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关于肝病患者氨基酸代谢紊乱的意义及其治疗的现状,晚近已有详细的综述。许多临床观察和动物实验提示,肝性脑病和多种肝病时氨基酸代谢有明显改变,主要表现为血浆中芳香族氨基酸(苯丙氨酸及酪氨酸,简称AAA)的浓度增高,支链氨基酸(异亮氨酸、亮氨酸及缬氨酸,简称BCAA)的浓度减少,[异亮] [亮] [缬]/[苯丙] [酪](BCAA/AAA)克分子比值降低,这些血浆氨基酸的失衡与肝性脑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因此,许多作者用BCAA治疗肝性脑病及其它肝病患者,纠正血浆氨基酸的失衡,取得满意疗效;但同时亦指出,同一肝病,甚至同一病  相似文献   

2.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60例不同肝病患者与12例正常对照者血浆氨基酸水平。探讨氨基酸谱型对肝病诊治的临床意义。结果发现,急性病毒性肝炎、慢迁肝、慢活肝、失代偿期肝硬化及原发性肝癌时的氨基酸谱不尽相同。分析氨基酸谱型对肝病的鉴别诊断有一定价值。血浆氨基酸与多数常规肝功能试验结果无相关性,仅BCAA/AAA比值与血清白蛋白浓度呈正相关,提示氨基酸谱型的异常主要反映了肝细胞代谢状态的改变。血浆氨基酸分析对肝病治疗中正确使用氨基酸溶液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测定117例各种肝病及阻塞性黄疸患者的血浆氨基酸,经统计结果证实,不同肝病有各异的氨基酸特征。其中以肝脑病,肝细胞性黄疸、阻塞性黄疸、原发性肝癌组之变化更显著。  相似文献   

4.
肝炎后肝硬化腹水氨基酸谱改变的临床意义探讨杨乐薇,金瑞北京隆福医院(100010)北京佑安医院(100054)肝病患者血浆氨基酸的变化已有不少报道,但肝炎后肝硬化腹水氨基酸谱的改变情况及检测意义则罕有资料。本文对32例肝炎后肝硬化血浆及腹水中19种氨...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已观察到严重肝病包括重型肝炎(重肝)时除有血氨的增高外,尚有血浆氨基酸的变化,这种变化与肝性脑病的发生及肝损害的程度有密切关系。本文通过46例重肝患者血浆氨基酸和血氨的动  相似文献   

6.
说到氨基酸输液,通常我们有一个错误的认为:氨基酸输液是营养输液。其实,临床上使用的氨基酸输液分为营养型和治疗型两类,在使用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的病理、生理需要合理选用,防止滥用而引起毒副反应。1.肝脏疾病用氨基酸输液这类氨基酸输液是根据肝病或肝昏迷发病机理研制而成的,是因为严重肝病时血浆中芳香氨基酸水平高,支链氨基酸水平低,故在肝病用氨基酸输液中支链氨基酸含量高,芳香氨基酸含量低,支/芳物质的量比值可达37.0以上,具有改善症状,纠正肝昏迷时血浆中氨基酸异常,提供营养和提高成活率等作用。目前常用的此类氨基酸有F0-80,其…  相似文献   

7.
作者用4种稳定性核素标记的支链氨基酸和芳香氨基酸对正常人与重型病毒性肝炎(重型肝炎)患者进行示踪动力学的研究。结果显示重型肝炎患者苯丙氨酸的血浆代谢库增大,而3种支链氯基酸的血浆库则减少。因此为了有效地纠正肝病时血浆氨基酸的不平衡,一方面需采用氨基酸制剂滴注疗法,另一方面还需采取措施减少支链氨基酸的降解。  相似文献   

8.
1965年以来,国外学者对肝脏疾病患者血浆氨基酸浓度的变化进行了研究,发现慢性肝病恶化时,血浆中支链氨基酸下降,而芳香族氨基酸上升,特别是甲硫氨酸、苯丙氨酸、酪氨酸、天门冬酰胺、谷酰胺及丙氨酸比正常人要高2~4倍。急性肝机能不全的患者,除支链氨基酸保持正常或轻度下降外,其他氨基酸均见升高。1976年,Fischer在对血浆氨基酸浓度变化规律与产生肝性脑病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肝性脑病的假性神经介质学说。迄今为止,氨基酸代谢紊乱在肝脏疾患及肝性脑病发病学上的机理还不十分清  相似文献   

