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0篇
综合类   22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2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微生态学,聚焦肠道菌群,探讨中医学"脾为之卫"的理论依据与科学内涵,分析中医学脾功能的发挥与肠道菌群的调节在人体防病抗邪中的作用及相关性,并从治未病、指导治疗与判断预后、中病即止等方面论述了应用"脾为之卫"理论调节肠道菌群在诊治疾病中的意义,以期为从系统生物学阐释传统中医学理论提供有意的探索。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高脂血症患者血脂和血清一氧化氮(NO)、血浆内皮素(ET-1)的于影响及停药后各项指标的变化。方法 40例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每日服阿托伐他汀10mg共用8周,第9周停药。分别于服药前、8周末及停药4周末取空腹静脉血,均行血三酰甘油(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NO、ET-1测定。另选本院同期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组,要求采血前两周未服用任何药物。结果高脂血症患者血NO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ET-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1)。治疗8周末两组血HDL-C、NO水平显著升高、TG、TC、LDL-C、ET-1水平明显降低(P<0.01)。停药4周末TG、TC、LDL-C、和ET-1均较治疗8周末明显升高,而HDL-C、NO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意义(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钙能够改善高脂血症患者血脂及内皮功能,且需要长期坚持服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慢血流(CSF)现象患者的内皮功能.方法 我院2006年1月-2007年3月因可疑冠心病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显示冠状动脉无明显病变的患者60例,采用TMI记帧法记录各支冠状动脉的TMI帧数,冠状动脉平均的TMI帧数>27为CSF,将患者分为CSF组(28例)和对照组(32例).所有患者分别于冠状动脉造影术24h后取血,行血清一氧化氮(NO)、血浆内皮素-1(ET-1)测定.结果 CSF组患者血NO 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ET-1水平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SF患者可能存在内皮功能障碍,内皮功能障碍发生的病理生理机制可能参与CSF现象发生的病理生理过程中.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枳实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病人血小板活化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67例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随机分成枳实组(n=34)、常规组(n=33).所有病人分别于入院时及用药3周后取血行血小板胞质内α-颗粒膜糖蛋白(CD62p)、血清一氧化氮(NO)、血浆内皮素-1(ET-1)测定.另选本院同期健康体检者30名作为正常组,要求采血前两周内未服用任何药物.结果 治疗后枳实组与常规组NO水平分别为(20.63±5.80)μmol/L、(16.25±5.14)μmol/L,显著低于正常组的(30.79±3.28)μmol/L(P<0.01),ET-1与CD62p水平分别为(49.56±13.07)pg/mL、(60.61±10.49)pg/mL与18.74%±8.68%、18.98%±4.58%,明显高于正常组的(33 98±7.41)pg/mL、11.85%±2.67%(P<0.01).治疗3周后两病例组血清NO水平显著升高、血浆ET-1水平明显降低,枳实组效果显著优于常规组(P<0.01),但两组的NO、ET-1水平与正常组仍有统计学意义(P<0.01);CD62p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1),治疗后两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枳实能够改善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内皮功能,而对血小板活化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5.
