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总结了1983年2月~1993年2月间167例老年急腹症临床诊治情况,平均年龄67.8岁。在71例急性阑尾炎、65例急性机械性肠梗阻和31例胆石症胆囊炎患者中,共行168次手术,治愈149例,缓解7例,死亡11例,术后并发症58例。导致死亡的主要并发症是肺炎、败血症和肾功衰竭。本文就老年急腹症病人的并存病与死亡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自体骨髓成体干细胞移植在股骨头坏死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2010年2月~2011年2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血液内科和骨科合作,采用死骨刮除+植骨+自体骨髓成体干细胞移植技术,治疗股骨头坏死患者15例,所有病例均经术后病理证实诊断,术前向患者告知,对治疗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结果术后6个月,放射线检查股骨头原坏死区域显示股骨头、骨质、骨小梁清晰,股骨头内新骨大量生长,骨质密度接近正常;VAS疼痛评分由术前6.2分降至2.2分;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由术前(54.3±5.32)分升高至(89.6±10.5)分。无1例发生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髂骨采骨髓部位无感染及血肿等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证实采用死骨刮除+植骨+自体骨髓成体干细胞移植技术,治疗股骨头坏死,能够有效恢复髋关节功能,减轻疼痛症状,改善股骨头坏死区域的血运。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尿路感染患者病原菌的耐药性及其分布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2月~2010年2月我院410例确诊为尿路感染患者的尿液标本,对其病原菌的耐药性及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革兰阴性杆菌占54.63%,其中以大肠埃希菌为主,占39.76%;革兰阳性菌占35.85%;真菌占9.51%。药敏结果:大肠埃希菌对氨苄青霉素的耐药率最高为96.20%,而对亚胺培南敏感率最高为100.00%;革兰阳性菌对多数抗生素有不同程度耐药。结论:大肠埃希菌仍然是尿路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但革兰阳性菌、真菌等有增多趋势。致病菌对临床多数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临床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4.
徐春妮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8):50-51,56
目的探讨肝性脑病(HE)的临床观察要点,寻求更好的护理对策,提高护理水平和患者生存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2月~2009年11月间我院收治的158例以肝性脑病为主要诊断的病例,其中2003年2月~2006年7月间收治的80例给予HE的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2006年8月~2009年11月间收治的78例同类病例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健康教育、预见性护理等护理干预措施作为干预组,比较两组的预后情况(治疗好转和恶化死亡)。结果干预组治疗好转48例,恶化死亡30例;对照组治疗好转32例,恶化死亡48例,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7.330,P=0.007)。结论心理干预、健康教育、预见性护理等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改善HE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夜间血液透析(NHD)与传统血液透析(CHD)患者之间死亡风险的差异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09年2月至2017年2月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收治的111例NHD及722例CHD患者,从血液透析数据管理系统获取患者的人口学资料、临床特征、生存状态、死亡原因及实验室检查数据,比较分析两组的尿素清除指数(Kt/V)、血红蛋白、血磷、死亡率等指标,采用多因素校正后的Cox模型比较两组患者死亡风险的差异.结果 NHD组男性患者比例更高(P<0.01),基线年龄低于CHD组(P<0.01),基线透析龄高于CHD组(P<0.01),原发病、合并症及实验室检查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NHD组的Kt/V、血红蛋白水平高于CHD组(P<0.01),血磷浓度低于CHD组(P<0.05).NHD组死亡率为3.5/100人年,CHD组死亡率为6.2/100人年.经过年龄、透析龄、性别、合并症等多因素校正后,Cox模型显示NHD组患者的死亡风险低于CHD组(HR=0.67,95%CI:0.39~1.00,P=0.05).亚组分析显示NHD在男性(P<0.05)、不伴有糖尿病(P=0.05)以及常规透析3年以上(P<0.05)的患者中生存优势更为明显.结论 NHD比CHD更能有效清除溶质,改善贫血和钙磷代谢,降低维持性血透患者的死亡风险.  相似文献   

6.
田竹芳  华郁 《中国全科医学》2010,13(8):855-856,859
目的 探讨Graves病(GD)患者血液学异常的发生率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2007年2月-2009年2月本院内分泌科新诊断GD患者126例,检测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甲状腺自身抗体水平及血常规,对其血液学异常的发生率、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新诊断126例GD患者中,白细胞减少24例(19.0%),其中中性粒细胞减少9例(7.1%);贫血11例(8.7%);血小板减少14例(11.1%);共33例(26.2%)患者发生血液学异常,其中6例白细胞减少合并贫血,7例白细胞减少合并血小板减少.白细胞计数与患者年龄及游离甲状腺原氨酸(FT3)水平呈负相关(P<0.05);中性粒细胞计数与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FT3、甲状腺素(TT4)、游离甲状腺素(FT4)呈负相关(P<0.01);血红蛋白及血小板计数仅与患者年龄呈负相关(P<0.05).结论 GD患者血液学异常的发生率较高,白细胞减少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程度有关;建议行药物治疗之前,需对GD患者行血常规检查,尤其是重症、高龄患者.  相似文献   

