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神经生长因子与细胞凋亡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神经营养因子(NT)家族包括神经生长因子(NGF)、大脑衍生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营养因子3(NT-3)、神经营养因子4/5(NT-4/5)等。而NT受体有两类:一类是低亲和力的受体p75,它能和所有的NT结合;另一类是高亲和力的受体酪氨酸激酶A、B和C(Trk A、B和C)。NGF结合TrkA,BDNF结合TrkB,NT-3结合TrkB及TrkC,NT-4/5结合TrkB[1]。NT家族成员能够促进发育中的感觉神经元及交感神经元的存活及分化,营养成熟的神经元并维持其正常的生物学功能。而NGF是第一个被发现,也是目前为止研究得最清楚的一个NT。近年研究发现,NGF除了具有NT…  相似文献   

2.
目的检测体外培养神经干细胞(NSC)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性深营养因子(BDNF),神经营养因子3(NT-3)及其受体trkA、trkB、trkC的表达.方法胎鼠海马神经干细胞培养并鉴定后,提取其总RNA,RT-PCR技术检测NGF、BDNF、NT-3及其受体trkA、trkB、trkC的表达情况.免疫组化染色观察i种生长因子在NSC的分布和亚细胞定位.结果RT-PCR显示NSC表达i种生长因子及其受体mRNA.免疫组化染色显示NSC表达i种生长因子蛋白,免疫阳性产物主要分布于细胞质.结论体外培养NSC表达NGF,BDNF,NT-3及其受体,提示三种因子对NSC发育和发挥生物学功能可能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是1982年由德国神经生物学家Barde等从猪脑中分离出来的一种小分子蛋白质。它与已知的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NT-3、NT.4/NT-5、NT-6、NT-7等同属于神经营养因子家族。既往的研究表明BDNF对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多种类型神经元的生长、发育分化、再生和轴突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神经生长因子(NGF)可促进靶神经节神经突起生长晕的生长。本文应用~3H-尿嘧啶核苷和~3H-腺胸嘧啶核苷放射自显影术进一步探讨此作用与神经元合成RNA和DNA的关系。实验材料用新生大鼠颈上节。按Maximow双盖片法进行培养。培养物分NGF组(培养液内添加NGF粗制剂)和对照组(不用CNGF),培养终止前分别转入含放射性同位素的培养液中孵育,然后取出固定、连续切片、制作自显影标本进行观察。实验结果指出:NGF组培养物被~3H-尿嘧啶核苷标记的神经元百分率及标记颗粒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而且每当培养物神经突起生长晕生长速度出现高峰的前夕,神经元~3H-尿嘧啶核苷标记颗粒水平都是明显地增高。这说明NGF可促进颈上节神经元的RNA合成,后者与神经突起的迅速生长有一定的相互关系。在~3H-胸腺嘧啶核苷标记培养物神经元的实验中,观察到NGF可促进培养第3天的颈上节少量的神经元合成DNA。  相似文献   

5.
神经生长因子家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52年,Levi-Montalcini首次发现神经生长因子, 并因此于19 86年获诺贝尔生理学奖.通过研究证实神经营养因子(neurotrophic factor,NTFs)是一类由神经元、神经支配的靶组织或胶质细胞产生的能促进中枢和外周神经分化、生长和存活的活性蛋白质,它们在神经系统的发育和正常的生理功能维持中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更多更新的神经营养因子不断发现,揭示出一个崭新的家族--神经生长因子家族.目前已知成员有 :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营养素-3(NT-3),神经营养素 -4(NT-4),神经营养素-6(NT-6)[1,2].本文对该家族成员的基因结构、基因表达、受体和生物学功能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神经营养因子3(NT-3)在鸡胚脊髓发育中的表达变化.方法 对发育第7 d(E7)和第14 d(E7)鸡胚腰段脊髓用NGF、BDNF和NT-3抗体进行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检测.观察NGF、BDNF、NT-3在脊髓两时相的分布和含量变化.结果 脊髓发育第7 d,NGF仅在腹侧白质表达,BDNF阳性细胞主要分布于脊髓腰段腹角神经元的核周质及神经突起内,而NT-3阳性细胞则分布于腹角前外侧群神经元;脊髓发育至第14 d,不但白质NGF表达进一步增强,脊髓灰质内亦出现少量NGF阳性细胞,尤其是背角细胞可见强的NGF表达;BDNF除腹角染色外,也扩展至整个背角神经元及神经突起,并出现一些BDNF阳性胶质细胞;NT-3除分布于腹角前外侧群神经元外,中间带、背角内亦出现了一些NT-3阳性神经元.Western blot进一步证明上述3种因子的表达量均随发育进程增强,尤以BDNF为甚,其E14的表达量约为E7的2.7倍.结论 NGF、BDNF和NT-3在脊髓的表达随发育进程由腹角向背角扩展,且表达量逐渐升高.提示,NGF、BDNF和NT-3可能与促进脊髓的发育有关.  相似文献   

