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9 毫秒
1.
扁桃体切除术后出血原因分析及预防处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扁桃体切除术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的手术,术后出血为最常见的并发症,可危及生命。我院2000年-2006年间行扁桃体切除术364例,术后出血17例,出血率为4.67%,现将扁桃体切除术后出血原因分析及预防处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我院自1986年到现在,施行扁桃体切除术384例,其术后早期及晚期出血12例,占手术病人的3.1%,其出血原因如下。1出血原因咳嗽2例,月经期1例,炎症2例,粘连重2例,残体3例,剥离过深1例,护理不好1例,共计12例。2体会一定要掌握好扁桃体手术的要领,手术过程中要细、稳、准,动作不要粗暴,防止损伤组织过多而造成术后出血。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检查伤口有无出血及术后感染等。扁桃体切除术后出血12例分析@张秋艳$讷河市第一人民医院@肖洪涛$讷河市第一人民医院@李玉茹$哈尔滨医科大第一临床医院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低温等离子扁桃体切除术与常规剥离法扁桃体切除术对患者术中、术后的影响。方法将56例慢性扁桃体炎患者分为两组,分别采用低温等离子扁桃体切除术和常规剥离法扁桃体切除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7d疼痛程度。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7d疼痛程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等离子组有1例术后7d出现口咽部渗血棉球压迫10min后血止;剥离组有2例在术后3~4h出血,出血较剧,再次返手术室全身麻醉下缝扎止血。结论低温等离子扁桃体切除术与常规剥离法扁桃体切除术相比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及术后疼痛轻等优势,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全麻扁桃体切除术与局麻扁桃体切除术对患者术中术后的影响。方法将86例患者随机分成全麻组与局麻组。全麻组采用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局麻组采用常规丁卡因表面麻醉后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手术均由同一术者完成,记录两侧扁桃体切除所需时间、出血量、术后有无活动性出血和术后扁桃体残留的情况。结果全麻扁桃体切除术术中总出血量大于100mL的有30例,而局麻扁桃体切除术术中总出血量大于100mL的有18例;全麻扁桃体切除术手术时间大于30min的有28例,而局麻扁桃体切除术手术时间大于30min的有15例;全麻扁桃体切除术术后活动性出血有2例,而局麻扁桃体切除术术后活动性出血有1例;全麻扁桃体切除术术后扁桃体残留有2例,而局麻扁桃体切除术术后扁桃体残留有1例。结论全麻扁桃体切除术与局麻扁桃体切除术相比,全麻扁桃体切除术术中出血量较局麻扁桃体切除术多,手术时间较长,术后扁桃体残留率较局麻扁桃体切除术高。虽然全麻扁桃体切除术相对安全,患者术中痛苦也较局麻扁桃体切除术小,但也应注意其出血多及易残留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扁桃体切除术后出血的护理体会。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9月—2014年3月行扁桃体切除术患者360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护理情况。结果本组发生术后出血15例,发生率4.17%,其中原发性出血11例,继发性出血4例;Ⅰ度5例,Ⅱ度7例,Ⅲ度3例。经对症处理后出血均得以制止,患者无再次出血和严重并发症发生,痊愈出院。结论出血是扁桃体切除术后最为常见的并发症,实施系统性护理措施可有效预防,并及早发现及时处理,显著降低严重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手术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电凝法扁桃体切除术的可行性。方法对180例接受电凝法扁桃体切除术(A法)、35例接受低温等离子射频扁桃体切除术(B法)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所有患者手术顺利完成,术中出血量实施A法组约5~50mL,平均10mL;B法组约5~200mL,平均为50mL。1例B法组的患者出现术后扁桃体窝出血,两组均没有出现术后扁桃体窝感染或咽旁间隙感染患者。结论电凝法扁桃体切除术术中出血较少,可使手术更易完成。术后出血机会减少,不会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比全麻扁桃体切除术与局麻扁桃体切除术对患者术中术后的影响,总结临床效果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86例扁桃体切除患者,随机分成对比组(全麻切除术)与观察组(局麻切除术)各43例,对比组采用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观察组采用常规丁卡因表面麻醉后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活动性出血及扁桃体残留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对照组中总出血量>100mL30例,手术时间>30min28例,活动性出血2例,术后扁桃体残留2例;观察组中总出血量>100mL18例,手术时间>30min15例,活动性出血有1例,术后扁桃体残留1例.结论:全麻扁桃体切除术与局麻扁桃体切除术相比,全麻扁桃体切除术相对安全、痛苦少,但术中出血较多术后易残留.局麻在扁桃体切除术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扁桃体切除术虽然是常规手术,但由于反复感染粘连重、炎症控制不佳、伴有全身其他疾病或长期服用抗凝药物、术者操作粗暴,术后出血是最常见的并发症。1997年7月至2007年6月,我科行扁桃体切除术607例,其中共有19例发生术后出血,经不同的方式处理后均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9.