冠心病常见中医定性证候轻重程度量化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构建冠心病中医定性证候轻重程度量化评价模型。方法:整理归纳国内有关冠心病症状与证候的相关研究文献,以"综合集成研讨厅"专家研讨的方法,在首先以100mm刻度法结合症状轻重分级赋分法完成对症状轻重程度量化的基础上,以综合评价层次分析法为证候量化评价的数学工具,组织专家对定性证候的各层次评价指标进行权重估计,构建定性证候轻重程度量化评价层次分析模型,然后在临床上将该模型的运算结果与专家模糊判断进行验证。结果:共收集287例次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观察表,排除填写不规范的表格,可用的观察表167份。模型运算与专家判断的拟合率为68.26%(114/167),如果加上部分拟合,则可以达到88.62%(148/167)。结论:该模型与专家模糊判断有较高的符合率,具有较好的合理性与可行性,是值得在临床上推广的冠心病常见定性证候轻重程度量化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血管内皮功能及血小板活化的影响。方法 6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随机分成常规组(34例)和阿托伐他汀组(34例)。所有病人分别于入院时及用药4周后取血,行血清一氧化氮(NO)、血浆内皮素-1(ET-1)及血小板胞质内α-颗粒膜糖蛋白(CD62p)测定。另选本院同期健康体检者30名作为对照组,要求采血前两周内未服用任何药物。结果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血NO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ET-1、CD62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4周后两组病人血清NO水平显著升高,血浆ET-1、血小板CD62水平明显降低(P<0.01),且治疗后两组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血NO水平仍低于对照组(P<0.01),ET-1、CD62p水平仍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有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内皮功能,抑制血小板活性作用,阿托伐他汀10mg/d治疗4周后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仍然存在内皮功能障碍及血小板活化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新血府逐瘀汤对冠心病心血瘀阻证病人血浆小分子代谢产物的影响,从代谢组学的角度探讨新血府逐瘀汤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运用氢核磁共振(1 H-NMR)技术,检测健康对照组和冠心病心绞痛心血瘀阻证病人(冠心病组)新血府逐瘀汤治疗前后血浆小分子代谢产物的水平。两组血浆代谢产物的变化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差异性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冠心病组治疗前与治疗后及健康对照组的代谢产物具有明显差异,样本分布在完全不同的区域。冠心病组病人治疗前血浆乳酸、组氨酸、丙氨酸、葡萄糖、极低密度脂蛋白的含量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冠心病组治疗后病人(F=203.175~848.797,P<0.01),而亮氨酸、苏氨酸、柠檬酸的含量明显降低(F=183.508~1 195.695,P<0.01);健康对照组与冠心病组治疗后病人之间代谢产物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新血府逐瘀汤可能通过调整糖类、脂肪、氨基酸等物质的代谢,使人体趋向于平衡,从而发挥其整体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新血府逐瘀软胶囊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CHD)患者血瘀征象及血清OX40L(OX40L)、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将80例CH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新血府逐瘀软胶囊治疗,两组均用药3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瘀征象并检测血清OX40L、hs-CRP水平。结果两组治疗后血瘀征象均较前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6%,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hs-CRP、OX40L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且治疗组治疗后OX40L及hs-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血府逐瘀软胶囊可以改善冠心病患者血瘀征象,降低外周血OX40L及hs-CRP水平,提示其可能通过降低炎症反应、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来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新血府逐瘀软胶囊对高血压病患者心肌纤维化的影响。方法入选确诊为高血压病合并心肌纤维化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西药组和中药组两组,每组60例,两组均以依那普利为基本降压药,如血压不能达到目标值140/90 mm Hg以下者,可选用钙拮抗剂、利尿剂等;中药组在西药治疗基础上加服新血府逐瘀软胶囊4粒,3次.d-1。两组于服药前及服药12周后,分别抽取患者空腹血,应用ELISA法测定血清Ⅰ型前胶原羧基端肽(PⅠCP)、Ⅲ型前胶原(PCⅢ)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结果两组服药后PⅠCP、PCⅢ及TGF-β1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或P〈0.01)。服药后两组比较,中药组PⅠCP、PCⅢ及TGF-β1水平均明显低于西药组(P〈0.01)。结论新血府逐瘀软胶囊能够改善高血压病患者心肌纤维化程度。  相似文献   
10.
七叶皂苷钠对脑出血患者血浆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七叶皂苷钠对脑出血患者血浆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的影响及其对血脑屏障(BBB)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脑出血患者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西医常规治疗)与七叶皂苷钠组各15例;比较两组治疗后血浆MMP-9含量和BBB指数的变化。结果两组脑出血患者治疗第4日较入院时血浆MMP-9含量明显升高,七叶皂苷钠组治疗第4日后MMP-9含量增加值小于对照组,七叶皂苷钠组BBB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七叶皂苷钠可明显抑制MMP-9含量的增加,同时可保护BBB,减轻血管源性脑水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