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 毫秒
1.
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与不良生活方式的健康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与不良生活方式的关系进行调查和探讨,并实行健康促进和健康干预。方法对我区属下的11个社区280名原发性高血压进行不良生活习惯和不良生活方式调查,并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社区150名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不良生活方式的干预,并随机抽样130名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在坚持服药,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后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1);实验组干预前、后血压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的意义(P<0.01)。结论社区对不良生活方式的干预和健康促进,可以有效控制高血压,减少并发症,提高辖区居民的健康水平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规范化管理在高血压社区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及价值.方法 选择本市一个社区内的45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规范化管理组210例,常规管理组240例,比较2组患者管理前后高血压健康知识的知晓率、血脂改变情况、血压控制情况、不良生活习惯改变情况.结果 与管理前相比,2组患者对于高血压健康知识的了解、血脂生化检测,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指标、不良生活习惯等均得到明显改善,管理前后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常规管理组相比,规范化管理组上述情况的改善明显优于常规管理组,2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强高血压的社区规范化管理,能有效控制社区高血压患者的血脂、血压,降低危险因素,改善高血压患者的生活,值得社区医院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农村社区高血压综合干预措施的临床效果。方法以廊下社区万春村≥35岁362名高血压患者为对象,经过6个月的健康教育、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及药物治疗等措施综合干预,收集相关资料进行自身前后比较。结果本组高血压患者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的平均水平分别下降14.95mmHg和4.18mmHg,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及控制率分别由干预前的69.85%、61.79%、19.70%上升为干预后的91.04%、81.79%、45.97%,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农村社区高血压综合干预措施效果肯定,应在已有基础上予以坚持和改进。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社区高血压健康促进诊疗管理模式对高血压患者进行综合干预的效果,为开展高血压综合防治与管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2006年5月-2008年10月,对山东省济南市山大路社区建档的276例高血压患者进行高血压相关知识和不良生活方式调查,并对其实施高血压健康促进诊疗管理,包括提供健康指导、行为调整、心理调试等非药物治疗及合理用药治疗等综合干预措施,定期随访。结果干预前后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率明显提高(P0.01);合理饮食、规律运动、控制体重、控制情绪较教育前明显增加(P0.01);患者健康教育前后运动、行为(除每周锻炼时间外)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高血压患者实施综合健康促进可以提高患者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率,从而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提高血压控制率,以预防高血压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社区系统管理对高血压病患者的效果.方法 2007年4月至2009年4月对广州市站前社区6个居委会中参与社区高血压系统管理的435例高血压患者,采取饮食、用药、生活行为、运动、心理健康指导以及健康宣传等措施进行健康干预,比较社区健康系统管理前后高血压患者的疾病相关知识知晓率、接受治疗率、规律服药率、血压控制率,不良生活方式的改变情况、血压控制情况及实验室指标控制情况.结果 健康干预后高血压患者的疾病相关知识知晓率、接受治疗率、服药依从性、血压控制率、系统管理满意率均有明显提高,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室指标及生活方式均有明显改善,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压变化明显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发症控制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实施社区健康系统管理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自身防治切实有效,此方法在社区中可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6.
