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老年康复期病人护理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索不同护理模式对老年康复期病人身心健康的影响。方法 :将 10 2例意识清楚、有一定的躯体功能缺损的老年康复期病人随机分成两组 ,对照组在争取客观支持的基础上加强生活护理 ,实验组在强化主观支持与利用度的基础上强化功能锻炼。应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生活满意度评定量表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在护理干预前后进行测试。结果 :实验组在社会支持、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满意度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老年康复期病人应重视主观支持与社会利用度的提高及功能锻炼 ,以增进病人身心健康 ,提高生活质量 ,减轻亲友的照顾压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一种提高康复期老年病人心理健康水平、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满意度的社会支持模式,以减轻病人家属和单位的照顾压力。[方法]将153例意识清楚、伴有一定躯体功能缺损的康复期老年病人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争取客观支持的基础上加强生活护理;实验Ⅰ组:在客观支持的基础上强化主观支持与利用度,同时加强功能锻炼;实验Ⅱ组:争取客观支持的基础上强化功能锻炼。应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抑郁自评量表(SDS)、生活满意度量表(LSR)以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在护理干预前后进行测评。[结果]实验Ⅰ组在社会支持、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满意度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康复期老年病人应重视主观支持、社会支持利用度的提高以及功能锻炼,以增进病人心身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减轻子女和单位的照顾压力。  相似文献   

3.
康复期老年病人社会支持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索一种提高康复期老年病人心理健康水平、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满意度的社会支持模式 ,以减轻病人家属和单位的照顾压力。 [方法 ]将 15 3例意识清楚、伴有一定躯体功能缺损的康复期老年病人随机分成3组 :对照组 :争取客观支持的基础上加强生活护理 ;实验Ⅰ组 :在客观支持的基础上强化主观支持与利用度 ,同时加强功能锻炼 ;实验Ⅱ组 :争取客观支持的基础上强化功能锻炼。应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 (SSRS)、抑郁自评量表 (SDS)、生活满意度量表 (LSR)以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 (ADL) ,在护理干预前后进行测评。 [结果 ]实验Ⅰ组在社会支持、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满意度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 [结论 ]康复期老年病人应重视主观支持、社会支持利用度的提高以及功能锻炼 ,以增进病人心身健康 ,提高生活质量 ,减轻子女和单位的照顾压力  相似文献   

4.
强化功能锻炼对老年康复期患者心身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探讨强化功能锻炼对老年康复期患者心身状况的影响。方法将102例意识清醒、有功能缺损的老年康复期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在争取客观支持的基础上加强生活护理,观察组在争取客观支持的基础上强化功能锻炼。应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生活满意度评定量表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在护理干预前后进行测试。结果观察组在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满意度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老年康复期患者应重视客观支持的同时加强功能锻炼,以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满意度,促进心理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训练对老年股骨骨折病人术后患肢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72例老年股骨骨折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综合康复训练,比较两组病人康复锻炼前后肢体功能康复和生活质量情况。[结果]康复锻炼后观察组运动功能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股骨骨折病人进行综合康复锻炼可明显促进患肢的功能康复、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骨折患者焦虑与社会支持的影响。方法 将96例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骨折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予以心理健康指导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定两组的主观感受,用社会支持量表(SSRS)测量惠者所获得的社会支持的状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焦虑程度低于对照组,其中社会支持及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利用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重视骨折患者的心理健康指导有利于降低患者焦虑情绪,提高社会支持、有利于疾病早日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颈骨折病人出院后的随访和康复指导效果,以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减少肢体残疾,提高生活质量。方法将72例老年股骨颈骨折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36例,护理人员制定出院后护理计划,并于出院后6个月内通过随访和预约复诊进行患肢功能锻炼指导、心理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健康教育和护理指导等;对照组36例,仅给予出院健康指导。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肢体功能康复状况(髋关节功能评定)比较,术后3个月及6个月髋关节功能优良率实验组均高于对照组曲〈0.05),实验组的健康教育效果及预防并发症方面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出院后的老年股骨颈骨折病人进行随访和康复指导,解答和帮助处理存在的问题,能有效地促进肢体功能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王向红 《全科护理》2016,(4):351-353
[目的]探讨家属参与式护理对喉癌病人心理状态及自护能力的影响。[方法]将50例喉癌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家属参与式护理,比较两组病人的心理、自我护理能力社会支持度。[结果]观察组病人自我概念、自我责任感、健康知识水平等自我护理方面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病人客观支持度、主观支持度和支持利用度高于对照组,希望水平高于对照组,抑郁和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家属参与式护理能够提高喉癌病人的社会支持度,能够提高对病人病情康复的希望水平,增强自我护理的能力和恢复的信心,从而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系统康复护理对老年肿瘤患者的效果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7年6月针对本科60例老年肿瘤患者,通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两组肿瘤患者都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针对性制定康复护理计划,包括心理干预、膳食营养管理、康复锻炼及家属、社会支持应对等。在治疗后1个月后比较两组的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在接受期其角色功能、认知功能、躯体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整体生活质量等方面的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对老年肿瘤患者实行系统性康复护理指导,有助于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
临床护理路径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功能锻炼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功能锻炼指导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锻炼方法,实验组按照临床路径表制订的要求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结果:实验组术后功能锻炼的正确率、康复知识的掌握情况、护理服务满意度、术后功能锻炼的优良率均高于对照组。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功能锻炼指导,能明显地提高患者术后功能锻炼的正确率,帮助患者较好地掌握相关的康复知识,显著提高功能锻炼的达优率,利于患者更好地康复,从而也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保证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1.
