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9 毫秒
1.
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抗菌药物、消毒剂耐药基因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了解多重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ABA)11簇β-内酰胺酶、3簇金属β-内酰胺酶、4簇OXA类碳青烯酶、2簇AmpC酶、6簇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和消毒剂耐药基因携带状况。方法采用PCR检测203株多重耐药的ABA菌耐药基因。结果203株中ADC阳性186株(91.6%)、TEM阳性124株(61.1%)、OXA-23cluster阳性66株(32.5%)、SHV阳性18株(8.9%)、PER阳性6株(3.0%)、DHA阳性1株t(0.5%);ant(3”)-I阳性189株(93.1%)、aac(6’)一Ib阳性118株(58_3%)、aac(3)-I阳性114株(56.2%)、aac(6’)-II阳性13株(6.4%)、ant(2”)-I阳性13株(6.4%)、aac(3)-II阳性10株(4.9%);qacE△1阳性164株(80.8%)。结论多重耐药的ABA菌β-内酰胺酶、OXA类碳青烯酶、AmpC酶、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携带率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我院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中氨基糖苷类修饰酶编码基因及耐消毒剂基因的存在状况。方法聚合酶链反应(PCR)法对多重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进行氨基糖苷类修饰酶(AMEs)基因、qacE△1-sul1耐消毒剂基因的检测。结果本组7株多重耐药的Pa菌分别检出aac(6’)-Ⅰ、aac(6’)-Ⅱ、ant(3″)-Ⅰ和ant(2″)-Ⅰ等4种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和qacE△1-sul1型耐消毒剂基因。结论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存在多重耐药基因。  相似文献   

3.
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菌氨基糖苷类药物耐药相关基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菌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的存在状况。方法:自2006年1月至2006年10月住院病人标本中分离并筛选出20株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20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PCR法检测15种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结果:20株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对氨基糖苷类药物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奈替米星及阿米卡星耐药率分别为75%、80%、65%和60%,其中氨基糖苷类修饰酶aac(3)-Ⅱ基因阳性15株,aac(6’)-I b基因阳性1株,ant(3”)-I基因阳性16株,aph(3’)-I基因阳性3株,ant(2”)-I基因阳性1株。结论: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对氨基糖苷类药物耐药的主要原因是aac(3)-Ⅱ、aac(6’)-I b、ant(3”)-I、aph(3’)-I和ant(2”)-I等5种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的存在;从肺炎克雷伯菌中检出aac(6’)-I b-Cr型和aph(3’)-I均为国内首次。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基因谱及其遗传学特征。方法:对35株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aac(3)-Ⅰ,aac(3)-Ⅱ,aac(6′)-Ⅱ,ant(3″)-Ⅰ,ant(2″)-Ⅰ,aac(6′)-Ⅰ,aac(6′)-Ⅰb等7种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TEM,SHV,LEN,OKP,CTXM-1,CTXM-2,CTXM-9,GES,PER,VEB,OXA-10,OXA-1,OXA-2,DHA,ACT-1等15种β-内酰胺酶基因,intI1,intI2,intI3等3种整合子基因,tnpA(TnA转座子标记),merA(Tn21/Tn501转座子标记),qacEΔ1-sul1消毒剂耐药基因,qnr喹诺酮类耐药基因,共检测29种耐药基因并对部分产物进行测序。结果:35株肺炎克雷伯菌中检出β-内酰胺酶基因22株,阳性率62.9%。整合子基因阳性22株,阳性率62.9%。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阳性26株,阳性率74.3%。tnpA全部阴性。merA阳性2株,阳性率5.7%。qacEΔ1-sul1阳性13株,阳性率37.1%。qnr全部阴性。在测序中发现一种新的基因型,并以aac(6′)-Ⅰb-Suzhou型命名,登录于美国NCBI(登录号:EF375621)。结论: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基因及耐消毒剂基因的携带率非常高,耐药基因谱及其遗传学特征非常复杂。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肠道杆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及其耐药基因。方法选取16株临床分离的肠道杆菌,用纸片扩散法检测其对14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PCR法检测TEM型β-内酰胺酶基因、DHA和ACT-1型AmpC酶基因、aac(6′)-Ⅰb型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qacEΔ1-sul1耐消毒剂和磺胺基因。结果多重耐药菌对氨苄西林、哌拉西林、头孢噻吩全部耐药,其余药物显示不同程度的耐药。TEM型β-内酰胺酶基因检测均为阳性。对卡那霉素耐药的志贺菌和大肠埃希菌aac(6′)-Ⅰb基因检测阳性,大肠埃希菌qacEΔ1-sul1基因检测均为阳性而志贺菌均为阴性。AmpC酶基因检测结果有2株菌ACT-1阳性而DHA全阴。结论多重耐药细菌存在多种耐药基因。  相似文献   

6.
