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采用彩色多普勒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门静脉血流进行定量并探讨其与上消化道出血的关系。方法选取来我院进行治疗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152例,根据有无出血史进行分组,出血组(n=70)及无出血组(n=82),对照组患者为来我院进行体检的76例健康的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门静脉血流量的测定均采用彩色多普勒进行。结果肝硬化出血组、未出血组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明显的较高的门静脉血流量,以及较慢的血流速度,并且具有较高的门静脉侧支分流指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预测可以通过彩色多普勒对门静脉血流量的分析完成,可以作为一种有价值的预测手段在临床上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2018年3月—2020年10月80例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8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仪进行诊断,比较2组受检者左侧门静脉指标、右侧脾静脉指标以及胃左静脉指标。结果 观察组门静脉内径大于对照组,门静脉血流量高于对照组,门静脉平均血流速度慢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脾静脉内径大于对照组,脾静脉血流量高于对照组,脾静脉平均血流速度慢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胃左静脉内径大于对照组,胃左静脉平均血流速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对于临床诊断及治疗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肝硬化患者上消化道出血预测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肝硬化患者89例,根据是否合并上消化道出血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合并上消化道出血,34例)与对照组(未合并上消化道出血,55例),全部患者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观察组门静脉内径与脾静脉内径明显大于对照组,门静脉平均速度与脾静脉平均速度明显低于对照组,门静脉血流量与脾静脉血流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胃左静脉内径与胃左静脉分流指数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肝硬化患者上消化道出血预测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肝硬化患者门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改变并探讨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用彩色多普勒测量肝硬化腹水、无腹水及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门静脉和脾静脉内径、血流速度及血流量,同时检测肝功能,并设正常对照组.结果肝硬化患者门静脉、脾静脉内径及血流量大于正常对照组(P<0.01),门静脉血流速度小于正常对照组(P<0.01).肝硬化消化道出血组门静脉血流速度小于腹水组和无腹水组(P<0.05),肝硬化腹水组和消化道出血组门静脉血流量小于无腹水组(P<0.05),肝硬化消化道出血组脾静脉血流速度大于无腹水组及腹水组(P<0.01).结论脾静脉血流量的增多是导致门静脉高压的重要原因之一,并导致肝功能预后不良,脾静脉血流速度增快的肝硬化患者容易并发上消化道出血.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彩色多普勒对肝硬化患者门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的检测意义,探讨与上消化道出血的关系。方法:对62例肝硬化患者于空腹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探查门静脉系统。结果:肝硬化组的门静脉、脾静脉及肠系膜上静脉直径增宽,血流速度显著下降;脾静脉血流量(Qsv)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748.90±382.16ml/min、242.96±113.53ml/min,P<0.01)。肝硬化出血组脾静脉、肠系膜上静脉直径增宽、流速加快、血流量明显增多,Qsv/Qpv比值增大。结论:动态观测门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指标对判断门静脉高压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性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彩色多普勒测定胃左静脉与门静脉直径、血流速度、血流量、血流方向等血流动力学指标,探讨其预测食管静脉曲张程度与出血风险的价值。方法: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86例,均接受彩色多普勒、电子胃镜及肝炎标志物、肝功能等常规检验/检查。以研究对象在24个月随访期内有出血史且经内镜检查确定为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为出血风险的评价标准。对比分析出血组与非出血组的胃左静脉、门静脉血流动力学特点。结果:胃左静脉的离肝血流方向在出血组与非出血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χ^2=12.049,P=0.00),这种显著性差异在Child分级的三级肝功能状态下均存在。不同肝功能状态下门静脉的离肝血流方向在出血组与非出血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以胃左静脉内径6mm、门静脉内径16mm为预测食管静脉曲张出血风险分层指标,出血患者中门静脉内径≥16mm与非出血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χ^2=4.21,P=0.04)。结论:彩色多普勒测定胃左静脉血流方向、门静脉内径预测食管静脉曲张出血风险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肝硬化患者门脉血流改变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①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肝硬化患者门脉血流改变的临床意义。②方法用彩色多普勒起声对正常对照组(10例),代偿期肝硬化组(27例)和失代偿期肝硬化组(13例)患者门静脉内径、门静脉横截面积和血流速度分别进行检测。③结果代偿期肝硬化组、失代偿期肝硬化组组间的门静脉主干内径、门脉截面积、门脉充血指数是逐渐增加的,与对照姐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对照组、代偿期肝硬化组、失代偿期肝硬化组组间的门脉血流速度是逐渐减少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对照组、失代偿期肝硬化组组间以及代偿期肝硬化组、失代偿期肝硬化组组间的门脉血流量是下降的.与对照纽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失代偿期肝硬化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牌肿大肝硬化组门静脉与脾静脉血流速度、血流量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④结论多普勒超声为定量化评价肝脏血流变化提供了无创、简便的方法,能够获取门静脉血流动力学变化参数。对预示门静脉高压食管下段静脉曲张发生率及破裂出血有一定作用。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诊断、病情的发展、治疗效果的监测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基于电影相位对比磁共振测量门静脉血流动力学指标,探讨其与门静脉高压之间的关系。方法 21例健康成人及45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均行电影相位对比磁共振检查。两名放射科医生分别独立测量门静脉主干横截面积和流速;其中45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在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S)中测量并记录门静脉压力。分别比较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组、肝硬化无上消化道出血组及正常健康成人组门静脉横截面积和流速,对肝硬化患者门静脉压力与门静脉横截面积、流速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统计学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Pearson相关分析,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果肝硬化组门静脉主干横截面积大于对照组,流速低于对照组,二者统计学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与无上消化道出血组门静脉横截面积、血流速度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示肝硬化患者门静脉压力与门静脉横截面积呈弱的正相关(r=0.404),与门静脉流速呈负的中度相关(r=-0.534)。结论电影相位对比磁共振可以客观反映肝硬化患者门静脉血流动力学改变。  相似文献   

9.
