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虽然对人类的重大疾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也取得了很多的成果.但至今仍无突破性进展.如何预防、诊断及治疗这些危及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是亟待解决的难题.随着蛋白质组学及差异蛋白质组学研究方法的开展,近年来采用差异蛋白质组学方法对人类重大疾病蛋白质组进行研究,特别是在研究细胞的增殖、分化、异常转化、肿瘤形成等方面进行了有力探索,鉴定了一些与疾病相关的差异蛋白质,为疾病的诊断、药靶的发现、疗效判断和预后提供了重要依据[1].目前研究表明体液在疾病发生过程中会产生差异表达的蛋白质,所以对体液蛋白质分析对于疾病的诊断、疾病的发生机制研究和疾病治疗、疫苗和药物开发等都有着重要意义.当前借助于有着高通量分析能力的差异蛋白质组学研究方法,体液蛋白质组学研究正蓬勃发展.本文就差异蛋白质组学研究方法及其在体液研究中应用概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差异蛋白质组学是运用蛋白质组研究手段,对正常和病理状态下组织或细胞中蛋白质表达数量、位置和修饰状态的差异比较,发现与病理状态或疾病相关的特异蛋白质。差异蛋白质组学可阐明某些疾病的发病机制,筛选肿瘤特异性标记,发现新治疗靶点等,对肿瘤早期诊断、治疗有重要意义。而蛋白质样品的制备又是实验中最关键的一步。  相似文献   

3.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与年龄相关的神经系统慢性退行性疾病,主要病理特征为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持续变性,其病因和发病机理尚不清楚。蛋白质组学是从整体水平研究蛋白质在不同疾病状态或外界因素作用下的差异表达情况,已成为探索疾病发病机制、疾病诊断和药物治疗最有效的方法,并为PD发病机制的研究、发现PD的诊断标记物和寻找药物治疗新靶点及研制可靠药物提供有力的依据。本文就蛋白质组学在PD研究中对PD细胞和动物模型、发病机制和PD的诊断以及药物治疗研究中的应用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涂文斌  彭彦  彭国光 《医学争鸣》2007,28(5):474-476
作为后基因时代的一门新学科,蛋白质组学研究技术为线粒体蛋白质组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使得从整体上研究线粒体蛋白质组在生理、病理过程中的变化成为可能. 本文回顾了近年来国外学者应用蛋白质组学研究方法揭示相关疾病线粒体蛋白质存在相应的变化,以及通过对线粒体蛋白质组的研究去发现线粒体蛋白质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从而为寻找与疾病密切相关的疾病特异性蛋白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5.
脑脊液成分的改变可精确地反映疾病的病理过程。蛋白质组学研究方法的出现为分析脑脊液的蛋白质组成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文章综述了用于脑脊液蛋白质组学分析的方法,以及利用这些方法对脑脊液蛋白质组成进行研究的进展,包括脑脊液样本的准备、二维凝胶电泳、质谱分析技术、蛋白质组学的生物信息学、脑脊液的比较蛋白质组学、脑脊液的功能蛋白质组学等。  相似文献   

6.
作为后基因组时代出现的新兴研究领域之一,蛋白质组学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基础研究方面,近两年来蛋白质组研究技术已被应用到各种生命科学领域,如细胞生物学、神经生物学等.在应用研究方面,蛋白质组学将成为寻找疾病分子标记和药物靶标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在对癌症、早老性痴呆等人类重大疾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面蛋白质组技术也有十分诱人的前景,目前国际上许多大型药物公司正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进行蛋白质组学方面的应用性研究.本文对近几年来蛋白质组学在呼吸系统常见疾病中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脑脊液成分的改变可精确地反映疾病的病理过程.蛋白质组学研究方法的出现为分析脑脊液的蛋白质组成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文章综述了用于脑脊液蛋白质组学分析的方法,以及利用这些方法对脑脊液蛋白质组成进行研究的进展,包括脑脊液样本的准备、二维凝胶电泳、质谱分析技术、蛋白质组学的生物信息学、脑脊液的比较蛋白质组学、脑脊液的功能蛋白质组学等.  相似文献   

8.
周华  邢昌赢 《医学综述》2008,14(20):3061-3064
肾小球疾病是目前我国最常见的肾脏疾病。尿液蛋白质种类和数量的变化携带着肾小球疾病发生和发展的各种重要信息,尿蛋白质组学的研究为肾小球疾病的早期诊断、评估预后及监测治疗反应提供了一种无创性的手段。本文着重介绍尿蛋白质组学在肾小球疾病中的最新研究进展,并简要概括尿蛋白质组学研究相关技术及其局限性。  相似文献   

9.
蛋白质组学是后基因组时代的新研究领域,主要研究细胞、组织或器官内蛋白质的表达及功能,通过检测蛋白质来分析生命中重要的病理生理变化.利用蛋白质组学方法能发现与疾病诊断、治疗、判断预后有关的低丰度、小分子量蛋白质和多肽的信息,进而在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研究中取得重要突破.蛋白质组学在骨科疾病的研究中已取得很大进展,显示了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就蛋白质组学技术的发展、研究现状及其在骨科学中的应用与展望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逐渐实施推进,生命科学研究迎来后基因组时代,蛋白质组学大门随之开启。尽管人类已在疾病,尤其是肿瘤分子水平的研究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但在有关疾病发病机制,以及早期诊断与有效治疗手段的发展方面,仍存在较大差距[1]。蛋白质组学(Proteomics)的概念最早由澳大利亚的Wilkins于1994年提出,并于次年在“Electrophoresis”杂志上发表。蛋白质组是基因组表达的全部蛋白质[2],而蛋白质组学是以蛋白质组的存在及其活动方式为研究对象,包括细胞、组织以及体液等表达的全部蛋白质。2001年,Science杂志把蛋白质组学列为六大研…  相似文献   

