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神经妥乐平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多中心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Ning G  Zou DJ  Liu W  Xing HL  Zhang W  Zhao YJ  Lu J  Xu H  Jin J 《中华医学杂志》2004,84(21):1785-1787
目的评价神经妥乐平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上海地区4家医院的95例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入选本研究,并随机进入神经妥乐平组(49例)和弥可保组(46例)。神经妥乐平组每天1次静脉推注神经妥乐平针剂,每次2支(3.6U/支);2周后121服神经妥乐平片,每次2片(4.0U/片),每天2次,共2周。弥可保组每天1次肌肉注射弥可保针剂,每次1支;2周后口服弥可保片剂,每次1片,每天3次,共2周。结果经4周治疗后,2组的痛觉VAS评分皆有明显降低,神经妥乐平组治疗1周时的有效率(显著改善 改善)为67.3%、显著改善率为10.2%,均明显高于弥可保组(有效率为34.8%,显著改善率为2.2%)。至4周时,2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7.0%和68.5%。神经妥乐平组麻木症状改善有效率为58.7%,弥可保组为69.5%,神经妥乐平组显效率(23.9%)明显高于弥可保组(13.0%)。结论神经妥乐平对2型糖尿病神经损害的自发性疼痛、麻木有较好疗效,尤其对疼痛的疗效优于弥可保组。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黄连素治疗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54例老年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入选本研究,并随机进入黄连素组(27例)和弥可保组(27例)。黄连素每天3次,每次4片,弥可保每天1次肌肉注射,每次1支,共12周。结果12周后,弥可保组对疼痛、麻木的改善显效率明显高于黄连素组。结论弥可保对老年2型糖尿病神经损害的症状改善有较好疗效,但对神经传导速度两组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9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采取早期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ESS、BI、QOF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前两组患者ESS、BI、QOF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均出现明显改善(P〈0.01),但观察组改善得更为明显(P〈0.01)。结论早期康复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运动功能及生活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寻求延缓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有效方法.方法 将80例病例随机分为2组,A组为弥可保对照组.B组为化湿活血汤+弥可保组,治疗时问21 d.检测治疗前后症状体征、肌电图及神经传导速度.结果 2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积分差值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中西医治疗在改善DPN的症状和体征上疗效明显优于单用弥可保.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比性分析弥可保与普通VitB12治疗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脑卒中患者按入选病例顺序分为VitB12组和弥可保组,各50例。VitB12组应用基础治疗加上VitB12,500μg(2mL)肌注,1次/d,观察28d,弥可保组在基础治疗上,弥可保注射液500μg(2mL)肌注,1次/d,治疗28d。于治疗前、治疗后28d对患者髋、膝关节肌力、肌张力变化进行比较。结果 VitB12组和弥可保组治疗28d后,髋、膝关节肌力、肌张力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弥可保优于VitB12组。结论弥可保比普通VitB12在脑卒中治疗上临床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弥可保对正中神经损伤的促神经再生作用并与腕管注射的疗效相比较。方法对各种原因致腕部正中神经损伤的患者随机分组,弥可保组:选择穴位注射弥可保,500μg/次,前两周每日1次,两周后隔日1次,1个月后停止,改用口服弥可保500μg/次,每日3次,服用2个月;腕管注射组:自腕管注射得保松和1%利多卡因混合液3ml。注射药物间隔时间为10~14d,注射3~4次,2个月停止;联合组:联合以上两种方法,以口服弥可保和腕管注射为主,弥可保500μg/次,每日3次,服用3个月。结果联合组的患者在疼痛改善、两点分辨实验、大鱼际肌力及ADL等方面明显好于单纯给予弥可保组和腕管注射组,腕部正中神经损害评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弥可保对腕部正中神经损害有促进其恢复的作用,与腕管注射相结合可取得较佳的远期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通心络联合弥可保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NP)的疗效。方法对郸城县人民医院2006年10月-2008年10月收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NP)6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对照组34例。治疗组采用通心络加弥可保,对照组单用弥可保。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2.5%。结论通心络联合弥可保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NP),优于单用弥可保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疏血通与弥可保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患者随机分为疏血通联合弥可保组(联合用药组)与弥可保组,每组48例,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联合用药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联合用药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7.5%,弥可保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62.5%,两组病例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联合用药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均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疏血通联合弥可保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其基础上应用早期康复治疗。比较患者治疗前后欧洲卒中量表(ESS)评分、Barthel指数(BI)及脑卒中生存质量量表(QOF)评分的不同。结果①人院21d、35d两组患者ESS评分均显著升高,其中观察组患者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35d后,两组患者BI评分及QOF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其中观察组患者改善更加明显,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照观察弥可保与普通VitB_12,在急性视神经炎临床治疗中的疗效,并评估弥可保的治疗有效性和优越性。方法将22例(36眼)患者随机分为2组,弥可保组(I组)和VitB_12,(Ⅱ组)各11例(18眼),以相同剂量500btg)肌注,1次/d,15d后改为口服片剂500gg,3次/d。两组均联合应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注射液500mg静脉滴注,1次/d,3d后改为口服泼尼松片60mg,并逐渐减量至停药。总疗程约2月。对比两纽治疗前后视力及疗效。结果弥可保治疗组,总有效率达到88.89%,显效率达到72.22%。VitB_1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22%,显效率为30.3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两组显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弥可保在急性视神经炎的综合治疗中有明显的临床效果,对视神经的修复和保护作用优于普通VitB_12且更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神经生长因子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疗效。方法:76例病人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于甲钴胺及糖尿病的常规治疗。治疗组40例给于鼠神经生长因子9000AU和甲钴胺500μg肌肉注射,1次/d,共4wk;对照组36例甲钴胺500μg肌肉注射,1次/d,共4wk。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神经传导速度治疗组治疗后快于治疗前也快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结论:神经神经生长因子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较单用甲钴胺疗效好,未见明显不良反应,是治疗DPN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2.
