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5篇
儿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50篇
内科学   112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31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12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胃食管反流病与幽门螺杆菌感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hylori,Hp)是慢性胃炎的主要原因,在消化性溃疡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根除Hp可促进溃疡愈合,明显减少溃疡病的复发。随着人们对Hp研究的深入,其在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中的作用受到了重视。胃食管反流病与幽门螺杆菌感染之间的联系一直是人们争议的焦点。  相似文献   
3.
常规胃镜或肠镜检查能发现消化道黏膜炎症、溃疡、肿瘤等病灶,同时借助活检病理组织学检查可确定病灶性质。黏膜下肿瘤也是胃镜和肠镜检查中经常发现的病变,其表现为隆起性病灶,表面黏膜光滑,顶端可有溃疡,周围可见桥形黏膜皱襞。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心脏舒张功能不全对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全临床事件发生的影响,分析心脏舒张功能不全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7年2月至2017年9月于我院消化科住院的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98例,其中Child-Pugh A级56例、B级37例、C级5例。行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包括脉搏波多普勒和组织多普勒成像)检测。根据有无舒张功能不全分为两组进行随访,预期随访6~12个月,随访终点事件定义为全临床事件发生(死亡、再出血、肝衰竭、感染、肝肾综合征、肝性脑病、肝移植)。Kaplan-Meier曲线评估生存率,组间比较用Log-Rank检验。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全临床事件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在98例患者中,58例(59. 2%)被诊断为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截至随访终点,3例(3. 1%)患者死亡,均发生在异常组,主要死因为肝功能衰竭。异常组与正常组全临床事件发生率、消化道再出血、累计未发生全临床事件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得出HVPG(HR=1. 148,95%CI:1. 066~1. 237,P 0. 001)、心率(HR=1. 097,95%CI:1. 003~1. 201,P 0. 05)、NT-pro BNP (HR=1. 002,95%CI:1. 000~1. 003,P 0. 05)是影响全临床事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只将心血管相关指标代入,心率(HR=1. 055,95%CI:1. 004~1. 108,P 0. 05)、NT-pro BNP(HR=1. 001,95%CI:1. 000~1. 002,P 0. 05)是全临床事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心脏舒张功能不全并未显著增加与肝硬化患者预后相关的全临床事件发生。门脉压力、心率、NT-pro BNP是全临床事件发生的独立预测因素,应加强对这些指标的动态监测,早期干预可能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5.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是胃溃疡的主要病因之一,大多数Hp相关性溃疡患者在根除Hp后可达到溃疡愈合的治疗目的.但目前一线三联治疗方案(含标准剂量质子泵抑制剂)的Hp根除率仅为80%~85%[1],Hp耐药与远期再感染影响了溃疡的愈合和远期疗效,因此探索新的治疗方案是Hp相关研究的热点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诺模图(Nomogram)模型预测内镜下组织黏合剂治疗肝硬化患者胃静脉曲张的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8月至2017年9月因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至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就诊且接受内镜下组织黏合剂治疗的158例患者。随访12个月,主要结局指标为再出血。分析肝硬化胃静脉曲张内镜下治疗后再出血的影响因素。构建诺模图模型,比较其与Child分级、计算机体层摄影血管造影(CTA)和肝静脉压力梯度(HVPG)预测肝硬化胃静脉曲张内镜下治疗后再出血的准确性。统计学分析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以及Kaplan-Meier曲线和log-rank检验。结果随访中,在内镜下治疗后2、6和12个月分别出现再出血18例(11.4%)、37例(23.4%)和49例(31.0%)。单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酒精性肝硬化、糖尿病、Child-Pugh分级(A级与B或C级)、CTA腔外血管(有与无)、HVPG(<16 mmHg与≥16 mmHg,1 mmHg=0.133 kPa)、门脉系统广泛栓塞、食管静脉曲张、食管胃静脉曲张2型、组织黏合剂注射点(≤3点与>3点)和组织黏合剂注射量(≤3 mL与>3 mL)均为胃静脉曲张内镜下治疗后再出血的影响因素(HR=0.575、2.018、1.562、3.433、2.945、1.859、2.743、0.324、1.840、1.477、1.716,95%CI 0.305~1.084、0.902~4.514、0.814~2.792、1.753~6.724、1.663~5.217、1.012~3.415、0.852~8.830、0.079~1.335、1.012~3.317、0.839~2.602、0.935~3.152,P均<0.2)。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hild-Pugh分级、CTA腔外血管和HVPG均为胃静脉曲张内镜下治疗后再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HR=2.665、2.886、2.095,95%CI 1.339~5.300、1.580~5.271、1.099~3.995,P均<0.05)。Kaplan-Meier曲线显示,Child-Pugh分级(A级与B或C级)、CTA腔外血管(有与无)和HVPG(<16 mmHg与≥16 mmHg)均能有效预测胃静脉曲张内镜下治疗后1年累积未再出血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联合Child-Pugh分级、CTA腔外血管和HVPG(<16 mmHg与≥16 mmHg)的模型可能比Child-Pugh分级和HVPG有更好的预测价值(AUC=0.746、0.673和0.585,95%CI 0.662~0.829、0.583~0.762和0.486~0.683,P<0.01、P=0.001、P=0.089)。根据诺模图评分的下四分位数和上四分位数将患者分为低、中、高危组,结果显示诺模图可以有效区分胃静脉曲张内镜下治疗后再出血的高危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CTA腔外血管、HVPG和Child-Pugh分级是肝硬化胃静脉曲张内镜下治疗疗效的独立预测指标,基于此3项指标建立的诺模图模型的预测准确性可能优于Child-Pugh分级和HVPG。  相似文献   
7.