阴沟肠杆菌连续分离株菌株亲缘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了解临床分离的阴沟肠杆菌耐药基因研究存在状况和菌株的亲缘性。方法自临床分离44株阴沟肠杆菌,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耐药基因(14种)。结果 44株阴沟肠杆菌中TEM阳性24株(54.5%)、DHA阳性5株(11.4%)、ACT-1阳性35株(79.5%)、aac(3)-Ⅱ阳性11株(25.0%)、aac(6’)-Ⅰ阳性31株(70.5%)、ant(3”)-Ⅰ阳性15株(34.1%)、dfrA17阳性20株(45.5%)、qacE△1-sulⅠ阳性36株(81.8%)、intⅠ1阳性38株(86.4%),其余基因均阴性。存在克隆传播现象。结论 临床分离的阴沟肠杆菌TEM、DHA、ACT-1、aac(3)-Ⅱ、aac(6’)-Ⅰ、ant(3”).Ⅰ、dfrA17、qacE△l-sulⅠ、intⅠ1基因携带率高。阴沟肠杆菌可导致克隆传播医院内感染,并存在暴发性流行。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我院临床分离的30株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中16SrRNA甲基化酶基因及氨基糖甙类修饰酶(AMEs)基因存在状况。方法收集山东和江苏两地医院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共50株(山东烟台多重耐药30株,江苏泛耐株20株),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及序列分析的方法分析6种16SrRNA甲基化酶(armA、rmtA、rmtB、rmtC、rmtD、npmA)和6种AMEs基因aac(3)-I、aac(3)-II、aac(6’)-Ib、aac(6’)-II、ant(3”)-I和ant(2”)-I。结果山东烟台30株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中4种基因aac(3)-II、aac(C)-II、ant(3”)-I和ant(2”)-I的阳性株数分别为6株(20%)、14株(46.7%)、11株(36.7%)和1株(3.3%),其余8株基因均为阴性;AMEs基因总阳性率为50%(15/30)。江苏20株泛耐株中6种基因rmtB、aac(3)-II、aac(6’)-Ib、aac(6’)-II、ant(3”)-I和ant(2”)-I的阳性株数分别为ll株(55%)、12株(60%)、7株(35%)、12株(60%)、10株(50%)和9株(45%),其余6株基因均为阴性;AMEs基因总阳性率为95%(19/20)。结论铜绿假单胞菌存在16SrRNA甲基化酶基因为国内首次报道;铜绿假单胞菌AMEs基因携带率很高;两家医院检出酶基因种类有差别。  相似文献   

8.
