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目的探讨煤工尘肺并肺性脑病与多系统器官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选择煤工尘肺并肺性脑病患者34例,将其伴发的功能障碍器官个数与病死率作相关性分析,并同时测定其酸碱度及电解质水平。结果煤工尘肺并肺性脑病100%并发器官功能障碍,最常受损器官:肺、心、脑、肝或肾,受损器官数目越多病情越严重,并且酸碱失衡(呼酸代酸)及电解质紊乱(低钠低氯)也相应增多。结论100%煤工尘肺并肺性脑病患者伴发多器官功能障碍,随功能障碍器官数目的增加病死率亦增加,酸碱失衡及电解质紊乱与多器官功能障碍有关。  相似文献   

2.
白梅 《中原医刊》2006,33(19):41-41
目的 探讨小儿危重症多器官功能障碍中胃肠功能障碍的发生率方法对72例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估病例严重程度、多器官功能障碍与胃肠障碍的关系。结果 72例多器官功能障碍中发生胃肠功能障碍45例,占62%,胃肠功能障碍发生率在危重病评分的不同评分分组依次为A组(60分以下)100%,B组(60~70分)70%,C组(71~80分)38%,具有2个或2个以上器官障碍的患儿,胃肠功能障碍发生率分别为33.3%、60%、9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多器官功能障碍患儿胃肠功能障碍发生率中,危重病评分分值越低,受损器官越多越重,发生率越高,死亡率越高,临床应高度重视并早期干预,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急性肾功能衰竭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治疗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急性肾功能衰竭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20例,观察病人的临床表现,衰竭脏器与预后,并将透析与非透析疗法的转归情况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急性肾功能衰竭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病人随衰竭脏器数目的增加,死亡率明显增高,采用透析治疗可明显降低死亡率。结论:急性肾功能衰竭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死亡率极高,且随衰竭脏器的数目增加死亡增高,在病情允许的条件下及早透析治疗,可以提高病人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4.
朱惠敏  钟菊珍 《海南医学》2003,14(10):19-20
目的 探讨肺结核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MOF)的原因。方法 回顾性总结2422例肺结核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的发生率及病死率。结果 97例患者发生肺结核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发生MOF中90.72%为复治肺结核。以呼吸道感染为诱因者占100%,所有病例出现呼吸衰竭,95%出现心衰,肺性脑病占60%。结论 重症肺结核易导致多脏器功能衰竭,病死率随受损器官数目的增多而增高,呼吸道感染是肺结核并发MOF的诱因。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慢性肺原性心脏病(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的发生发展,为加强多器官功能的保护与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并多器官功能障碍患者232例,按呼吸衰竭的程度分为重症组154例和危重组78例,对两组进行各器官功能障碍的比较性研究。结果:重症组预后良好,随着呼吸衰竭与右心衰竭的纠正,受损器官功能逐渐恢复正常。危重组病死率70.5%。器官损伤数目越多,预后越差。结论: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危险性与呼吸衰竭的严重程度及呼吸道感染有关。救治必须着眼全局,积极抗感染,纠正呼吸衰竭,可降低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病人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急性中毒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发病情况、临床特征及疾病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425例急性中毒患者,其中108例并发MODS。结果108例并发MODS患者中,死亡41例,死亡率38%。发生2、3、4、5或5个以上器官功能失常病死率分别为13.8%、50%、71.4%、100%。结论中毒致MODS的病死率随器官功能失常的数目增加而升高。治疗MODS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早期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重症肺心病所致多器官衰竭21例。其主要原因是缺氧和CO_2潴留,但感染未控制、肺的非呼吸功能受损、各组织灌流量减少、代谢紊乱及营养不良亦起了重要的作用。强调防止肺性脑病的发生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期合并肺性脑病时血气变化情况,将24例肺性脑病患者和74例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作对比研究。结果:肺脑组PaCO2升高、pH降低较呼衰组更明显(P<0.01),肺脑组PaO2比呼衰组低(P<0.05);肺脑组以呼酸合并代酸最常见。提示:pH值与肺性脑病呈负相关(γ=-0.665),PaO2与肺性脑病呈正相关(γ=0.751)。  相似文献   

9.
