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目的探讨晚期卵巢上皮性癌与血小板(PLT)计数增高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晚期卵巢上皮性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以同期收治的90例良性卵巢上皮性肿瘤患者为对照。取患者术前、术后晨起空腹静脉血化验PLT和CA125,与各种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晚期卵巢上皮性癌患者中PLT计数增高的患者CA125检测结果明显高于PLT正常者(P〈0.05),淋巴结转移发生率高(P〈0.05),手术残留癌灶≥2cm发生率高(P〈0.05),手术困难,预后差。结论 PLT计数可联合CA125监测肿瘤发生、发展、预后和评估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小板(PLT)计数增高与晚期卵巢上皮性癌的相关性以及PLT计数增高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抽取2005年10月~2010年9月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妇产科收治的60例晚期卵巢上皮性癌患者,并以同期收治的90例良性卵巢上皮性肿瘤患者为对照组。取患者术前、术后晨起空腹静脉血化验PLT和CA125,与各种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晚期卵巢上皮性癌患者PLT计数〉300×109/L的共28例,该部分病人CA125检测结果明显高于PLT正常者(P〈0.05),手术后PLT下降。PLT计数增高患者淋巴结转移发生率高(P〈0.05),手术残留癌灶≥2cm发生率高(P〈0.05),手术困难,预后差。结论 PLT计数可联合CA125监测肿瘤发生、发展、推测预后和评估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陶锋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4,(12):1730-1732
目的:探讨上皮-钙黏蛋白(E-cad)、糖链抗原125(CA125)检测在卵巢上皮性肿瘤鉴别与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卵巢上皮性交界性肿瘤患者、卵巢上皮性癌患者、卵巢上皮良性肿瘤患者和健康人群血清E-cad、CA125水平,并分析卵巢肿瘤患者血清E-cad、CA125相关性。结果:卵巢肿瘤患者血清E-cad、CA125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卵巢癌组血清E-cad、CA125水平明显高于交界组和良性组,交界组CA125水平明显高于良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E-cad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交界组、卵巢癌组患者中,晚期患者血清E-cad、CA125水平明显高于早期患者,卵巢癌组中复发或未控患者血清E-cad、CA125水平明显高于未复发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卵巢肿瘤患者血清E-cad水平与CA125无明显相关性(r=0.057,P=0.673)。结论:E-cad可与CA125相互补充,联合检测可作为预测卵巢肿瘤恶性程度、分化程度和预后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P-选择素和血小板参数的检测在肺炎患者的病情评估及预后判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0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急性肺炎患者126例,将其分为重症肺炎组(42例)和轻症肺炎组(84例),同时,随机选取1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三组患者的P-选择素和血小板参数检查结果。结果:急性肺炎患者的血小板(PLT)明显增高,与健康体检者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重症肺炎组的P-选择素、PLT明显增高,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平均血小板容积(MPV)及大血小板比例(P-LCR)明显降低,与轻症肺炎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轻症肺炎组的P-选择素、PDW、MPV及P-LCR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小板参数及功能状态异常是肺炎患者普遍存在的病理过程,检测肺炎患者的P-选择素、血小板参数可作为评估疾病进程及预后的一项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肺癌根治术对患者血小板数量(PLT)、血小板比积(PC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的变化。方法:选取本院胸外科诊断为原发性肺癌336例,术前及术后7d抽取静脉血分别检测PLT、PCT及PDW,分析肺癌根治术对血小板参数的影响。结果:术前肺癌PLT、PCT较正常人高,PDW较健康正常人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dPLT、PCT较术前明显低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癌ⅠB期术前PLT、PCT、PDW较ⅠA期术前有明显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癌ⅠB期术后7dPLT、PCT较ⅠA期术后7d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理类型中小细胞癌术后7dPLT、PCT较其他类型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癌细胞可能产生某种类似血小板生成激素刺激骨髓生成血小板;肺癌根治术能够明显降低患者PLT,可能跟组织、血管破坏,短期内PLT耗损或者癌组织被清除有关;PLT、PCT、PDW的动态观察,有助于临床对肺癌病情和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以同期8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回顾性分析80例恶性肿瘤患者血小板参数的变化与肿瘤转移的关系。结果恶性肿瘤患者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压积(PCT)及血小板分布宽度(PDW)高于正常对照者(P〈0.01),伴转移者PLT和PCT高于无转移者(P〈0.01),而PDW和MPV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恶性肿瘤患者血小板参数明显增高,提示血小板与了肿瘤的生长和转移有密切关系,血小板参数可作为恶性肿瘤疗效及预后判断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7.
