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8 毫秒
1.
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众生平等”的传统生态伦理思想,在解决全球性的生态危机以及可持续发展方面有着重要的理论启迪和指导意义。中国传统生态伦理思想中的那些古朴而有价值的生态伦理思想,可以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传统文化的支撑和有益的启迪,对完善和实践现代可持续发展理论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矛盾日益加剧,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探讨如何推动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已迫在眉睫。立足国内外已有的相关研究,基于经济学外部性理论,分析生态资本运营过程中的外部性现象,指出外部性的存在会影响行为主体生产和消费活动的可持续性,引起生态资源供需不平衡。应通过构建政府和市场的生态补偿机制,促使生态资本外部性向“内部化”转化,以促进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生态伦理的原则、规范作为一种理论形态并不会主动地转化为个人的观念和意识,从而促进生态伦理价值观念的落实。因此,生态伦理的教育就是生态伦理由理论形态向实践转化的重要环节,因此,剖析生态伦理的教育职能对于进一步落实可持续发展意识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生态位是生态学的一个重要理论,借用生态位理论研究校园文化与医学道德教育是一个全新的视角,同时,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有利于医学生医学道德素质的养成,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要做好当前医学生医学道德教育,必须在生态位视角下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创造良好的医德医风教育环境.  相似文献   

5.
肠道微生态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它参与人体代谢,促进胃肠道免疫、抗肿瘤、延缓衰老等。近年来针对肠道微生态临床医疗、药物与病证性质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研究者们的重视。作者就近5年来中医药在肠道微生态领域的研究,从中医理论、实验研究和临床研究等方面进行综述,总结理论研究方面的新观念、新认识,分析实验研究中中药单体和复方与肠道菌群的相互作用,探讨临床研究中中医、中药治疗各种疾病时与肠道微生态的相互关系,从理论和实践等方面展现了肠道微生态的中医药研究概况,为进一步研究中医中药与肠道微生态的关系提供参考,为临床诊疗提供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意义及其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这一概念.生态文明建设就是端正人们对待自然环境的基本态度、理念、认识,并付诸开发与利用自然的实践的过程.它可以分为伦理层面、操作层面以及保障层面等三个层面.生态文明建设不仅丰富与发展了可持续发展理论以及和谐社会理论等,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同时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具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有改革社会经济评价体系、改革政绩考核体系以及丰富环境管理手段等等.  相似文献   

7.
金爱军 《吉林医学》2011,(32):6944-6945
<正>"生态心理学"理论的提出起源于环境心理学的研究,目前,这一学说得到迅速传播,并广泛应用于环境设计及心理治疗领域等。国外已有学者研究如何应用这一学说来改善医院环境和如何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在松山研究所的主页上明确指出,生态心理学可以帮助我们释放压力、缓解焦虑、有利于  相似文献   

8.
高学历职业女性是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是家庭和谐的中坚力量,是可持续发展的骨干力量。在职业女性健康状况中运用引入权重的改进关联规则算法进行研究,得到医疗行业女性群体健康受因素影响较大,其次为教育行业群体女性,这一结论可以为改善医疗和教育行业职业女性健康状态提供依据和借鉴,为后续女性健康研究提供算法支持。以关联规则方法为基础,并进行改进,引入权重系数,构建一种加权的关联模型,使得关联性判断更加准确,为后续关联算法的改进研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9.
陈峰云  李晓丹 《九江医学》2006,21(1):111-115
本文以我国旅游地开发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对旅游地的生态开发进行了界定,提出了旅游地生态开发的目标和原则,并对旅游地生态开发的模式进行了探讨,以推动我国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目前,儿科医生缺乏和与日俱增的儿科医疗服务需求之间的矛盾愈发凸显。以儿科医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借鉴国外一系列优秀研究成果,探寻中国儿科医生职业发展的需要和动力,以期完善儿科医生的职业发展,重构儿科医患生态,进而改善就医体验,缓解“儿科荒”、儿科“看病难”。提高儿科医生的工作积极性及职业动力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也可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从而促进医院自身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增长。  相似文献   

11.
“生态位”是自然界生物物种的一种存在形式。“生态位”原理对高等教育发展具有普遍性意义。当前,高等医学教育的“生态位”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医学院校的生存与发展面临着困境。因此,医学院校必须找准自己的“生态位”,尽量减少重叠,在“生态位”的平衡与和谐之上寻求发展。  相似文献   

12.
回声     
《中国医院院长》2008,(21):12-12
读者来信不是医疗行业存在的所有问题都可以用一句"医改的不到位"解释的。如果医院管理者不用一种解决问题的态度来面对,医改方案正式出台以后,有些问题照旧  相似文献   