陈美均  刘勇  张颖 《重庆医学》2012,41(19):2005+2008
扁桃体切除术是临床常见手术,如何预防和减少术中、术后出血是大家非常关注的问题。本文通过回顾作者2001年至2010年的768例扁桃体摘除手术,术后出血31例,总结导致扁桃体手术出血的常见认识误区,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768例患者中,男417例,女351例;年龄8~45岁。手术者符合下列标准:慢性扁桃体炎反复急性发作或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扁桃体切除术后出血的原因和预防措施。方法总结113例扁桃体切除术后出血病例,从手术指征、麻醉方式、手术方法、术后止血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扁桃体切除术后出血率为4.9%(113/2305)。Ⅰ°出血17例、Ⅱ°出血24例、Ⅲ°出血70例、Ⅳ°出血2例、无Ⅴ°出血病例。全组病例在止血后24h内创面伪膜形成,无高热、白细胞升高等感染现象,无再出血现象,无死亡病例。术后3~5d出院。结论严格掌握手术指征和手术时期,充分做好术前准备,熟练手术技巧和术后仔细检查,能有效控制术后出血。  相似文献   

11.
急性胃十二指肠大出血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正  孙晓光  张翔  马涛  周宏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5,15(21):3290-3291,3294
目的探讨急性胃十二肠大出血的外科治疗。方法回顾分析136例急性胃十二指肠大出血病人的手术治疗。结果治愈129例,死亡7例。术中死亡1例,术后死于重症胰腺炎1例、十二指肠残端瘘1例、DIC和MODS各2例。结论对于内科治疗无效的病人,积极、正确的手术治疗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影响自发性幕上脑出血患者微创术治疗预后的危险因素,建立微创术治疗脑出血术后30d内预后的判别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97例经微创术治疗的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影响微创术治疗预后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元逐步判别分析。结果97例患者中,术后30d死亡27例(27.8%)。单因素分析表明:意识水平、出血量、出血半球、伴发缺血性心脏病和微创手术时间是影响其预后的危险因素(意识水平P<0.001,余均P<0.05)。多元逐步判别分析结果显示,仅有意识障碍、出血量2个危险因素可作为判别因子,应用建立的判别模型方程进行组内回代检验,显示判别模型方程准确度为75.3%。结论意识水平、出血量是影响脑出血患者微创术治疗预后的最重要危险因素,由此建立的30d生存和死亡的判别模型对临床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高血压脑出血幕上小骨窗开颅术后脑水肿的处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幕上小骨窗开颅术后脑水肿的特点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行幕上小骨窗开颅清除血肿的高血压脑出血病例,分析其脑水肿的治疗及其预后。结果术后CT复查,均有不同程度的脑水肿,颅内压正常者13例,颅内压轻度增高28例,中度增高11例,重度增高10例。术后颅内压的增高与血肿量呈正相关(P〈0.05)。结蒲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脑水肿,还可能发生严重的脑水肿。开始脱水的时机及脱水量的选择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初发及再发与其脉压关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脉压对脑出血初发及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9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脉压水平,并与同期住院的非脑卒中的高血压病患者150例对照。结果脑出血组与对照组的脉压水平差异有显著性(P<0.05);初发与再发组的脉压和收缩压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脉压增大与高血压脑出血发生有关,是高血压脑出血发生及再发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针对高血压脑出血小型血肿,为尽量减轻血肿对脑组织产生的不良影响,提高病人生存质量,探讨安全、微创、简便、有效的手术方法。方法 采用以MRI的TW1成像作为导航资料,神经导航系统实时监控下,血肿穿刺抽吸术的方法对8例血肿量在18~25mL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在血肿形成早期进行手术治疗。