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 毫秒
1.
目的 探讨转移相关基因CD44和nm23在预测葡萄胎恶变和滋养细胞中转移潜能的意义。方法 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检测30例葡萄胎新鲜标本和57例滋养细胞疾病石蜡标本中CD44v6和nm23H1的表达情况。结果 ①nm23H1在30例葡萄胎未恶变组中的表达显著高于恶变组(P<0.05);②57例滋养细胞疾病的石蜡标本中,nm23H在葡萄胎组中的表达显著高于滋养细胞肿瘤,而CD44v6表达与之相反(P<0.05);③CD44v6在恶性滋养细胞肿瘤临床Ⅱ-Ⅲ期的表达显著高于临床I期(P<0.05)。结论 nm23的缺失可能使葡萄胎恶变可能性增大;滋养细胞肿瘤中CD44v6过度表达者转移潜能增强;CD44v6和nm23H1在滋养细胞中的表达呈负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CD44v3、CD44v6在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肺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流式细胞术测定5 2例非小细胞肺癌 (NSCLC)和 1 2例正常肺组织的CD44v3、CD44v6的表达水平 ,并分析其与肺癌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结果 肺癌组织CD44v3、CD44v6水平明显高于正常肺组织 (P <0 .0 5 )。CD44v3、CD44v6在淋巴结转移组中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 (P <0 .0 5 )。结论 CD44v3、CD44v6在非小细胞肺癌中有不同程度的表达 ,CD44v6与肺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更密切 ,表达CD44v6的肺癌更易向周围淋巴结转移。检测CD44v6在肺癌中的表达 ,可能作为判断肺癌淋巴结转移潜能的一个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胆囊癌组织中CD44v6、nm2 3蛋白表达的意义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 36例胆囊癌和 2 7例癌旁上皮组织中CD44v6和nm2 3蛋白表达。【结果】胆囊癌组织中CD44v6和nm2 3阳性率分别为 41 7%和 72 2 % ,与癌旁上皮阳性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CD44v6表达与胆囊癌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 (P =0 0 0 2 ) ,与组织学类型、临床分期无关 (P >0 0 5 )。nm2 3表达与胆囊癌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呈负相关 (P分别为 0 0 0 3和 0 0 3) ,与组织学类型无关 (P >0 0 5 )。CD44v6和nm2 3蛋白表达呈负相关 (P =0 0 34)。【结论】CD44v6和nm2 3蛋白可能在胆囊癌形成、淋巴结转移和病程进展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且两者呈互相拮抗关系 ,可作为判断胆囊癌侵袭和淋巴结转移的标记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乳腺癌组织中nm2 3 H1和CD44v基因蛋白表达量与肿瘤腋下淋巴结转移等多个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对 6 0例乳腺癌组织中的nm2 3 H1和CD44v基因蛋白表达进行定量研究。结果nm2 3 H1基因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为 2 1.7% (13/ 6 0 ) ,nm2 3 H1蛋白表达与肿瘤大小、临床分期和腋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CD44v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为 6 1.7% (37/ 6 0 ) ,CD44v蛋白表达与组织学分级、肿瘤大小、临床分期和腋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性。结论CD44v和nm2 3 H1基因在乳腺癌的侵袭和淋巴结转移过程中发挥正、负性调控作用 ,对判断乳腺癌预后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检测C-erbB2与nm23在葡萄胎和恶性滋养细胞肿瘤中的表达,探讨二者在葡萄胎恶变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22例 正常绒毛、43例葡萄胎、28例侵蚀性葡萄胎、11例绒癌组织中C-erbB2与nm23基因表达情况。结果 恶性滋养细胞肿瘤中C-erbB2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绒毛及葡萄胎组织(P<0.01),而nm23的表达低于正常绒毛及葡萄胎组织(P<0.01);43例葡萄胎患者中14例发生恶变,恶变组中C-erbB2的阳性表达率、nm23的阴性表达率均高于非恶变组。结论 C-erbB2的阳性表达和nm23的阴性表达,可判断滋养细胞肿瘤的恶性程度,并提示葡萄胎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CD44v6和nm2 3-H1基因产物表达与大肠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应用SP免疫组化染色法 ,对 76例大肠癌标本进行CD44v6和nm2 3-H1基因产物测定。结果 CD44v6基因产物的高表达和nm2 3-H1基因产物的低表达与大肠癌淋巴结转移有关 (P <0 .0 1)。大肠癌CD44v6和nm2 3-H1表达无相关性 (P >0 .0 5 ) ,但CD44v6阳性表达伴nm2 3-H1阴性表达的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的可能性大。