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比较内镜静脉曲张结扎术与十四肽生长抑素在治疗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中的效果.方法 将2003年1月至2006年4月广东省江门市中心医院消化科收治的80例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分为内镜治疗组(40例)和十四肽生长抑素治疗组(40例).内镜治疗组在内镜下用多环连发皮圈结扎器行静脉曲张结扎术(EVL),然后静脉滴注垂体后叶素7 d;生长抑素治疗组先以十四肽生长抑素持续静脉滴注72 h,再以垂体后叶素静脉滴注持续4 d.结果 内镜治疗组中39例72 h内止血(97.5%).1个月内再出血4例(10%,其中1周内再出血3例),发生肝肾综合征1例,肝性脑病1例,死亡2例(5%).生长抑素治疗组72 h完全止血32例,1个月内再出血5例(12.5%),出现肝肾综合征5例(12.5%),P>0.05;肝性脑病6例(15%),P<0.05;死亡6例(15%),P>0.05.结论 食管静脉曲张皮圈结扎治疗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优于生长抑素治疗,尽早EVL治疗能减少肝性脑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三腔二囊管压迫与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EVL)联合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性总结289例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患者行EVL治疗的结果,其中176例活动性出血的患者EVL前行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术。EVL后2周内再发出血患者行内镜引导下三腔二囊管置入术,控制出血后再次行胃镜检查,必要时再次EVL治疗。[结果]EVL前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有效率为95.46%(168/176),首次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治疗有效率为96.19%(278/289)。11例EVL后2周内发生再出血患者,行内镜引导下三腔二囊管置入及压迫术,其中9例压迫成功;5例再次行EVL治疗后控制出血。三腔二囊管压迫与EVL联合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总有效率为99.31%(287/289)。[结论]三腔二囊管与EVL联合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出血,可以提高EVL的总有效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内镜下套扎治疗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出血(esophageal varices bleeding,EVB)的止血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 对123例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esophageal varices,EV)出血的患者应用内镜下食管静脉套扎术(endoscopic variceal ligation,EVL)进行治疗.结果 所有患者经过1次EVL治疗,EV消失31例(25.2%),EV减轻92例(74.8%),无效0例.近期出血13例,远期出血9例.结论 EVL是治疗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一种有效方法,但并非没有风险,影响疗效因素众多.  相似文献   

