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5 毫秒
1.
目的:探讨应用0.5%聚维酮碘冲洗结膜囊预防白内障术后眼内炎的效果。方法将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手术治疗的4000例老年性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术前应用0.5%聚维酮碘冲洗结膜囊,3 min后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结膜囊;对照组应用妥布霉素、无菌生理盐水冲洗结膜囊。观察两组冲洗前后结膜囊细菌培养阳性率、对眼表的毒副作用及术后眼内炎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细菌培养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眼表的影响无统计学差异;实验组无眼内炎发生,对照组发生2例眼内炎。结论应用0.5%聚维酮碘冲洗结膜囊可明显降低结膜囊细菌培养阳性率,且对眼表无明显不良反应,可替代妥布霉素用于老年性白内障术前结膜囊冲洗。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聚维酮碘二次冲洗法对白内障手术结膜囊消毒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8月至2017年10月600例白内障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0例。在手术前均安排2次结膜囊冲洗。第一次结膜囊冲洗在术前,2组均使用聚维酮碘稀释液。第二次结膜囊冲洗在开睑后,观察组采用聚维酮碘原液冲洗,对照组采用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冲洗。冲洗后分别取患者结膜囊病原菌,统计冲洗后结膜囊病原菌培养阳性结果及术后眼内炎发生率。结果 600例白内障患者第一次结膜囊冲洗后共检出病原菌96株,第二次结膜囊冲洗后共检出病原菌34株。观察组第二次结膜囊冲洗后病原菌检出率为0.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7%(P 0.05),眼内炎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聚维酮碘二次冲洗法具有良好消毒效果,可以有效清除结膜囊病原菌,具有较高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 0 .3%盐酸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对白内障患者术前结膜囊细菌的抗菌效果。方法 :将白内障 6 0例、6 0眼随机分为 0 .3%盐酸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组 (实验组 )和 0 .2 5 %氯霉素滴眼液组 (对照组 ) ,未用药前均先对结膜囊行细菌培养 ,应用 0 .3%盐酸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和 0 .2 5 %氯霉素滴眼液 3d后 ,再行结膜囊细菌培养 ,观察结膜囊内的细菌变化。结果 :未用药前实验组 14例细菌培养阳性 ,对照组 12例细菌培养阳性 ;用药后实验组 2例阳性 ,对照组 9例阳性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结论 :0 .3%盐酸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是白内障术前清洁结膜囊 ,预防眼内感染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白内障手术灌注液中庆大霉素对白内障患者结膜囊细菌的作用,为制定围手术期眼内炎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集200例白内障患者结膜囊拭子标本,进行细菌培养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观察检出细菌对20 μg/mL、40 μg/mL、80 μg/mL庆大霉素和2 μg/mL左氧氟沙星敏感率。结果:结膜囊细菌培养阳性检出率为62%,其中以表皮葡萄球菌为主,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出率为3.22%,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MRSE)检出率为28.2%;全部检出细菌对20 μg/mL、40 μg/mL、80 μg/mL庆大霉素和2 μg/mL左氧氟沙星敏感率分别为79.84%、95.16%、97.58%、78.23%,中高浓度庆大霉素和左氧氟沙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MRSA和MRSE对20 μg/mL、40 μg/mL、80 μg/mL庆大霉素和2 μg/mL左氧氟沙星敏感率分别为69.23%、94.87%、100%、41.03%,各浓度庆大霉素和左氧氟沙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白内障患者结膜囊细菌对灌注液中庆大霉素具有较高的敏感度,灌注液中加入适宜浓度庆大霉素,作为白内障围手术期眼内炎预防的措施应继续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内眼手术前3个阶段结膜囊细菌学分布状态,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将无睑缘炎、结膜囊外观整洁、泪道冲洗通畅的内眼手术患者50例,分别于入院未使用抗生素滴眼液滴眼前、使用抗生素滴眼液点眼3天后、手术消毒前三个阶段进行结膜囊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未使用抗生素眼液点眼前的结膜囊细菌培养阳性率为52%,经抗生素眼液点眼3天后结膜囊细菌培养阳性率为24%,手术消毒前结膜囊细菌阳性率为20%。结论正常结膜囊可以有各种致病菌或非致病菌存在,提示内眼手术前及术后均应加强抗生素眼液点眼,术后口服或注射抗生素,以减少眼内炎发生。  相似文献   

6.
患者 ,女性 ,4 9岁 ,农妇 ,因左眼白内障摘除术后疼痛、畏光、流泪 6个月入院。入院前 6月在外院行“左眼白内障囊外摘除术” ,术后 2 0天始感左眼刺痛 ,并逐渐加重 ,未经正规治疗。查 :VOD3 .5,Vos3 .0 ,左眼眼压Tn - 2 ,眼位佳 ,眼睑肿胀 ,结膜高度水肿 ,混合充血 ,角膜轻度混浊 ,Kp( -) ,AR(± ) ,虹膜上方缺损 ,瞳孔呈梨形 ,上移 ,晶体缺如 ,部分皮质残留并混浊 ,玻璃体及眼底无法窥见。CT示左眼眶内局限性炎变 ,B超示左眼玻璃体混浊、渗出物机化 ,视网膜脱离 ,房水细菌培养阴性 ,入院诊断 :左眼眼内炎。入院后经静滴先…  相似文献   

7.
