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9 毫秒
1.
[目的]观察柴芩平胃胶囊(CQPC)对反流性胃炎模型大鼠胃粘膜细胞凋亡及调控基因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CQPC高、中、低剂量组(剂量分别为16.66、8.33、4.17g/kg),小柴胡冲剂组(10g/kg);除假手术组外,均采用B-Ⅱ式胃部分切除(胃空肠吻合)术复制大鼠反流性残胃炎模型,各组按设计剂量灌胃给药,连续4周;分别采用ELISA、原位杂交、免疫组化方法观察CQPC对胃粘膜细胞凋亡及调控基因p53 mRNA、Bax和Bcl-2表达的影响.[结果]模型组结果显示胆汁反流可引起模型大鼠胃粘膜细胞凋亡增加,野生型p53 mRNA、Bax蛋白表达上调,Bcl-2蛋白表达下调,与假手术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均P<0.05或P<0.01);高、中、低剂量CQPC均可减少胆汁反流引起的细胞凋亡,减少野生型P53 mRNA、Bax蛋白表达,增加Bcl-2蛋白表达(均P<0.05或P<0.01).[结论]柴芩平胃胶囊治疗反流性胃炎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减少胃粘膜细胞凋亡,调节各种凋亡调控基因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妇炎消冲剂抗炎、镇痛的药效作用。方法:小鼠(或大鼠)随机分组:空白对照组给10g/I羧甲基纤维素,阳性对照组给阿司匹林(0.2g/kg),高剂量组、中剂量组和低剂量组分别扫20g/kg、10g/kg、5g/kg3个剂量给妇炎消冲剂,各组n=10。用巴平油致小鼠耳肿胀、塑料管致大鼠子宫肿胀、棉球肉芽肿等方法观察妇炎消冲剂的抗炎作用;扭体法、热板法观察妇炎消冲剂的镇痛作用,并测定致炎大鼠子宫前列腺素含量。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各高剂量组(20g/kg)和塑料管致大鼠子宫肿胀法、扭体法的中剂量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巴豆油致小鼠耳肿胀、棉球肉芽肿、热板法等中剂量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大鼠子宫前列腺素高、中、低剂量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妇炎消冲剂具有显著抑制炎性组织增生、消除肿胀、抗炎镇痛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中药胃炎冲剂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模型大鼠胃粘膜的影响。方法 大鼠以去氧胆酸钠等建立慢性萎缩性骨炎(CAG)模型后,随机分为正常组、胃炎冲剂大剂量组、胃炎冲剂小剂量组、叶酸组和模型组,观察胃粘膜炎症,检测血浆胃动素(MTL)浓度、胃粘膜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丙二醛(MDA)及生长抑素(SS)含量。结果 各胃炎冲剂组胃粘膜镜下观察其组织学改变程度较模型组明显减轻;胃炎冲剂可使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胃粘膜SOD、SS明显升高(P<0 05),使MDA、MTL显著降低(P<0 05)。结论 中药胃炎冲剂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模型大鼠粘膜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并能改善和逆转实验性萎缩性胃炎大鼠胃粘膜萎缩程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穴注黄芪、当归注射液对大鼠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粘膜屏障的影响。[方法]采用N-甲基-N-硝基亚硝基胍(MNNG)诱发大鼠慢性萎缩性胃炎模型。随机将70只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1组(40μg/mL MNNG造模)、模型2组(60μg/mL MNNG造模)、穴位1组(40μg/mL MNNG造模+穴注)与穴位2组(60μg/mL MNNG造模+穴注)。穴注组均于造模10周开始以黄芪、当归注射液等份混合注入足三里穴。造模31周时观察各组大鼠胃粘膜病理及胃粘膜屏障的改变。[结果]随造模浓度的增加,胃粘膜损伤,粘膜上皮细胞连接减少、间隙增宽,其变化与胃粘膜萎缩、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发生数呈正相关(均P<0.05)。穴注组均细胞间隙明显缩小,胃粘膜损伤减轻(均P<0.05)。[结论]黄芪、当归注射液注射足三里穴,可以抑制实验性萎缩性胃炎胃粘膜屏障的损伤。  相似文献   

5.