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相关耐药基因检测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目的 为了解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A)β内酰胺类耐药相关基因、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AMEs)、消毒剂与磺胺类耐药基因(qacE△1-sull)和质粒介导的氟喹诺酮类耐药基因(qnr)存在情况。方法 对2005年1~10月份临床分离的36株多重耐药菌株(耐三类抗菌药物者),应用聚合酶链反应进行检测。结果 36株MDRPA中6株(9.7%)对受试的19种抗生素都不敏感。TEM、CARB、aac(6’)-I、aac(6’)-II和qacEa△1-sull扩增阳性株分别为4株(11.1%)、5株(13.9%)、4株(11.1%)、4株(11.1%)和8株(22.2%)。OprD2基因缺失率为19.4%(7/36)。而PER、OXA.23群、OXA-24群、GES、DHA、IMP、VIM、SPM、GIM和qnr扩增均阴性。结论 MDRPA中qacEa△1-sull和CARB基因携带率高,OprD2基因缺失率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铜绿假单胞菌的多重耐药情况和有关机理。方法聚合酶链反应(PCR)法对多重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进行β-内酰胺酶基因、氨基糖苷类修饰酶(AMEs)基因、耐消毒剂和磺胺基因(qacE△1—sul1)的检测。并对CARB基因进行了测序。结果PCR显示CARB、TEM型β-内酰胺酶基因,aac(6’)-Ⅰ、aac(6’)-Ⅱ、ant(2″)-Ⅰ、ant(3″)-Ⅰ AMEs基因、qacE△1-sul1耐消毒剂基因和耐磺胺基因扩增阳性,oprD2基因扩增检测呈缺失型。CARB基因扩增产物测序,经BLAST程序分析(WWW.ncbi.nlm.nih.gov)为CARB-3型。结论铜绿假单胞菌存在多重耐药基因,管壁涂有季胺类、双胍类消毒剂和磺胺的Ⅱ代导管的抑菌效果需重新评价。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1株多耐药阴沟肠杆菌(MDR—ECL)耐药基因携带状况。方法采用PCR检测该株MDR—ECL菌22种基因。结果该株MDR—ECL菌携带TEM、SHV、CTX—M-1、aac(3)-Ⅱ、aac(6’)-Ⅰb、ant(2”)-Ⅰ、qnrA基因。结论该株MDR—ECL菌携带多种耐药基因是多耐药原因。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泛耐恶臭假单胞菌40种耐药机制。方法应用法国梅里埃公司的API鉴定条/PSE5.0药敏条和美国BD公司的Phoenix NMIC/ID-109鉴定/药敏板鉴定和细菌药敏试验,应用PCR法检测1株泛耐恶臭假单胞菌临床分离株30种β-内酰胺酶基因、6种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AMEs)、消毒剂/磺胺耐药基(qacE△1-sul1)、整合子(int)1、2、3等40种耐药基因,分析其分布情况。结果在本株菌,8种耐药基因阳性(二种β-内酰胺酶基(b1aCARB、b1aVIM)、4种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aac(6′)-Ⅰb、aac(3)-Ⅱ、ant(3″)-Ⅰ、ant(2″)-Ⅰ)和二种整合子基因(qacE△1-sul1、intⅠ1),其它28种β-内酰胺酶基因、2种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aac(6′)-Ⅱ、aac(3)-Ⅰ)和二种整合子基因(intⅠ2、intⅠ3)均为阴性。结论本株泛耐菌耐药机制为多重机制,主要与b1aCARB、b1aVIM、AMEs和Ⅰ类整合子有关。经检索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和medline数据库,本研究是泛耐恶臭假单胞菌检测耐药基因最多的报道,也是第一篇从恶臭假单胞菌检出β-内酰胺酶b1aCARB和aac(3)-Ⅱ、aac(6′)-Ⅰb、ant(3″)-Ⅰ、ant(2″)-Ⅰ)耐药基因的报道。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痰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39种耐药相关基因。方法应用法国梅里埃公司的API鉴定条/PSE5.0药敏条和美国BD公司的Phoenix NMIC/ID-109鉴定/药敏板鉴定和细菌药敏试验,应用PCR法检测分离于慢性重型肝炎患者合格痰标本1株泛耐Ab临床分离株29种β-内酰胺酶相关基因(bla)、6种氨基糖甙类修饰酶基因(AMEs)、消毒剂/磺胺耐药基因(qacE△1-sull)、3种整合子基因(intl1、2、3)等39种耐药相关基因,分析其分布情况。