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SARS冠状病毒E蛋白的表达与纯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SARS冠状病毒E蛋白对SARS诊断和预防的价值,利用原核表达系统克隆和表达E蛋白并纯化。方法采用RT—PCR从SARS冠状病毒RNA中扩增出编码N蛋白的基因;经克隆和测序分析后,亚克隆至表达载体DGEX-4T-2,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PCR和双酶切鉴定;阳性菌株经IPTG诱导,SDS—PAGE分析,进一步以SARS病人血清进行免疫印迹分析;大量诱导表达N蛋白,亲和层析予以纯化。结果RT—PCR扩增出E蛋白基因的特异片段,获得的阳性克隆序列与GenBank中登录的SARS冠状病毒的E蛋白基因序列同源性为100%;E蛋白基因被亚克隆至表达载体pGEX-4T-2,在BL21中获得表达,表达产物能被SARS病人血清识别。表达的E蛋白经亲和层析获得纯化。结论成功构建了SARS冠状病毒E蛋白的重组表达质粒,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的E蛋白的融合蛋白具免疫活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克隆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基因(ACE2),并构建其真核表达载体。方法用Trizol试剂从人肺组织提取总RNA,然后经逆转录得到人ACE2的cDNA。半巢式PCR方法扩增人ACE2基因后,先进行T-A连接,转化感受态大肠杆菌DH5α,接种含IPTG和x-Gal平板筛选重组子,并进一步亚克隆至真核表达质粒载体pcDNA3.1( )。经PCR扩增、酶切和序列测定方法鉴定重组质粒。结果获得了人ACE2的编码基因,并成功构建了其真核表达载体。结论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是SARS冠状病毒的功能受体,与SARS冠状病毒Spike蛋白上的受体结合域相结合,在SARS冠状病毒感染和传播中起重要作用,本工作为研究SARS冠状病毒感染及跨种属传播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确定SARS-CoV splke蛋白序列中对SARS—CoV的感染能力相关性较强的位点,并进行定点诱变。方法比对不同来源株SAPS-CoV的Spike蛋白的序列,计算其相应位点的突变墒值和突变几率,结合进一步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出经预测可能影响spike蛋白与其受体结合进而导致SARS病毒对宿主细胞的膜融合侵染能力的7个位点,对各个位点用重叠延伸PCR法或直接PCR法进行人工定点诱变,获7个突变片段,之后将各片段亚克隆至克隆载体PSP72中。结果经PCR和测序确认各片段点突变成功,并正确插入克隆载体PSP72中。结论成功实施Spike蛋白的定点诱变,获得7个突变片段的重组子,这些突变体可为研究这些突变位点在Spike蛋白与受体结合中的意义,进而可为阐述spike蛋白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揭示Spike蛋白变异与SARS病毒侵入(染)细胞能力的相关性提供坚实的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原核表达并纯化SARS冠状病毒N蛋白。方法用RT-PCR技术克隆SARS冠状病毒PUMC2株N蛋白全长cDNA,cDNA经序列分析鉴定后,克隆到pET32a表达载体,转化E.coliBL21进行原核表达并纯化出SARS冠状病毒N蛋白。结果实现了SARS冠状病毒N蛋白的表达及纯化。结论用基因重组方法表达的SARS冠状病毒N蛋白可为其进一步功能研究提供条件。  相似文献   

5.
目的 原核表达并纯化SARS冠状病毒N蛋白。方法 用RT-PCR技术克隆SARS冠状病毒PUMC2株N蛋白全长cDNA,cDNA经序列分析鉴定后,克隆到pET32a表达载体,转化E.coli BL21进行原核表达并纯化出SARS冠状病毒N蛋白。结果 实现了SARS冠状病毒N蛋白的表达及纯化。结论 用基因重组方法表达的SARS冠状病毒N蛋白可为其进一步功能研究提供条件。  相似文献   

6.
