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了解2006-2011届苏州市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临床技能结业考核情况,并对考核结果进行分析。方法 于2009年7月-2014年7月,采用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bjectivestructuredclinicalexamination,OSCE)对苏州市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进行临床技能结业考核,比较并分析6年来各站点的合格情况。结果 (1)2006-2011届共有192名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参加了临床技能结业考核,病史采集、体格检查、病例分析、病历书写、基本技能操作、X线片解读及心电图解读的总合格率分别为89.1%(171/192)、72.9%(140/192)、87.0%(167/192)、87.5%(168/192)、98.4%(189/192)、67.7%(130/192)及66.7%(128/192)。(2)各站点总合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2.99,P<0.0024)。体格检查的总合格率与病史采集、病例分析、病历书写及基本技能操作的总合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4);X线片解读的总合格率与病史采集、病例分析、病历书写及基本技能操作的总合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4);心电图解读的总合格率与病史采集、病例分析、病历书写及基本技能操作的总合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4);基本技能操作的总合格率与病史采集、体格检查、病例分析、病历书写、X线片解读及心电图解读的总合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4)。(3)6年来体格检查(χ2=7.56,P=0.007)、X线片解读(χ2=14.98,P<0.001)及心电图解读(χ2=19.63,P<0.001)的合格率逐年提高。结论 苏州市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结业考核的总合格率较高,但各站点间差异较大,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结果解读是薄弱环节。OSCE能够充分考察学员的临床技能、“三基”水平、对医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临床思维能力,可以提高全科医师对临床技能的重视程度,增强临床带教效果。  相似文献   

2.
汪胜亚  刘国琴 《重庆医学》2021,50(13):2328-2333
目的 提升贵州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住培)质量,为实现培训同质化提供建议.方法 收集贵州省2018-2020年内科类、外科类2575名住院医师基本信息和结业考核情况,运用SPSS20.0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采用百分比、均数、χ2检验、t检验和方差分析,比较不同学历、不同身份类型、不同类别医院规范培训学员结业考核成绩的差异.结果 全日制硕士专业研究生的三年的总体考核通过率分别是92.49%、93.02% 和85.71%,均高于其他三类人员;博士、硕士研究生2020年结业总体考试通过率分别为100.00%、87.50%、和86.84%,均高于本科生;省属医疗机构规培住院医师结业总体考核通过率分别为76.97%(2020年)、85.25%(2019年),均高于市级医疗机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5).全日制硕士专业研究生结业技能考试平均成绩82.22±9.69,高于其他三类人员,除全日制硕士专业研究生以外其他三类人员平均成绩呈逐年上升趋势.省级医疗机构的培训基地结业技能考核的平均成绩(81.88±8.04)均高于市级医疗机构,且平均成绩逐年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硕士及以上学历住培人员结业考核通过率总体高于本科生,省属医疗机构住培人员结业考核通过率总体高于市属医疗机构,住培技能考核平均成绩在逐年提升.  相似文献   

3.
