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7 毫秒
1.
[目的]规范护理人员的服务行为,更新服务理念,细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质量。[方法]组织培训学习,引入航空服务理念,制定护士工作礼仪、日常工作用语、职业形象和服务考核标准,修订各项护理服务流程及健康教育流程,并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模式病区的护理质量、医护关系及护理人员工作责任感、工作效率明显改善,工作遗漏、护理投诉减少;模式病区与非模式病区护理效果、护理质量控制分数、病人满意度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航空式护理服务,规范了护理人员的行为,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提升了医院的社会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递进式”护理模式与传统“说教式”工作模式在临床降糖药物试验中的应用效果是否存在差异,为临床药物观察研究提供有效的护理模式。方法选取88例临床降糖药物试验的受试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递进式”护理模式组与“说教式”工作模式组,分别进行“递进式”护理模式与传统“说教式”工作模式两种方式,比较两组受试者相关知识问卷调查得分与行为能力改变。结果在临床降糖药物观察研究中,“递进式”护理模式的应用能提高受试者服用试验药物的依从性、提高其按时监测血糖并记录的遵医行为能力、避免浪费医疗资源、减少临床研究医生工作时间、保证临床药物研究质量与安全、提高受试者满意度,效果优于传统“说教式”工作模式。结论“递进式”护理模式在我国临床试验研究应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阶段递进式管理联合CICARE沟通干预对消毒供应室器械消毒质量的影响。方法 2022年1月开始, 上海市杨浦区市东医院消毒供应室建立基于质量敏感指标的阶段递进式护理管理模式, 对比护理管理模式改进前后消毒供应室工作质量包括器械清洗不合格率、灭菌物品包装不合格率、湿包率和回收器械丢失率、灭菌合格率等指标, 运用自制问卷调查供应相关科室对消毒供应室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护理改进后, 消毒供应室器械清洗不合格率、灭菌物品包装不合格率、湿包率和回收器械丢失率均明显低于改进前, 各消毒质量指标护理改进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改进后, 相关科室对消毒供应室护理工作器械回收、器械发放、消毒质量和临床沟通等各方面满意度均明显提升, 改进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消毒供应室开展阶段递进式管理联合CICARE沟通干预, 可有效提高消毒供应室器械消毒质量, 提升各相关科室对消毒工作室护理工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援鄂医疗队阶梯递进式护理排班模式,并付诸于实践,以期为后续进入疫区援救的医疗队提供参考。方法总结护理工作难点,采用阶梯递进式护理排班模式。结果从基本原则、班次和人员编组、小组班制、分区分工、轮转轮休等方面总结出阶梯递进式护理排班模式。结论通过合理排班,合理分配护理人力资源,规范病区护理工作流程,确保了医护人员安全。  相似文献   

5.
2005年10月,我们在心内科、普外科病区实施航空式护理服务,引用航空服务理念,让患者“放心、顺心、舒心、动心”,并且打破以往一直穿着白色工作服的习惯,换上端庄典雅的米白色空姐式四季套装,进一步规范护理服务行为和服务流程,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以提高护理质量,打造护理服务品牌,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双线递进式课程思政设计在健康评估课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021级护理专业学生分为对照组和课改组,对照组进行健康评估课程常规教学,课改组将课程内容按入院处置流程进行递进式模块化、项目化重构,配合学良技-精仁术-明医德的三阶段递进式思政主线展开课程教学,课后组织两组学生完成护士职业认同量表、护士职业价值观量表,同时比较两组学生在课程实践考核中的人文关怀得分和半年内志愿者服务时间。结果 课改组学生在护士职业认同量表和护士职业价值观量表的总分、课程实践考核中的人文关怀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同时,课改组学生志愿者服务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学生在护士职业认同量表中的职业社会交往模块(因子3)、护士职业价值观量表中的行动模块(因素2)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线递进式课程思政设计能有效提升护理专业学生的职业认同度和职业价值观取向,并能对学生的行为有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7.