目的:在昆虫细胞中表达人可溶性白细胞介素-6受体(sIL-6R)基因。方法:将人sIL-6R cDNA克隆至杆状病毒转移载体pAcGP67B中,再将重 组转移载体质粒与野生病毒AcNPV DNA共转染昆虫细胞sf9;经同源重组后,以终点稀释和斑点杂交法筛选重组杆状病毒;采用空斑分析法纯化重组的病毒,然后以纯化的重组病毒感染昆虫细胞Sf9。结果:斑点杂交实验证实,纯化得到的重组病毒含有人sIL-6R基因,SDS-PAGE结果显示,表达产物sIL-6R相对分子质量为47000左右,Western blot和受体配基结合实验表明,表达产物具有与其配基特异性地结合的能力,结论,杆状病毒-昆虫细胞能分泌表达sIL-6R,表达产物具有免疫活性和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从来源于人和果子狸的SARS冠状病毒S蛋白基因中,获得受体结合域(RBD)基因的克隆.方法 用PCR方法扩增RBD基因,将其克隆到pGEM-T Easy载体,转化后挑取阳性克隆进行酶切和测序鉴定,并分析RBD基因序列.结果 获得了人和果子狸来源的RBD的基因片段,长度为579 bp,两者具有高度的同源性.结果 RBD是SARS冠状病毒与靶细胞结合的部位,本工作成功克隆了SARS冠状病毒的RBD基因,为该基因的表达和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了研究SARS冠状病毒感染与免疫和跨种属传播机制,从来源于人和果子狸的SARS冠状病毒spike蛋白基因中,克隆病毒受体结合域(receptor binding domain,RBD)基因片段,在大肠杆菌中进行表达。方法用PCR方法扩增RBD基因,先经T-A连接,转化大肠杆菌DH5α,挑选阳性克隆测序鉴定,双酶切后进一步亚克隆至质粒pGEX-6p-3,构建原核表达重组质粒,通过IPTG诱导在大肠杆菌BL21中表达,并用SDS-PAGE和Western-blotting方法检测表达情况。结果扩增了RBD的编码基因并成功构建了其原核表达载体pGEX-6p-3-hsRBD和pGEX-6p-3-csRBD,RBD能够在大肠杆菌中获得良好的表达,表达的融合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为47000。结论本工作利用基因工程技术表达了两物种来源的SARS冠状病毒的RBD,两者具有高度的同源性,因此我们可通过配基受体结合实验,为进一步研究SARS冠状病毒感染与免疫及跨种属传播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人SARS冠状病毒核壳N蛋白在Pichia pastoris酵母中的表达,获得具有生物学活性的重组N蛋白,并鉴定表达蛋白的抗原性,为下一步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合成引物扩增SARS冠状病毒N基因,插入含AOX1启动子的Pichiapastoris酵母表达载体中,转化酵母宿主菌KM71H、X-33、GS115,筛选阳性转化子,摇瓶培养,用甲醇诱导表达.表达产物经镍离子柱亲和层析纯化后,以抗SARS冠状病毒N蛋白的小鼠单抗、兔多抗及SRAS病人阳性血清鉴定其抗原性.结果SDS-PAGE和免疫学分析显示,酵母转化子仅在KM71H、X-33中有Mr约70 000的诱导蛋白,表达产物具有良好的抗原性和特异性.结论在酵母表达系统中,初步实现了SARS冠状病毒核壳N蛋白的有效表达.  相似文献   

10.
含SARS CoV RNA病毒样颗粒的构建和表达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构建并表达含有SARS冠状病毒RNA片断的抗核糖核酸酶的病毒样颗粒.方法:通过克隆大肠杆菌噬菌体MS2的装配蛋白和壳蛋白基因以及SARS冠状病毒RNA聚合酶基因片段,将这些基因连接到载体 pTrc99a上表达,并进行纯化、定量分析、RT-PCR检测和稳定性试验. 结果: 获得病毒样核蛋白颗粒,在37℃稳定性可达到30 d,能抵抗核糖核酸酶降解. 结论: 该病毒样核蛋白颗粒稳定、安全、可靠,可作为SARS冠状病毒RT-PCR检测、定量分析的有效阳性参考品.  相似文献   

11.