9.
近年,国内外对严重肝病患者的血浆氨基酸代谢紊乱及其与肝昏迷的关系已予以极大的重视,但对重症病毒性肝炎(简称重肝)患者有关这方面的系统研究甚少。从1981年下半年开始,我们应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对26例不同类型重肝患者进行血浆游离氨基酸测定,以进一步观察重肝患者血浆基酸型式的特点,并对其临床意义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氨基酸制剂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根据氨基酸输液的组成及临床应用,分为(1)营养用;(2)肝病用;(3)肾病用;(4)代血浆用;(5)止血用;(6)小儿用等6类。内科治疗常用的为肝病用的支链  相似文献   

11.
关于肝性脑病的发病机理至今虽有氨中毒、假性神经介质、氨基酸代谢紊乱(支/芳失调)等多种学说,但仍有争论。为进一少了解肝病患者血氨变化,我院检测182例肝病患者的血氨值,现分析讨论如下: 材料和方法 1.研究对象:182例均为本院住院患者。  相似文献   

12.
中药治疗肝病效果较好。肝病是全身性疾病,但病变主要在肝。人体肝脏系重要的物质代谢器官。肝内氨基酸代谢的酶类含量极为丰富,肝病时血中氨基酸含量发生明显变化;重症肝炎血浆中支链氨基酸与芳香族氨基酸比值也发生改变。一贯煎是清代名方,有滋阴疏肝之功,统治胁痛,吞酸吐苦,症瘕等一切肝病,疗效显著,为进一步揭示一贯煎在临床应用过程中的治疗作用,我们对一贯煎煎剂及加味方(肝胃乐)进行氨基酸分析,作为临床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血浆置换与血液灌流治疗重型肝病的疗效及观察不良反应。方法:收集47例血浆置换与血液灌流等人工肝治疗的重型肝病患者及58例同期综合基础治疗的重型肝病患者,对比疗效及观察人工肝治疗的不良反应。结果:人工肝治疗组治愈好转率明显高于综合基础治疗组,但血浆置换与血液灌流两组疗效无差异,血浆置换症状减轻明显,但不良反应稍多。结论:血浆置换与血液灌流等人工肝治疗是重型肝病的较好方法,但要注意血浆过敏等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正> 目前对慢性肝病伴肝昏迷的治疗主要在于降低血氨、解除氨中毒和用左旋多巴取代脑组织中假性神经递质,使大脑恢复正常功能。但上述治疗不能改善病人的肝功能及解决肝性脑病病人的营养问题。1975年Fischer 等发现慢性肝功能不全或肝性脑病患者血浆氨基酸型式发生紊乱。他首次用特制的氨基酸混合液给实验性肝性脑病动物和病人输注,以纠正血浆氨基酸型式的异常状态,从而使动物和人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三级肝硬化患者血浆中支链氨基酸与芳香氨基酸数值的变化情况。方法:使用氨基酸分析仪检测三级肝硬化患者氨基酸数值。结果:随肝病加重,支/芳比值逐渐减低,各组间的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支/芳比值可作为了解肝硬化病情严重程度和判断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慢性肝病患者血浆瘦素(Leptin)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男性慢性肝炎、脂肪肝、肝硬化患者及正常男性对照各25例,分别测量其身高、体重,计算体重指数(BMI)、腰围/臀围比(WHR);血浆Leptin水平采用ELISA的方法测定,比较各慢性肝病组与对照组及慢性肝病不同病因亚组血浆Leptin水平的变化。结果肝炎组、脂肪肝组、肝硬化组血浆Leptin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血浆瘦素水平与肝功能分级相关。结论慢性肝病患者血浆Leptin水平升高,Leptin可能参与了慢性肝病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17.
正常情况下,人体血液及组织间的氨基酸维持一定的动态平衡。而在病理状态下(如:消耗性疾病,小肠吸收不良、肝肾功能衰竭、遗传病及癌症时)则平衡失调。目前我国各年龄组健康人(特别是健康老年人)的血浆氨基酸正常值尚未见报告。本文分析了107例18~64岁健康成人及65岁以上老年人的血浆氨基酸图象,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肝病患者普遍存在营养失调,失调的程度与患者疾病进展和死亡率相关,而适当的营养治疗可以改善疾病的转归.简述了肝病患者营养失调的原因、后果、营养状态评估以及营养治疗的建议,有助于指导患者饮食和康复.  相似文献   

19.
肝病患者血清氨基酸变化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解肝病患者氨基酸谱的变化,本文作者检测了不同肝病患者血清中氨基酸谱.  相似文献   

20.
作者采用安息香为柱前荧光衍生剂的高效液相层析法检测几种肝病患者血浆中胍类化合物的含量。结果表明,血浆中胍基乙酸在肝硬化等重症肝病时显著升高,在其它肝病时未见明显变化;血浆中其它胍类化合物在几种肝病时均未见明显的改变。肝病时血浆胍类化合物的变化与其它常见肝功能指标的变化没有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