慢性肺心病并多脏器功能损害41例综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提高慢性肺心病并多脏器功能损害的认识,综合分析肺心病并多脏器功能损害患者。结果135例肺心病并多脏器功能损害41例(30.4%)死亡20例,病死率48.8%,并发肾脏损害22例,肺性脑病13例,肝脏损害10例,应激性溃疡6例。其中应激性溃疡所致上消化道出血6例全部死亡,肝脏受损10例中死亡6例(60%)肺性脑病13例中死亡7例(53.8%)肾脏受损发生率最高,死亡7例(31.9%)除肺(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重症胰腺炎并发胰性脑病(PE)的临床特点并探讨相关护理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重症胰腺炎并发胰性脑病患者17例临床资料。结果:17例患者均系重症胰腺炎,总的病死率为52.3%。结论:胰性脑病可能与胰腺炎发作时低血容量、多器官衰竭、电解质紊乱及胰酶的作用有关。治疗包括原发病治疗、甲磺酸加贝酯等抗胰酶治疗以及对症治疗。护理中多器官功能不全的观察与护理最为关键,细心的观察和护理是预防胰性脑病,提高重症胰腺炎治愈率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慢性肺心病合并低钠血症的防治措施。方法:对87例慢性肺心病低钠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肺心病低钠血症发生率为30.1%。低钠血症并发低渗性脑病时易误诊为肺性脑病,误诊率为32.0%。肺心病并低钠血症经及时诊治,预后良好,治愈率达90.8%。结论:低钠血症是肺心病常见并发症,低钠血症引起的低渗性脑病易误诊为肺性脑病。正确诊治肺心病低钠血症对预后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连续血液净化应用于重症监护室患者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效果与预后。方法:对35例MODS患者实施连续血液净化治疗,治疗过程中动态监测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治疗前及治疗后实施血气分析,检查肝肾功能与电解质。结果:治疗后钠离子、钾离子、肌酐和尿素氮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而高钙离子和HCO3-含量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全部患者经连续血液净化治疗后,生存21例,病死14例,生存患者年龄、器官衰竭数以及APACHEⅡ评分均明显低于病死患者(P<0.01)。结论:应用连续性血液净化能够有效纠正重症监护室MODS患者的酸碱及水电解质紊乱,患者的年龄、器官衰竭数以及APACHEⅡ评分均能够影响其预后。  相似文献   

13.
急性重症胆管炎导致多脏器功能障碍相关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那冬鸣  卢声琦 《河北医学》2000,6(5):394-397
目的:探讨急性重症胆管炎(ACST)并多脏器功能障碍(MODS)的临床特点及与之有关的重要因素,并对多脏功能障碍的防治进行探讨。方法:通过对37例急性重 量管炎患者的回顾性研究,分析多脏器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与率、脏器衰竭数与死亡率的关系。结果:MODS与ACST关系密切,其中肝脏功能不会发生率最高,急性呼吸功能衰竭与急性肾功能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脏器功能障碍个数越多死亡率越高。结论:对于ACST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小儿心脏手术后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病例的临床特点,探讨发生MODS患者中导致死亡的危险因素和防治措施。方法收集2001年1月至2010年12月本科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并发biODS患者35例,男21例,女14例;年龄(6.43±4.65)岁;体重(16.52±9.12)kg。将其中并发MODS的患者分为死亡组与存活组,进行比较,回顾性分析导致死亡的高危因素,总结脏器衰竭数目及MODS评分与病死率的关系。结果本组病死率为51.4%(18/35)。①受累器官的发生率依次为心脏100.0%(35/35)、肺脏80.0%(28/35)、肾脏60.0%(21/35)、肝脏14.3%(5/35)、血液系统11.4%(4/35)及中枢神经系统5.7%(2/35),其中心、肺出现受损的时间最早。②脏器衰竭数目在2、3、4、≥5个时对应的病死率分别是25.O%、45.5%、77.7%、100.0%;MODS评分与本组病死率亦呈显著正相关。③与存活患者相比,死亡患者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明显延长,二次转机、围术期意外事件发生率显著增高(P〈0.01)。结论心肺功能受损是导致小儿心脏术后MODS的原发病,MODS死亡率随脏器衰竭数目和MODS评分的增加而递增,死亡的高危因素为体外循环时间及二次转机、围术期意外事件,重在预防。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肺性脑病并发消化道出血对血气分析和电解质变化的影响。方法对33例肺性脑病并发消化道出血前后的血气分析和电解质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肺性脑病并发消化道大出血后,PaCO2、BE、HCO-3、K+、阴离子间隙升高;pH、PaO2、Na+、Ca2+、Cl-降低,与出血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均<0.05)。结论肺性脑病并发消化道大出血后酸碱失衡以呼吸性酸中毒并代谢性酸中毒占首位,呼吸性酸中毒并代谢性碱中毒位居第二,其他依次为呼吸性酸中毒、呼吸性碱中毒、代谢性碱中毒。电解质呈高钾低氯为主的改变,认识并纠正上述变化有助于降低病死率,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16.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电解质紊乱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文焕 《当代医学》2010,16(33):5-6
