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 研究参与式培训对预防工人工伤和肌肉骨骼系统疾病(MSD)的效果。 方法 随机选取30家企业1 825名工人,其中918名干预组工人接受参与式培训,907名对照组工人接受授课式培训,比较两组培训前1年、培训后1年男女工人工伤发生率和MSD发生率的变化,从而评估培训效果。 结果 培训后1年随访率为59.1%。干预组培训后的工伤发生率(5.0%)低于培训前的发生率(8.9%),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培训后,干预组男性工人工伤发生率从11.3%降至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女性工人工伤发生率在培训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1年后,干预组和对照组男女工人MSD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参与式培训比授课式培训能更有效地降低男性工人工伤发生率,但两种培训方式均不能有效降低MSD和女性工人工伤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某钢铁厂工人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钢铁工人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某钢铁厂生产主线工人1386名为接尘组,生产副线工人498名为对照组,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接尘组SCL-90量表总分为139.90±55.93,对照组120.89±40.18;接尘组阳性症状均分为2.69±0.65,对照组2.43±0.51;接尘组阳性项目数为26.86±24.03,对照组19.22±14.39,接尘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接尘工龄20年以上组的躯体化因子得分和阳性症状得分均明显高于10年以上组及<10年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接尘工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存在较多问题,应引起更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深圳市宝安区印刷企业从业工人的职业健康知识、态度和行为状况及影响因素,为该行业职业健康促进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选择23家印刷企业263名员工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结果用Epi Data 3.0建立数据库,应用SPSS 18.0软件对问卷内容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被调查的263名工人知识平均得分(15.52±4.73)分,正确应答率为62.54%。态度平均得分为(30.64±3.26)分;行为平均得分为(18.19±2.31)分。知识得分在工龄、文化水平、有无职业卫生知识培训上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态度得分在文化水平、有无职业卫生知识培训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行为得分在有无职业卫生知识培训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该区印刷企业工人职业卫生知识匮乏,职业卫生行为得分较低,应当继续加强印刷行业劳动者的职业卫生防护知识培训工作,特别是针对性文化水平低、工龄低的劳动者。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吉林市某化纤厂工人进行职业倦怠问卷调查,了解化纤工人的职业倦怠情况以及影响职业倦怠的因素,为该职业人群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高其生命质量。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职业倦怠信息。问卷调查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收集数据。调查对象为两个CS_2暴露浓度不同车间的工人。应用Excel及Epidata录入数据,导入SPSS 16.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CS_2暴露情况不同的化纤工人职业倦怠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月收入的化纤工人在情绪衰竭维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饮酒与不饮酒的化纤工人在情绪衰竭维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性化纤工人在情绪衰竭和去个性化两个维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吸烟史的化纤工人在去个性化维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学历的化纤工人在成就感低落的维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接害工龄的化纤工人在成就感低落的维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影响因素结果为:月收入因素与情绪衰竭维度得分呈正相关,文化程度因素与去个性化维度得分呈负相关,接害工龄和文化程度与成就感低落维度得分呈负相关,文化程度因素与化纤工人职业倦怠总分呈负相关,月收入因素与化纤工人职业倦怠总分呈正相关。结论吉林市某化纤厂工人存在一定程度的职业倦怠,不同特征的工人(月收入、性别、文化程度、接害工龄、吸烟史和饮酒史)职业倦怠状况不同,其中月收入、文化程度、接害工龄是化纤工人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参与式与传统讲授培训方法在职业卫生培训中的效果,分析职业卫生参与式培训效果的影响因素,为开展职业卫生参与式培训提供参考。方法对不同类型企业中的436名劳动者职业卫生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调查后分组,分别采用讲授式和参与式职业卫生培训,培训后1个月、3个月进行调查,比较培训效果,探讨影响因素。结果培训前两种培训方法劳动者的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9);培训后1个月、3个月参与式培训效果均优于讲授培训(均有P0.01)。培训前两种方法劳动者的知信行3方面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57、0.41和0.62);培训后3个月,两种培训方法劳动者的信念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2),两种培训方法劳动者的知信行3方面其余时间点比较均显示参与式培训效果优于讲授式培训(P值均0.05)。结论职业卫生参与式培训效果优于讲授式培训,参与式培训能显著提高职业卫生培训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大脑友好型的“4C”教学法在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急救课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照入职时间将2018年新入职的39名护士作为对照组,在急救课程培训中采用传统“老师讲,学员听”授课模式;2019年新入职的42名护士作为试验组,采用“4C”教学法。