结果 6例患者在术后第1天肢体肌力进步一级以上,出血后1个月和6个月时作日常生活能力(acdvicy of dany living,ADL)评级,大部分患者获得恢复良好(I~Ⅲ级)。结论神经导航系统实时监控下血肿穿刺抽吸术,适用于高血压脑出血小型血肿的外科治疗,但其临床效果是否优于保守治疗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测定消化性溃疡伴上消化道出血病人血清中甲状腺激素水平,探讨其与血程度、疗效观察及病情转归的关系。方法:109例患者采用放射免疫测定法,结果:发现在轻度出血组病人血清中甲状腺激素水平和正常人群组比较无明显变化,而在中、重度出画组病人血清中甲状腺激素T3、T4均降低,且出血量越大T3下降越明显,经内科积极保守治疗出血停止病情好转后病人血清中甲状腺激素水平恢复正常,结论:测定消化情溃疡伴上消化道出血病人血清中甲状腺素水平,对其出血程度、疗效观察及病情转归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的显微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本院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因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而收治的患者各40例,其中以神经内科收治的40例患者为保守组,而神经外科收治的40例患者实施显微手术治疗设为显微组,对比两组患者血肿消除时间、住院时间、发生脑积水情况。【结果】显微组血肿消除时间为(13.7±2.6)d,平均住院时间为(18.5±3.2)d,脑积水发生率为10.0%,并发症发生率为32.5%;保守组血肿消除时间为(23.3±3.4)d,平均住院时间为(34.1±3.9)d ,脑积水发生率为42.5%,并发症发生率60%,两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05)。【结论】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比传统的保守治疗更具有优势和应用的价值,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缩短血肿消除时间,减少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对侧腹股沟皮瓣修复单个手指皮肤套脱伤的治疗效果。方法对各种外伤引起的不同程度的单个手指皮肤套脱伤的患者共46例,均行急诊手术清创,并采用对侧腹股沟皮瓣转移修复,于3、4周后行二期手术断蒂。结果46例患者术后当天皮瓣血运均良好。其中3例术后第2天出现皮瓣下血肿并导致皮瓣远端局部坏死,经再次手术清除血肿并去除远端坏死皮瓣后,仍用原皮瓣转移修复,不影响手术效果。二期手术断蒂后手指保留了原来长度且功能基本恢复,患者基本感到满意。结论采用对侧腹股沟皮瓣转移修复单个手指皮肤套脱伤,是一种比较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脑出血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髓鞘碱性蛋白(MBP)浓度的临床价值。方法用ELISA法测定50例起病24h内脑出血患者和2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NSE、MBP浓度,并对其中15例未破入脑室的脑出血患者于起病第4天进行复查。结果起病24h内脑出血患者血清NSE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且与出血量呈明显正相关,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血清NSE浓度明显高于未破入脑室患者(P〈0.001),且申度脑室出血明显高于轻度脑室出血(P〈0.001);而起病24h内脑出血患者血清MBP浓度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脑出血起病第4天血清NSE、MBP浓度较第1天均明显升高(分别为P〈0.001和P〈0.05)。结论血清NSE及MBP浓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脑出血后脑组织损伤的情况,有助于评估病人病情。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PPP)术后出血原因及预防术后出血的措施.[方法]对286例腭咽成形术术后出血从手术操作、术后治疗、护理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J.windfuhr及M.SeeHafer出血分度法分为5组.[结果]腭咽成形术术后出血33例,发生率11.54%.其中原发性出血1度出血1例,2度出血2例,3度、4度、5度出血0例;继发性出血1度出血8例,2度出血11例,3度出血11例,4度及5度为0例.原因为术中止血不彻底、术后咳嗽、创面感染、创面白膜脱落.[结论]悬雍垂腭咽成形术后以继发性出血为主.应注意术中彻底止血,并加强术后护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