目的 在全科医生转岗培训中实践导师制培训方案并探讨培训效果。 方法 选取2015—2017年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庆市全科医学教育中心)受训的295例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学员为研究对象,采用导师制方案进行培训。培训前进行入学摸底考试,培训后由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统一组织同等难度的结业理论考试和心肺复苏、临床实践技能考核,采用百分制进行评价,60分为及格。 结果 培训前无论心肺复苏还是临床实践技能,不及格率都接近60%(59.36%、57.24%),培训后不及格率大幅下降(1.41%,0.7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女性医生心肺复苏、临床实践技能培训后均优于男性医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性别学员结业时理论考试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专毕业生在临床实践技能培训前得分明显低于大专、本科毕业生,培训后分数增加幅度也最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工作年限分别与培训后心肺复苏和临床实践技能得分呈负相关(心肺复苏r=-0.158,P=0.007;临床实践技能r=-0.121,P=0.004)。学历水平高低与培训后心肺复苏和临床实践技能均无相关性(心肺复苏r=0.101,P=0.083;临床实践技能r=0.062,P=0.293),与理论考试分数呈正相关(r=0.282,P<0.001)。 结论 通过导师制全科医生转岗培训方案,学员在心肺复苏、临床实践技能两方面都得到明显提高,并且理论考核成绩合格,提示导师制全科医生转岗培训方案能有效提高全科医生的诊疗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对综合性医院全科医学科培训满意度情况,旨在探索全科医学科在综合性医院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作用。方法 以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进行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2014、2015、2016级的128名全体学员为调查对象。于2017年4—6月,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进行调查。问卷的内容包括:学员的基本情况,学员对本院各专科、全科医学科和社区轮转的满意度,学员对本院全科医学科已组织的培训的满意度情况。共发放问卷128份,回收有效问卷份128份,问卷的有效回收率为100.00%。结果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文化程度为本科及以上者占98.44%(126/128)。学员对在医院各专科、全科医学科和社区轮转的满意度分别为47.66%(61/128)、75.78%(97/128)、46.09%(59/128)。学员对在医院各专科、全科医学科和社区轮转的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学员对在全科医学科轮转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在医院各专科和社区轮转的满意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7)。学员对全科医学科已组织的培训的满意度为92.19%(118/128)。结论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对在医院全科医学科轮转和全科医学科已组织的培训满意度均较高。作为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的综合性医院应设置全科医学科,并加强全科师资标准化建设,参与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的全过程管理,使全科理念、全科临床思维渗透到规培的每个环节,最终培养出合格的全科医师。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湖南省2010年基层医疗卫生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工作。方法湖南省卫生厅提出了"缺什么、补什么"的"一对一"培训模式,通过基层医疗卫生全科医生转岗培训,经结业考核(操作考试+理论考试)检测培训效果。结果 969名学员参加了基层医疗卫生全科医生转岗培训,951人合格,合格率为98.14%。结论转岗培训后学员能够掌握全科医生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培训模式可行。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研究标准化病人在全科医师培训中的应用情况,探讨提高全科医师能力的有效培养方式.方法 将参加转岗培训的120名学员按照随机方法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培训中,两组学员的培训方式按照不同方式设计.实验组学员采用标准化病人进行培训,对照组学员按照传统的临床带教授课方法进行培训.培训后对两组学员进行客观结构化考试.使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两组学员考试成绩之间的差异.结果 经过培训后的全科医师的业务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实验组学员在问诊查体考核中的成绩优于对照组,尤其是在人文关怀方面(问诊技巧)更为突出.结论 采用标准化病人进行全科医师转岗培训,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全科医师的人文素养与技能操作水平。  相似文献   

7.
高洁  李雁平  李彤  韩涛 《中华全科医学》2016,14(7):1227-1230
目的 探讨以需求为导向的一年资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集中技能培训及考核方法。 方法 以天津市医师规范化培训医学实践技能培训中心99名一年资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学员为研究对象,根据全科医师规范化培养标准细则要求,结合全科医师职业特点,通过调查问卷分析,确定全科医师临床基本技能模拟训练与知识强化教育的需求,制定标准的培训课程,培训全科师资队伍,使用标准考核及评价方法测评培训效果,对所有学员培训前后的理论、技能掌握程度进行对比分析,评价课堂效果。 结果 学员认为培训的目的最主要是为了更好的胜任本职工作(68.69%)、完成规范化学习(58.59%)、提升临床技能(58.59%);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为临床技能操作(95.96%)和临床诊疗能力(88.89%);最喜欢的培训方式是视频、讲授与操作相结合(68.69%);最喜欢的人文课程是医患沟通(51.51%)。培训前后操作技能掌握程度及综合成绩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培训后学员成绩均有提高。 结论 以全科医师培训的需求为依据确定标准培训课程,进行规范化培训,应用科学的评价体系可显著提高临床基本技能及相关理论集中培训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以岗位胜任力为目标在妇产科临床教学中应用教考结合体系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6月结业的66名妇产科临床规培学员,其中2020年1月至2021年4月的33名学员为观察组,2021年5月至2023年6月的33名学员为对照组。对照组学员接受本院以查房、病例讨论、实践操作讲解等实践操作学习和临床理论学习为主的传统教学培训模式;观察组学员接受结合以岗位胜任力为目标的教考结合体系的教学培训模式。在培训过程中或培训结束后对学员采用标准化培训评估进行考核。结果:观察组学员在患者接诊得分、病历书写得分、临床思维与决策能力得分以及首次结业考核通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学员自我评价中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能力得分以及科室评价中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能力得分、管理与决策能力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学员对培训的教学认可度评价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以岗位胜任力为目标的教考结合体系通过多方面的考核与评估,可以提高规培学员的岗位胜任能力、教学认可度以及首次结业考核通过率,可以在规培培训中进行应用并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9.