<正> 患者,魏××,男,68岁.以双眼搐搦性白内障先后行左眼、右眼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术后均给予青霉素640万u,地塞米松10mg静点,1日1次,共3天。第二只眼术后第4天停用抗生素及激素。第5天病人突感头痛、眼痛。检查:右眼视力光感/眼前;结膜高度水肿、暴露于睑裂外,结膜囊有脓性分泌物,角膜失去光泽,轻度混浊,前房积脓;眼底红光反射消失。急检血常规:WBC18.000×10~9,S0.87。Ly0.13。确诊为急性化脓性眼内炎。即行结膜囊分泌物细菌培养及药敏.并立即给予先锋霉素V3.0每日2次静点,口服强地松以80mg起始,结膜下注射庆大霉索2万u、地塞米松1mg,每日2次,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白内障围手术期结膜囊菌群的分布及药敏试验结果。方法 选取264例白内障患者,分别在患者入院后、手术消毒前、手术消毒后、手术结束后四个时间点取样,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比较不同时期的细菌培养结果和药敏结果。结果 入院后结膜囊细菌培养阳性率明显高于手术消毒前、手术消毒后及手术结束后;入院后结膜囊细菌培养以表皮葡萄球菌为主;革兰氏阳性球菌对头孢西丁、加替沙星、左氧氟沙星等敏感性较高。结论 表皮葡萄球菌是结膜囊最常见的细菌,术前应常规应用抗生素点眼,聚维酮碘冲洗结膜囊等来预防术后感染性眼内炎。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为患者实施白内障手术前用左氧氟沙星滴眼与进行结膜囊冲洗对杀灭结膜囊内细菌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贵港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收治的100例(100眼)拟行白内障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在每例患者的结膜囊中采集3次标本,观察在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前、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后、术前冲洗结膜囊后其结膜囊中细菌的分布情况、其术后恢复的情况、住院时间及发生眼内炎症的情况。结果:在患者入院后第一天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前、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后、术前冲洗结膜囊后对其进行3次细菌培养结果显示,其所感染的细菌中占比最高的细菌均为表皮葡萄球菌(分别占34.00%、18.00%、12.00%)。对为本组患者进行细菌培养获得的所有菌株进行分离培养并进行药敏实验的结果显示,这些菌株对左氧氟沙星的敏感性最强(77.1%),对氯霉素的敏感性最低(10.77%)。经治疗后,本组患者的病情均被治愈,其平均住院时间为3.25±1.5d,无1例患者发生眼内炎症。结论:在为白内障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前为其用左氧氟沙星滴眼与进行结膜囊冲洗能够有效杀灭其结膜囊内的细菌,降低其术后眼内炎症的发病率,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聚维酮碘结膜囊浸泡结合头孢呋辛钠前房注射控制白内障术后眼内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本院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两年间实施各类白内障手术10327例12144只眼,年龄为出生后2个月至102岁,平均年龄(67±0.28)岁,男4318例,女6009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采用0.5%聚维酮碘皮肤消毒,同时采用聚维酮碘结膜囊浸泡3分钟后开始手术。临床观察组5550例6189只眼,术毕前房注射头孢呋辛钠0.1mg/ml,对照组4777例5955只眼不使用头孢呋辛钠。结果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分别进行视力、裂隙灯、眼压、验光、眼底检查,临床观察组,5550例6189只眼无一例发生眼内炎,对照组4777例5955只眼,发生眼内炎2例,疑似眼内炎1例,占0.5‰,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于白内障手术患者给予聚维酮碘结膜囊浸泡结合头孢呋辛钠前房注射能够收到良好的效果,可有效控制眼内炎的发生,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治疗白内障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邓衍超  裴文萱 《重庆医学》2007,36(7):630-631
目的 观察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我们对187例200眼白内障患者,取上方巩膜反眉状6mm隧道切口,均行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植入光学部直径6mm聚甲基丙稀酸甲酯(PMMA)硬性人工晶体,观察术后视力、角膜散光及并发症.结果 术后第1天视力0.3~1.0者 169例182眼,占91%,数指/眼前~0.2 者18例18眼,占9%,散光15眼,平均0.75D,少数出现并发症,角膜水肿、房水混浊、一过性高眼压,经处理未见严重并发症.结论采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疗效显著,并发症少,适应证广泛,尤其适合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硬核性白内障小切口囊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减少手术并发症,提高疗效的方法。方法对2004年1月~2006年2月98例(126眼)行老年硬核白内障小切口囊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8例(126眼)仅6例出现后囊破裂,玻璃体脱出;所有患者视力均有提高,其中,术后1周≥0.3者121眼,术后1个月≥0.5者119眼,脱残率为98%。结论在硬核白内障复明手术中采用巩膜隧道小切口能有效减少手术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成本,手术操作步骤简化安全,易于在基层白内障复明活动中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表面麻醉下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并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的疗效及其可行性。方法:在扶贫复明行动中,随机选择性地对87例92只眼行表面麻醉下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并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满意率达90.2%(83只眼),有效率达96.7%(89只眼)。后囊膜破损玻璃体丢失率3.3%(3只眼),术中追加球后麻醉,方完成手术。后囊膜破损玻璃体丢失率比同期球周麻醉后囊膜破损玻璃体丢失率还低,这可能与我们初次把表面麻醉用于白内障囊外摘除术,病例选择谨慎有关。结论:表面麻醉下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并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是一种安全有效且简便易行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4.