培训后比较两组理论考核成绩、操作技能考核成绩、急救处置能力及护理人员自主学习能力。结果:培训完成后,试验组新入职护士的理论成绩为(96.23±2.735)分,高于对照组(94.44±3.88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90,P<0.05);试验组急救案例成绩为(95.18±1.040)分,高于对照组(91.81±1.60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110,P<0.001);试验组自主学习能力总分为(142.21±18.291)分,高于对照组(131.05±17.15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27,P=0.006);试验组急救处置能力为(122.24±11.272)分,高于对照组(115.18±12.06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22,P<0.01);绝大部分学员能够适应4C教学法并对培训满意。结论:大脑友好型的“4C”教学法能够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老年苯二氮卓类药物依赖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1年3月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抗焦虑药所致依赖综合征诊断标准的76例老年苯二氮卓类药物依赖患者为观察组,同期选取76名健康人为对照组,对两组进行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测评。结果观察组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总分、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维度得分[分别为(228.49±23.16)分、(44.36±8.23)分、(50.55±8.69)分、(56.92±8.97)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261.27±24.58)分、(61.27±7.89)分、(65.28±7.27)分、(67.21±9.23)分],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物质生活维度得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苯二氮卓类药物依赖患者生活质量明显下降,需进行药物、心理综合干预。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对企业接触三氯乙烯的工人实施宣传教育等干预措施, 调查工人"知信行"得分情况, 评价干预措施的有效性, 为制定三氯乙烯职业中毒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干预前后分别采用面对面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数据, 计算企业接触三氯乙烯工人"知信行"得分并进行分析。
结果 通过知识培训、现场演示、定期演练、考核等方式进行干预。干预前不同文化程度、不同工龄组的工人知识得分、行为得分均不同(P <0.05), 文化程度越高、工龄越长, 得分越高; 干预后, 除了不同文化程度工人的行为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不同文化程度和不同工龄的工人对三氯乙烯职业中毒防护知识得分和实践行为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或0.05);干预前后对比, 除了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工龄> 10年工人的知识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其余各组文化程度、各组工龄工人的知识和行为得分均有提升(P <0.01或0.05);在态度得分方面, 不同文化程度、不同工龄的工人在干预前和干预后的态度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且各组干预前后对比, 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通过宣传教育等一系列干预措施, 有效提高了三氯乙烯作业工人的知识水平和实践行为, 但对态度的改善尚不明显。应在进行宣传教育等一系列干预措施的同时, 设法继续强化工人预防职业病危害的态度。
  相似文献   

9.
刘巧玲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36):5877-5879
目的:通过对接受不同宣传教育手段的孕妇进行随机对照调查研究,验证江宁区江宁医院设计的宣传工具的效率。方法:将120名孕妇平均分成3组,分别接受该院子痫前期宣传教育、接受传统医疗教育或不接受相关教育,分别在教育前和1个月之后填写社会人口信息调查问卷和子痫前期预防知识调查问卷。结果:各组受试者的社会人口信息无明显差异(P>0.05),所有受试者首次平均得分为(61.1±17.6)分,再次随访的平均得分为(59.9±15.7)分,两次得分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得分呈现正态分布(P>0.05),首次评估得分和1个月后再次评估得分分别为:实验组(71.4±12.2)分,(67.5±11.1)分;对照组(63.1±13.4)分,(59.9±14.1)分;空白组(49.1±18.4)分,(51.1±17.8)分。结论:南京市江宁区江宁医院改进设计并应用的图表性子痫前期宣传手册简洁凝练,能显著提高孕妇对子痫前期相关知识的短期和长期认识。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不同健康教育模式对社区居民健康素养的影响,为有效开展社区居民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珠海市人民医院所处辖区街道办下属的居委会2个,每个抽取100户150人,分别采用传统的讲座授课和参与式互动方式进行健康教育,历时1年。结果参与式教育组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分别由教育前的50.42%和45.54%提高到教育后的90.36%和78.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传统式教育组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由教育前的50.85%提高到81.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行为形成率由教育前的45.90%,提高到49.02%,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教育前后两组比较,教育前两组没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教育后参与式组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均高于传统式组(P均<0.05)。结论参与式健康教育对提高社区居民健康素养效果优于传统方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能有效提高劳动者职业卫生知识、意识与行为的干预措施。方法实行企业职业卫生管理员试点,对企业管理人员进行针对性的系统培训,再由企业管理人员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卫生知识培训和行为指导。结果劳动者的职业病防治知识、职业卫生法律知识、职业卫生意识行为等均有了明显的提高。