背景:米曲菌胰酶片是含有米曲菌酶和胰酶的口服双层包膜复合消化酶制剂,在国外用于治疗消化不良已有数十年.然而目前国内尚无米曲菌胰酶片治疗消化不良症状疗效和安全性的资料。目的:评价米曲菌胰酶片对中国人群消化不良症状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安慰剂交叉对照试验设计,在上海地区7个临床中心,对有消化不良症状的门诊患者先予安慰剂治疗1周,症状积分改善〈50%者中共有151例[男76例,女75例,年龄22~67岁,平均(44.67±6.46)岁]完成疗效观察研究,79例随机进入流程A(予米曲菌胰酶片2片tid,餐后立即服用,治疗2周;1周药物清洗期;再予安慰剂2片tid,餐后立即服用,治疗2周),72例进人流程B(予安慰剂2片tid,餐后立即服用,治疗2周;1周药物清洗期;再予米曲菌胰酶片2片tid,餐后立即服用,治疗2周)。分别于研究流程的第1、8、22、29和43d评估消化不良症状积分。结果:经米曲菌胰酶片治疗2周,患者消化不良症状总积分下降幅度与安慰剂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从27.64±1.77降至9.72±1.33对从23.99±1.28降至22.03±1.40,P〈0.01)。根据症状积分改善幅度.米曲菌胰酶片改善消化不良症状的效果依次为腹胀、腹泻、嗳气、腹痛、食欲不振和上腹部烧灼感。米曲菌胰酶片治疗消化不良症状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安慰剂(89.6%对21.7%,P〈0.01)。研究过程中无与研究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米曲菌胰酶片用于治疗中国人群的消化不良症状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上消化道病灶的初步评价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处理上消化道病灶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以胃镜检查发现的上消化道黏膜病灶及黏膜下病灶作为入选对象,通过超声内镜和(或)活检病理检查明确病灶大小、位置、范围、性质,应用钩刀、IT刀、氩气刀及高频电凝电切术进行ESD操作,步骤包括:(1)胃镜及黏膜染色确定病灶,针刀或者氩气刀标记病灶;(2)黏膜下注射含靛胭脂及肾上腺素生理盐水抬高病变;(3)预切开病变周围黏膜一圈;(4)自病变黏膜下层完整剥离病灶.术后应用抑酸、黏膜保护剂治疗,术后第1、2、6个月内镜随访,评价溃疡是否愈合以及病灶有无残留与复发.结果 2006年8月至2008年1月,共153例患者进入观察研究.黏膜病变85例(溃疡型病灶2例,隆起型病灶48例,糜烂型病灶35例),病灶直径0.4~5.0 cm,平均2.0 cm;手术时间15~210 min.平均55min.所有病例均切除病灶,其中1例迟发性出血行内镜下紧急止血,7例穿孔均保守治疗愈合.随访期溃疡创面均愈合,其中4例复发,3例再次ESD完整切除病灶,1例手术切除.黏膜下肿瘤68例,52例术前行超声内镜检查,其余病例经术后病理证实.病灶直径0.4~4.0 cm,平均1.2 cm;手术时间10~182 min,平均41 min;68例完整剥离黏膜下肿瘤,1例改行尼龙绳结扎治疗.1 1例穿孔均保守治疗,1例术后出血未控制行手术治疗.结论 ESD作为一种微创治疗方法,能实现较大病变的一次性大块剥离,剥离的病变能提供完整的病理诊断资料,病变局部的复发率低,并发症少,为上消化道黏膜层病灶尤其是早期肿瘤以及黏膜下肿瘤的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两种治疗方案(OA:奥美拉唑+阿莫西林;AMT:阿莫西林+甲硝唑加泰胃美)愈合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根除幽门螺杆菌(Hp)感染,减少溃疡复发的效率(即费用_效果).方法1995年采用随机对照临床试验OA组46例,AMT组43例,作为分析模型,以上海市三级甲等医院的收费为标准,进行费用_效果分析.结果AMT方案平均每愈合1例溃疡的费用为54625元,较OA方案节约75051元;每根除1例Hp感染的费用为70232元,较OA方案节约104021元;AMT+三联治疗平均每减少1例溃疡复发的费用为64039元,较OA+三联治疗节约78415元.在全部费用中直接医疗费用占绝大部分,且其中主要是首次治疗药品费用.OA方案与AMT方案的费用差别主要由首次治疗的药品费用引起.直接非医疗费用及间接费用在二种方案之间无明显差别.结论同时考虑临床疗效及医疗费用,AMT治疗较OA治疗有更好的费用_效果,尤其对单发,直径在1cm及以下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优于OA方案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1例90岁男性患者因社区获得性肺炎住院,痰培养结果提示鲍曼不动杆菌,尿培养结果提示粪肠球菌。因患者有严重慢性肾功能不全病史,结合药敏结果选用替加环素进行抗感染治疗,初始剂量100 mg,之后给予维持剂量50 mg,q 12 h,ivgtt。用药3 d后,患者出现肌酐水平显著升高,立即停药。停药后肌酐水平呈进行性下降趋势,4 d恢复到用药前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