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大肠癌化疗药物敏感性与病人年龄及性别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大肠癌病人化疗药物敏感性在不同年龄以及不同性别之间有无差异。方法 用体外肿瘤药敏试验 (MTT法 )对 1 69例大肠癌新鲜标本进行化疗药物敏感性检测 ,分析在病人不同年龄及不同性别之间的差异。结果 结果显示 ,本组大肠癌病人化疗药物的敏感性与不同年龄以及不同性别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 .0 5。结论 大肠癌病人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与不同年龄以及不同性别没有差别 ,其差别可能主要由肿瘤的多药耐药性不同所导致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测定47例大肠癌患者对5-氟脲嘧啶(5-Fu)、奥沙利铂(L—OHP)、卡铂(CBP)、顺铂(DDP)、丝裂霉素(MMC)5种化疗药物的体外敏感性试验,探讨肿瘤药敏试验对大肠癌患者个体化化疗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组织块培养-终点染色-计算机图像分析法(TECIA)。结果:对肿瘤组织的平均抑制率由高到低依次为5-Fu〉L—OHP〉MMC〉CBP〉DDP,联合用药的抑制率为L-OHP+5-Fu〉MMC+DDP+5-Fu〉MMC+5-Fu〉DDP+5-Fu。结论:大肠癌是对化疗药物敏感性较差的肿瘤,且存在着明显的异质性。体外肿瘤药敏试验在指导大肠癌的临床用药及个体化化疗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沈素 《中国医刊》2006,41(7):23-25
目的比较化疗药物药敏实验的不同方法,探讨通过药敏实验为临床合理地选用抗肿瘤药物,提高疗效的可行性。方法分析目前化疗药物药敏实验体内法、体外法的优劣以及各种体外药敏实验方法可评估率和临床敏感准确率存在的差异。结果各种化疗药物药敏实验方法的不断改进和发展,应用越来越广泛,在指导临床用药中发挥了一定作用。结论建立一种敏感、准确、快速和可操作性的肿瘤药物药敏检测方法,对个体化化疗治疗和避免肿瘤耐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大肠癌化疗药敏检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魏寿江  赵国刚  王崇树  侯华芳 《四川医学》2002,23(12):1243-1244
目的 针对大肠癌不同个体术后筛选敏感的化疗药物,制定出针对性强、合理的化疗方案。方法 对30例病理确诊的大肠癌患者术中取出的活体标本制成单细胞悬液,用MTT法进行化疗药物敏感性检测。结果 不同肿瘤个体,对各种抗癌药物敏感性不同,二药联合应用其敏感性明显高于单药。结论 体外药敏实验能指导临床用药,避免化疗的盲目性,从而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大肠癌个体化疗方案。方法:大肠癌原代培养,MTT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发现5-FU和MMC有效率最高,MMC次之。结论:大肠癌的化疗中,在缺乏药敏实验的情况下,建议采用5-FU MMC的联合化疗方案。  相似文献   

6.
肺癌体外药敏试验与临床疗效的相关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隆  霍润辉 《医学争鸣》2003,24(23):2203-2205
目的:采用四唑盐(MTT)药敏试验方法筛选对肺癌的敏感药物并指导临床化疗.方法:将145例4种不同类型的肺癌,分为MTT试验组和未接受MTT对照组.接受MTT药敏试验,根据药敏结果指导化疗,未接受MTT药敏对照组凭经验化疗.结果:体外药敏试验与临床治疗结果的总符合率为89.3%;阳性符合率为90.9%;阴性符合率为77.8%;试验敏感性为96.8%;特异性为53.8%.接受MTT药敏试验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凭经验化疗对照组.结论:MTT体外药敏试验与临床治疗敏感性有很好的相关性,是指导临床化疗的一种可行而又重要的药物筛选方法。  相似文献   

7.
外周血淋巴细胞和大肠癌细胞抑制率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利用大肠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代替癌细胞进行化疗药物敏感性测定,指导个体化治疗。方法:取大肠癌标本的同时抽取其外周血,利用噻唑蓝(MTT)法,体外检测34例患者癌细胞和淋巴细胞对8种化疗药物的敏感性。结果:大肠癌患者癌细胞抑制率与外周血淋巴细胞抑制率间呈正相关关系。结论:大肠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化疗药物敏感性检测对临床选择化疗药物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根据白血病细胞核仁组成区银染法体外药敏试验结果,选用化疗药物治疗28例急性白血病,完全缓解16全,部分缓解5例,未缓解7例,总有效率为75%,体外药敏临床疗效阳性符合率为84%,阴性符合率为100%,总合率为85.7%,与国内既和^3H-TdR掺入法和MTT法敏感试验结果一致,但本法简便易行,耗时少,是指导临床择优 选择化疗方案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9.