徐敏  李洁华  许丹  邵伟伟  张玉泉 《安徽医学》2010,31(9):1030-1032
目的检测EphA2在卵巢上皮性肿瘤中的表达,探讨其与临床病理及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0例正常卵巢上皮,48例良性上皮性肿瘤,47例交界性上皮性肿瘤以及205例恶性上皮性肿瘤组织中EphA2的表达。结果①卵巢上皮性肿瘤中EphA2蛋白定位于肿瘤细胞的胞质和胞膜,在正常卵巢,良性、交界性、恶性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中阳性率分别为10.00%、25.00%、57.45%、79.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9.9319,P=0.0000)。②卵巢恶性上皮性肿瘤组织中EphA2与肿瘤的临床分期、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与患者的年龄无关(P〉0.05)。③访的185例卵巢恶性上皮性肿瘤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为28.58个月。EphA2-、+、++、+++表达的患者术后平均生存时间分别为39.57、35.22、26.02、17.10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79.64,P=0.0000)。结论 EphA2的高表达与卵巢上皮性肿瘤的发生和恶性发展有关,与肿瘤的临床分期、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可作为评估患者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上皮性卵巢癌(EOC)中的表达及其在EOC发生发展、预后中的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0例正常卵巢组织、20例良性上皮性卵巢肿瘤(EOT)组织以及50例EOC组织中VEGF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表达和EOC临床病理因素以及预后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VEGF在EOC组织的阳性表达率(82.0%)明显高于良性EOT组织(45.0%)和正常卵巢组织(30.0%),同时EOC组织中VEGF表达与临床分期、分化程度及其淋巴结转移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P〈0.05)。进一步分析显示,VEGF阳性表达者的复发率高于阴性表达者,而5年复发时间明显短于阴性表达者(P〈0.05)。结论 VEGF表达与EOC的发生发展有关,对EOC患者是一个有价值的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c-kit在卵巢上皮性肿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探讨其在卵巢上皮性癌发生发展中的可能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测定10例正常卵巢组织,20例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16例卵巢交界性上皮性肿瘤,58例卵巢上皮性癌标本中c-kit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卵巢上皮性癌中c-kit蛋白阳性表达率为63.79%,明显高于正常卵巢组织(0%)及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10.00%),差异有显著性(P〈0.01);卵巢交界性上皮性肿瘤中c-kit阳性表达率为43.75%(7/10),也高于正常卵巢组织及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卵巢上皮性癌中,低分化组的c-kit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高、中分化组(P〈0.05),c-kit蛋白的阳性表达率随FIGO分期的进展及淋巴结转移而升高(P〈0.05);c-kit阳性患者比c-kit阴性患者预后差(P〈0.05)。结论 在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检测c-kit蛋白的表达,有助于卵巢癌的临床鉴别诊断、预后和疗效的判定。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影响上皮性卵巢癌预后的因素.方法:对64例卵巢上皮性癌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26例早期(Ⅰ~Ⅱ)病人以全子宫切除加双附件切除为主,38例晚期(Ⅲ级及以上)以肿瘤减灭术为主,术后化疗以CAP方案为主(环磷酰胺、阿霉素、顺氯氨铂).结果: 早期患者存活率明显高于晚期患者(P〈0.01).38例晚期患者中,理想的肿瘤减灭术 (无残灶或残灶〈2 cm) 者存活率明显高于不理想的肿瘤减灭术﹙残灶≥2 cm)者(P〈0.05).术后化疗次数≥6次者与〈6次者存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化程度对预后有明显影响(P〈0.05),但年龄及病理类型对预后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的临床分期、残灶大小及化疗次数对预后影响较大.结论:早期诊断、首次手术彻底以及化疗疗程≥6次是改善上皮性卵巢癌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人附睾分泌蛋白4(HE4)和CA125在卵巢肿瘤中的表达.方法 选择2011年9月~ 2013年1月因盆腔包块手术治疗的患者308例.其中卵巢癌178例(浆液性癌101例、子宫内膜样癌34例、黏液性癌28例、透明细胞癌15例),盆腔良性包块130例,卵巢癌组临床Ⅰ~Ⅱ期55例、Ⅲ~Ⅳ期123例.同期体检健康人群40例为对照组.应用Roche Cobase601及其配套试剂和SiemensADVIA Centaur XP及其配套试剂分别检测血清HE4和CA125的含量.