疏肝养胃通脉冲剂治疗萎缩性胃炎临床病理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观察疏肝养胃通脉冲剂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临床症状、胃镜及病理形态的影响。【方法】将17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06例)和对照组(68例),治疗组给予疏肝养胃通脉冲剂(党参、芡实、淮山、八月札、白芍、寮刁竹、白花蛇舌草、山萸肉、山豆根、石斛、丹参、炙甘草、三七粉、珍珠层粉)口服,1剂/d,水煎,分3次服。对照组服用三九胃泰,1包/次,3次/d;维酶素片,3片/次,3次/d。两组均以90 d为1个疗程。观察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治疗前后3个月各做1次胃镜检查,并在同一部位取材做病理组织学检查,判断综合疗效和胃镜疗效,比较两组病理观察结果、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并进行3个月随访。【结果】治疗组治愈35例,显效41例,有效25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5.28%;对照组治愈10例,显效18例,有效18例,无效22例,总有效率为67.65%,两组比较,治疗组的综合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胃镜检查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68%(94/10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29%(41/68),治疗组的胃镜疗效亦优于对照组(P<0.05);病理形态上,两组治疗后患者的胃粘膜萎缩减轻、肠上皮化生减少及异型增生改善(P<0.05或P<0.01),且两组治疗后比较,除胃粘膜萎缩减轻无显著性差异外,治疗组的肠上皮化生及异型增生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幽门螺杆菌清除率也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疏肝养胃通脉冲剂有抑杀幽门螺杆菌作用,可以改善CAG患者临床症状,对CAG患者肠上皮化生和不典型增生有逆转作用,提示本冲剂对萎缩性胃炎治疗及肿瘤预防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前后胃粘膜病变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感染状态下胃粘膜病变特点及根除治疗后的变化情况。方法 :选择有消化道症状 ,经胃镜检查证实为“慢性胃炎”患者 2 5 2例 ,按类型分为 4组 ,在根除治疗前后分别于胃底、胃体、胃窦多部位活检 ,行病理学及HP检查 ,确诊为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患者 ,采用丽珠胃三联片治疗 1周。结果 :慢性活动性胃炎HP检出率最高 ,慢性萎缩性胃炎和肠上皮化生的HP检出率均高于慢性非活动性胃炎 ,但 4组HP检出率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胃粘膜活动性炎症 ,萎缩及肠上皮化生的发生率显著高于无幽门螺杆菌感染者 (P <0 .0 1)。丽珠胃三联根除治疗后HP( -)组中活动性胃炎检出率明显下降 (P >0 .0 5 ) ,但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的检出率无明显变化 (P >0 .0 5 )。结论 :幽门螺杆菌与慢性胃炎密切相关 ,它可导致胃粘膜炎症加重 ,萎缩和肠上皮化生。根除治疗后可使胃粘膜炎症活动减轻 ,但对胃粘膜萎缩、肠上皮化生短期内无逆转作用。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胃粘膜肠上皮化生与幽门螺杆菌(Hμ)细胞毒素相关蛋白(CagA)菌株感染的关系,对415例慢性胃炎患者进行了血清HpCagA抗体检测,并同时进行快速尿素酶试验、组织学检查,抗体检测和~14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Hp感染。结果显示慢性浅表性胃炎组,慢性萎缩性胃炎组和慢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组患者HpCagA抗体检出率分别为21.67%、21.92%和28.43%,无显著性差异(X~=1.86,>0.05);而3组患者Hp抗体检出率分别为56.67%、56.16%和70.59%,慢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组Hp抗体检出串最高,与其他两组有显著性差异(X~=5.82,3.87,均P<0.05)。表明CagA不是胃粘膜肠上皮化生发生的特异性致病因子,可能CagA以外的其它HP致病因子参与了胃粘膜肠上皮化生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疏肝养胃通脉冲剂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后DNA拓扑异构酶Ⅱ表达和细胞增殖指数的变化.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方法,对174例不同病理亚型CAG患者进行DNA拓扑异构酶Ⅱ(TopoⅡ)和细胞增殖指数PCNA检测.结果 观察组(n=106)和对照组(n=68)随着萎缩、异型增生、化生和HP感染加重,TopoⅡ和PCNA表达均数治疗前逐渐增大,治疗后则相反.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对比,除萎缩程度外,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结论 疏肝养胃通脉冲剂能抑杀HP,对CAG特别是伴异型增生和肠上皮化生、假幽门腺化生者能下调TopoⅡ和PCNA表达,对CAG的治疗和预防其癌变有较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理胃汤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模型大鼠胃黏膜组织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多重刺激建立慢性萎缩性胃炎动物模型,在造模成功后将50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理胃汤高剂量组、理胃汤中剂量组、理胃汤低剂量组、维酶素组,每组10只.