应用MTT法对14例白血病患者进行了DNR、Har、Ara-c、VCR、ADM和VP_(16)等6种常用化疗药物的体外敏感试验及临床观察。按体外药敏结果选择药物组成方案进行化疗,杀伤指数>55%者占66.7%,未按药敏结果组成方案进行化疗,杀伤指数>55%者仅占25%,二者差异有显著性,表明体外药敏与临床用药间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白血病 (AL)细胞体外药敏试验与临床疗效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用MTT法检测患者骨髓白血病细胞对 10种常用化疗药物的敏感性 ,根据其结果进行联合化疗。结果  2 0例初治AL患者体外药敏与体内疗效总符合率为 75 % ,有效符合率为 80 % ,无效符合率 6 0 %。结论 MTT法体外药敏试验对指导AL个体化治疗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肝癌患者体外淋巴细胞与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敏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MTT法体外药敏试验,检测了38例肝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和肿瘤细胞对12种临床常用化疗药物的敏感性。结果:肝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对顺铂、表阿霉素等9种化疗药物的敏感性与肝癌肿瘤细胞的药敏结果有相关性。而对5-氟尿嘧啶、丝裂霉素、阿霉素等3种化疗药物的敏感结果无相关性。结论:肝癌患者某些化疗药物可以应用外周血淋巴细胞代替肿瘤细胞进行体外化疗药物敏感试验检测,筛选敏感药物进行个体化化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MTT体外药敏试验指导晚期肺癌并胸水的胸腔化疗的价值。方法  138例晚期肺癌并胸水的病人中 69例在胸腔化疗前接受了MTT体外药敏试验。其中MTT敏感组 58例 ,根据药敏结果指导胸腔化疗 ;MTT耐药组 11例和对照组 69例则凭经验胸腔化疗。结果 MTT敏感组有效率为 77.6% ( 4 5/58) ,MTT耐药组和对照组分别为 0 ( 0 / 11)及 4 4 .9% ( 31/ 69) ,差异有显著意义。敏感组与对照组在不同治疗阶段、化疗药物的小组比较中有显著性差异。本研究体外药敏和体内疗效的总符合率为 81.2 % [( 4 5+11) /69]。结论 MTT体外药敏试验指导肺癌并胸水的胸腔化疗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利用大肠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代替癌细胞进行化疗药物敏感性测定 ,指导个体化治疗。方法 :取大肠癌标本的同时抽取其外周血 ,利用噻唑蓝 (MTT)法 ,体外检测 34例患者癌细胞和淋巴细胞对 8种化疗药物的敏感性。结果 :大肠癌患者癌细胞抑制率与外周血淋巴细胞抑制率间呈正相关关系。结论 :大肠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化疗药物敏感性检测对临床选择化疗药物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日的:探讨大肠癌个体化疗方案。方法:大肠癌原代培养,MTT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发现5一Fu和MMC有效率最高,MMC次之。结论:大肠癌的化疗中,在缺乏药敏实验的情况下,建议采用5一Fu+MMC的联合化疗方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估大肠癌化疗效果。方法:通过大肠癌原代培养,用MTT法进行药敏实验。结果:患者对5-FU和MMC有效率相对较高。结论:MTT法检测可有效评估不同化学药物对大肠癌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6.
体外药敏试验指导的恶性脑胶质瘤预见性化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体外药敏试验指导恶性脑胶质瘤化疗的临床效果度意义。方法 对恶性脑肿瘤标本常规采用MTT法进行7种化疗药物体外药敏试验,以指导临床化疗方案的制定。将临床化疗效果与体外药敏结果相比较,分析二者间的符合情况。结果 对147例人脑恶性肿瘤手术标本进行体外药敏试验,获得药敏结果的85例,其体外药敏的总成功率58%,早期阶段成功率只有33%,后期到达82%。其中68例为恶性胶质瘤,31例接受化疗。进入疗效评价的共22例,共化疗84个周期,平均3.8个周期。采用一个化疗方案化疗者17例,2个方案化疗者3例,3个方案化疗者2例,总计疗效评价29例次。体外药敏试验结果与临床治疗效果的总符合率为82.8%,阳性符合率为71.4%,阴性符合率为93.3%。体外药敏试验预示的敏感性为90.9%,特异性为77.8%。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化疗的临床结果:完全缓解(Ca)2例,部分缓解(PR)2例,稳定(SD)6例,进展(PD)4例,客观有效率为(CR+PR)为28、6%,疾病控制率为(CR+PR+SD)为71.4%;药敏试验没有发现敏感药物者(凭临床传统用药)组无CR、PR,SD1例,PD14例,客观有效率为0%,疾病控制率为(Ca+PR+SD)为6.7%。客现有效率及疾病控制率在药敏试验敏感组显著高于耐药组(P〈0.05)。结论 MTT体外药敏试验对排除无效药物、筛选敏感药物进行个体化的化疗,提高临床化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体外药敏试验指导恶性脑胶质瘤化疗的临床效果及意义。方法:选取60例行恶性脑胶质瘤化疗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进行体外药敏试验,对照组无药敏试验,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化疗有效率为86.7%,对照组的化疗有效率为6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外药敏试验对恶性脑胶质瘤的化疗药物选择和治疗具有指导性意义,能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患者的预后较好,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晚期恶性肿瘤体外药敏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 用MTT法检测了 38例胸腹水标本对几种常用化疗药物的敏感性。结果 不同个体之间对药物的敏感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单一药物的抑制率以DDP、ADM、EDR、CP、VP - 16较高。结论 用MTT法快速药敏选药可使化疗个体化 ,提高恶性肿瘤的治疗效果 ,延长患者生存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估大肠癌化疗效果。方法 :通过大肠癌原代培养 ,用MTT法进行药敏实验。结果 :患者对 5 -FU和MMC有效率相对较高。结论 :MTT法检测可有效评估不同化学药物对大肠癌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20.
探讨乳腺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能否代替肿瘤细胞进行体外化疗药敏试验,以指导部分不能行肿瘤细胞化疗药敏检测患者的临床化疗,采用MTT法体外药敏试验,检测了30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和肿瘤细胞对1 5种临床常用化疗药物的敏感性.结果表明,除VCR外,乳腺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对其余14种化疗药物的敏感性与肿瘤细胞的药敏结果无相关性.提示乳腺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化疗药敏试验尚不能代替肿瘤细胞化疗药敏武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