目的总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电解质紊乱的特点、治疗和转归。方法对2008年4月~2009年11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电解质异常47例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47例出现低钠血症者21例(44.7%),治愈及好转率66.7%;出现低钾患者14例(29.8%),治愈及好转率78.6%;出现低氯血症患者22例(40.4%)和低钙者2例(4.6%)均治愈或好转出院,治愈及好转率均为100%。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常伴有电解质紊乱,其中以低钠血症和低氯血症最为常见。常规监测电解质,及时发现电解质的异常,及时纠正,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成功救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重型2019冠状病毒病(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患者的相关临床预测指标。方法: 选择2020年2月至3月期间武汉同济光谷院区重症监护室收治的51例重型COVID -19死亡患者(死亡组),另选择同期67例重型COVID-19未死亡出院患者(未死亡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特征,影像学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等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吸烟史(>10年),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呼吸衰竭、心力衰竭、脓毒血症、肾功能衰竭、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50%以上肺受累以及谷草转氨酶、尿素氮、乳酸脱氢酶、肾小球滤过率和N 末端B型利钠肽原等指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仅年龄、吸烟史>10年、呼吸衰竭、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尿素氮和肾小球滤过率与COVID-19患者预后相关(P<0.05)。结论: 重型COVID 19 患者年龄>67 岁,合并吸烟史>10年或COPD,或者治疗过程中出现呼吸衰竭、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以及尿素氮和肾小球滤过率指标显著升高,往往预示病情加重,有死亡风险。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低钠血症患者临床治疗。方法选择该院2009年5月—2012年1月收治的脑卒中后并发低钠血症的患者4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该研究所选择的40例患者中,SIADH型17例,存活11例,放弃治疗2例,死亡4例。CSWS型23例中存活20例,放弃治疗1例,死亡2例。CSWS型(86.9%)存活率明显高于SIADH型(6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以严重肺部感染、多器官功能衰竭、继发出血、呼吸衰竭为主要死亡原因。结论脑卒中后低钠血症患者依据临床特点行针对性治疗,可显著改善临床效果,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临床特征。方法收集ICU收治的48例MODS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列表收集资料进行总结和统计分析。结果年龄、肝和肾功能衰竭等与患者的死亡关系显著;2个器官衰竭者患者死亡率为12.4%,3个器官为57.1%,4个或以上器官衰竭者病死者为100%;MODS诱因以感染为最多,达50%,其中肺部感染占37.5%;首发衰竭器官的发生以肺最常见,占29.2%。结论肾功能和肝功能衰竭是造成MODS患者死亡率高的两个危险因素;控制感染可强化MODS治疗;早期支持首发器官可预防MODS。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急性腹部多发伤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原(PCT)对脏器损伤预后的评价意义.方法 整理分析2015年9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腹部多发伤患者136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合并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分为MODS组(n=58)和非MODS组(n=78),另选取2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比较三组入院时APACHE Ⅱ评分、CRP、PCT水平差异;MODS组内死亡患者与存活患者间治疗前后CRP、PCT差异,分析MODS危险因素.结果 MODS组及非MODS组CRP、PCT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MODS组CRP、PCT水平明显高于非MODS组(P<0.05);死亡患者入院时和治疗第7天CRP和PCT均大于存活患者(P<0.05).PCT和CRP升高是急诊MODS的危险因素.结论 CRP和PCT联合检测可以评估急性腹部多发伤患者早期感染程度.及时控制感染,调整治疗方案对保护患者脏器功能,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