析显示 ,QTc和QTd、QRS间期、LVEF存在独立相关性。结论 :QTc与心力衰竭患者预后影响因素有关 ;QTc与QTd存在独立相关性 ,其生物相关性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 介绍起源于左侧希氏-浦肯野系统的特发性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揭示其临床特征并探讨可能的电生理机制.方法 回顾分析4例特发性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患者的心电图形态特征、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预后.结果 4例患者,男性2例,平均年龄48(40~54)岁,均无器质性心脏病.室性自主心律均呈右束支阻滞型,其QRS时限0.11~0.13 s,符合左侧希氏-浦肯野系统起源,其中3例电轴右偏,1例电轴左偏.自主心律RR间期不规则,平均频率为87(55~110)次/min,与窦性心律交替出现.所有患者临床均表现为发作性心悸.1例患者室性自主心律在短期服用普罗帕酮后消失,另1例短期服用维拉帕米后消失,余2例未予以特殊处理后自然消退.平均随访4.5(2~8)年,临床无心律失常发作,亦无其他心血管事件发生.结论 起源于左侧希氏-浦肯野系统的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是左侧希氏-浦肯野系统特发性室性心律失常的一种表现形式,多数为自限性,临床呈良性经过.  相似文献   
10.
颅骨缺损修补术是神经外科常见的手术,但该手术并非绝对安全,其手术风险值得引起神经外科医生的高度重视。笔者对本院2000年1月至2010年3月265例颅骨缺损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钛网行颅骨缺损修补术手术风险的引发因素及预防和处理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