另取10只健康Wistar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正常对照组及模型组予生理盐水20 ml/kg,理胃汤各剂量组分别按8,4,2 g/kg剂量灌胃给药,维酶素组予维酶素0.002/kg灌胃.用药12周后,观察大鼠胃黏膜萎缩情况,并以免疫组化法观察胃黏膜上皮细胞中EGFR的表达.[结果]电镜显示理胃汤高、中、低剂量组胃黏膜病理变化比模型组明显减轻.理胃汤高、中、低剂量组上皮细胞中EGFR的表达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或P〈0.01).[结论]理胃汤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胃黏膜有修复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胃黏膜EGFR的过度表达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10.
胃尔康颗粒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观察中药胃尔康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和模型大鼠的影响。方法 :(1)临床研究 :选择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或异型增生患者 ,服用胃尔康颗粒 ,观察临床症状改善情况。(2)实验研究 :大鼠以酒精、去氧胆酸钠、氨水建立CAG模型后 ,随机分为胃尔康高剂量组、胃尔康低剂量组、叶酸组和模型组 ,观察胃粘膜炎症和萎缩情况。结果 :(1)胃尔康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临床症状总有效率为78 95% ,对萎缩总有效率68 42% ;肠腺化生总有效率78 95% ;6例异型增生患者在治疗后全部逆转。(2)胃尔康高剂量组、胃尔康低剂量组、叶酸组、模型组和正常组各组之间大鼠胃粘膜炎症差异无显著意义(P>0 05)。模型组大鼠胃粘膜萎缩程度较正常组严重 ,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 01)。胃尔康大剂量组、小剂量组、叶酸组大鼠萎缩程度较模型组减轻 ,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或显著性意义(P<0 01,P<0 05)。结论 :中药胃尔康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有良好的疗效 ;并能改善和逆转实验性萎缩性胃炎大鼠胃粘膜萎缩程度  相似文献   

11.
Z Li 《中华医学杂志》1992,72(2):81-3, 127
Model of atrophic gastritis was made in rats by synthetical method which comprised twice of active immunization and continual oral administration of bile and hot water for 70 days. There was a high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less than 0.01) between the normal group and testing group in the number of rats with changes in body-weight, PH value of gastric mucous membrane, gastric membrane blood flow (GMBF) and its potential difference (PD), and pathology (thinned mucous membrane, decreased gland, infiltration of inflammatory cells and intestinal metaplasia). By observations for additional 45 days, the above-mentioned values still showed significant or high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 less than 0.05 or P less than 0.01) between the testing group and the normal group. The animal model of atrophic gastritis made by this method can be used for the valuation of drug efficacy.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胃安颗粒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方法 :慢性萎缩性胃炎 1 45例随机分成治疗组 1 0 5例 ,对照组 40例 ,观察治疗前后胃粘膜病理改变、HP清除情况和症状体征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胃粘膜腺体萎缩好转 ,有效率 81 .90 % ,明显优于对照组的 62 .5 0 % ( P<0 .0 5 )。治疗组症状总有效率 91 .43% ,对照组 77.5 % ,两组比较 P<0 .0 5。HP清除率治疗组63.89% ,对照组 2 3.81 % ,两组比较 P<0 .0 5。动物实验显示胃安颗粒修复病变大鼠胃粘膜腺体、改善腺体泌酸功能优于对照组 ( P<0 .0 5 )。结论 :胃安颗粒是治疗萎缩性胃炎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3.