结果本株菌7种耐药相关基因阳性(二种bla基因(blaTEM、blaADC)、三种AMEs基因(aac(6′)-Ib、aac(3)-Ⅰ、ant(3″)-Ⅰ、qacE△1-sul1和Ⅰ类整合子基因(intIl));其它27种bla基因、3种AMEs基因(aac(6′)-Ⅱ、aac(3).Ⅱ)、ant(2″)-Ⅰ和2种整合子基因(intI2、intI3)均为阴性。结论本株泛耐菌耐药机制为多重机制,主要与7种耐药相关基因(blaTEM、blaADC、aac(6′)-Ib、aac(3)-Ⅰ、ant(3″)-Ⅰ、qacE△1-sull和Ⅰ类整合子)有关。经检索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和medline数据库,本研究是泛耐Ab检测耐药相关基因最多的报道。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临床分离的阴沟肠杆菌耐药基因存在状况。方法 对临床分离74株阴沟肠杆菌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耐药基因(14种)。结果 74株中TEM、OXA-1 group、DHA、ACT-1、aac(3)-Ⅱ、aac(6’)-Ⅰ、ant(3”)-Ⅰ、qnr、sul Ⅰ、dfrA1和dfrA17阳性率分别为58.1%、2.7%、27.0%、64.9%、16.2%、64.9%、28.4%、4.1%、74-3%、2.7%和27.0%,其余基因均阴性。结论 临床分离的阴沟肠杆菌TEM、ACT-1、aac(6’)-Ⅰ、sul Ⅰ基因携带率高。  相似文献   

14.
鲍曼不动杆菌耐药基因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了解鲍曼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i, Ab)中β-内酰胺酶和氯己定-磺胺耐药基因存在状况。方法 对20株Ab菌采用K-B纸片扩散法进行了抗菌药物敏感性的测定,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TEM、ADC、DHA、SHV、PER等5种β-内酰胺酶基因和氯己定-磺胺(qacE△1-sul1)耐药基因。结果 20株Ab菌中TEM基因阳性12株(60%)、ADC基因阳性11株(55%)、DHA基因阳性10株(50%)、SHV基因阳性1株(5%),PER基因阴性,qacE△1-sul1基因阳性14株(70%)。结论 该20株菌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耐药与产β-内酰胺酶密切相关,氯己定-磺胺基因携带率亦较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我院临床分离的30株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中16SrRNA甲基化酶基因及氨基糖苷类修饰酶(AMEs)基因存在状况。方法收集山东和江苏两地医院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共50株(山东烟台多重耐药30株,江苏泛耐株20株),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及序列分析的方法分析6种16SrRNA甲基化酶(armA、rmtA、rmtB、rmtC、rmtD、npmA)和6种AMEs基因aac(3).Ⅰ、aac(3)-Ⅱ、aac(6’)-Ⅰb、aac(6’)-Ⅱ、ant(3″)-Ⅰ和ant(2″)-Ⅰ。结果山东烟台30株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中4种基因aac(3)-Ⅱ、aac(6')-Ⅱ、ant(3″)-Ⅰ和ant(2″)-Ⅰ的阳性株数分别为6株(20%)、14株(46.7%)、11株(36.7%)和1株(3.3%),其余8株基因均为阴性;AMEs基因总阳性率为50%(15/30)。江苏20株泛耐株中6种基因rmtB、aac(3)-Ⅱ、aac(6')-Ⅰb、aac(6’)-Ⅱ、ant(3’r)-Ⅰ和ant(2″)-Ⅰ的阳性株数分别为11株(55%)、12株(60%)、7株(35%)、12株(60%)、10株(50%)和9株(45%),其余6株基因均为阴性;AMEs基因总阳性率为95%(19/20)。结论铜绿假单胞菌存在16SrRNA甲基化酶基因为国内首次报道;铜绿假单胞菌AMEs基因携带率很高;二家医院检出酶基因种类有差别。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基因存在状况和遗传学背景。方法聚合酶链反应法对多重耐药的肺炎克雷伯菌进行β-内酰胺酶基因、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质粒AmpC酶基因、qacE△1-sull耐消毒剂和磺胺基因、整合子遗传标记(整合酶基因)、Tn21/Tn501转座子遗传标记(汞离子还原酶基因)检测。