4.
食管静脉曲张出血内镜套扎术远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资料表明,应用内镜套扎术(EVL)对食管静脉曲张(EV)破裂出血(EVB)有良好的急性止血和预防再出血的效果,但多数报告随访时间仅仅1年左右。因此,人们的印象是,EVL的止血效果是暂时的,EV会反复出现,需要反复进行内镜治疗。本文旨在探讨经内镜定期随访,评估EVL能否达到长期止血的目的。 1 对象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近年来我院使用EVL治疗肝硬化并发EVB共481例。选择以下病例作为研究对象:①经EVL治疗后食管静脉曲张(EV)已消失或≤Ⅰ度者。②坚持内镜随访至少1年以上。③合并原发性肝癌、肝肾综合征或者EVL后接受门腔静脉分流术者除外。入选对象共74例。其中男56例,女18例,年龄24~69岁,平均45.8岁。肝功能Child-Pugh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索高位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SEVB)患者内镜诊治特点及预后。方法 2010年1月~2020年1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内镜中心行内镜诊治的食管胃静脉曲张(GEV)患者25539例,其中SEVB者12例(0.4‰),其中采用急诊内镜下止血5例,非急诊内镜下止血7例。结果 12例SEVB患者中,乙型肝炎肝硬化5例,丙型肝炎肝硬化4例,酒精性肝炎肝硬化2例,不明原因性肝硬化1例;11例有明显的呕血、黑便、便血或周围循环障碍临床表现;5例急诊内镜下即时止血均成功,7例非急诊内镜下即时止血成功6例,无统计学差异(P>0.05);9例单用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EVL)治疗,其他采取硬化剂注射、EVL联合组织胶注射、EVL联合硬化剂和组织胶注射各1例;术后发生不良反应7例;随访8例患者(31.0±28.5)个月,近期再出血1例,远期再出血5例。在7例全程随访患者中,择期行脾切除术者1例,脾切除术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2例,全因病死率为42.9%。结论 对于SEVB患者多采用EVL治疗,即时止血效果好,但远期预后仍差。术后需联合其他方法治疗以长期控制门脉高压症,降低远期再出血和死亡风险。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肝硬化患者食管静脉曲张结扎术(EVL)对门脉高压性胃病(PHG)的影响。方法采用Cook6连发结扎器对98例食管静脉曲张患者进行内镜下结扎治疗,直至曲张静脉清除或缩小为直线状或蚯蚓状。定期观察PHG的发生和加重程度。结果 98例患者中术前患有PHG者80例(80.1%),术后患有PHG者86例(86.1%),其中6例治疗前不存在PHG,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EVL术后2周重度PHG的发生率由术前10例(10.20%)上升为术后29例(29.59%),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EVL术后短期可使PHG程度加重,值得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7.
影响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疗效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探讨影响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EVL)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520例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出血(EVB)采用密集结扎法行EVL,其中肝硬化组332例,合并肝癌组70例,肝硬化断流术后组118例。比较各组EVL疗效并观察各种相关因素对EVL疗效的影响。结果 3组EVL后食管静脉曲张(EV)消失率依次分别为42.2%、27.1%、89.8%;EV复发率24.1%、42.9%、8.5%;近期再出血率3.0%、21.4%、4.2%;远期再出血率12.0%、20.0%、3.4%。肝硬化合并肝癌组近期再出血率明显高于肝硬化组(P<0.05)。断流术后组与肝硬化组比较,前者EV消失率高、复发率低(P<0.05)。EVL术前肝功能越差,EV复发、EVB再发率越高(P<0.01)。EVL术后服用普萘洛尔组EV复发率、EVB再发率低,存活率高(P<0.01)。EV复发组胃左静脉径增宽、血流速度快,且绝大部分为离肝血流。结论 EVL是治疗EVB安全、有效的首选方法,其疗效受诸多相关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内镜下组织胶注射联合套扎治疗急性胃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23例临床确诊为肝硬化急性胃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均于出血稳定12h内采用胃曲张静脉三明治法组织胶注射后联合食管曲张静脉套扎治疗,术后2周、3个月进行内镜随访。观察治疗后再出血率、死亡率、食管胃静脉曲张程度。结果所有患者均一次成功止血。6例患者于术后2周,再次行EVL术。食管胃静脉曲张程度明显减轻,食管静脉治疗有效率95.65%,胃底静脉曲张治疗有效率91.30%。随访期3个月内无一例再出血及死亡病例。结论内镜下组织胶注射联合套扎是治疗胃食管静脉曲张急性出血一种安全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EVL)或联合组织粘合剂和硬化剂注射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发症、预后和转归。方法 对28例食管静脉曲张(EV)或合并胃底静脉曲张(GV)伴出血的患者采用EVL或联合组织粘合剂和硬化剂注射治疗。结果 4例急性出血患者止血率为100%;1 m、3 m、6 m再出血率分别为17.9%(5/28)、7.1%(2/28)、3.6%(1/28);术后6 m复查胃镜发现EV改善总有效率为85.7%,GV改善总有效率为77.7%;术后并发症有胸痛5例(17.9%)、发热4例(14.3%)、咽痛8例(28.6%);20例(71.4%)无再出血,8例(28.6%)术后出血,7例经积极治疗后未再出血;2例死亡,1例行肝移植术。结论 EVL或联合组织粘合剂和硬化剂注射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伴出血患者近期疗效好,并发症少,能明显降低再出血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内镜下套扎治疗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 (EV)破裂出血的止血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对 14 3例肝硬化EV破裂出血患者分别进行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 (EVL) 10 8例和药物治疗 3 5例 ,比较两组止血效果。结果 EVL组急诊止血率 98.1% ,明显高于药物治疗组 42 .1% (P <0 .0 5 ) ,两组在住院期间病死率 ( 18.5 %对 42 .9% ,P <0 .0 5 )及半年存活率 ( 80 .6%对 40 .0 % ,P <0 .0 5 )有显著差异。结论 EVL是肝硬化EV破裂出血近期止血的可靠治疗手段之一 ,但其长期疗效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估套扎术(EVL)、硬化剂(ES)治疗、药物治疗食管静脉破裂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90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的曲张静脉消失率、止血成功率、再出血率、病死率。结果 药物组75例,垂体后叶素组35例,3天止血成功率63.3%,再出血率60%、病死率36.7%。善宁组40例,3天止血成功率78%,再出血率59%,病死率22%。硬化剂治疗组40例止血成功率80%、再出血率32.5%、死亡率12.5%。EVL治疗组90例止血成功率95.6%、再出血率17.8%、病死率6.67%。结论 垂体后叶素、善宁在控制急性出血方面有效,但短期再出血率高;硬化剂近期疗效好,止血成功率高,曲张静脉消失率较高;EVL治疗组食管静脉根除率高,短期再出血率低,可作为食管静脉破裂出血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内镜下套扎治疗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患者165例行内镜下食管曲张静脉套扎术(EVL)治疗,分析肝硬化者113例与肝硬化断流术后者52例行EVL术后近期及远期疗效,并观察各种相关因素对EVL疗效的影响。结果EVL治疗后EV总消失率为88.48%,EV复发率27.27%。肝硬化断流手术组与肝硬化组比较,EV复发率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EVL术前肝功能状态越差,EV和EVB再发生率越高(P<0.01),生存率越低(P<0.05);EV复发组门静脉内径和脾静脉内径较非复发组宽,有显著性差异(P<0.01);EVL术后服用哌唑嗪可降低门静脉内径、减少EV复发(18.07%)、EVB再发率(15.66%),提高生存率(85.54%,P<0.01)。结论EVL是治疗EVB安全有效的方法,近期及远期疗效确切,EVL术后服用哌唑嗪可降低门静脉压力、减少EV复发和EVB再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内镜套扎术(EVL)和硬化疗法(EIS)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84例肝硬化伴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随机分为2组,EVL组40例,EIS组44例.EVL组患者应用Stiegmann-Goff结扎设备,每次结扎间隔2周;EIS组患者在同样时间间隔内静脉内注射乙氧硬化醇.结果EVL组患者曲张静脉消除率为75.0%(30/40),EIS组为63.6%(28/44)(P>0.05);EVL组患者曲张静脉消除期限为11.5周±6.0周,EIS组为18.0周±14.0周(P=0.036);EVL组患者出血复发率为30%(12/40),EIS组为50%(22/44)(P=0.03);EVL组5例和EIS组13例患者发生各种并发症(P<0.005);EVL组患者食管静脉曲张复发率为52.5%(21/40),EIS组为27.3%(12/44)(P<0.05);EVL组2例患者发生门静脉高压性胃病;EVL组7例和EIS组9例患者死亡,EVL组5例和EIS组10例患者治疗失败.结论EVL组患者食管静脉曲张消除较EIS组快,并发症发生率低,出血复发率较低但静脉曲张复发率较高,治疗后易发生门静脉高压性胃病;两组患者的死亡率和治疗失败率无显著差异,但倾向于EVL的治疗失败率较低;当选择预防静脉出血复发的内镜治疗时,EVL应为首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内镜食管曲张静脉套扎联合部分脾动脉栓塞术治疗胃底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方法对30例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病人行内镜下曲张静脉套扎术(EVL),联合部分脾动脉栓塞术(PSA)。观察近期止血效果、远期出血率、脾脏厚度和外周血细胞变化。结果联合术后病人脾功能亢进缓解,远期出血率降低,无严重并发症。结论EVL+PSE是治疗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和脾功能亢进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内镜下套扎(EVL)联合经皮经肝曲张静脉TH胶栓塞术(PTVE)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远期疗效。方法 44例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患者,先行食管曲张静脉的内镜下套扎治疗,1周后再行TH胶PTVE,栓塞食管胃底曲张静脉区域及其来源血管。联合治疗术后定期复查胃镜,观察曲张静脉消失情况,随访治疗后曲张静脉复发率及再出血率。结果 44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32例食管曲张静脉基本消失,消失率72.7%;8例胃底静脉曲张基本消失,消失率100%;12例食管静脉曲张程度明显减轻,总有效率100%。随访6~39个月,平均25.6个月,5例食管静脉曲张复发,复发率11.4%;3例再出血,再出血率6.8%。结论内镜下套扎治疗能机械性地消除食管曲张静脉,经皮经肝TH胶栓塞能栓塞食管胃底曲张静脉区域及其供血血管,二者联合能达到协同作用,具有更好的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益谱柠治疗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方法观察32例肝硬化食管静脉破裂出血患者应用益谱柠后24h内、25~72 h出血停止情况、出血停止1周内再出血情况及副作用,并与进口同类药品善宁做对照.结果24 h内和25~72 h内益谱柠止血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59.38%和84.37%;出血停止1周内再出血率为3.13%,与对照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且未发现明显副作用.结论益谱柠在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方面疗效显著,无明显副作用,且较为经济.  相似文献   