7.
唐永利  张国惠  陈洁  赖青  陈倩竹 《西部医学》2011,23(8):1584-1585
目的探索临床路径护理在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围术期的应用对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以2007年1月~2009年2月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病人为对照者;实验组为2009年2月~2011年3月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者实行临床路径治疗和护理。对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术后1~2周膝关节HSS评分,病人的满意度,进行比较和临床分析。结果实验组术后并发症、平均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病人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膝关节评分术后1~2周高于对照组。结论临床路径治疗和护理可以缩短病人住院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病人满意度提高,达到了优质护理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ssification of the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OPLL)的手术治疗效果,分析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随访2003年2月至2006年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骨科经手术治疗的OPLL患者25例,其中经颈前入路手术者16例,颈后路手术者6例,前、后联合入路手术者3例。术前及术后1~2年分别应用JOA17评分法及影像学评估法进行评估,分析比较术前与术后JOA评分并计算改善率。结果在前路手术治疗的OPLL患者中,有2例术后出现神经症状一过性加重,分别于术后4周和12周内恢复。25例患者术前评分平均为(8.00±1.50)分(最低5分,最高11分),术后2年评分平均为(14.24±1.42)分(最低9分,最高16分),平均提高6.24分。神经功能平均改善率为69.80%±12.28%,手术前、后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手术效果明显。术后复查MRI影像学资料显示,本组患者脊髓和神经根减压充分,前路植骨平均术后3个月骨性愈合。结论OPLL经颈前路手术可直接切除致压物,减压彻底,钛板固定可靠,手术效果良好,但手术风险及合并症高于后路手术。联合入路可降低手术风险。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及手术全程神经电生理监测对提高手术的安全性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骨形成蛋白复合物植入早期治疗关节内骨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应用bBMP/纤维蛋白复合物早期治疗关节内骨折。方法 采用内固定与局部bBMP/纤维蛋白复合物植入,1995~1997年共治疗6例,其中男性6例,女性1例,平均年龄34.5岁。全部病例一次完成手术,术后辅助CPM治疗。结果 使用方法简单,较传统疗法骨和骨软骨愈合时间缩短,关节功能恢复满意。结论 纤维蛋白可以作为BMP的一种载体,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张俊  许可 《医学新知杂志》2011,21(4):281-282
目的总结300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治疗经验。方法对300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腹腔镜胆囊切除术3000例,发生并发症14例,胆管损伤1例,胆瘘3例,腹腔出血8例,胆总管残余结石2例。结论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术中操作精细,适时中转开腹,是防止并发症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早期气管切开在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病死率中的作用。方法:2005年2月~2009年2月,我院共收治9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根据受伤到气管切开的时间分两组,A组47例:伤后12 h内行气管切开术;B组43例:伤后12 h后行气管切开术。结果:A组治愈25人,中残11人,重残5人,死亡6人,病死率为12.7%;B组治愈16人,中残10人,重残7人,死亡10人,病死率为23.2%。结论:早期气管切开术是抢救重症颅脑损伤的重要环节,保持呼吸道通畅可明显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病死率,提高其治愈率及生存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P)患者窦性心律震荡(heart rate turbulence,HRT)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本院2008年2月~2010年2月住院的UAP患者60例,根据冠脉血管病变部位分为单支病变组(n=18)、双支病变组(n=30)及三支病变组(n=12)三个亚组。健康对照组65例。所有患者均接受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应用美国Del Holter分析系统分别测量窦性心律震荡的参数震荡初始(turbulence onset,TO)及震荡斜率(turbulence slope,TS)。结果:UAP患者TO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0.89±1.34)%vs(0.58±1.48)%],TS较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4.11±2.53)ms/RR vs(7.45±2.21)ms/RR],两参数较正常对照组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脉病变程度越严重,窦性心律震荡减弱越明显,相关性分析表明冠脉病变程度与TO正相关(r=0.463,P〈0.01),与TS负相关(r=-0.581,P〈0.01)。结论:UAP患者HRT明显减弱。HRT可作为评价UAP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状态指标和发生心脏事件的独立预测因素,同时可作为判断UAP患者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可靠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急诊大咯血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1年2月~2011年2月10年间诊断为大咯血的112例患者,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7%,对照组为23.2%;随防期间,治疗组复发0例,对照组3例;治疗组死亡1例,对照组死亡6例,其治疗有效率(89.3%)明显低于治疗组(98.2%),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大咯血手术治疗效果优于非手术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依达拉奉对百草枯中毒致急性肺损伤预防及治疗作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尤再春  史忠  高全杰  周坤  李霞  卢玉宝 《重庆医学》2008,37(22):2517-2519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注射液对百草枯中毒致急性肺损伤的预防及治疗作用.方法 将2006年2月至2008年2月收治的30例百草枯中毒患者随机分为依达拉奉治疗组(A组,16例)和对照组(B组,14例).检测血浆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光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含量来评定氧自由基水平及自由基清除系统活性.结果 A组与B组比较,血浆中MDA含量下降,SOD和GSH-px活力升高(P<0.01).结论 依达拉奉可以预防及治疗百革枯中毒引起的急性肺损伤.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对河北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流行特征与时空聚集性进行分析,为河北省疫情防控及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收集河北省2020年1月22日至2月27日COVID-19疫情数据,揭示该省疫情的流行特征;采用时空扫描的方法对疫情的聚集性进行分析。 结果 2020年1月22日河北省石家庄市报告首例COVID-19确诊病例,截至2月27日全省共报告COVID-19病例318例,其中包括湖北(含武汉)输入病例80例(25.16%),武汉输入病例69例(21.70%);全省病例男女比例为1.06∶1,30~69岁(70.76%);2月5日至2月10日为疫情高峰期,2月7日单日最高确诊24例,随后确诊病例逐渐下降,截至3月12日已连续14 d无新增确诊病例;河北省11个地市均发现COVID-19疫情,疫情覆盖范围达河北省82个区(县)(82/175,46.86%),其中疫情最严重的区(县)为唐山市迁安市(30例);11个地市均发生了聚集性疫情,共发现聚集性病例239例,其中110例(46.03%)是家庭聚集性传播导致。唐山市迁西县、遵化市及迁安市的时空聚集性最高,聚集时间为2月5日至2月15日(RR=15.69,LLR=61.75,P<0.01)。 结论 河北省COVID-19疫情为全人群普遍易感,早期以境内省外输入性病例(以下简称“输入性病例”)为主,后期以本地病例为主,全省聚集性疫情占2/3,未发现医务人员感染,国家启动一级响应后,目前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但随着复工复学的逐步推进和境外输入病例、无症状感染者的增加,仍需加强常态化疫情防控,巩固疫情防控向好态势。  相似文献   