学习急症处理是全科医生转岗培训中急诊教学的重要一环,当前存在急症处理教学内容繁多而课时有限,传统教学方式不能满足学员按需学习且急救技能操作过少等较多弊端,导致教学效果不佳。在全科医师转岗培训的急症处理教学中,通过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强化急症处理的临床思维、多样化的培训形式、加强急救技能训练、突显能力考核等,培养全科医师转岗学员的急症处理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现况,提出相应的策略。方法抽取2009年-2018年在东丽医院进行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学员51例,自行设计调查问卷,收集学员对培训基地、师资条件、培训课程、教学思维、培训考核、培训效果的评价,分析我院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对应的解决对策。结果全科医师对培训基地、培训课程和培训考核的满意度比较高,分别为92.16%、94.12%和90.20%,对师资条件、教学思维和培训效果的满意度比较低,分别为74.51%、72.55%和70.59%。结论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需注意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注重学员临床思维的培训,同时需加强全科医师科研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1.
背景 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住培)学员作为住培的参与主体,其对住培的现况反馈评价可直接反映培训的效果和质量,影响全科相关政策研究制定。目的 分析大型综合医院全科住培教育情况,查找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为今后更好地做好全科住培工作提供参考,并逐步完善全科住培教育,为国家培养高水平的全科医生。方法 于2018年5-6月,采用整群抽样法选择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8年6月结业的全部全科学员共200例为调查对象。通过无记名问卷调查和书面访谈了解住培学员情况。问卷主要包括5部分:全科住培学员的基本情况,全科学员的住培情况,对全科理念的了解情况,对全科住培情况的反馈,全科学员就业的基本情况。结果 共发放调查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200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100.0%。7.5%(15/200)的学员在2年内未通过执业医师考试;10.5%(21/200)的学员延期结业;94.3%(182/193)的学员在住培3年中受到导师良好的培养和影响;通过3年的全科住培,对全科非常了解的学员比例达到了83.0%(166/200),愿意从事全科工作的学员比例提升到了83.0%(166/200);在扎根基层全科工作的信心程度方面,仅有14.5%(29/200)的学员表示很有信心;113例订单定向学员中,52.2%(59/113)愿意回到基层工作,但3年后仅10.6%(12/113)的学员愿意留在基层;26例已找到工作的社会全科学员中,88.5%(23/26)继续从事临床工作,其中在三级甲等医院工作的学员占21.7%(5/23);15例委培学员中93.3%(14/15)的学员单位是县级医院。21例延期结业的学员中有61.9%(13/21)是因为休产假而延期,执业医师考试未通过和身体原因各占19.0%(4/21)。结论 住培基地应加强学员基础知识、临床技能和全科理念的综合培养,进一步提高全科学员的职业认同感,推广规范双导师制的培养模式,提升学员的综合竞争力,加强带教师资队伍建设,多方面保障全科住培效果,依据全科就业真实状况,探寻提高基层全科岗位吸引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背景 近年来我国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开展初见成效,黑龙江省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历经4年时间,逐步建立了较为系统的考核评价体系,通过分析问题、总结经验,使其更加适应黑龙江省全科医生的人才培养需求具有重要意义。目的 对2014年以来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考核评价体系工作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问题并制定措施,逐步完善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考核评价标准和办法,使其更加适应规范化培训的需要。