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刘加良  朱巧英  杨清萍 《浙江医学》2005,27(3):178-179,182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血清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与高血压的关系.方法检测150例睡眠鼾症患者血清ET和NO水平,ET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NO采用硝酸还原酸法测定.结果轻度(n=53)、中度(n=21)、重度(n=20)OSAHS患者血清ET分别为(47±25)、(60±21)、(52±22)pg/ml,血清NO分别为(63±8)、(63±10)、(54±17)μmol/L.不同程度的OSAHS患者间血清ET差别无显著性意义(F=0.931,P>0.05);重度OSAHS患者血清NO降低(F=2.361,P<0.05),舒张压增高(F=3.520,P<0.05);但重度OSAHS伴与不伴高血压患者的血NO水平差别无显著性意义(F=-0.757,P>0.05).结论重度OSAHS患者血清NO降低,舒张压增高,血ET和NO在OSAHS中引起高血压的作用可能不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微量白蛋白尿(MAU)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意义.方法:选择不伴有糖尿病及原发性肾脏疾病的老年EH患者65例,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尿微量白蛋白,将其分为MAU组及正常MAU(NMAU)组,并对所有患者测定血清脂质各项指标、空腹血糖(FBG)、血胰岛素(FIns),计算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老年 EH合并MAU组患者血清甘油三酯 (TG)(3.59±0.92)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4.04±0.71)mmol/L显著增高(P<0.05).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1.20±0.10) mmol/L较低(P<0.01).ISI(-2.28±0.21)显著低于MAU阴性组(NMAU)(P<0.01).结论:在不伴有糖尿病及原发性肾脏疾病的老年EH患者合并MAU时存在高胰岛素血症及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呼吸衰竭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38例COPD呼吸衰竭患者急性发作期、缓解期患者及30名正常对照者的血清甲状腺激素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总甲状腺素(TT4)、促甲状腺素(TSH)、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及游离甲状腺素(FT4)水平.结果呼吸衰竭组急性发作期患者TT3(1.10±0.34)ng/ml、TT4(89.56±22.84)μmol/L、FT3(3.78±1.86)pg/ml水平均值均显著低于缓解期患者(1.28±0.36)ng/ml、(102.78±24.12)μmol/L、(4.96±2.42)pg/ml及对照者(1.36±0.38)ng/ml、(107.68±26.42)μmol/L、(5.38±2.56)pg/ml(t=2.1480,2.3175,2.2311,均P<0.05及t=2.9726,2.9853,2.9825,均P<0.01);缓解期患者TT3、TT4、FT3水平均值与对照者比较差别无显著性意义(t=0.6280、0.7509、0.6533,均P>0.05);呼吸衰竭死亡者TT3(0.73±0.31)ng/ml、TT4(65.42±20.83)μmol/L、FT3(2.37±0.92)pg/ml水平均值显著低于生存者(1.18±0.35)ng/ml、(93.86±22.92)μmol/L、(4.15±1.54)pg/ml(t=2.8626、2.7529、2.7225,均P<0.01).结论老年COPD呼吸衰竭急性发作期患者血清TT3、TT4、FT3水平明显低于正常人,测定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有助于判断老年COPD呼吸衰竭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电针“足三里”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压及心率、血清一氧化氮(NO)、血浆内皮素(ET)含量的影响,探讨电针降压的可能机制。方法 选择自发性高血压大鼠16只,分为电针组、空白组,电针组电针双侧“足三里”,3个疗程后测量颈动脉插管的平均动脉压及心率、血清一氧化氮、血浆内皮素含量的变化。结果 ①电针可降低SHR血压,颈动脉插管测得电针组血压 (161±14.86)mmHg,空白组(190±21.21)mmHg,电针组血压较空白组血压显著下降(P<0.01);②电针组血清NO为(37.67±10.4)μmol/L,明显高于空白组的(25.72±4.53)μmol/L(P<0.05);③电针组血浆ET为(154.39±51.69)pg/ml,空白组(145.517±31.74)pg/ml,两组SHR的血浆ET含量无明显差异。④两组 SHR大鼠心率分别为(360±32.51)次/min和(365 ±23.3)次/min,两组SHR大鼠心率无明显性差异。结论 电针可降低SHR血压及调整外周NO含量,但对心率、血浆ET含量无明显影响。而SHR血压与外周NO含量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2型糖尿病患者血内皮素和一氧化氮的改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DM)患者血内皮素(ET)和一氧化氮(NO)的改变.方法选择确诊的2型DM患者46例,正常健康自愿者22例,测定血ET和NO,并比较2组间水平的差异.