庞永明  尼亚美 《西部医学》2011,23(11):2154-2155
目的探讨无粘弹剂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加人工晶体植入术在治疗非洲黑人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56例(156眼)黑人白内障患者行无粘弹剂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加人工晶体植入术,并评估疗效。结果术后1周视力≥0.3者占71.8%(112眼),视力≥1.0者占11.5%(18眼)。3个月后视力≥0.3者占93.6%(146眼),视力≥1.0者占15.4%(24眼)。结论无粘弹剂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损伤小,术后视力恢复好。在非洲地区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加人工晶体植入术200例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春霞  马光权  谢红芸 《河北医学》2011,17(8):1045-1047
目的:探讨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加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方法与临床效果。方法:对200例(226眼)白内障患者进行囊外摘除和人工晶体植入术,并对术后视力和角膜曲率等进行分析。结果:术后一周,患者视力≥1.0者18眼(8.0%),≥0.5者156眼(69.0%),≥0.1者35眼(15.5%),0.1以下者17眼(7.5%);角膜散光屈光度为(1.55±0.48)D;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采用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加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疗效可靠,手术快捷,对组织损伤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王著玲 《中外医疗》2016,(22):119-121
目的:探讨老年性白内障和合并糖尿病的白内障患者手术前结膜囊细菌种类及药物敏感性。方法进行病例对照研究。整群选取2014年5月—2015年12月在该院手术的白内障患者178例(200只眼)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老年性白内障89例(100只眼)和合并糖尿病的白内障患者89例(100只眼),对术前患者结膜囊取材进行细菌培养,并观察培养阳性的细菌对临床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性。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老年性白内障和合并糖尿病的白内障患者细菌培养阳性率分别为28%和48%,合并糖尿病的白内障患者细菌培养阳性率显著高于老年性白内障(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革兰氏阳性球菌占总检出菌的65%,表皮葡萄球菌检出率最高,其次是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氏阴性杆菌列第三位,微球菌属检出率最低。大多数菌株对氧氟沙星、妥布霉素、万古霉素、新霉素敏感性较好,对妥布霉素、环丙沙星耐药率分别为11%和9%,大多数革兰氏阳性球菌对庆大霉素、红霉素、青霉素耐药性下降。结论合并糖尿病的白内障患者是感染发生的高危人群,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是降低和避免感染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7.
INTRODUCTIONSomestudieshaveindicatedthatthetumournecro-sisfactor(TNF)isinvolvedinthepathogenesisofvari-ousdiseases,suchasacut...  相似文献   

18.
韦玉玲 《华夏医学》2012,25(2):207-209
目的:探讨颞侧反眉状隧道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在抗青光眼术后白内障囊外摘除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疗效。方法:对抗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57例(65眼)白内障患者,采用颞侧反眉状隧道小切口非超声乳化行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术后视力、并发症、眼压、滤过泡等进行分析。结果:术后7d视力(含矫正视力)小于0.3者11眼(16.92%),0.3~0.5者43眼(66.15%),0.5以上者11眼(16.92%);在并发症中,发生角膜水肿13眼(20.00%),虹膜损伤14眼(21.54%),后囊破裂3眼(4.62%);所有病例眼压均控制在正常范围,滤过泡均能有效保留。结论:颞侧反眉状隧道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是治疗抗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白内障患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背景]探讨无缝合硬核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硬核白内障的疗效.[病例报告]回顾性分析接受无缝合硬核白内障囊外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38例(40眼)患者的术后视力、散光、角膜反应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并与同期41例(42眼)接受超声乳化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患者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见无缝合囊外摘除术组患者中术后3,7 d及1个月裸眼或矫正视力高于0.5者分别为24,34,38眼,高于1.0者分别为7,18,24眼;术后1周角膜散光度为(1.51±0.85)D,出现角膜水肿者为18眼,于2~7 d均消退;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无缝合囊外摘除术组患者中3眼于术后出现后囊破裂.[讨论]无缝合囊外摘除术是治疗硬核性白内障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反眉者式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对285例285眼白内障患者采用反眉式巩膜隧道小切口,晶体圈匙娩出晶状体核,囊袋内植入人工晶体,同时配合好术前术后护理。结果术后裸眼视力或矫正视力:>0.6者234眼(82%),0.3~0.5者30眼(11%),0.1~0.2者12眼(4%),<0.1者9眼(3%)。结论反眉式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并配合好围手术期护理,术后视力恢复快、并发症少、易于操作、经济实用,适合基层医院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