13.
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已经成为危害人类生命健康与制约未来发展的至关重要的因素.本文对医学视角下培养医学生的生态伦理意识的必要性、可行性及具体途径进行了探讨,强调医学生在注重医疗实践和医学科学研究的过程中必须同时关注医学研究对象的社会生存状态,以增强优化人类生存环境、改善人类生存状态的理念.同时,培养医学生生态伦理意识对增进人类健康和促进医学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微生态调节剂产生、分类和临床应用情况,为临床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对临床使用微生态制剂的相关报道的调查分析,阐述微生态调节剂的临床应用现状.结果 微生态调节剂在临床上应用广泛,在临床多种疾病的防治上效果显著.结论 临床医生和科研工作者应该不断探讨和研究,学会用生态学的理论去解决临床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微生态制剂将更好的为人们的健康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5.
蒙医学是以蒙古族为代表的北方游牧民族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逐渐形成与发展起来的传统医学,是北方游牧民族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和智慧结晶,也是一门历史悠久,内容丰富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地域特色的医学科学。古代朴素的生态哲学思想和“天人合一”的自然观是蒙医学形成和发展的理论基础,其生态哲学的特点可概括为整体观理论、辨证诊断理论和重病因治疗理论等方面。保护、弘扬和发展传统蒙医学,在“回归自然、崇尚绿色”的世界潮流中,将使之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6.
吸血蠓地理生态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我国15省(区)的16个样点的蠓类群落调查数据,对蠓类的地理生态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75种蠓类中,分布范围最广的为原野库蠓(Culicoides homotomus),在16个样点中有13个点出现,其次是尖喙库蠓(C.oxystoma),在10个样点中出现。不同种类的地理生态位宽度表现为荒川库蠓(C.arakawae)最大为0.5674,其次是南方蠛蠓(Lasiohelea notailis)为0.5290。在本研究中共有38种蠓仅在一个样点出现,它们的地理生态位宽度值均为0。  相似文献   

17.
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已经成为危害人类生命健康与制约未来发展的至关重要的因素.本文对医学视角下培养医学生的生态伦理意识的必要性、可行性及具体途径进行了探讨,强调医学生在注重医疗实践和医学科学研究的过程中必须同时关注医学研究对象的社会生存状态,以增强优化人类生存环境、改善人类生存状态的理念.同时,培养医学生生态伦理意识对增进人类健康和促进医学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中医学报》2019,(9):1859-1863
中医的整体观、阴阳学说、藏象学说、脾胃学说、肺肠相表里理论、正邪学说等基础理论与肠道微生态及宿主密切相关。肠道微生物来源于后天,用之于后天,受内外环境额影响,既是对立统一的,又有着和中医相似的阴阳、脏腑及正邪属性。肠道微生态是当下研究热点,其完善的理论和技术及研究结果为中医药的研究打开了一扇门。中医中药与肠道微生态的互相调节作用已被证实,肠道微生物可以促进中药的吸收,提高中药的效能;中药也可以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失衡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但目前肠道微生物的研究仅仅停留在动物实验上,且与中医药相关的可检索文献甚少,今后需进一步加强中医药与肠道微生态的理论研究、辨证论治及作用机制研究,明确中医药对肠道微生态的多靶点、多途径的机制,深入到肠道菌群的结构与功能上,为中医药在肠道微生态以及相关疾病的治疗靶点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刘峰  严晶  卢冬雪 《中医学报》2019,34(9):1859-1863
中医的整体观、阴阳学说、藏象学说、脾胃学说、肺肠相表里理论、正邪学说等基础理论与肠道微生态及宿主密切相关。肠道微生物来源于后天,用之于后天,受内外环境额影响,既是对立统一的,又有着和中医相似的阴阳、脏腑及正邪属性。肠道微生态是当下研究热点,其完善的理论和技术及研究结果为中医药的研究打开了一扇门。中医中药与肠道微生态的互相调节作用已被证实,肠道微生物可以促进中药的吸收,提高中药的效能;中药也可以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失衡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但目前肠道微生物的研究仅仅停留在动物实验上,且与中医药相关的可检索文献甚少,今后需进一步加强中医药与肠道微生态的理论研究、辨证论治及作用机制研究,明确中医药对肠道微生态的多靶点、多途径的机制,深入到肠道菌群的结构与功能上,为中医药在肠道微生态以及相关疾病的治疗靶点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闫瑜  张满效 《卫生职业教育》2010,28(22):156-158
建设生态型城市,实现城市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现代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目前国内外许多城市都在积极进行生态型城市建设的探索和实践。然而,建设生态型城市是一项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是一个需要不断实践、创新和解决矛盾与问题的生态化发展过程,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和完善的领域。当前亟需建立评价生态城市水平的科学理论和指标体系,并以此推动生态城市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