结果DM组血ET[(122.34±36.75)ng/L]较正常对照组[(39.37±8.39)ng/L]明显升高(P<0.01),而NO水平[(7.28±4.12)μmol/L]较正常对照组[(15.68±2.58)μmol/L)]显著下降(P<0.01).结论DM患者血NO和ET平衡失调可能同DM广泛血管损伤有关,临床使用ET拮抗剂和NO生成剂有可能对血管病变有益.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浆尾加压素Ⅱ(U Ⅱ)和一氧化氮(NO)水平变化以及与肝功能关系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学法(ELISA}分别测定肝硬化患者及对照组外周血浆中U Ⅱ的含量,用硝酸还原酶法比色测定血浆中NO的含量,并进行比较.结果 肝硬化患者血浆U Ⅱ水平(41.37±22.68)pg/ml,显著低于对照组(21 3.75±95.80)pg/ml(P<0.01),随着肝功受损程度增加,U Ⅱ水平则呈现逐步升高(r=0.393.P<0.01);肝硬化患者血浆NO水平(142.04±28.99)μ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47.76±18.52)μmol/L(P<0.01),并随着肝功受损程度增加而进一步增高(r=0.407.P<0.01).结论 U Ⅱ及NO可能是参与肝硬化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L-精氨酸对后肢接振家兔外周血管功能的保护作用及意义.方法将家兔随机分为单纯接振组(A组),L-精氨酸组(B组)和对照组(C组),并进行接振试验.从试验第11天起,每隔2d给予B组L-精氨酸20mg/kg,分别测定各组血浆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浓度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试验前及试验后第10天、20天、30天,A组NO浓度分别为(172.400±12.350)μmol/L、(167.915±7.879)μmol/L、(150.088±7.453)μmol/L、(132.313±8.747)μmol/L,ET浓度分别为(43.575±8.166)μg/L、(46.213±5.448)μg/L、(53.788±6.037)μg/L、(66.613±9.485)μg/L;B组浓度分别为(172.850±13.323)μmol/L、(167.788±10.531)μmol/L、(164.125±8.380)μmol/L、(161.813±7.639)μmol/L,ET浓度分别为(43.513±4.901)μg/L、(47.175±7.481)μg/L、(47.025±5.026)μg/L、(47.600±4.883)μg/L.随接振时间延长,A组NO浓度有明显降低、ET浓度有明显升高趋势(P<0.01);B组也有类似变化,但变化幅度较小. 结论 L-精氨酸可通过影响接振家兔血管内皮活性物质而保护外周血管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胱抑素C(Cys-C)等的关系。方法测定80例(IMT增厚组)及77例(IMT正常组)老年高血压患者空腹静脉血Hcy、Cys-C、肌酐、尿酸等水平。结果 IMT增厚组Hcy为(24.0±8.3)μmol/L、Cys-C(2.4±0.7)pg/ml、肌酐(104.0±31.1)μmol/L、尿酸(356.8±110.8)μmol/L;均显著高于IMT正常对照组。血清Hcy水平与肌酐、尿素氮、尿酸呈显著的正相关;Hcy、Cys-C是影响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IMT增厚的危险因素。结论联合检测血清Hcy、Cys-C水平有助于评价老年高血压患者大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程度。  相似文献   

9.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冠心病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与冠心病(CHD)之间的关系.方法通过荧光偏振免疫分析试剂盒测定CHD患者及健康对照人群血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值进行比较.结果 CHD组血HCY值为(18.63±4.16)μmol/L,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的(11.9±4.18)μmol/L(P<0.01).结论 HHCY与CHD发病关系密切,CHD患者HHCY广泛存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血管性认知损害(VCI)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关系及意义.方法 运用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和画钟试验(CDT)测定认知功能.用酶免疫分析法(EIA)测定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健康对照组50名,非痴呆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VCIND)组53名,血管性痴呆(VaD)组52名.结果 VaD组患者的血浆HCY浓度[(27.64±6.42)μmol/L]浓度高于VCIND组,VCIND组患者HCY浓度[(18.01±5.23)μmol/L]高于健康对照组HCY浓度[(7.24 3.20)μmol/L],均差异具有显著性.VCI患者MMSE评分与血浆HCY浓度无明显相关(r=-0.23;P>0.05),但在HCY>14.1μmol/L时其与MMSE的评分呈负相关(r=-0.39,P=0.006),且高HCY与注意力和执行功能有明显相关(P<0.05).结论 HCY可能是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的重要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11.
