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异质性肺部状态,其特征是持续性、并通常是进行性的气流阻塞,包括支气管炎、细支气管炎在内的气道异常及呼吸困难、咳嗽、咳痰在内的慢性呼吸道症状等,是世界范围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中医学提出“肺与大肠相表里”,认为肺脏和大肠在生理病理方面相互联系影响,可采用补益肺脾肾,以及祛痰、逐瘀等治法肺肠同治。肠道菌群在人体的免疫、神经和代谢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并可能通过影响肺肠组织结构功能,调节肺部炎症和免疫等作用于COPD。中医药能够调控肠道菌群使其恢复平衡,从而有利于COPD的恢复,如以补益肺补肾为主的治法能够调控肠道菌群,改善肺肠组织损伤,调节肺部免疫;以祛痰、逐瘀为主的治法能够调控肠道菌群,降低肺部炎症反应。该文基于“肺与大肠相表里”,以肠道菌群为关键点,阐述了中医药调控肠道菌群治疗COPD的内涵,旨在为临床通过肠道菌群治疗COPD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邢代君  姜婷  郑心 《光明中医》2023,(12):2408-2410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以下简称肺癌)的病死率居恶性肿瘤首位,研究表明肠道菌群与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并会对治疗效果产生影响;“脾为之卫”是基于中医学中脾的生理功能中对其防病御邪作用的高度概括。脾与肺为母子之脏,健脾中药具有通过调节肠道菌群而达到防治肺癌的作用,中医学中的脾脏与系统生物学中的肠道菌群在影响机体消化、吸收及免疫等方面的作用异曲同工,故此文结合肠道菌群与“脾为之卫”防治肺癌的科学内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节饮食、重预警、从脾论治、测预后、顾护胃气等临床启发,以期运用微生物组学阐释中医学理论,为发挥中医学防治肺癌的优势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临床上,艾滋病患者常首先表现为脾胃受损,继而累及他脏气血阴阳。本文从脾胃升清降浊和主思藏意,以及脾胃与肠道菌群的共同作用等方面阐述“脾统四脏”与艾滋病肠道菌群调节的密切关系,认为“脾统四脏”对艾滋病的治疗具有指导意义,而调节肠道菌群可作为其突破点,为此提出益气健脾等法、脾与他脏同治思路,可为临床治疗艾滋病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脾脏——“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在机体中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HIV病毒侵袭人体后,脾胃首先受损,若脾运失常、脾气不和,湿浊由生,艾滋病患者则会出现腹泻的临床症状。有关本病论治,临床上多采取健脾益气、祛湿止泻的治法。研究显示,肠道菌群失调情况在艾滋病患者中普遍存在[1],腹泻的发生和肠道菌群失调有着密切的关系。故笔者以肠道菌群和中医学“脾”的相关理论知识作为研究背景,运用脾—胃—肠之间的相关理论,结合健脾祛湿法治疗以脾气虚为主的脾虚湿盛型HRD的临床实践以及机理内涵,探讨艾滋病相关性腹泻的治疗思路,以平衡肠道菌群为主要目的,改善艾滋病相关性腹泻的临床症状,达到维持艾滋病患者体内肠道菌群的平衡,以防治HRD的发生,为今后的临床防治提供新的方向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肠道菌群的正常是机体健康的保障,肠道菌群及其代谢功能是验证中医学"脾"的客观存在以及揭示中医学"脾"功能的物质基础。《黄帝内经》认为,脾气虚则"五脏不安"体现了脾虚影响五脏而产生多种疾病;同时,脾虚患者普遍存在肠道菌群失调的情况。机体肠道菌群的失调与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精神系统、内分泌系统、循环系统等多种疾病的发生都有关。中医学的健脾益气既有助于恢复五脏功能,又能调节肠道菌群达到平衡状态,从而发挥对多种疾病的治疗作用。以肠道菌群为契机探讨多种疾病从脾论治的机理将为今后临床诊治疾病奠定有力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文章基于现有的临床及实验研究,把肠道菌群作为“肾-肠轴”的中心环节,为治疗慢性肾脏病提供新靶点、新窗口。根据中医学理论,从肠道菌群角度探讨慢性肾脏病的可能治疗作用;探究肠道菌群与脾,脾与肾在生理上互依互存,病理上互为因果的关系。同时在治疗时,以从脾论治为原则,补虚扶弱而泄浊;以“通”为用,运用不同的治疗方法通泄浊毒、化瘀降浊,为慢性肾脏病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藏象学说是中医学的重要理论之一,长期以来被用于指导临床实践。然而,对于其中的“脾为孤藏”尚缺乏现代科学的解释。近年的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参与了人体的免疫、代谢、消化和吸收等功能,与各个系统疾病密切相关。文章以肠道菌群为切入点,围绕脾藏的理论,以“主运化”“主为卫”“主枢机”“百病脾为先”和“菌乱从脾治”等理论为基础,对“脾为孤藏”的科学内涵进行阐释。目的在于为基于肠道菌群从脾论治多种疾病提供新的治疗策略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是一种雌激素依赖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免疫炎症反应是其关键环节,湿瘀互结是EMs的重要病机,免疫炎性微环境是湿瘀状态的体现,脾病是湿瘀状态发生的基础,肠道菌群的稳态与脾的生理功能密切相关,故在中医学“脾病,脉道不利”的理论指导下,探讨肠道菌群及炎性微环境与EMs的关系,将有助于从“肠道菌群-湿瘀互结”的新视角阐明EMs的发病机制。故以肠道菌群为靶点,重新建立内稳态,可成为预防和治疗EMs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Th1/Th2比例失衡导致的适应性免疫异常是哮喘发病机制之一。中医理论认为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导致的痰饮内伏是引起哮喘反复发作的内因,益气固本方具有调理肺脾肾功能、祛除夙根伏痰的作用。为了探究益气固本方治疗哮喘的作用机制,课题组分别制备肺气虚、脾气虚、肾阳虚哮喘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做了相关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益气固本方具有调节Th1/Th2失衡、调节Ig G及Ig E含量、促进淋巴细增殖等作用,同时还可以调节TGF-β1/Smad3信号通路。最新研究结果表明哮喘的发病还与固有免疫应答异常有关,而益气固本方能否对调节肠道菌群-ILC2-"肺-肠轴"而实现多途径、多靶点治疗哮喘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难治性疾病,迄今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研究发现,肠道菌群失调与支气管哮喘的发病密切相关,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可起到治疗作用。肠道菌群与中医"脾"的生理功能密切相关,运用健脾法治疗支气管哮喘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但相关机制尚不明确。本文从支气管哮喘与肠道菌群、脾虚证与肠道菌群失调相关性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以期为相关治疗提供新的研究途径。  相似文献   