结果 浆液性癌和子宫内膜样癌血清HE4表达明显高于黏液性癌与透明细胞癌(P<0.001),血清CA125表达浆液性癌明显高于其他3型(P<0.05).卵巢癌临床各期血清HE4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清CA125表达临床Ⅲ~Ⅳ期高于临床Ⅰ~Ⅱ期(P<0.05).对卵巢癌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性HE4均高于CA125 (P <0.05),联合检测HE4和CA125比单独检测二者敏感度均有提高(P<0.05).结论 HE4和CA125在卵巢癌中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A125在卵巢癌临床Ⅲ~Ⅳ期高表达,HE4表达与卵巢癌临床分期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晚期卵巢上皮性癌患者动脉化疗灌注及栓塞治疗前后血浆组织多肽特异抗原(TPS)、癌抗原125(CA125)的表达变化,进而评估晚期卵巢上皮性癌患者介入治疗的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对25例晚期卵巢上皮性癌患者术前行髂内动脉、卵巢动脉化疗灌注及栓塞,采用ELISA和EIA法检测患者介入治疗前后血浆TPS、CA125的水平,同时检测20例良性卵巢上皮性肿瘤患者血浆TPS、CAl25作为对照。结果良性卵巢上皮性肿瘤组TPS、CAl25平均值在正常范围,卵巢上皮性癌组TPS、CAl25平均值远远高于正常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介入治疗后患者血浆TPS、CAl25水平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与介入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晚期卵巢上皮性癌患者术前动脉介入治疗可以使血浆TPS、CAl25水平明显下降,肿瘤体积缩小,提高手术切除率。介入治疗是治疗晚期卵巢癌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血清中CA125、CA153和HCG对卵巢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36例卵巢癌患者(卵巢癌组)和32例卵巢良性疾病患者(对照组)血清中3种肿瘤标志物(CA125、CA153和HCG),结合主成分分析法(PCA)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法(PLS-DA)进行建模分析。采用ROC曲线下面积(AUC)对PLS-DA的诊断效能进行评估。结果卵巢癌组血清中CA125、CA153和HCG水平显著升高,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CA模型中卵巢癌组个体空间较分散,而对照组则能较好聚类,两组个体有分离趋势。PLS-DA模型能较好地鉴别卵巢癌组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具有100%的灵敏度、78.0%的特异性和88.2%的预测准确性。基于PLS-DA模型的ROC曲线的AUC=0.979,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结论联合血清中CA125、CA153和HCG建立的PLS-DA模型能较好地鉴别卵巢癌,可用于卵巢癌的早期诊断和预测分析。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多西他赛联合奈达铂对卵巢上皮性癌患者血清CAl25及LPA含量的影响。方法将2011年1月至2013年3月在本院接受多西他赛联合奈达铂方案化疗的49例卵巢上皮性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以同期在本院进行体检的50例健康女性作为对照,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IRMA)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受试者血清中的CAl25及LPA的含量。结果化疗前,卵巢上皮性癌患者血清中CAl25及LP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化疗后,卵巢上皮性癌患者血清中CAl25及LPA含量较化疗前显著降低(P〈0.05),化疗后卵巢上皮性癌患者血清中CAl25及LPA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多西他赛联合奈达铂方案治疗卵巢上皮性癌的有效率为95.92%,且疗效与患者血清CAl25及LPA水平显著相关,治疗效果越好,血清CAl25及LPA水平越低。结论多西他赛联合奈达铂方案治疗卵巢上皮性癌患者的效果较好,可能与影响患者血清CAl25及LPA的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人附睾分泌蛋白4(HE4)、CA125和卵巢癌风险预测模型(ROMA)在卵巢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测定卵巢肿瘤患者术前血清HE4和CA125水平,并据此计算每例患者的ROMA指数(PP)。评估CA125、HE4、CA125+HE4、ROMA指数对卵巢癌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卵巢癌患者血清CA125和HE4水平均显著高于卵巢良性肿瘤患者(均P〈0.01),Ⅲ、Ⅳ期患者卵巢癌HE4、CA125水平均显著高于Ⅰ、Ⅱ期患者(均P〈0.01);HE4在上皮性卵巢癌患者血清中的水平显著高于非上皮性恶性肿瘤(P〈0.01),而CA125无此现象;以卵巢良性肿瘤组为对照,HE4对卵巢癌的诊断灵敏度(78.1%)与CA125(75.0%)相近,但特异度(75.9%)优于CA125(48.1%);CA125+HE4联合检测灵敏度高达93.8%,但特异度(50.8%)与CA125单指标相比并无明显改善;ROMA灵敏度(84.4%)、特异度(75.9%)都较高,尤其在浆液性癌和子宫内膜样癌中灵敏度可达100%。结论卵巢肿瘤术前的血清学分析中,单指标分析首选HE4,多指标分析则ROMA优于CA125+HE4联合检测。  相似文献   

16.