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对脑卒中患者康复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恢复的影响。方法 :对 96例未经正规、系统康复干预的脑卒中患者 ,于病发 6个月时进行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ADL)的评价 ,且据此分为恢复良好组和恢复欠佳组 ,同时分别对两组脑卒中患者进行《生活事件量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的测评。结果 :两组患者的负性事件刺激量 ,生活事件总刺激量和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对社会支持利用度、社会支持总分均有显著差异。结论 :生活事件、缺乏良好的社会支持对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有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2.
周洁  曾德志  王兵华 《中国康复》2012,27(3):174-176
目的:对脑卒中首发患者康复期抑郁及其相关因素进行探讨,为进一步干预积累临床资料。方法:对100例首发脑卒中康复期患者,采用一般情况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用抑郁自评量表(SD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和社会支持量表(SSRS)进行测评,比较分析患者一般资料、SSRS和ADL评分与SDS评分的关系。结果:本组患者SDS评分显著高于国内常模(t=8.486,P=0.000),SDS评分阳性率为44%。单因素分析显示,SDS评分与患者婚姻状况、户籍、职业性质、经济状况、疾病类型和ADL、SSRS评分有明显关联(P<0.01,0.05),但与患者性别、年龄、文化程度、付费类别、疾病严重程度和病程无明显关联;多元回归分析,仅日常生活能力、社会支持和职业性质3个因子进入逐步回归方程:y=36.906+6.544x1+4.483x2-2.719x3(F=153.986,P=0.000),并能预测SDS评分变异的82.3%。结论:脑卒中首发患者康复期抑郁的发生率较高,日常生活能力有障碍、社会支持较差、脑力劳动患者更易发生抑郁。临床工作中,要注意这些因素的影响,给予切实有效的干预,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3.
国内外不同的生活质量表对社会支持和心理两状态以及相关因素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是否有评价分析的差异?目的了解苏州市老年人群生活质量的现状和生活信心、社会支持情况;探讨老年人生活信心与社会支持情况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设计随机抽样的人群横断面调查.地点、对象和方法选择苏州市医院、学校、工厂的离退休人员及部分苏州干休所的离退休军人共167名,男86名,女81名为研究对象.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ocial support review questionnaire,SSRS)、费城老年中心信心量表(Philadelphia geriatric center morale scale,PGC)、简明健康测量量表(medical outcomes study 36-item short-form health survey scale,MOS SF-36)和老年人生活质量调查表对苏州市167名离退休人员进行自评调查.主要观察指标苏州市167名离退休人员SSRS,PGC,MOS SF-36和老年人生活质量调查表评分结果.结果该老年人群生活信心评分为(17.74±3.76)、社会支持总分(37.72±7.48),高于中国人正常值,生活质量平均分值为(28.95±3.05),属于较好水平.无论使用MOS SF-36量表还是用老年人生活质量调查表测出的老年人生活质量均与其生活信心呈正相关(P<0.01),除老年人生活质量调查表的经济收入与生活信心毫不相关,居住条件和营养状况均与客观支持不相关外,其余各方面均显著相关(P<0.05).同时用MOS SF-36量表测出的生活质量中仅活力和精神健康与该老年人群的社会支持情况的主观支持相关(P<0.05),其余均与社会支持情况不相关.老年人生活质量调查表测出的生活质量总分和家庭和睦、社会交往、生活满意度与主观支持显著相关(P<0.01);家庭和睦、居住条件和生活满意度与客观支持显著相关(P<0.05);心理卫生与支持利用度显著相关(P<0.05).结论生活质量随着生活信心和社会支持的升高而升高.采用MOSSF-36量表以及SSRS与PGC调查表测量,生活质量与生活信心的联系均呈正相关;但是对社会支持,尤其是主观支持方面,老年人生活质量调查表可能更敏感、更明显.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配偶的抑郁状况,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改良Rankin量表对200例脑卒中患者机体功能障碍程度进行评分,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患者配偶的抑郁水平、社会支持情况进行调查,比较不同患者配偶SDS的得分情况;运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配偶发生抑郁的影响因素。结果:脑卒中患者配偶抑郁检出率为31%;抑郁自评量表的平均分显著高于国内人群常模(P<0.01);抑郁组社会支持总分及主观支持、客观支持、社会支持利用度三个维度得分均低于非抑郁组(P<0.01,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月收入、Rankin量表评分、社会支持均进入回归方程,是患者配偶抑郁水平的重要影响因素。结论:脑卒中患者配偶抑郁的发生率较高,应引起医护人员的广泛关注并采取积极的措施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5.