对病区实施航空式护理服务模式认可情况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艳霞 《护理研究》2008,22(16):1429-1431
[目的]规范护理人员的服务行为,更新服务理念,细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质量.[方法]组织培训学习,引入航空服务理念,制定护士工作礼仪、日常工作用语、职业形象和服务考核标准,修订各项护理服务流程及健康教育流程,并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模式病区的护理质量、医护关系及护理人员工作责任感、工作效率明显改善,工作遗漏、护理投诉减少;模式病区与非模式痛区护理效果、护理质量控制分数、病人满意度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航空式护理服务,规范了护理人员的行为,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提升了医院的社会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递进式教学方法在感染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科2010年9月~2011年6月的52名实习护生实行递进式教学,评价其教学效果。结果:实习护生能较快适应此教学方法,克服了对感染科的恐惧心理,以饱满的工作热情为病人提供优质护理服务,各项评价效果满意。结论:递进式教学方法既可以提高护生专业知识掌握水平,又可以提高护生对教学满意度,值得在临床带教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递进式培训在ICU护士培养期中的作用.方法 将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菏泽市立医院重症医学科、急诊ICU、神经外ICU、儿童ICU工作3年内的护士进行递进式培训,并与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的培养期护士进行每个阶段对比.具体方法包括理论授课、操作示范、播放录像、临床实习、个案研究、阶梯式评价(个人自评、带教教师评价、综合评价)6个方面,对ICU培养期护士进行有计划、有目标、有重点的将危重症护理知识理论联系实践的延续性培训.结果 递进式培训后各阶段的理论与操作考试成绩、核心能力测评分值、各阶段培训前后护理工作质量评价分值均显著高于传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递进式培训能提高ICU培养期护士的培训效果,提高护理质量,可在ICU培训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表格式基础护理执行单的应用效果,为规范护士行为,促进优质护理服务的深入开展提供依据。方法根据专科护理工作特点,设计表格式基础护理执行单,指导护士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和医嘱护理级别的更改,评估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实施并及时记录基础护理服务项目,由责任组长和护士长检查落实情况。比较使用表格式基础护理执行单前后基础护理质量情况及患者满意度。结果使用表格式基础护理执行单后基础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使用前。结论使用表格式基础护理执行单规范了护士行为,完善了患者住院期间的基础护理项目,便于护士掌握基础护理落实情况,可有效保证基础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构建“双师型”护理教师临床专业课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方法 应用文献调研法、深度访谈法自行设计问卷,对全国6省19名护理专家进行Delphi专家咨询.结果 形成了对“双师型”教师客观要求评价和护理学学生自我感知评价两份评价量表.结论 此评价体系量化了护理“双师型”教师对教学过程的改进标准,突出了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完善了“双师型”教师临床专业课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2.
我院护理人员绩效工资改革的做法与体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制定并落实公平、合理的绩效工资分配制度,体现多劳多得、优劳多得、按劳取酬、公平合理的分配原则,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方法成立“护理服务中心”,根据护理质量、科室开支比例、岗位系数、科室绩效等内容对全院各护理单元的绩效工资进行评定,并指导、审核各护理单元二级分配方案及其落实情况。结果护理质量得到提升,病人满意度及护理人员对工作的满意度提高。结论护理人员绩效工资改革可以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和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绩效考核在提高夜间护理质量中的作用。方法制订夜间护理绩效考核评价内容和方法,将夜间护理质量纳入绩效考核中。比较实施绩效考核前后夜间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的差异。结果实施绩效考核后全院夜间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均较考核前提高,考核前后比较,均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夜间护理工作纳入绩效考核,提高了夜间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有效地规范了护士行为。  相似文献   

14.