11.
补脾益气方对实验性“脾虚”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肠道中厌氧菌主要成员双歧杆菌、乳杆菌为观察对象,研究了脾虚动物肠道菌群变化。实验结果表明,补脾益气方均能对抗大黄引起的双歧杆攻和乳杆菌下降的作用,实验结果从一个方面阐明了补脾益气方的作用机理,同时表明了双歧杆菌和乳杆菌的稳定性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随着高通量微生物16S核糖体RNA(16S rRNA)基因测序技术的进步,呼吸道、肠道菌群的研究成为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热点。目前研究已经发现肠道菌群与肺部囊性纤维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哮喘、肺部感染等多种呼吸系统疾病密切相关,其中COPD与肠道菌群的相关性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两者的因果关系尚未被阐明。临床上COPD发病过程通常伴随着厌食、腹胀、便秘等胃肠功能紊乱症状及营养不良的表现,这与肠道菌群失衡密切相关。现代医学认为肠道微生态群主要通过“共同黏膜免疫系统”参与宿主营养能量代谢、免疫防御机制等参与疾病的过程,同时肠道菌群代谢产物也可通过远端器官的免疫调节,介导肺部免疫受损,引起肺肠微生态失调,影响COPD的发生发展。COPD在中医上属于“肺胀”范畴,COPD微生态失调的病机与肺、脾、肠密切相关,尤其在水谷精微物质的运化、抵御外邪方面与现代医学关于COPD肠道菌群紊乱的部分机制阐述颇有相通之处。深刻挖掘中医基础理论发现,从肺与大肠相表里,脾与小肠相通,肺脾太阴同气相求这3个方面可以更好地诠释COPD微生态失调的中医内涵。该文借鉴现代医学关于肺肠道菌群的部分研究成果,探讨其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补脾益气中药对脾虚哮喘大鼠环核苷酸水平的影响。方法: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建立了大鼠脾虚哮喘病证结合模型。观察补脾益气法对模型动物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细胞总数、嗜酸细胞数(Eos)及BALF上清液中环磷酸腺苷(cAMP)、环磷酸乌苷(cGMP)含量及二者的比值的影响,以及补脾益气中药和β2-受体激动剂(β2-AA)对BALF细胞孵育液中cAMP、cGMP含量及二者比值的影响。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脾虚哮喘动物和哮喘动物均表现为Tot、Eos升高,cAMP含量降低,cGMP含量升高,cAMP/cGMP比值降低。脾虚哮喘动物的变化更为明显。补脾益气中药对脾虚哮喘和哮喘动物均可降低其Tot、Eos降低cGMP含量,升高cAMP含量和cAMP/cGMP比值。BALF细胞孵育液中,补脾益气中药与β2-AA联合应用能更为显著的降低cGMP含量,升高cAMP含量和cAMP/cGMP比值。结论:补脾益气中药可升高cAMP含量,降低cGMP含量,纠正cAMP/cGMP比值.补脾益气中药与β2-AA合用药可加强抗哮喘作用。  相似文献   

14.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呼吸道疾病,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呈上升趋势。中医药防治本病具有丰富的经验,但其治疗机理研究尚不深入。内皮素、肿瘤坏死因子在哮喘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我们通过观察补脾益气方药“复方抗敏灵”对哮喘大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内  相似文献   