刘霞  彭敏 《中国康复》2012,27(4):257-259
目的:调查脑卒中、脑外伤住院患者家属情绪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以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对康复科脑卒中、脑外伤住院患者家属118例给予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的评定。结果:患者家属SAS、SDS量表得分较全国常模显著升高(P<0.05);SDS得分与社会支持总分、客观支持分、主观支持分、支持利用度显著负相关(P<0.01,0.05);SAS得分与社会支持客观支持分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为脑卒中、脑外伤住院患者家属提供足够的社会支持有助于缓解其抑郁焦虑情绪。  相似文献   

16.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社会支持与生活质量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缓解期患者社会支持与生活质量。方法对40例老年(>60岁)COPD缓解期患者和40例正常老年对照组患者分别进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的调查和评定。结果COPD组的社会支持总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日常生活总分均值29.55,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表明有明显功能障碍。结论COPD患者社会支持度较低,日常生活能力较差;对COPD患者进行康复治疗,减少反复发作是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7.
背景:美国简明健康测量量表中文版与中国老年人生活质量调查表,哪个更能反映中国老年人的社会支持情况与其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目的:分析和探讨老年人社会支持情况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设计:随机抽样,以人群为基础的横断面调查研究。地点、对象和方法: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ocialsupportreviewques-tionnaire,SSRS,MOSSF-36)和老年人生活质量调查表对苏州市167名离退休人员进行自评调查。主要观察指标:苏州市167名离退休人员SSRS,MOSSF-36,老年人生活质量调查评定结果。结果:用MOSSF-36量表测出的生活质量中的活力和精神健康与该老年人群的社会支持情况的主观支持相关,其余均与社会支持情况不相关。中国老年人生活质量调查表测出的生活质量总分和家庭和睦、社会交往、生活满意度与该老年人群的社会支持情况显著正相关,其中生活质量总分和家庭和睦、社会交往、生活满意度与主观支持显著正相关;家庭和睦、居住条件和生活满意度与客观支持显著正相关;心理卫生与支持利用度显著正相关。结论:对于中国老年人的社会支持情况是与其生活质量密切相关的因素,中国老年人生活质量调查表在社会支持方面较SF-36中文版量表更敏感、更明显。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度,比较他们心理健康状况、应对方式、社会支持度与健康对照组的异同,并且探讨其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度对其心理健康状况的预测度。方法用症状自评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患者组和对照组进行问卷调查,使用SPSS15.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t检验、积差相关和多重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社会支持和积极应对方式显著低于对照组,消极应对方式则高于对照组。其积极应对、社会支持度总得分、主观社会支持度以及客观支持度与其心理健康状况有显著相关。同时两种应对方式和主观社会支持度被纳入多重回归。结论患者较健康群体心理健康状况低下,具体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度对其心理健康状况有显著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驻岛官兵的心理健康状况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和社会支持量表对328名驻岛官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本组驻岛官兵症状自评量表强迫症状、抑郁、焦虑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军人常模( P<0.05或0.01),不同兵源、婚姻状况、家庭结构官兵的社会支持量表总分和主观支持维度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社会支持量表总分、客观支持维度分与症状自评量表总分、强迫症状、焦虑、抑郁、敌对因子分,主观支持与抑郁、焦虑因子分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驻岛官兵的心理健康水平与社会支持有关,部队应开展健康教育改善官兵对社会支持的主观感受,提高社会支持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