11.
蛋白质组学在鼻咽癌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涛  郭凤云  薛希均 《医学综述》2009,15(4):535-537
蛋白质组学是在后基因组时代出现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是以细胞内全部蛋白质的存在及其活动方式为研究对象,分析细胞内动态变化的蛋白质组成成份、表达水平与修饰状态,了解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与联系。用蛋白质组学方法从蛋白质整体水平上研究鼻咽癌发生与转移,寻找与鼻咽癌发生及转移相关的新蛋白质、鼻咽癌特异性的标志物,对鼻咽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起重要作用。本文从鼻咽癌治疗的分子靶点以及鼻咽癌特异性分子标志物等几个方面,详细介绍了近几年来鼻咽癌蛋白质组学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2.
蛋白质组学是在整体水平上研究蛋白质的组成与调控规律的新兴技术。垂体及垂体疾病的蛋白质组学研究包括正常垂体的蛋白质组及其异质性、垂体腺瘤的蛋白质组以及垂体腺瘤与正常垂体的蛋白差异表达。研究对垂体腺瘤的发生机制、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张鹏  戴天阳 《医学综述》2009,15(14):2119-2122
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分子医学的研究领域已转移到蛋白质组学研究。蛋白质组学为发现肿瘤诊断标志物及可能的新型治疗靶分子提供了可能,肿瘤发生早期的蛋白质变化有可能成为临床早期诊断指标。表面增强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是一种操作简单、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的高通量蛋白组学方法,是基于蛋白质芯片和质谱技术联用的多种肿瘤标志物筛选的分析平台。现主要对SELDI蛋白质芯片技术在肺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研究现状予以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4.
蛋白质组学是继基因组学后提出的新学科,它是以组织或细胞的全部蛋白质为研究对象,以蛋白质表达的整体水平为研究特点,为生命科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蛋白质组学技术应用于中医证候学研究有理论上的支持和技术基础作为保障,在寻找辨证客观化依据,揭示中医"证"本质等方面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蛋白质组学在狼疮性肾炎中医领域的研究,促进了对其本质认识的深入,提高了临床诊断和治疗水平。现参阅近年来中外文献资料,对蛋白质组学在狼疮性肾炎中医证型的研究前景做一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15.
Proteomics and disease: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Since the human genome was sequenced, there has been intense activity to understand the function of the 30,000 identified genes; attention has now turned to the products of genes--proteins. Proteomics is the large-scale study of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proteins; it includes the rapidly evolving field of disease proteomics, which aims to identify proteins involved in human disease and to understand how their expression, structure and function cause illness. Proteomics has identified proteins that offer promise as diagnostic or prognostic markers, or as therapeutic targets in a range of illnesses, including cancer, immune rejection after transplantation, and infectious diseases such as tuberculosis and malaria; it has the potential to allow patient-tailored therapy. Some major challenges remain, both technical (eg, detecting "low-abundance" proteins, and maintaining sample stability) and in data management (eg, correlating changes in proteins with disease processes).  相似文献   

16.
蛋白质组学是对基因编码蛋白质进行大规模分析的一门新兴学科。本文概述蛋白质组学的基本 技术:双相凝胶电泳、多维液相色谱、生物质谱技术及蛋白质芯片在2 型糖尿病(T2DM)中的应用,从而 探讨T2DM 中与炎症及脂代谢紊乱相关的生物蛋白:C 反应蛋白、α2- 巨球蛋白、载脂蛋白A1、Clusterin 及锌-α-2 糖蛋白的研究进展,发现早期诊断T2DM 新的特异性标志物及药物作用靶点。  相似文献   

17.
肿瘤是一个多因素的疾病 ,在其的发生、发展过程中 ,分子生物学事件的复杂性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随着基因组全序列测定的完成 ,蛋白质组学的研究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应用蛋白质组学的方法 ,可以对细胞生长、分化过程中的蛋白质与细胞信号传导通路上的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 ,因而有希望发现控制肿瘤生物学行为的诸多蛋白质和信号分子。  相似文献   

18.
靳韶华  李建远 《医学综述》2009,15(3):394-397
由于干细胞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和自我更新能力,干细胞在再生医学领域有重要作用。蛋白质组学是大规模化蛋白质的研究。在干细胞研究中采用蛋白质组学技术建立蛋白质表达的分子图谱有助于揭示干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分子机制。本文综述了干细胞蛋白质组学近年来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9.
蛋白质组学及其在肝细胞肝癌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欣  董宝玮 《医学综述》2007,13(14):1064-1066
肝细胞肝癌是世界上病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蛋白质组学是以生物体系整体蛋白质为研究对象,其研究以双向凝胶电泳和质谱技术为核心,旨在研究蛋白质表达谱和蛋白质与蛋白质之间相互作用的新领域,已被广泛应用于疾病的相关研究。随着后基因组时代的到来,运用蛋白质组学技术对肿瘤的研究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着重就蛋白质组学在肝细胞肝癌中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20.
蛋白质组学是以生物体系整体蛋白质为研究对象,其研究以双向凝胶电泳和质谱技术为核心,旨在研究蛋白质表达谱和蛋白质与蛋白质之间相互作用的新领域,已被广泛应用于疾病的相关研究。本文综述了最近几年来蛋白质组学及其在消化系统疾病方面的进展,其研究结果将对生物标记物和药靶的寻找,以及致病机理的阐述具有重要意义,亦为消化系统疾病的探讨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