运用标准化护理深化优质护理服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实施标准化护理深化优质护理服务。方法制订基础护理、护士日常工作内容、患者评估、健康教育、知情同意、护士语言行为、环境维护、出入院护理8项标准,经专家论证后实施。结果提高了各项基础护理合格率、患者知晓率、家属知晓率及患者满意度(P<0.01或P<0.05)。结论开展标准化护理有利于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及患者满意度,从而深化优质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通过提升护理人员素质推进"身心并护"优质服务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通过提高护理人员职业道德修养,树立护理人员服务新形象,提升护理人员专业素质,积极开展护理人员继续教育等方法不断提升护理队伍的综合素质。结果护理人员服务理念基本转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改善;护理人员专业素质明显提高;护理队伍学历结构有所改变。结论高素质的护理队伍有利于推进"身心并护"优质服务的的持续开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一套科学、客观、全面、公平的护士绩效考核分配方案,以充分调动其工作的积极性。方法: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随机选择一、二、三级护理的患者各100例,统计其每天所需的平均护理时数,根据护士承包不同级别患者的人数即工作量、工作质量、护理岗位、患者满意度来评定护士的绩效。结果:护士对新型的绩效分配方案满意程度高于之前的绩效分配方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绩效管理调动了护士的工作积极性,稳定了护理队伍,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ICU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和效果。方法在ICU护理管理中,实施APN连续性排班,制订工作指引和质量标准及实行分层级培训和考核晋级。评价和比较实施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前后ICU护士心理状况、ICU护士工作满意度和危重病人护理质量的差异。结果实施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后ICU护士负性情绪较实施前低,护士工作满意度和危重病人护理质量较实施前提高,实施前后比较,均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施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为病人提供连续性护理,提高护理质量和护士工作满意度的同时,改善了ICU护士的心理状况。  相似文献   

18.
分级护理新标准的制定及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制定分级护理新标准。方法:通过2次自制调查表,对3所三级甲等医院22个疾病系统237种疾病的5391名住院病人的实际护理情况进行了2次问卷调查,第一次采用开放式提问调查,分析总结其结果将病情监测间隔时间分为15~30min,1~2h、3~6h、〉6h;病人活动能力分5度:即绝对卧床休息、床上活动、床周自行活动、室内活动、院内活动;生活辅助项目分为饮食、排泄、全身清洁,辅助程度分为完全协助,部分协助、自理3个等级;依此内容进行第二次封闭式提问调查并制定出分级护理新标准,用新标准进行临床试用。结果:随护理级别的下降,监测病人病情间隔时间延长,病人生活辅助程度随亚级别的下降能自理的人数呈增多趋势,80%以上病人对饮食指导、心理护理、健康指导的护理有需求,且贯穿于病人整个护理服务之中。结论:①不同的病人护理需求不同,同种疾病的病人护理需求也不同;②目前分级护理的内容不完善、欠严谨,不能完全适应病人的需求;③分级护理新标准与临床实践更相符,更具实用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重塑护理人员形象对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将3个优质护理试点病房在实施重塑护理人员形象后(2010年7~12月)的护士综合素质评价、护理质量评分和病人、医师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与2010年实施前的同期进行比较,分析重塑护理人员形象对护理质量的影响。结果:实施重塑护理人员形象前后,护士综合素质评价、护理质量评分和病人、医师对护士工作满意度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塑护理人员形象的实施,提高了护理质量,推动了优质护理服务进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构建高职护理专业毕业生质量评价体系,为高职护理专业毕业生质量评价提供量化标准,为高职护理教学改革提供依据。方法使用行为事件访谈法对浙江省8所三级甲等医院的15名临床护理专家进行访谈并填写评价体系函询表。结果 80%的护理专家认为,目前高职护理与本科护理分层次培养很有必要;与本科护理毕业生相比,67%的护理专家认为高职护理毕业生理论知识相对薄弱。根据社会对高职护理的评价构建了高职护理专业毕业生质量评价体系。结论使用行为事件访谈法构建了高职护理专业毕业生质量评价体系,该体系为高职护理专业毕业生质量评价提供了量化标准,也为高职护理专业课程设置等教学改革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