SARS病毒S蛋白的原核表达与DNA疫苗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SARS冠状病毒的刺突(spike,S)蛋白的免疫学特性,以及S蛋白作为SARS-CoV病毒疫苗组分的可行性。方法 将S蛋白基因分段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ET-15b,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经过亲和层析得到纯化的重组蛋白rSa和rSb;将全长S基因克隆入真核分泌表达载体pSecTagB,得到重组DNA疫苗pSecS,免疫小鼠,得到SAS-CoVS蛋白抗血清。然后用纯化的重组蛋白rSa和rSb建立的SARS-CoVS抗体ELISA检测技术研究所构建的S-DNA疫苗的免疫效果。结果 分段的重组蛋白rSa和rSb在大肠杆菌中均以可溶性形式得到高效表达,并能与SARS确诊病人血清以及pSecS免疫鼠血清发生特异性抗原抗体反应,原核表达的重组分段S蛋白具有SARS-CoVS蛋白相似的抗原性。结论 原核表达的两段重组S蛋白有可能作为抗原组分用于临床SARS-CoV检测中;所构建的SARS-CoV的S基因核酸疫苗能在小鼠体内产生特异性抗体,这为进一步SARSDNA疫苗的研制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构建重组原核表达质粒pGEX-4T-1/SH3,检测原核表达的SH3蛋白的生物学活性。方法利用PCR方法扩增HCK SH3基因,并将其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中,构建原核表达质粒pGEX-4T-1/SH3,转化E.coli DH5α,进行双酶切和测序鉴定。筛选阳性质粒,转化至E.coli BL21(DE3)中进行表达,对表达产物进行SDS-PAGE和蛋白质印迹检测,同时纯化SH3蛋白。表达并纯化HIV-1 Nef蛋白,利用GST pull-down方法检测SH3蛋白与Nef蛋白的结合活性。结果成功获得重组质粒pGEX-4T-1/SH3,测序正确,高效表达并纯化了SH3蛋白。GST pull-down实验结果显示SH3与HIV-1 Nef蛋白具有良好的结合活性。结论成功地克隆、表达和纯化了GST-SH3蛋白,SH3与Nef蛋白具有体外特异性结合活性,为进一步研究针对Nef与SH3结合的靶向药物的筛选提供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制备Bcr-Abl激酶域及其突变体-His的重组蛋白. 方法:用PCR方法从含有Bcr-Abl全长的质粒pGD210中扩增出Bcr-Abl激酶域片段,再通过重组PCR技术获得激酶域的几个主要突变体(T315I,Y253F,E255K,E255V),测序正确后将其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2a中,构建表达激酶域片段和His标签融合表达的载体,IPTG诱导表达,得到的融合蛋白用镍-次氮基三乙酸(Ni-NTA)琼脂糖进行亲和层析纯化. 结果:成功得到了Bcr-Abl激酶域及其突变体序列,经序列分析证实后将重组质粒转入BL-21进行表达. 结论: 通过重组PCR技术获得了野生型激酶域及其突变体蛋白. 融合蛋白表达在包涵体,占菌体总蛋白的70%以上. 经Ni-NTA镍珠纯化后,纯度在95%以上.  相似文献   

14.
目的:构建删除型微管驱动蛋白(KIF)11与麦芽糖结合蛋白(MBP)的融合蛋白的原核表达载体,并纯化得到高纯度的MBP-删除型KIF11融合蛋白。方法:PCR法从全长的KIF11基因组中扩增KIF11的相关删除型基因并连接到原核表达载体pMal中,此载体包含一个表达MBP的基因,删除型KIF11片段插入后与其融合,筛选和测序鉴定阳性克隆。将重组质粒转化到Rosseta大肠杆菌中,经异丙基硫代-β-D-半乳糖苷诱导表达和亲和层析分离纯化表达产物,对纯化的蛋白进行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SDS-PAGE)和蛋白质免疫印迹杂交(Western blot)鉴定。结果:成功扩增删除型KIF11基因,构建MBP-KIF11-head,-stalk和-tail重组质粒并在Rosseta中诱导表达出MBP-KIF11-head,-stalk,-tail融合蛋白。经SDS-PAGE和Western blot法验证了高纯度纯化的融合蛋白。结论:建立了高效稳定的MBP-KIF11表达体系,为进一步研究KIF11与mRNA调控蛋白锌指结合蛋白1相互作用的区域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SARS冠状病毒的刺突(spike,S)蛋白的免疫学特性,以及S蛋白作为SARS—CoV病毒疫苗组分的可行性。方法将S蛋白基因分段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ET—15b,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经过亲和层析得到纯化的重组蛋白rSa和rSb;将全长S基因克隆入真核分泌表达载体pSecTagB,得到重组DNA疫苗pSecS,免疫小鼠,得到SAS—CoV S蛋白抗血清。然后用纯化的重组蛋白rSa和rSb建立的SARS—CoV S抗体ELISA检测技术研究所构建的S-DNA疫苗的免疫效果。结果分段的重组蛋白rSa和rSb在大肠杆菌中均以可溶性形式得到高效表达,并能与SARS确诊病人血清以及pSecS免疫鼠血清发生特异性抗原抗体反应,原核表达的重组分段S蛋白具有SARS—CoV S蛋白相似的抗原性。结论原核表达的两段重组S蛋白有可能作为抗原组分用于临床SARS—CoV检测中;所构建的SARS—CoV的S基因核酸疫苗能在小鼠体内产生特异性抗体,这为进一步SARS DNA疫苗的研制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associated coronavirus 2 is a major global health issue and is driving the need for new therapeutics. The surface spike protein, which plays a central role in virus infection, is currently the target for vaccines and neutralizing treatments. The emergence of novel variants with multiple mutations in the spike protein may reduce the effectiveness of neutralizing antibodies by altering the binding activity of the protein with 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2 (ACE2). To understand the impact of spike protein mutations on the binding interactions required for virus infection and the effectiveness of neutralizing monoclonal antibody (mAb) therapies, the binding activities of the original spike protein receptor binding domain (RBD) sequence and the reported spike protein variants were investigated using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In addition, the interactions of the ACE2 receptor, an anti-spike mAb (mAb1), a neutralizing mAb (mAb2), the original spike RBD sequence, and mutants D614G, N501Y, N439K, Y453F, and E484K were assessed. Compared to the original RBD, the Y453F and N501Y mutants displayed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ACE2 binding affinity, whereas D614G had a substantial reduction in binding affinity. All mAb-RBD mutant proteins displayed a reduction in binding affinitie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RBD, except for the E484K-mAb1 interaction. The potential neutralizing capability of mAb1 and mAb2 was investigated. Accordingly, mAb1 failed to inhibit the ACE2-RBD interaction while mAb2 inhibited the ACE2-RBD interactions for all RBD mutants, except mutant E484K, which only displayed partial blocking.  相似文献   

17.