结论实行推广职业卫生管理员制能使企业对劳动者的培训和告知真正落实,有效提高企业的职业卫生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运用基本职业卫生服务(BOHS)方法,对上海市2家机械钢构企业焊接作业人员开展相关职业危害因素知识及防护知识宣教活动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对该企业所有电焊作业人员开展焊接作业安全知识宣教活动,采用焊接安全卫生KAP调查问卷,于宣教前后分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宣教后被调查者焊接作业卫生安全知识平均得分由宣教前的(17.1±5.3)分提高至(23.8±3.8)分,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焊接作业卫生安全行为平均得分由宣教前的(5.1±1.9)分提高至(7.9±1.8)分,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卫生安全知识知晓率和行为正确率也有了明显的提高。结论开展焊接作业安全知识宣教活动显著提高了电焊作业人员焊接作业安全认知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北京市大兴区农民工职业卫生健康教育干预效果。方法通过现场培训、资料发放、播放DVD等活动对大兴区13家企业的1500名农民工进行为期6个月的职业卫生行为干预,并调查干预前后农民工职业卫生知识、态度和相关行为状况。结果干预后,农民工对职业卫生知识的知晓率有了一定提高,知识得分由干预前的9.83±2.939提高到10.97±2.740,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态度得分与行为得分健康教育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现场培训、资料发放等职业卫生健康教育干预活动对提高农民工职业卫生知识水平、改变其职业卫生态度和职业行为习惯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This study was carried out aiming at assessing the effects of a training program on the knowledge, attitude and practices (KAP) of health care workers (HCWs) in primary health care centers (PHCCs) regarding growth monitoring (GM). It included 148 health care workers (30 General Practitioners (GPs) and 118 nurses), from 17 PHCCs in Jeddah city, Kingdom of Saudi Arabia (KSA). Tests on KAP were held before and six months following a training program on GM conducted by the investigators. Results showed significant improvements in the KAP of the trained health care workers after training, the 44 trained HCWs obtained higher mean comprehension score (7.9 +/- 1.2), higher mean practice score (11.6 +/- 3.0), and higher mean general scores (32.3 +/- 4.6) compared to the mean scores they obtained in the pre-test (5.7 +/- 1.5; 7.4 +/- 2.2 and 25.7 +/- 4.4, respectively). Thes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01). However; the difference in the mean knowledge scores, before and after the GM training program was not significant. The training has also led to the disappearance of the significant knowledge gap between GPs and nurses. And also, the 44 trained HCWs had higher mean comprehension score (7.9 +/- 1.2), mean practice score (11.6 +/- 3.0), and mean general scores (32.3 +/- 4.6) compared to those among untrained group (controls) (6.3 +/- 2.1; 8.5 +/- 3.7, and 27 +/- 6.1, respectively). Thes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005). Nevertheless, the difference in the mean knowledge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It also has led to some changes in the attitude of the trained HCWs towards GM compared to the untrained group. In conclusion, We credit the significant improvements in KAP of HCWs to the training program and recommend its adoption by the national MCH program in KSA. We also recommend new methods of teaching and training based on sound educational concept of active participation and practical work as well as supportive supervision and evaluation.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珠宝加工企业生产过程中苯作业环境对工人健康的危害以及实行干预措施后的效果。方法对企业作业环境空气中苯系物浓度进行检测,对工人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并实施了干预措施。结果作业场所空气中苯浓度干预前合格率为20%,干预后为100%;作业工人的自觉症状和体征(头痛、头昏、失眠、食欲减退、皮肤损害、出血倾向等)在干预后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在干预前女工月经异常(经期延长、经量增多和周期紊乱)的情况干预后也得到改善。作业工人血常规检查方面,干预前工人WBC、Hb和PLT下降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干预后。干预前后的检查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珠宝加工企业实施干预措施后,作业场所空气中苯浓度下降至容许范围内,工人健康情况比干预前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采取健康促进等干预措施后,民营企业外来务工者的职业卫生知识知晓率的变化,为制定企业健康促进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慈溪市2家民营企业,按车间分层,每个车间各随机抽取200名外来务工者为调查对象。从2010年11月至2011年12月开展为期1年的企业健康政策、支持性环境、健康教育、健康服务等健康促进干预措施。在干预前、后分别对调查者进行职业卫生知识问卷调查,内容包括职业病知识、职业有害因素、职业卫生防护、职业体检、相关法律法规等。