方法 选取2014年9月-2019年5月,参加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100例住院医师为调查对象。对3年来学员参加的各项考核成绩进行统计,并采用“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考核评价管理办法满意度调查问卷”对现行考核评价体系进行评价。结果 共95例参与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学员被纳入调查,其中2015级41例,2016级30例,2017级24例。2015、2016级学员在连续3年的年度考核中第1次不通过者,参加2次补考,最终通过率均为100.0%。2015级学员结业考试通过率为88.6%(31/35),2016级学员结业考试通过率为100.0%(30/30)。调查问卷13个条目平均得分2.5~4.0分。满意度最高的2个条目为“有助于对临床基本技能与实践操作的考查”(4.0分)和“对促进全科医学临床思维有帮助”(4.0分),满意度最低的2个条目为“有助于对科研能力的考查”(2.5分)和“能够客观地评估住院医师的综合能力”(2.9分)。结论 现行的考核体系可行性好、学员接受度高。未来还需重视科研能力和住院医师的综合能力评价,进一步完善考核评价标准体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对<浙江省全科医师社区实践考核手册>(考核手册)试用情况的追踪调查,分析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学员在社区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一步探讨提高全科医师社区实践质量的方式和途径.方法 选择浙江省嘉兴市2003-2008年所有完成社区实践的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学员的考核手册690本,重点分析学员的社区实践考核情况.结果 思想品德素质考核:优秀669人(97.0%),合格21人(3.0%),无不合格;临床能力考核:综合得分90分及以上者668人(96.8%),85~89分者22人(3.2%).结论 社区实践考核因采用带教老师评分的考核方法,主观因素影响较大,考核结果很难反映学员的实际工作能力,采用一个地区集中考核的方法比较合适.  相似文献   

14.
Background  Basic competency in musculoskeletal medicine is essential for many specialties being particularly relevant to primary care. Aim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objectively assess the adequacy of musculoskeletal education at multiple levels of medical training from undergraduate level to primary care. Methods  A previously validated musculoskeletal examination was administered to 303 volunteers consisting of medical students, orthopaedic specialist registrars, general practice trainees and general practitioners. Results  Forty (71%) general practitioners and 74 (71.8%) general practice trainees failed to obtain the passing score of 70. Sixty-three (87.5%) medical students who had completed an intensive 1-week long course in musculoskeletal medicine failed the examination. The pass rate improved significantly for general practitioners who had completed a postgraduate rotation in musculoskeletal medicine (47.8 vs 18.1%, P < 0.01). Conclusions  These findings suggest that training in musculoskeletal medicine is inadequate at multiple levels of medical education with reform urgently required.  相似文献   

15.