胃乐舒颗粒剂对慢性浅表性胃炎疗效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胃乐舒颗粒剂对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疗效。方法 :经内镜确诊为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 2 4 0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 1 2 0例。治疗组给予胃乐舒颗粒剂 ,每次 1 0 g,1日 3次 ;对照组给予养胃冲剂 ,每次 1 5 g,1日 3次 ,疗程均为 6周。结果 :治疗 6周后 ,两组消化道症状均有显著改善 ( P<0 .0 5 )。其中治疗组缓解上腹饱胀、上腹痛、嗳气等症状的有效率分别为 79.4%、72 .1 %、74.2 % ,胃粘膜的炎症改善有效率为 80 .0 % ,活动性炎症消失率为 5 8.1 % ,Hp清除率为60 .4% ,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 P<0 .0 5 ) ,且不良反应轻微 ,发生率仅 5 % ,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 ( P>0 .0 5 )。结论 :胃乐舒颗粒剂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慢性胃炎的药物。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健胃喜食宝片促进动物消化功能的效果。方法将昆明种雄性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对照组和3个剂量(0.53、1.06、1.60g/kgBW)的给药组。各剂量组分别连续经口给予受试样品15d,空白组和模型对照组给予实验用水。用复方地芬诺酯制造小鼠便秘模型,进行小鼠小肠运动试验,测定小鼠的墨汁推进率。将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和3个剂量(0.265、0.53、1.06g/kgBW)的给药组。各剂量组分别连续经口给药30d,观察大鼠体重、体重增重、摄食量和食物利用率,测定大鼠的胃蛋白酶活性和排出量。结果健胃喜食宝片(1.06、1.60g/kgBW)能显著增加小鼠小肠墨汁推进率(P<0.01),能显著增加大鼠体重增重和摄食量,对食物利用率增加不明显。健胃喜食宝片(0.53、1.06g/kgBW)能显著增加大鼠胃蛋白酶活性和胃蛋白酶排出量(P<0.01)。结论健胃喜食宝片具有促进消化功能,即能增进动物食欲和进食量,增加胃液和胃酶分泌量,增加动物体重,增进小肠蠕动;此外还具有润肠通便的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红景天口服液对氢化可的松致大鼠阳虚模型动物的保护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30只,每组6只,肌肉注射氢化可的松建立大鼠阳虚模型。给药第8天,开始灌胃给予生理盐水(空白对照、模型对照)、男宝胶囊、红景天口服液2.48、24.80 g/kg(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连续30天。观察动物的血清睾酮、心脏、肝脏、性器官、免疫器官重量,测定血清中SOD和MDA水平等指标变化。结果:红景天口服液具有改善体内睾酮水平,减缓附性器官萎缩,提高体内抗氧化水平的能力。结论:红景天口服液对于"阳虚"动物模型可能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应用体外培养骨髓基质细胞,在细胞和分子水平观察补骨合剂对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补骨合剂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机制.方法:分离SD大鼠骨髓基质细胞,通过形态学方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凋亡细胞周期和线粒体膜电位改变以及Bcl 2、Bax蛋白基因表达,对补骨合剂在细胞凋亡过程中的作用进行评价.结果:补骨合剂的早期应用可以使阻滞于G0/G1期的细胞减少,进入S期进行DNA合成的细胞增多;诱导凋亡的细胞在补骨合剂组Bcl 2表达明显高于全反式维甲酸(all-trans retinoic acid,ATRA)诱导组,而Bax表达明显低于ATRA诱导组,且补骨合剂组线粒体的膜电位下降均显著低于ATRA诱导组.结论:补骨合剂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机制是补骨合剂的早期应用可以使ATRA诱导的凋亡细胞减少,从而促进细胞有丝分裂,抑制细胞凋亡;对骨髓基质细胞线粒体膜上的Bcl-2具有保护作用,同时通过阻止Bax从胞浆中移至线粒体膜上而使Bcl-2在与Bax形成的同源二聚体中占据优势来阻止线粒体膜上的通透性转换孔道开放,从而阻止线粒体释放凋亡诱导因子造成的线粒体膜电位改变和生物合成的破坏,达到抑制凋亡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复方感冒合剂对孕鼠及胚胎发育毒性的影响。方法将50只SD孕鼠随机分为5组,即复方感冒合剂高(13.0g/kg)、中(6.5g/kg)、低(3.3g/kg)3个剂量组、阴性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每组10只,在大鼠受孕的第7-16天分别灌胃给予复方感冒合剂、生理盐水和新康泰克,所有孕鼠在妊娠的第20天处死,剖腹取子宫称重,记录总胎数、吸收胎数、死胎数和活胎数;测量并记录活胎鼠体重、身长和尾长,并检查胎鼠外观有无异常;每窝50%的活胎鼠经茜素红和阿利新蓝染色后做骨骼检查,50%用Bou in液固定后做内脏检查。结果复方感冒合剂各剂量组孕鼠的体重增加、生殖能力,胎鼠的体重、身长和尾长等生理指标的变化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各剂量组与阴性对照组比较,胎鼠的外规、骨骼、内脏发育均未见明显畸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本实验室条件下,复方感冒合剂各剂量均无明显母体毒性、胚胎毒性和致畸性,且在实验剂量范围内,复方感冒合剂未呈现剂量反应关系。  相似文献   

18.