李先茂  曾位森  张亚历  刘晓晴 《医学争鸣》2002,23(21):1929-1932
目的 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 (VEGFR)结合肽 -颗粒酶 B(Gra B)融合蛋白抗血管生成的作用 .方法 抽提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总 RNA,进行 RT- PCR克隆 Gra B c DNA;抽提 L o Vo细胞总 RNA,进行 RT- PCR克隆 VEGFR结合肽c DNA,用限制性酶切和 DNA测序进行鉴定 ;通过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SDS- PAGE)分析表达产物 .表达产物经亲和层析纯化后 ,以人血管内皮细胞 (ECV30 4 )和鸡胚尿囊膜血管测定其生物学活性 .结果 表达产物以可溶性分子形式存在于菌体中 ,具有良好的抗原性和特异性 ,且具有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及破坏鸡胚尿囊膜血管形成的活性 .结论  VEG-FR结合肽 - Gra B融合蛋白具有抑制血管生成的功能 ,在肿瘤生物靶向治疗中有一定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18.
叶星明  姜昌丽  张英起 《医学争鸣》2009,30(12):1057-1059
目的:构建人C22orf37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表达并纯化C22orf37重组蛋白.方法:应用PCR方法从人外周血白细胞eDNA文库中获得人C22orf37基因,成功构建人C22orf37融合表达载体,诱导表达His—C22orf37融合表达蛋白并对表达产物进行SDS-PAGE电泳分析和Western Blot鉴定.应用镍螯合层析法纯化重组融合蛋白,并对纯化产物进行纯度分析.结果:成功构建了人C22orf37重组融合载体pQE30-C22orf37,工程菌pQE30-C220rf37/DH5α经IPTG诱导后的菌体蛋白经SDS—PAGE电泳分析,在Mr约18000处出现了一条新生的蛋白条带,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该条带能够与His抗体特异性结合.应用Ni—NTA层纯化出目的蛋白,纯化后的蛋白经Primer Premier软件分析纯度约80%.结论:成功构建了人C22orf37的融合蛋白原核表达载体并成功表达与纯化了人C22orf37的融合蛋白,为下一步的C22orf37 mAb的制备和C22orf37蛋白表达的组织分布及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构建SARS冠状病毒S2蛋白胞外段( S2ED)和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的融合蛋白表达质粒,获得在原核细胞中表达的目的 蛋白.方法 在生物信息学预测基础上,利用PCR方法 扩增S2ED和EGFP的编码序列,插入到质粒pET-14b中构建融合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中诱导表达融合蛋白His-S2ED-EGFP.采用Ni-NTA亲和树脂纯化融合蛋白可溶部分,利用SDS-PAGE和免疫印迹的方法 鉴定纯化后的蛋白,通过荧光显微镜考察S2ED与Hela细胞胞膜能否发生融合效应.结果 重组质粒pET-14b-S2ED- EGFP的构建正确无误,并能够在BL21(DE3)中高效表达.纯化后的蛋白与Hela细胞孵育后,未观察到蛋白通过膜融合的过程内化进入细胞.结论 S2ED的绿色荧光蛋白融合表达载体构建成功,并在原核细胞中获得了部分可溶的表达和有效的纯化.虽然原核表达的重组蛋白未能在Hela细胞上发挥预期的生物学效应,但是该工作将为加深S2蛋白介导的胞膜融合过程的认识以及未来进行以特异性细胞结合肽为基础的定向靶细胞转运系统研究奠定重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