李长安 《基层医学论坛》2016,(18):2524-2525
目的:探讨奥曲肽和普萘洛尔联合应用对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以86例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者,对照组患者行奥曲肽治疗,观察者患者行奥曲肽和普萘洛尔联合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及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8.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3.6%(P﹤0.05);观察组患者门静脉内径、门静脉血流速度、门静脉血流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用药不良反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奥曲肽和普萘洛尔联合应用可以明显改善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门静脉血流动力学指标,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吉其胜  曾孝琼  易小洪 《西部医学》2012,24(4):712-713,716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肝硬化伴门静脉高压患者120例为观察组,10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以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价门静脉属支、主干、分支情况。结果观察组门静脉内径均值为(1.47±0.15)cm,脾静脉内径均值为(1.08±0.19)cm,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血流量Qsv/Qpv均值为(0.49±0.09),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观察组中,门静脉内径≥1.4cm患者发生重度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比例为39.1%,显著高于门静脉内径〈1.4cm者;脾静脉内径≥1.0cm患者发生重度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比例为43.5%,显著高于脾静脉内径〈1.0cm者(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准确的评价门静脉高压患者门静脉及其分支的径线和血流动力学改变,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寇海燕  梁莉  苏金花  陶丹丹 《医学综述》2014,20(17):3264-3264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肝硬化患者门静脉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选取武警总医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50例肝硬化患者为肝硬化组,并选取同期来进行健康体检者50例为正常对照组,采取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患者的门静脉内径(Dpv)、门静脉血流速度(Vpv)、门静脉血流量(Qpv)。并且对不同肝功能Child-pugh分级与检测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通过对Dpv、Qpv及Vpv的检测,肝硬化组分别为(14.4±1.2)cm、(1123.3±175.5)mL/min、(11.4±1.3)cm/s;正常对照组分别为(10.3±1.0)cm、(1023.4±212.6)mL/min、(19.8±3.5)cm/s。肝硬化组的Dpv和Qpv值显著地高于正常对照组;肝硬化组Vpv值显著地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肝功能Child-pugh分级与Dpv、Qpv及Vpv值结果显示:A级患者分别为(12.4±1.6)cm、(1064.2±200.5)mL/min、(16.8±2.4)cm/s;B级患者分别为(14.6±1.3)cm、(1123.4±211.8)mL/min、(12.4±1.5)cm/s;C级患者分别为(16.3±1.5)cm、(1180.5±221.8)mL/min、(10.5±1.1)cm/s。不同肝功能Child-pugh分级与Dpv、Qpv均呈正相关(r=6.231,P<0.05),与Dpv、Qpv均呈负相关(r=-2.424,P<0.05)。结论临床中检测门静脉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情况能够有效地判断肝硬化患者的病情程度,也能够判断肝硬化患者是否发生门静脉高压的情况,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属于无创、操作简单、可重复操作,在临床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裘品丹 《中国现代医生》2008,46(20):116-117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肝硬化患者门脉血流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03年8月~2008年3月我院临床诊断肝硬化门脉高症的80例患者,肝功能Child—Pugh分级:A级27例,B级30例,C级23例,测量门静脉(PV)内径、脾静脉(SV)内径、平均血流速度(cm/s)和血流量(ml/min)。结果不同肝功能级别组与对照组比较血管内径明显增宽,血流速度明显减慢,血流量明显增加(P〈0.01)。不同肝功能级别组间随着肝功能损害程度的加重、血管内径增大及血流速度减慢也有显著改变(P〈0.05),但血流量参数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多普勒超声多能动态反映肝硬化患者门脉血流改变是评价肝功能、肝硬化病变程度较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吻合器断流术对肝硬化患者门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2002年7月-2009年7月对38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sophageal variceal bleeding,EVB)患者分别行传统断流术(A组)及吻合器断流组(B组),其中A组12例,B组26例,分别于切脾前、后、断流术后测定自由门静脉压力(free portal venous pressures,FPP)。术后3~6个月上消化道造影或胃镜检查了解食管静脉曲张、门脉高压性胃病情况。术后6个月复查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门静脉直径(portal vein diameter,PVD)、门静脉流速(portal vein velocity,PVV)、门静脉血流量(portal venous flow,PVF),随访术后再出血情况。结果:A、B两组切脾后门静脉压力较切脾前下降,A组术后FPP为(2.32±0.19)kPa,较切脾后上升,B组术后FPP进一步下降为(1.80±0.15)kPa,较切脾后下降(P〈0.05),B组术后FPP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复查彩超示:B组术后PVD、PVV、PVF均较A组显著减少(P〈0.05);B组术后食管静脉曲张、门脉高压性胃病显著改善。术后无1例发生再出血。结论:吻合器断流术降低门静脉压力效果较持久,能显著改善食管静脉曲张,并降低术后再出血率,同时不会加剧门脉高压性胃病,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EVB的一种较理想的术式。  相似文献   

14.