微血管密度在胃癌癌变多阶段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Xi YX  Song X  Chen HX  Peng TS  Chen MH 《中华医学杂志》2006,86(48):3405-3408
目的研究微血管密度在胃癌癌变多阶段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标本取自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保存的2000年6月至2004年2月的病理组织蜡块,其中慢性胃炎5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50例、肠化生59例、不典型增生61例;在胃癌组织标本中,无淋巴结转移胃癌组织55例,有淋巴结转移胃癌组织57例。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显示胃癌癌变多阶段组织中CD34的表达。结果Envision方法检测微血管密度的结果(个/高倍视野,用x-±s表示):慢性胃炎组为13±10;慢性萎缩性胃炎组为11±7;肠化生组为13±9;不典型增生组为17±11;无淋巴转移胃癌组为27±11;有淋巴转移胃癌组为28±10。微血管密度在慢性胃炎组、萎缩性胃炎组、肠化生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萎缩性胃炎组、肠化生组、不典型增生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慢性胃炎组低于不典型增生组(P<0·05);慢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化生、不典型增生各组均低于无淋巴转移胃癌组织、有淋巴转移胃癌组(均P<0·05);在胃癌组中,无淋巴转移胃癌组织与有淋巴转移胃癌组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组织学病理程度高中分化组、与低分化组间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血管密度在胃癌癌变多阶段组织中增加与胃癌的发生有关,与淋巴结转移无关。  相似文献   

19.
蒲元胃康胶囊治疗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蒲元胃康胶囊对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效果。②方法选择420例上消化道疾病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其中100例慢性胃炎病人(双盲组)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44例服安慰剂,治疗组56例和开放组320例(慢性胃炎264例,胃溃疡19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37例)均给予蒲元胃康胶囊治疗。③结果治疗组和开放组中大部分病人服药3~12d后症状有不同程度减轻,7~20d大部分症状消失;该两组病人的症状、影像学或病理学改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Hc=13.95~61.66,P<0.01),仅有少数病人出现恶心和大便稍干结等不良反应。④结论蒲元胃康胶囊是治疗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的理想中成药。  相似文献   

20.
胃萎消颗粒治疗大鼠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萎消颗粒对大鼠实验性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热盐水灌胃方法制作CAG动物模型.同时用不同剂量的胃萎消颗粒进行治疗,12周后检测各组大鼠血清胃泌素(GAS)和血浆胃动素(MTL)的含量.观察每组大鼠胃黏膜的变化情况。结果:CAG模型大鼠血清GAS和血浆MTL明显下降(P〈0.01或P〈0.05),经胃萎消颗粒治疗12周后,大鼠血清GAS和血浆MTL明显回升(P〈0.05),胃黏膜损伤指数明显降低,黏膜萎缩、肠上皮化生、异常增生鼠数量明显减少。结论:胃萎消颗粒对大鼠实验性CAG胃部相关病变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