7.
大鼠脊髓横断损伤后不同时间神经营养素表达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大鼠脊髓全横断后不同时间神经营养因子表达的变化。方法:30只成年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手术对照组)和脊髓全横断1d、3d、7d、14d、21d组,共6组,每组5只。采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结合图像灰度分析法,检测脊髓全横断后各组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神经营养素-3(NT-3)表达的变化。结果:脊髓全横断后手术对照组NGF、BDNF、NT-3的表达较少,损伤后表达明显增加,NGF、BDNF和NT-3在损伤后1-7d表达的阳性细胞数逐渐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7d达到最高;NGF和NT-3的高表达一直维持到21d,而BDNF在损伤后14d恢复到正常。结论:在脊髓横断损伤中,神经营养因子NGF、BDNF和NT3的表达增加,可能起着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贾彩霞  王元松  田凤胜 《医学综述》2012,(19):3256-3259
糖尿病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之一。神经生长因子(NGF)在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发生和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NGF是一种信号分子,其生物活性受酪氨酸激酶受体A和p75神经营养因子受体的调节。NGF能调节中枢神经和外周神经的生存和生长,并且NGF能选择性地营养小神经纤维感觉神经元和交感神经元。在动物模型和临床研究中,均有证据表明NGF与糖尿病神经病变关系密切。研究NGF与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关系将有助于为糖尿病神经病变的防治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9.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brain -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V)是Barde等于1982年从猪脑中提取的一种碱性蛋白质,属于神经营养因子家族,其氨基酸序列与同属于神经营养因子家族的神经生长因子(NGF)和神经营养因子-3(NT-3)、NT-4/5有55%~60%同源。BDNF除能支持多种神经元的生存、发育、分化和修复外,  相似文献   

10.
60年前,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的发现开辟了肽类生长因子的新纪元,促成了神经生物学研究的新领域.而近30 a中科学家们又相继发现了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神经营养素-3(neurotrophin-3,NT-3)、神经营养素-4/5(neu-rotrophin-4/5,NT-4/5)、神经营养素-6(neu-rotrophin-6,NT-6)、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iliary neurotrophic factor,CNTF)和胶质细胞源性神营养  相似文献   

11.
神经生长是一个复杂而又难以调控的过程,促神经生长研究一直是众多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已经证实一些神经营养因子,如:神经生长因子(NGF)、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NT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营养素-3(NT-3)等,对神经生长有促进作用,可以用作神经损伤修复的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12.
神经营养素在神经系统中的逆行转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刚  林代诚  王槐富 《四川医学》2001,22(4):393-394
神经营养因子是指一组能对中枢和周围神经发挥营养作用的非常规营养物质 ,其成分为蛋白或小分子多肽〔1〕,大致可分为神经细胞因子类和神经营养素类。神经营养素类包括神经生长因子 (NGF)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BDNF) ,神经营养素 3(NT- 3) ,神经营养素 4(NT- 4 ) ,神经营养素 6 (NT- 6 )。神经营养素通常来源于远离其作用部位神经细胞体的靶组织如肌肉、皮肤、血管内皮等处以及雪旺细胞。神经营养素的生物学效应 :与作用于其他类型细胞生长因子相比 ,神经营养素作用有两个明显特征 ,一是调节不同的神经元功能引起生长而非增殖 ,二是…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刺五加多糖(acanthopanax senticosus polysaccharide,ASPS)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脾淋巴细胞体外激活作用.方法 培养小鼠腹腔巨噬细胞、脾淋巴细胞,经不同浓度的ASPS作用48h后,用比色法分析腹腔巨噬细胞吞噬中性红细胞的能力;Griess法测定培养液中一氧化氮合酶含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脾淋巴细胞和腹腔巨噬细胞中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IL-1)、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2,IL-2)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表达水平.结果 ASPS能够明显提高巨噬细胞吞噬活性.能够显著增加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的生成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结果显示,经ASPS处理后,小鼠腹腔巨噬细胞IL-1、TNF-α mRNA的表达高于对照组;而小鼠脾淋巴细胞IL-2 、TNF-α mRNA的表达高于对照组.结论 ASPS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具有激活作用,并能促进腹腔巨噬细胞和脾淋巴细胞产生细胞因子.  相似文献   