17.
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结扎术后早期再出血率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结扎术(endoscopicvaricealligation,EVL)后早期再出血及出血后的病死率。方法总结了1992-05~2002-10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593例次肝硬化和(或)肝癌单纯EVL治疗的资料,分析EVL术后早期再出血的特点、原因及转归。结果EVL术后早期再出血的发生率为4.7%(28/593),出血后病死率为64.3%(18/28)。EVL术后早期再出血量大,尤其是对ChildC级病人,与一般静脉曲张出血相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26;EVL术后早期再出血病死率较一般静脉曲张出血病死率高。结论对ChildC病人,与一般静脉曲张出血相比,EVL术后早期再出血量大,病死率高。  相似文献   

18.
食管静脉曲张出血内镜下结扎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我们应用内镜下结扎器对653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者进行了1 330例次食管静脉曲张结扎术(EVL),并对EVL后食管静脉曲张(EV)消失率、急诊止血率、再出血率、EV复发率及并发症等进行了随访研究。 一、资料与方法 1.对象:1993年10月至2002年5月选择经胃镜诊断的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患者653例行EVL治疗,男523例,女  相似文献   

19.
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急诊结扎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病常见及严重的并发症,是导致患者直接死亡的主要原因。我们于1997年开始对40例门静脉高压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患者进行了急诊胃镜下食管静脉曲张结扎术(EVL)止血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本组40例中男35例,女5例;年龄22~75岁,平均51.5岁。37例为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其中3例并  相似文献   

20.
陈萍 《山东医药》2011,51(7):69-70
目的探讨内镜下食管静脉结扎术(EVL)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对67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行EVL,随访5~18个月。结果完全根除率为73.2%,部分根除率为26.8%;随访18个月,静脉曲张复发率为44.8%,复发时间为术后5~8个月;再出血率和病死率分别为23.88%和25.37%。结论食管静脉曲张结扎术是一种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有效方法;但复发率较高,需进一步改善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