α硫辛酸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α硫辛酸与甲钴胺联合应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选择8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成联合用药组(治疗组)和单药组(对照组),每组各40例。治疗组给予α硫辛酸和甲钴胺联合治疗,对照组单用甲钴胺治疗,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神经传导速度(NCV)。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5%(P〈0.05);治疗后治疗组神经传导速度较对照组有显著提高(P〈0.05)。结论:α硫辛酸与甲钴胺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较单用甲钴胺治疗,更能有效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症状和神经传导速度。  相似文献   

13.
韩永艳 《当代医学》2009,15(33):4-5
目的观察血栓通针联合甲钴铵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8例糖屎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4例和对照组44例,在控制血糖的基础上,对照组单用甲钴铵针500μg肌肉注射,1次/日,连用20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血栓通针20mL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1次/日,连用20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90%,对照组33.63%(P〈0.05);肌电图检测相关神经治疗前后传导速度,治疗组前后有明显变化(P〈0.05),对照组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血栓通针及甲钴铵针可有效缓解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症状、提高神经传导速度,疗效明显且安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甲钴胺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确诊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86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两组入院后基础治疗相同,对照组仅单用甲钴胺治疗,治疗组联用疏血通注射液治疗,均治疗2周,记录入院前后患者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3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MCV和SCV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MCV和SCV均较治疗前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MCV和SCV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钴胺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效果确切,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硫辛酸注射液联合甲钴胺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于2011年11月~2012年10月间收治的102例急性脑梗死病患按照1:1的人数比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我们对实验组病患实施硫辛酸注射液联合甲钴胺治疗,对照组病患仅给予甲钴胺进行治疗,实验期结束后比较两组病患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51名病患中,病情改善的有47例,无效的有4例,有效率为92.2%;对照组51名病患中,病情改善的有28例,无效的有23例,有效率为54.9%。结论硫辛酸注射液联合甲钴胺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α硫辛酸联合弥可保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并评价其安全性和不良反应。方法将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122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胰岛素强化治疗、改善微循环、阿司匹林抗血小板及对症治疗。治疗组(观察组)给予α硫辛酸联合弥可保治疗,对照组给予弥可保治疗,疗程2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疗效、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等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9.0%和5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神经传导速度治疗后有不同程度改善,尤其以正中神经感觉及运动传导速度改善均明显,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性(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组治疗前后自身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α硫辛酸联合弥可保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优于弥可保单用,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胡经航 《黑龙江医学》2014,38(2):168-170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2-05~2013-05间来我院神经科诊治的急性脑梗塞患者12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3例,在神经内科基础治疗上加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组63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静脉滴注依达拉奉,21 d为1疗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并分别于治疗前后比较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3%,对照组为54.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263,P=0.001).治疗前两组之间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前后两组组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之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依达拉奉联合醒脑静治疗急性脑梗塞,可以提高临床疗效,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α-硫辛酸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N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DN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均予饮食控制及积极控制血糖。治疗组给予α-硫辛酸0.3g静脉滴注,1次/d,甲钴胺500μg肌注,1次,d;对照组单用甲钴胺500μg肌注,1次/d,疗程均为3周。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5%,对照组有效率为5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3周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感觉、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α-硫辛酸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脂联素(ADPN)在2型糖尿病肾病(T2DN)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根据24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24h)将169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分为单纯糖尿病N(SDM组),早期糖尿病肾病组(EDN组)和临床糖尿病肾病组(CDN组);51名健康者作为对照组(NC组),分别测定血清HCY及ADPN水平。结果:SDM、EDN和CDN3组血清HCY、ADPN水平高于NC组(P〈0.05);EDN和CDN组血清HCY、ADPN水平高于SDM组(P〈0.05);CDN组血清HCY、ADPN水平高于EDN组(P〈0.05);NC、SDM、EDN和CDN4组受试者血清HCY、ADPN与UAER水平呈正相关(rHCY=0.49,PHCY〈0.05;rADPN=0.56,PADPN〈0.05)。结论:血清HCY、ADPN与T2DN的发生、发展有关,检测二者水平可能对评估糖尿病肾病有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