14.
从大鼠坐骨神经分离、纯化施万胶质细胞 ,再经培养后收集施万胶质细胞的无血清条件培养液。用盖玻片培养法与快速自动比色微量分析法研究施万胶质细胞条件培养液对背根节神经元生存以及神经元活动的影响。结果发现施万胶质细胞条件培养液能够明显提高背根节神经元的体外存活率 ,以及增强其神经元的活力。表明施万胶质细胞具有很强的神经营养性作用大鼠坐骨神经施万胶质细胞条件培养液促进背根节神经元的生长@朱道立$南京师范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系!南通226007坐骨神经;;施万胶质细胞;;细胞培养;;神经营养因子;;大鼠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复方血栓通胶囊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小鼠神经可塑性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将雄性脑缺血再灌注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缺血再灌注组,复方血栓通胶囊低、中、高剂量组及步长脑心通胶囊组。每组又随机分为1、7、14 d 3个观察时间点,独立成组(n=10)。采用大脑中动脉栓塞法(MCAO)制备模型,假手术组只进行麻醉和血管分离,不进行结扎和栓塞。灌胃给药,每天1次。通过神经功能评分、胶布移除、前肢力量测定实验,评估小鼠神经功能障碍情况;通过监测小鼠死亡率,观察小鼠健康状况。采用尼氏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缺血区皮层神经元形态及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突触素(Syn)表达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脑组织中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营养因子-3(NT-3)含量,观察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营养因子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脑缺血再灌注组小鼠有明显的神经功能缺损及运动功能障碍(P0.05),死亡率高,缺血区周边组织尼氏体着色变浅,出现空泡,排列稀疏,GAP-43、Syn表达减弱,NGF、BDNF、NT-3含量升高。与脑缺血再灌注组比较,复方血栓通胶囊高、中、低剂量组小鼠神经功能障碍均有恢复,小鼠死亡率降低,尼氏体着色变深、空泡减少、排列更紧密,GAP-43、Syn表达增强,NGF、BDNF、NT-3含量升高,其中复方血栓通胶囊低剂量组效果显著(P0.05)。结论复方血栓通胶囊可能通过促进GAP-43、Syn表达并提高神经营养因子含量、从而诱导轴突再生,提高神经可塑性,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神经营养素 ( neurotrohpins,NTs) [1 ] 又称神经营养因子家族是近几年发现的对神经元在胚胎期及成熟发育期存活和发育所必须的一些生长因子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及应用 ,对神经营养因子家族的研究越来越深入。目前已知的神经营养因子家族成员包括神经生长因子 ( nerve growth factor,NGF)、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 ( 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神经营养素 -3 ( neuro trophin-3,NT-3)、神经营养素 -4 /5( neu-rotrophin-6,NT-6)。它们之间具有相当的氨基酸序列相似性 ,其氨基酸同源性达 50 %左右 [2 ,3 ] 。但…  相似文献   

17.
羊胎盘免疫调节因子对小鼠体液免疫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羊胎盘免疫调节因子对机体的体液免疫调节作用.方法:BALB/c小鼠为实验对象,MTT法测定脾B淋巴细胞的增殖,溶血空斑实验(PFC)测定IgM,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体外培养B淋巴细胞培养上清IgG、体内血清抗体IgG.结果:羊胎盘免疫调节因子对免疫抑制小鼠分泌抗体能力具有显著改善(P<0.01),并具有剂量效应(P<0.01);直接作用于脾淋巴细胞,可显著促进细菌脂多糖诱导的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显著提高脾B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能力(P<0.01),剂量效应不显著.结论:羊胎盘免疫调节因子能增强小鼠体液免疫功能,可促进免疫抑制小鼠的体液免疫能力恢复.  相似文献   

18.
观察健脾补肾汤时正常和血虚大鼠脾淋巴细胞产生集落刺激因子(CSFs)的影响.用小鼠骨髓细胞测定正常和血虚大鼠脾条件培养液(SCM)和混合SCM中.CSFs水平.结果显示健脾补肾汤能显著促进和提升正常和血虚大鼠脾淋巴细胞产生CSFs的水平(P<0.01).结论:健脾补肾汤具有补肾生髓化血、健脾益气生血的药理作用.  相似文献   

19.
气血阴阳大补汤能显著促进不同浓度 ConA(7.5~22.5μg/ml)刺激的小鼠脾淋巴细胞~3H—TdR 掺入(P<0.05),及能显著刺激小鼠脾条件培养液(SCM)中克隆刺激因子(CSFs)产生(P<0.001)。结果提示该方剂有增强小鼠细胞免疫功能和刺激骨髓细胞增殖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神经生长因子研究与周围神经损伤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家鑫  曾丽 《广西医学》2007,29(1):60-62
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是20世纪50年代初由Levi-Montalcini在小鼠瘤细胞内发现的第一个神经营养因子,通常称为7sNGF。NGF对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的生物效应是维持和促进交感神经及来自神经嵴的感觉神经细胞的存活、分化和成熟以及执行功能,是参与损伤神经再生和功能修复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