秦琍 《医学综述》2012,18(1):158-159
目的探讨肝硬化时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与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VB)的关系,寻求预测EVB的方法。方法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正常人(A组)、肝硬化-无食管静脉曲张(B组)、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无出血(C组)和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合并出血(D组)4组,患者门静脉血管内径、血流速度、血流量3个血流动力学参数,对4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A组正常人比较,肝硬化3组患者门静脉内径明显增宽(P<0.01),血流量明显增加(P<0.05),血流速度明显减慢(P<0.01)。D组与B、C组相比,门静脉血流速度有显著性增加(P<0.05)。结论门静脉血流速度减慢与EVB的发生有关,动态监测门静脉血流速度的变化可望成为预测EVB发生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5.
王壮  顾世明 《中国现代医生》2012,(35):99-100,F0003
目的探讨彩超在诊断肝硬化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2月~2012年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肝炎后肝硬化患者38例,应用彩色多普勒(CDFI)测量肝门静脉主干和脾静脉内径及各径线值。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肝硬化代偿期6例,失代偿期32例,肝硬化组门静脉内径及脾静脉内径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而肝硬化组门静脉及脾静脉血流峰值速度、平均速度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肝硬化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6.
赵开飞  利峰  石荣书 《黑龙江医学》2014,38(10):1126-1128
目的观察肝硬化门静脉高压伴脾功能亢进患者部分性脾脏栓塞术(PSE)在术前、术后肝动脉、脾动脉及门静脉血流动力学变化,探讨PSE对门静脉高压治疗的效果。方法 42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伴脾亢患者接受PSE治疗,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分别于PSE术前及术后检测肝动脉、脾动脉、脾静脉及门静脉血管内径,平均血流速度、血流量和动脉血管阻力。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术前、术后各项观察指标的变化。结果 PSE术后肝动脉血流速度、血流量较术前增加,脾动脉、脾静脉及门静脉血管内径及血流速度及血流量较术前减少,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PSE术后肝动脉血流量增加,脾动脉、脾静脉血流量减少,可缓解脾循环高动力状态,间接降低门静脉压力。  相似文献   

17.
杨玉贵 《中外医疗》2012,31(34):95-96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与普萘洛尔(心得安)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临床疗效。方法该院自2008年5月—2012年3月收治60例肝硬化并门静脉高压患者资料,按照患者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行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辛伐他汀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普萘洛尔治疗,连续治疗1个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门静脉血流动力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门静脉血流动力学参数改善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他汀类药物能改善肝硬化患者肝血管内皮机能,可能成为门静脉高压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赵蕊 《中外医疗》2013,(23):29+37-29,37
目的探讨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危险因素,为疾病防治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年间116例肝硬化患者临床资料。结果引起肝硬化患者病因中乙型病毒性肝炎90例(77.6%),丙型病毒性肝炎10例(8.6%),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占51.7%,其中以食道胃底静脉曲张出血为主(91.7%)。结论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与食管静脉曲张、肝功能分级和消化性溃疡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经验,分析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并探讨处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639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围手术期并发症及处理经验。结果:术前发生的肝功能不良、凝血机制障碍和上消化道出血,对患者手术的安全性有重要影响,需要积极处理。125例发生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9.56%),包括术后腹腔内出血8例(1.25%),近期复发上消化道出血21例(3.29%),感染32例(5.00%),脾静脉血栓39例(6.10%),肝功能不全25例(3.91%)。住院期间死亡7例(病死率为1.1%)。主要死亡原因:复发上消化道出血(4例),肝功能衰竭(3例)。结论:减少围手术期并发症应注意:(1)积极有效的围手术期处理;(2)合理的把握手术时机;(3)术中完全彻底的阻断门奇静脉间的反常血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