本实验取雄性Wistar大鼠,分四组,即正常组,糖尿病组(DM组),人参茎叶皂甙(GS)+DM组(简称GS组),大豆皂甙(SS)+DM组(简称SS组)。观察其血糖、SOD、LPO的变化,结果,DM组血糖明显升高,GS组和SS组,血糖明显下降。DM组SOD含量明显减少,GS和SS使DM大鼠的SOD含量明显增加。DM组LPO含量增高,而GS组和SS组的LPO含量均明显降低。提示了GS和SS能通过自身调节增加DM大鼠SOD的含量,降低LPO,清除自由基,减轻了自由基的损伤作用,对DM大鼠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就高效液相与荧光分光光度计联机检测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的方法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10例IDDM病人皮下注射胰岛素后作了7.5小时动态观察,测定了BG、FI、G、F和GH。基础BG高者,胰岛素最大降糖作用延迟,降糖过程中,GH的升糖效应最敏感,G和F升高与血糖回升时间相一致,在BG高者,呈延迟反应。这种延迟反应可能是由于血糖高,使到达刺激后二种升糖激素分泌阈值所需的时间延长有关。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选择87例多囊卵巢(PCOS)妇女,进行放射免疫测定激素T、PRL、FSH和LH,并与35例正常妇女进行对照,结果87例PCOS的T、LH值升高,而LlH/FSH比值并不高。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近年来免疫复合物和自身抗体在狼疮性肾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本实验观察大鼠侧脑室内加入外源性乙酰胆碱(Ach)后,蓝斑核(Locus ceruleus,LC)痛反应神经元的电变化,以及M受体激动剂毛果芸香碱(Pilocarpine)的激动效应,进一步研究Ach和LC在痛觉调制中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方法 以电脉冲刺激右侧坐骨神经作为伤害性痛刺激,用玻璃微电极细胞外记录痛反应神经元放电的变化.结果 1)侧脑室注入Ach能够使正常大鼠LC中痛兴奋神经元(PEN)痛诱发放电频率增加、潜伏期缩短,痛抑制神经元(PIN)痛诱发放电频率减少,诱发放电完全抑制时程延长,而后逐渐恢复;2)侧脑室注入毛果芸香碱能够产生与Ach相似的效应.结论 外源性Ach可使正常大鼠LC中痛反应神经元对伤害性刺激的反应增强,表现为致病效应;M受体激动剂毛果芸香碱可使正常大鼠LC中痛反应神经元对伤害性刺激的反应增强,与Ach产生相似的效应;揭示了Ach的这种致痛作用主要是通过M受体介导的.  相似文献   

17.
毛细管电泳地分离丹参水溶性有效成分丹参素(DSS)、原儿茶醛(PAH)和原儿茶酸(PA)。分别考察电渗流改向剂十六烷基三在溴化铵(CTAB)的浓度、电泳缓冲液pH值及电解质浓度、有机添加剂种类及浓度、运行电压、样品溶剂组成,以及检测波长等因素对有机阴离子类分析对象的峰迁移时间、分辨率、柱效的影响,优化选择的分离条件为:以pH为7.0,含5mmol/L CTAB,浓度为2mmol/L的磷酸盐溶液与乙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患儿血清多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IL-2)、IL-4、IL-6、IL-8、IL-10、干扰素(IFN)、肿瘤坏死因子(TNF)、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以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1年10~12月60例HFMD患儿(病例组),分为轻症组(n=32)和重症组(n=28);选择同期28例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组。采集静脉血进行多细胞因子及hs-CRP的检测。结果 HFMD重症组血清IL-2、IL-4、IL-6、IL-10、IFN、TNF及GM-CSF的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及轻症组(P0.01),而轻症组多种细胞因子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组hs-CRP水平明显高于轻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除IL-8外的其他多种细胞因子及hs-CRP可作为判断HFMD病情、监测疾病进展、指导早期治疗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血清AFP、AFU和GPDA -F联合检测对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 71例肝癌和 85例良性肝病(肝硬化、慢性肝炎 )患者的血清甲胎蛋白 (AFP)、α -L岩藻糖苷酶 (AFU)、甘氨酰脯氨酸二肽氨基肽酶同工酶 (GPDA -F)进行同步检测分析。结果 :肝癌组的AFP、AFU、GPDA -F的阳性率均明显高于良性肝病组 (P <0 .0 1) ;AFP、AFU和GPDA -F对肝癌的诊断敏感性分别为 70 .4%、62 .0 %和 77.5 % ,特异性分别为 82 .4%、87.1%和 84 7% ;肝癌患者血清AFP、AFU、GPDA -F之间无相关性 ,对肝癌有互补诊断价值 ;在AFP <40 0mg/L的 2 1例肝癌患者中 ,单项GPDA -F和AFU的阳性率分别为 71.4%与 47.6% ,联合检测的阳性率达 85 .7%。结论 :联合检测AFP、AFU和GPDA -F可提高对肝癌的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20.
第三脑室微量注射人工合成的ACTH(1-24),能显著降低垂体前叶PRL的静息分泌,并能抑制限制性应激时ACTH和PRL及LH的释放;对ACTH、LH和FSH的静息分泌及FSH的应激释放无影响。脑室注射ACTH结合静脉注射人工合成的CRF(1-41),使血浆ACTH浓度明显升高,表明上述激素释放的抑制性作用点可能在下丘脑,而不在垂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