张士宝 《中原医刊》2014,(24):49-51
目的:探讨糖类抗原125(CA125)和人附睾分泌蛋白4(HE4)联合检测在卵巢诊断与判断预后中的价值。方法82例卵巢上皮癌患者作为 A 组,101例卵巢良性病变患者作为 B 组,100例健康查体者作为 C 组,测定其血清 CA125和 HE4。结果 CA125阳性率在 A、B、C 组分别为93.9%,8.9%、7.0%,卵巢癌组均高于卵巢良性病变组与正常组(P 均〈0.01);但卵巢良性病变组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HE4阳性率在A、B、C 组分别为97.6%,5.0%、2.0%,卵巢癌组均高于卵巢良性病变组与正常组(P 均〈0.01),且卵巢良性病变组阳性率高于正常组(P 〈0.05)。CA125诊断卵巢癌的敏感度为93.9%,特异度为75.2%,准确度为88.7%;HE4诊断卵巢癌的敏感度为97.6%,特异度为97.2%,准确度为92.8%。联合检测时,诊断卵巢癌的敏感度为94.0%,特异度为93.1%,准确度为93.3%,高于单项检测的敏感度(P 〈0.05)与准确度(P 〈0.05)。Ⅲ-Ⅳ期患者血清CA125和 HE4联合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Ⅰ-Ⅱ期患者(P 〈0.05)。随访1年硬终点事件中,CA125、HE4联合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阴性率(P 〈0.01)。结论联合检测血清 CA125和 HE4可以提高诊断卵巢癌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CA125、CA199、CEA联合检测在卵巢癌、良性卵巢囊肿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旨在为卵巢肿瘤的诊断、鉴别诊断及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卵巢癌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设立为卵巢癌组,同时选择同期确诊的良性卵巢囊肿组30例,以及选择在我院体检中心行健康体检均正常的30名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比较各组CA125、CA199、CEA的表达水平以及各组CA125、CA199、CEA表达的阳性率.结果 30例卵巢癌患者的血清CA125、CA199、CEA表达水平均分别显著高于良性卵巢囊肿组各指标的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也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0例良性卵巢囊肿组的CA125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CA199及CEA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未见明显差异(P>0.05).30例卵巢癌患者的血清CA125阳性率、CA199阳性率、CEA阳性率均明显高于良性卵巢囊肿组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也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良性卵巢囊肿组的CA125阳性率、CA199阳性率、CEA阳性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未见明显差异(P>0.05).卵巢癌组三项联合检测的阳性率最高达80.0%,明显高于良性卵巢囊肿组及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良性卵巢囊肿组的三项联合检测阳性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 CA125、CA199、CEA三项联合检测可以提高诊断卵巢癌、良性卵巢囊肿的阳性率,为临床提供病情变化、疗效判断及转移等提供有力的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血清人附睾分泌蛋白4(HE4)及糖类抗原125(CA125)联合检测在上皮性卵巢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比较我院2008年1月-2013年5月妇科肿瘤病房收治的50例卵巢恶性肿瘤和53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共103份血清中的CA125和HE4水平,同时选取同期本院女性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卵巢恶性肿瘤组患者血清HE4和CA125水平显著高于卵巢良性病变组和健康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健康对照组和卵巢良性病变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Ⅱ期卵巢癌中HE4和CA125的阳性率大致一致(P>0.05),Ⅲ-Ⅳ期卵巢癌中HE4的阳性率均高于CA125,联合检测CA125和HE4的阳性率高于单独检测HE4及CA125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846,P<0.05).结论 HE4和CA125联合检测能进一步提高诊断能力,在卵巢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9.
黄思毅  曾钦凤 《河北医学》2011,17(4):443-445
目的:通过检测卵巢癌患者血清中人附睾蛋白4(human epididymis protein 4,HE4)、CA125和可溶性B7同源体4(soluble B7 homologous body 4,sB7-H4) 的水平,探讨这三项标志物联合检测在卵巢癌早期诊断与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