结论 CD44v6和nm2 3-H1与大肠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两者在淋巴结转移中起协同作用 ,联合检测对判断大肠癌淋巴结转移是一个有用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CD15、CD44v6和nm23H1的mRNA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CD15、CD44v6、nm23H1的mRNA表达与大肠癌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90例大肠癌标本中的CD15、CD44v6、nm23H1的mRNA表达。并结合53例5年以上随访资料进行分析。结果:90例大肠癌中CD15、CD44v6和nm23H1的mRNA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4.4%、68.9%和66.7%。CD15和CD44v6的mRNA高表达及nm23H1 mRNA低表达与大肠癌Dukes分期、浆膜浸润、淋巴结转移、肝脏转移均呈正相关。大肠癌中CD15 mRNA表达与CD44v6 mRNA表达呈正相关,与nm23H1 mRNA表达呈相关。结论:在大肠癌的侵袭转移中,CD15、CD44v6、nm23H1的mRNA表达可能具有正、负调节的协同作用。CD15 mRNA可作为预测大肠癌侵袭转移潜能、并客观评估患者预后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细胞黏附分子CD44v6和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的表达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6例膀胱移行细胞癌及5名正常人膀胱黏膜标本中CD44v6和survivin的表达。【结果】56例膀胱癌的CD44v6和survivin的表达总阳性率为57.1%和85.7%,且随着癌细胞分化程度降低、癌组织浸润深度增加CD44v6的表达减弱,而survivin在分级和分期的表达无统计学差异。CD44v6和survivin的表达与肿瘤复发无明显相关。【结论】CD44v6的表达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分级、分期有关,有助于膀胱癌早期诊断;survivin的高表达率可能成为膀胱移行细胞癌辅助诊断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肿瘤转移抑制基因nm23-H1、细胞粘附分子变异型CD44v6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4例食管鳞癌手术标本nm23-H1蛋白、CD44v6蛋白表达,分析其表达与食管鳞癌生物学特性及临床特点之间关系。结果淋巴结转移组与无淋巴结转移组相比,nm23-H1表达降低,CD44v6表达增强;大于3年生存组与小于3年生存组相比,nm23-H1表达增强,CD44v6表达降低;nm23-H1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和临床分期呈负相关;CD44v6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和临床分期呈正相关。结论nm23-H1表达降低、CD44v6表达增强与食管鳞癌浸润转移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nm23-H1在滋养细胞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0例孕早期绒毛、20例葡萄胎(8例发生恶性变)、10例侵蚀性葡萄胎及8例绒毛膜癌组织nm23-H1的蛋白表达量,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nm23-H1在正常早孕绒毛及未恶变组葡萄胎组织的蛋白表达量明显高于发生恶变的葡萄胎组织及恶性滋养细胞肿瘤(P<0.05);单因素分析nm23-H1基因蛋白表达水平与滋养细胞肿瘤患者血β-hCG有关(P=0.025).结论nm23-H1基因的蛋白表达量可作为判断恶性滋养细胞肿瘤转归的指标之一,其降低表达将预示葡萄胎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大鼠脑损伤后不同时间皮质神经细胞早期快反应基因c-fos 、c-jun和c-myc表达变化.方法应用Northern杂交、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皮质神经细胞中c-fos、c-jun和c-myc的表达.结果脑损伤后15 min,伤侧皮质神经细胞出现上述3种基因mRNA的表达,随时间的延长,表达逐渐增加,于伤后3 h达高峰并持续至伤后24 h,伤后72 h恢复至对照水平.c-fos和c-jun蛋白表达亦于伤后15 min出现,c-myc蛋白表达于伤后30 min出现,并均于伤后3 h达高峰,持续至伤后6 h,伤后24 h表达消失.结论脑损伤后上述3种基因表达特点与其它脑损害不同,可能与损伤机制和继发性神经细胞损害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C-erbB-2、Nm23和MDR1在原发性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转移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S-P法)检测49例乳腺癌患者手术切除组织中C-erbB-2、Nm23和MDR1的表达,并分析3种基因之间的相关性及其与转移的关系。结果:49例乳腺癌患者中C-erbB-2、MDR1高表达和Nm23低表达的患者转移发生率高(P<0.05)。MDR1的表达与C-erbB-2的表达有相关性(rs=1.00,P<0.05),Nm23与C-erbB-2的表达无相关性(rs=0.80,P>0.05),MDR1的表达与Nm23的表达无相关性s=0.80,P>0.05)。C-erbB-2、MDR1同时阳性的患者及C-erbB-2阳性、Nm23阴性的患者转移发生的几率较高,预后较差。结论:C-erbB-2、Nm23和MDR1与乳腺癌转移有关,多个指标联合检测用来估计患者预后指导意义更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检测PTEN和p27在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探讨二者表达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星形细胞瘤PTEN和p27的表达,应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PTEN、p27在星形细胞瘤表达阳性率均随病理分级升高而降低(P<0.05);PTEN表达水平与p27表达水平正相关(P<0.05)。结论PTEN及p27表达下调与星形细胞瘤的发生发展有关。PTEN可能通过正调节p27的表达发挥其抑癌作用。  相似文献   

14.