15.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 MDS)是具有高度异质性的血液系统常见恶性肿瘤,中医将其定名为“髓毒劳”。在吴翰香、黄振翘、周永明教授等海派中医血液名家70余年的临证与科学探索基础上,吾师陆嘉惠教授以“虚毒”立论,对MDS(髓毒劳)整体病机进行高度概括,提出较为系统的“虚毒并治”理、法、方、药临床策略体系。“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脾、肾功能失调,不能化生精血,以及“因虚致毒”或“外毒致虚”等均是导致髓毒劳发病的基本因素,而现代研究也有发现肠道菌群失调是包括MDS在内的恶性肿瘤发生的重要机制之一,故作者认为精血与肠道菌群是中医学和现代医学对于机体生命活动不同维度的阐释,并进一步试从“虚毒并治”临床策略出发浅述肠道菌群与髓毒劳发病及治疗的相关性,进而提出中医药对肠道菌群的调节是其发挥MDS治疗效应新途径的观点。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全球流行率逐年升高,但发病机制至今尚未明确。中医学将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归属于“臌胀”“肝癖”“痰浊”“积聚”等,认为肝体用失调、脾肾亏虚是本病主要特点,痰、湿、浊、瘀、热为本病主要病理因素。随着对肠道菌群研究的不断深入,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有改善胰岛素抵抗、减少氧化应激、调节脂质代谢和调节免疫等多种作用,与肝脏功能及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之间的关系也受到广泛关注。许多研究揭示了肠-肝轴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发生发展相关,饮食、抗生素、益生菌及益生元、粪菌移植、微生态制剂、噬菌体等干预措施均可以通过改变肠道菌群来缓解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从现代医学对肠道菌群生理功能的研究中,我们发现现代医学“肠”的消化吸收、调节代谢、改善免疫等功能可属于中医“脾主运化”“脾主升清”功能的范畴。文章从中医“肝脾相关”“肝与大肠相通”“肝从左升,肺从右降,肺与大肠相表里”等理论视角出发,就中医学对肠道菌群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关系的认识及相关治疗作一综述,阐述中医学治疗本病的理论基础,结合现代医学理念,以期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中医治疗提供新思路、新方法。  相似文献   

17.
少弱精子症是引起男性不育的主要原因,其病因复杂多样,目前临床上仍有部分少弱精子症的病因未明,称为特发性少弱精子症。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发现肠道菌群紊乱可能是少弱精子症发病的一个重要促进因素。中医学认为“肾精亏虚”为少弱精子症的核心病机,临床上采用补肾益精法治疗少弱精子症疗效显著,但其作用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结合中医基础理论及分子生物学研究发现,“肾精”与肠道菌群具有相似性,在少弱精子症发病过程中,肠道菌群紊乱与中医“肾精亏虚”病机有共通之处,且补肾益精类中药可调节肠道菌群紊乱,这或许是补肾益精法有效治疗少弱精子症的机制之一。基于此,该文从肠道菌群角度探讨中医补肾益精法治疗少弱精子症的作用机制,以期为中医药治疗少弱精子症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基于微生态学,聚焦肠道菌群,探讨中医学"脾为之卫"的理论依据与科学内涵,分析中医学脾功能的发挥与肠道菌群的调节在人体防病抗邪中的作用及相关性,并从治未病、指导治疗与判断预后、中病即止等方面论述了应用"脾为之卫"理论调节肠道菌群在诊治疾病中的意义,以期为从系统生物学阐释传统中医学理论提供有意的探索。  相似文献   

19.
中医认为“肝脾不调”,即肝之疏泄与脾之运化功能失于协调、不能相理相助,是慢加急性肝衰竭(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 ACLF)的重要病机。基于此病机的肝病实脾、肝脾同治法在临床实践中疗效确切,其作用机制涉及调节免疫、减轻炎症损伤等多个方面。近来大量研究表明“肠道菌群-胆汁酸互作”关系和谐与否对肝病患者预后至关重要,是ACLF发生发展的潜在影响因素,而肠道菌群功能与中医脾脏功能密切相关,胆汁酸分泌则受肝脏疏泄的调控。因此,“肠道菌群-胆汁酸互作”平衡可视为肝脾功能协调的体现,二者关系失衡则提示机体正处于肝脾不调的状态。从“肠道菌群-胆汁酸互作”失衡角度探讨ACLF“肝脾不调”的现代生物学内涵,对于阐释“肝脾不调”的病机实质及拓宽ACLF防治思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对呼吸系统疾病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千金苇茎汤为中医学治疗肺系疾病的经典方,具有清肺化痰、逐瘀排脓之效,目前常用于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重症肺炎、支气管哮喘、肺脓肿等呼吸系统疾病。根据文献报道,千金苇茎汤与肠道菌群存在密切关联。据此推测,千金苇茎汤可能是通过调节肠道菌群的平衡治疗呼吸系统疾病,肠道菌群可能是千金苇茎汤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潜在靶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