[结果]外来务工者正确理解职业病概念的比例由干预前的70.25%上升至干预后的90.71%(P〈0.05);职业卫生总体知晓率由干预前的61.47%上升至干预后的86.38%(P〈0.05);初中文化程度的外来务工者的职业卫生总知晓率由干预前的49.41%上升至干预后的85.93%(P〈0.05)。[结论]企业制订职业健康政策是开展外来务工者防治职业危害的关键,加强教育和培训是重要手段,安全例会前的10分钟健康教育和人际传播是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用人单位中的劳动者参与职业病防治工作运行机制。方法参加现场评审的有64家企业,每家企业随机抽查10名劳动者,共收回有效问卷612张,调查内容包括岗位培训、防护用品的配备、获取职业卫生知识的途径等,应用EpiData3.1建立调查结果数据库,并应用SPSS15.0、Excel软件进行单变量分析和卡方检验等方面的统计与分析。结果(1)9.7%的企业对劳动者进行了职业安全卫生知识的培训;(2)企业为劳动者配备的防护用品中有93.8%得到定期维护,97.7%的劳动者在工作中佩戴企业配备的个人防护用品,防护用品的种类主要是防护眼镜、防护面罩等;(3)防护设施损坏后,劳动者首先会找班组长需求帮助,占调查总数的80.6%;(4)有85.0%的劳动者近两年参加了职业安全卫生活动;(5)劳动者了解职业卫生知识的途径主要是培训和宣传栏,分别占调查总数的97.2%、77.3%。结论(1)职业病防治工作整体情况好的企业,其劳动者参与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情况也好;(2)用人单位应促进劳动者积极参与职业病防治工作,努力提高劳动者职业病防治理念、技术、知识、能力,改善行为,从而可以提高整个企业职业病防治水平。  相似文献   

18.
Work-related health problems among employees of small-scale enterprises and un-employed workers are still serious in Japan. Occupational health services related to their working conditions and environment are limited and more provison needs to be made. Our participatory training program is aimed at allowing staff members of public health centers to provide occupational health services and assist workers' health promotion. In this program, participants examine occupational risk factors affecting workers' health problems with ergonomic check-lists and discuss potential improvements in the workplace. Participants experience practical visits to small-scale enterprises in their communities and the resultant occupational health services are discussed and evaluated at the final step in this program. The essential feature of successful case was that the public health center had coordinated community resources and occupational health services with ergonomic check-lists accepted by small-scale enterprises. This participatory training program is effective from the viewpoint of evaluating occupational risk factors affecting workers' health problems and proposing improvements in the workplace. In order to optimally provide occupational health services for the employees of small-scale enterprises and un-employed workers, the community resources including health facilities and the parties concerned must be organized and utilized effectively.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目标管理(management by objectives,MBO)理论在神经内科护理实习生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1年12月—2013年12月在神经内科实习的200名学生按入科时间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名,观察组根据实习目标培训清单有计划的完成实习目标,带教老师应用MBO法实施带教;对照组按常规进行实习带教培训,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组的知识技能成绩(266.00±27.79)分明显高于对照组(212.85±38.87)分,观察组操作技能成绩(320.85±28.60)分明显高于对照组(239.05±45.1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满意度互评结果显示带教老师对观察组学生的评价、观察组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学生对带教老师的评价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MBO教学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培训效果,提高学生实习满意度,提高带教老师的知识水平和带教能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上海市某社区学龄前儿童的超重肥胖状况及家长、幼托机构工作人员的相关营养知识、态度和行为现状,并进行健康教育以降低学龄前儿童营养过剩的发生率。 [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选取目的社区各幼托机构儿童及其家长(各360 名)以及幼托机构工作人员(40 名)为研究对象,对样本儿童的家长及幼托机构工作人员进行为期9 个月的健康教育,干预前、后对儿童进行健康体检;对家长及工作人员进行营养知识(knowledge,K)、态度(attitude,A)、行为(practice,P)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健康教育前,目的社区学龄前儿童的平均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为15.86±1.55,超重儿童34 人,占所有儿童样本的9.4%,肥胖儿童21 人,占所有儿童样本的5.8%;儿童家长及幼托机构工作人员的营养KAP平均得分为84.96 分。健康教育后,该社区学龄前儿童的平均BMI 为15.26±1.50,超重儿童24 人,占所有样本的6.8%;肥胖儿童12 人,占所有样本的3.4%;儿童家长及幼托机构工作人员的营养KAP平均得分为92.27 分。 [结论] 通过营养健康教育,改善了目的社区学龄前儿童的超重及肥胖状况(P 〈 0.01),提高了家长及幼托机构工作人员的营养知识、态度、行为认知水平(P 〈 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