结果TEM、SHV型β-内酰胺酶基因,DHA型质粒AmpC酶基因,aac(6’)-I型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qacE△1-sull耐消毒剂和磺胺基因,整合子遗传标记(intIl整合酶基因),Tn21/Tn501转座子遗传标记(merA汞离子还原酶基因)检测阳性。结论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存在多种耐药基因和I类整合子、Tn21/Tn501转座子。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慢性重型肝炎患者泛耐铜绿假单胞菌40种耐药相关基因。方法应用法国梅里埃公司的API鉴定条/PSE5.0药敏条和美国BD公司的Phoenix NMIC/ID-109鉴定/药敏板鉴定和细菌药敏试验,应用PCR法检测1株泛耐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离株29种β-内酰胺酶相关基因、外膜蛋白D2基因(oprD2)、6种氨基糖甙类修饰酶基因(AMEs)、消毒剂/磺胺耐药基因(qacE△1-sull)、3种整合子基因(intI1、2、3)等40种耐药相关基因,分析其分布情况。结果在本株菌,6种耐药相关基因阳性(二种β-内酰胺酶基因(blaTEM、blaOXA10)、二种氨基糖甙类修饰酶基因(aac(6′)-Ⅱ、aac(3)-Ⅱ)、qacE△1-sull和Ⅰ类整合子基因(intI1)),同时oprD2缺失;其它27种β-内酰胺酶基因、4种氨基糖甙类修饰酶基因(aac(6′)-Ⅰb、aac(3)-Ⅰ、ant(3″)-Ⅰ、ant(2″)-Ⅰ)和2种整合子基因(intI2、intI3)均为阴性。结论本株泛耐菌耐药机制为多重机制,主要与7种耐药相关基因(blaTEM、blaOXA10、oprD2缺失、aac(6′)-Ⅱ、aac(3)-Ⅱ、qacE△1-sul1和Ⅰ类整合子)有关。经检索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和medline数据库,本研究是泛耐铜绿假单胞菌检测耐药相关基因最多的报道。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临床分离的阴沟肠杆菌对β内酰胺类和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耐药性及其耐药基因。方法采用ATB药敏试验板微量肉汤法,对20株临床分离的阴沟肠杆菌进行抗生素敏感试验,PCR方法检测TEM、SHV、CTX-M、OXA-1群、PER、VEB、GES、DHA、M IR等9种BLAs基因与aac(3)-Ⅰ、aac(3)-Ⅱ、aac(6′)-Ⅰ、aac(6′)-Ⅱ、ant(3″)-Ⅰ、ant(2″)-Ⅰ等6种AMEs基因。结果该20株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均敏感,对其他抗生素的耐药率在50.0%~85.0%之间。M IR、DHA和TEM基因的阳性率分别为70.0%、45.0%和55.0%,而其余BLAs基因均阴性。19株(95.0%)检出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ant(6′)-Ⅰ、ant(3″)-Ⅰ、ant(2″)-Ⅰ、ant(6′)-Ⅱ、aac(3)-Ⅱ基因的阳性率分别为50.0%、15.0%、10.0%、5.0%、5.0%,而anc(3)-Ⅰ基因均阴性。结论临床分离的阴沟肠杆菌多重耐药严重,其β内酰胺酶基因和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携带率高。  相似文献   

19.
1株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耐药基因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了解1株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PDRPA)耐药基因携带状况。方法采用PCR检测该株PDRPA菌44种基因。结果该株PDRPA菌携带TEM-1、OXA.10、PER-1、aac(3)-Ⅱ、aac(6’)-Ⅱ、ant(3”)-Ⅰ、rmtB、sull、cmlA、intⅠ1、merA基因,且伴有oprD2缺失。结论该株PDRPA菌携带多种耐药基因是泛耐药原因。  相似文献   

20.
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消毒剂-磺胺耐药基因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消毒剂和磺胺耐药基因存在状况。方法 采用PCR检测qacE△1-sul Ⅰ基因。结果 35株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qacE△1-sul Ⅰ基因阳性13株(37.1%)。结论 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qacE△1-sul Ⅰ基因携带率很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