16.
我院于1992年2月~1994年2月对200例人工流产受试者使用不同的镇痛方法进行对比观察,观察组使用消炎痛药片口服加2%利多卡因溶液宫颈粘膜表面麻醉,有效率为96%,对照组单纯口服消炎痛药片,有效率为74%,两组对比有显著差异,两组均无药物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高危儿早期干预对其智能发育的影响。方法将69例高危儿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并设正常儿对照组,对干预组实施干预,定期体检、检查及智能发育测试。结果干预组智能发育指数及运动发育指数明显高于未干预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早期干预可促使高危儿的智能发育,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马桂芬  缪青  陈世耀 《循证医学》2011,11(6):353-357
目的介绍浅表性食管癌患者的循证处理方案。方法针对患者的临床问题。首先在www.guideline.org和www.nccn.org网站上检索了最新的临床指南,然后检索了Ovid(ALL EBM reviews.MEDLINE)(1950年至2011年2月)、Web of Knowledge(1900年至2011年2月)、PubMed(1970年至2011年2月)和CNKI(1976年至2011年2月)等数据库中有关浅表性食管癌诊断和治疗相关的文献,并评价其真实性、重要性和适用性以获取最佳证据。结果共检索到24篇文献,其中包括2篇Cochrane系统评价、2篇Meta分析、2篇指南和1篇随机对照试验。根据现有证据及患者意愿,浅表性食管癌诊断首选胃镜加活组织检查,经内镜黏膜下剥除术对该患者是安全和有效的,不推荐行放疗化疗等辅助疗法。治疗2周后症状明显改善。经过2年的随访,证实所选方案适合患者。结论应采取多种诊断手段来鉴定早期食管癌。目前的循证医学证据表明对于这类病人行经内镜黏膜下剥除术和内镜随访是一种有效的处理策略。  相似文献   

19.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继发肺部真菌感染6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以群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31):123-123,128
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继发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发病因素、治疗与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9年2月~2010年2月收治的60例COPD继发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以白色念珠菌感染为主;滥用抗生素、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低蛋白血症和高龄是主要发病因素;治愈35例,好转14例,死亡11例。结论在治疗原发病的同时,要针对发病因素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来预防真菌感染。  相似文献   

20.
乳腺癌组织中nm23和P53的表达与浸润转移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nm23和P53的阳性表达与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选取2006年2月~2009年2月我教研室乳腺癌标本60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nm23与P53蛋白的阳性表达情况。结果①nm23、P53在60例乳腺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5.0%(51/60)、53.3%(32/60)%。②nm23阳性表达随组织学分级升高而降低(P〈0.05),且有淋巴结转移组nm23的阳性表达率较无淋巴结转移组低(P〈0.05),P53阳性表达与组织学分级有关(/9〈0.05)。③nm23和P53的表达二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2,P〈0.05)。经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两者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呈负相关(r=-0.480,19〈0.05)。结论乳腺癌组织中nm23和P53的表达可作为乳腺癌浸润转移潜能的判断指标之一,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