浙江省全科医师岗位培训现况调查与发展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调查浙江省全科医师岗位培训的现况,总结过去的工作经验,找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本省区域特点和实际需求,为浙江省全科医师人才培养提供参考依据和对策建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以2008-11-09参加浙江省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全省统考的全体学员为调查对象,发放问卷5199份,有效回收4259份,回收率为81.92%。结果调查人群中,有2007名学员(74.1%)认为机构设置布局、管理及经费到位、具有高素质全科医师是影响社区卫生服务(CHS)机构建设的重要因素;有1678名学员(62.1%)认为硬件建设不到位、宣传不够、服务动机不纯是导致居民对CHS不满意的可能原因;有1769名学员(65.7%)认为全科医学重要性认识不足、配套政策不落实、学习时间没有保障为影响学员培训积极性的首要因素;有2008名学员(72.9%)认为掌握全科医学概念与内涵、提高对疾病的防治能力、了解和转变全科医疗服务理念是岗位培训应解决的主要问题。培训方式以岗位培训认同率最高(41.8%),计算机远程网络教学认同率最低(4.3%);选择最多的教学方式为实践观摩与理论课面授相结合方式(26.8%),业余集中面授方式(22.5%),脱产集中面授方式(18.9%);选择最多的考试方式为理论考试加实践能力考核(32.6%),理论考试、实践经历审核、实践能力考核三者结合(25.4%),理论考试(18.3%);学员对教学水平、内容、大纲、课程安排、培训管理及教材的满意度都较高。结论全科医师岗位培训是CHS工作的重要影响因素,目前培训现状较符合实际需要,今后应更注重规范化培训。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辽宁省全科医学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基层基地培训情况。  方法  以辽宁省30所全科医学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基地的2016~2018级参与基层培训的学员426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调查问卷评价学员在基层基地的培训情况。应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应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在基层培训基地完成1~5个月培训的290名学员中,有136名学员(46.9%)在基层培训基地接受了《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试行)全科培训细则》(以下简称《细则》)要求的全部理论培训,有42名学员(14.5%)在基层培训基地完成了《细则》要求的全部技能实践,有135名学员(46.6%)对《细则》中基层实践基地部分的培训相关内容掌握较好。在基层培训基地完成6个月培训的136名学员中,有83名学员(61.0%)在基层培训基地接受了《细则》中基层实践基地部分要求的全部理论培训,有57名学员(41.9%)在基层培训基地完成了《细则》中基层实践基地部分要求的全部技能实践,有85名学员(62.5%)对《细则》中基层实践基地部分的培训相关内容掌握较好。完成全部基层培训(6个月)学员的理论培训情况、技能实践情况和掌握情况均明显好于完成1~5个月培训的学员。  结论  辽宁省全科医学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基层培训基地总体上较好地完成了培训任务。   相似文献   

17.
2019年4月,对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全科规范化培训(简称“规培”)医师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规培医师的基本情况、科研培训现状、科研培训需求。共发放问卷177份,回收有效问卷164份,有效回收率92.6%。分别有52名(31.7%)及31名(18.9%)规培医师参加过临床科研项目课题及临床科研相关培训,仅10名(6.1%)以第一作者发表过学术论文。大部分规培医师认为参加科研项目培训很有必要,有126名(76.8%)认为需要开展统计分析与医学文献检索知识培训,有122名(74.4%)认为需要开展临床科研设计、数据收集与管理、论文撰写与发表、医学科研英语知识培训,有121名(73.8%)认为需要开展期刊选择与投稿知识培训。研究生及非研究生规培医师对不同科研课程培训的需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低年级规培医师仅临床科研设计课程的需求度存在差异[84.9%(45/53)比69.4%(77/111),χ2=4.55,P<0.05]。全科规培医师科研能力薄弱,可从改进全科规范化培训模式、导师指导科研工作、开展互联网教育、制定激励机制等方面提升全科规培医师的科研能力。  相似文献   

18.
我国全科医师教育培训与能力评估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前我国社区全科医师仍存在年龄偏大、知识结构老化、学历和职称偏低等情况,难以适应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需要。当前的全科医师教育培训对象主要为两大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在岗全科医师和毕业后专科医师培训中的全科专业医师。在开展教育培训工作时,应充分考虑学员的背景与需求,以美国毕业后医学教育认证委员会(ACGME)六项核心能力为目标,以学习金字塔和能力金字塔为两大理论支柱,科学运用各项教学、评估方法,建立和倡导整合式教学-评估体系,将医学理论知识学习、临床实践技能教学、临床能力考核评估三者有机结合,注重全科医师的能力培养,整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升培训品质,同时对全科医师进行全方位、多面向的能力评估,明确培训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