Background A new brain region, the marginal division (MrD) , was discovered at the caudal margin of the neostriatum. The MrD was shown to be involved in learning and memory in the rat.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expression of the immediate-early genes c-fos and c-jun in the MrD of the striatum during learning and memory processes in the rat, immunocytochemical and Western blot methods were used to examine Y-maze trained rats.Methods The rats were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namely the training, pseudotraining, and control groups. After Y-maze training, the expression of the immediate-early genes c-fos and c-jun in the MrD of the rats was investigated using immunocytochemical and Western blot methods.Results After one hour of Y-maze training, the expression of c-jun and c-fos proteins was significantly enhanced in the MrD; the c-jun protein, in particular, was more intensely expressed in this region than in other parts of the striatum. The expression of these two proteins in the training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in the pseudotraining and control groups. In addition, positive expression was also found in the hippocampus,cingulum cortex, thalamus, and in other areas. Western blot disclosed two immunoreactive bands for the anti-c-fos antibody (47kD and 54kD) and two immunoreactive bands for the anti-c-jun antibody (39kD and 54kD). Conclusions 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immediate-early genes c-fos and c-jun participate in signal transduction during the learning and memory processes associated with Y-maze training in rats.  相似文献   

15.
p53和C-Ha-ras基因在胃癌发生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 p5 3和C Ha ras基因突变在胃癌发生中的作用。 方法 用PCR SSCP和直接测序检测胃癌组织中C Ha ras(12、13密码子 )和 p5 3(外显子 7)基因的突变。 结果 胃癌组织中C Ha ras和 p5 3基因突变发生率显著高于浅表性胃炎和正常胃黏膜组织 ,基因的联合突变在部分胃癌组织中表达。结论 基因联合突变可能是胃癌发生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直接用煮沸的细菌裂解液中的DNA作PCR模板,扩增效果与用酚/氯仿抽提纯化的质粒DNA作模板的结果一致,缩短了实验时间。利用简单材料回收酶切片段,省去了有机溶剂反复抽提和沉淀的步骤,回收率达到90%,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德宏州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傈僳族、汉族人群携带地中海贫血基因现状,为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PCR和反向点杂交技术鉴定β-地贫基因;以跨跃断裂点PCR(GAP-PCR)技术和凝胶电泳鉴定α-地贫基因,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检测血样本3 018份,检出地中海贫血基因939份,阳性率31.11%,其中α地中海贫血基因阳性率18.36%,β地中海贫血基因阳性率12.76%。不同民族的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德宏州属地中海贫血高发区,临床工作中要做好鉴别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8.
结肠癌脾虚证p53, Bcl-2和Bax的表达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结肠癌脾虚证与p53, Bcl-2, Bax蛋白表达的相关性,揭示病与证之间的内在联系及证的物质基础.方法: 选择进展期低分化结肠腺癌61例,辨证分为脾虚组与非脾虚组,对其主要症状进行半定量积分,并设正常对照组20例.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病理组织中p53, Bcl-2, Bax蛋的表达.结果: 脾虚组患者p53, Bcl-2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及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非脾虚组(P<0.05),Bax蛋白阳性表达脾虚组低于非脾虚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脾虚患者症状积分与p53, Bcl-2蛋白表达水平呈正相关(P<0.01),与Bax蛋白表达水平无相关性(P>0.05);非脾虚患者症状积分与p53, Bcl-2, Bax蛋白表达水平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结肠癌中医证型与p53, Bcl-2蛋白的差异表达有关,p53, Bcl-2蛋白是结肠癌脾虚证的相关基因.  相似文献   

19.
本文使用Southern杂交方法分析了胃癌组织中p53基因和Rb基因的缺失和重排;使用PCR-RFLP技术分析了p53基因第248位、249位密码子的点突变。研究结果显示:30例胃癌组织中9例有p53基因的缺失或重排;42例胃癌组织中两例有p53基因第248位密码子的点突变;15例胃癌组织中两例有Rb基因的缺失和重排。  相似文献   

20.
PTEN基因诱导人脑胶质瘤SHG-44细胞凋亡及bcl-2表达下调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付洛安  章翔  李侠  费舟  郭衍  高大宽 《医学争鸣》2002,23(8):681-684
目的 探讨PTEN基因对人脑胶质瘤SHG-44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基因bcl-2表达的影响,阐明PTEN基因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机制。方法PTEN基因体外转染SHG-44细胞,筛选阳性细胞克隆,以原位杂、免疫组化方法检测PTEN基因的表达情况;采用透射电镜、流式细胞仪和核DNA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细胞的凋亡情况;以免疫荧光法检测bcl-2基因的表达。结果 PTEN基因转染的SHG-44细胞有PTEN蛋白的表达。透射电镜下可见转染PTEN基因后细胞核染色质浓缩边集、胞质浓缩、核破裂及凋亡小体形成等典型的凋亡表现;流式细胞仪显示细胞周期从G1期到S期发生抑制,并且在G1期峰前出现一明显的凋亡峰(15.9%);细胞核DNA琼脂糖凝胶电泳呈现凋亡细胞特有的梯状条带;bcl-2的表达也显著下调。结论 PTEN基因可诱导SHG-44细胞凋亡,并下调bcl-2蛋白的表达,这可能是PTEN基因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