邹小明 《健康研究》2016,(6):612-614
目的:评价拜糖平联合社区健康干预对于糖尿病的治疗效果,探讨其临床适用性。方法在社区医院进行干预治疗的66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3例,两组均用拜糖平降糖治疗,试验组治疗期间接受社区健康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糖控制情况及不良生活习惯调整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FBG,2hFBG及HbAl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降低且试验组更显著(P<0.05);治疗干预后,试验组规律饮食调整的比率、坚持运动的比率、戒烟及戒酒率和规律血糖监测的比率均较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拜糖平联合社区健康干预对于社区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在福州市鼓山镇城乡结合部开展高血压患者自我健康管理俱乐部的实施效果。方法2010年7月至10月在福州市鼓山镇开展高血压患者自我健康管理俱乐部的健康教育项目,研究对象为社区高血压患者33例。在俱乐部设立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自我健康管理干预前后,分别评定患者的高血压控制率,高血压意识情况,及患者的健康状况,比较干预前后的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前收缩压〈140mmHg(1mmHg=0.133kPa)且舒张压〈90mmHg的学员16例(16/33),干预后19例(19/31),高血压控制率提高,但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058,P〉0.05)。干预前后学员对“正常血压值”和“应按医嘱服药控制高血压”的正答率较高,分别为(27/33)例和(26/31)例,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47、1.242,P〉0.05)。其余“35岁以后每年应测1次血压”等各项的正答率干预后比干预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810、4.280、4.039、14.249、10.573、14.539,P〈0.05)。干预后所有学员至少每月测量1次血压,其中至少每周测量1次的学员为28例(28/31),与干预前相比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532,P〈0.05)。健康状况调查显示,干预后学员整体健康状况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34,P〈0.05)。结论社区健康教育的实施可提高患者高血压意识、改善患者健康状况,城乡结合部高血压患者自我健康管理俱乐部具有可行性,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家庭健康教育对青少年高血压KAB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索青少年高血压的家庭预防措施。方法 对陕西汉中3个社区224名血压偏高青少年及其家庭成员,以家庭为单位开展高血压健康教育,评价对高血压相关健康知识、态度和行为水平的影响。结果 经两年健康教育和行为指导,干预组青少年KAB水平显提高(P<0.01),对照组无显性变化(P>0.05),干预组KAB水平显大于对照组(P<0.05)。干预结束时观察对象与其家庭主要成员(家庭主妇)KAB水平存在显相关性(P<0.01)。结论 以家庭为单位的健康教育和行为指导确可提高青少年的KAB水平,是有效预防青少年高血压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社区居民在其生活方式中的主要不良健康行为及其影响,并对比实施干预行为后的效果,为不良健康行为疾病综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在盐田16个社区中随机抽取8个社区1230名社区居民作为研究对象,在调查区域逐户上门作行为调查,对目标区域人群开展综合性行为干预,并对其干预效果进行评价分析。结果干预后社区居民健康行为知识知晓率明显提高(P〈0.05),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高盐饮食、抽烟、饮酒、体检不定期、长时间看电视电脑等不良健康行为方式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综合行为干预对改善居民不良健康行为有重要意义,是降低社区居民不良健康行为疾病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辽宁省丹东市城市社区高血压健康教育综合干预效果。方法在丹东市区选择2个经济条件相同、人口构成相似的社区,抽取2个社区中35岁以上居民分别组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进行高血压健康教育综合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社区慢性病健康教育。基线调查、干预中期和干预终期分别对调查对象高血压相关知识、行为和高血压治疗情况进行调查,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共调查社区居民843人,其中干预组416人,对照组427人。终期评估时,干预组高血压相关知识总知晓率由41.3%提高至80.6%(P〈0.01);对照组由42.1%提高至49.4%(P〈0.01),但提高幅度不大;干预组各项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终期评估时,干预组吸烟率由35.4%下降至22.7%,饮酒率由35.6%下降至24.5%,低脂饮食比例由40.5%提高至5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各项行为均无明显改变(P〉0.05);干预组的吸烟率、饮酒率低于对照组,低脂饮食比例高于对照组(P〈0.01)。终期评估时,干预组高血压患者的治疗率和控制率分别为70.2%和55.3%,较基线调查时明显提高(P〈0.01),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综合性社区健康教育干预对高血压的防治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社区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药学服务干预对疗效及用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对社区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进行生活健康教育、制定最佳用药方案、用药指导等药学服务干预前后的血压控制疗效、用药依从性和健康生活方式进行调查分析。结果高血压病患者降压疗效明显优于干预前(U=13.4554,P<0.01),干预前后高血压病患者用药依从性显著提高(χ2=124.262,P<0.01),病人对药师的咨询明显增加(χ2=50.8486,P<0.0I),患者不良生活习惯明显改善(P<0.01)。结论药学服务干预可明显提高社区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疗效及用药依从性,改善不良生活习惯,对高血压病的社区防治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湖北省三峡坝区高血压的社区干预试验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农村社区高血压6a干预试验效果。方法以三峡坝区农村社区35岁以上人群为研究对象,对不同的人群采取不同的干预措施。结果6a干预后示范区全人群收缩压均值下降4.10mmHg(P〈0.01)、人群不良饮食习惯改变(P〈0.05)、男性吸烟率下降22.85%(P〈0.01)、男性饮酒率下降23.64%(P〈0.01),示范区高血压患者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分别提高到94.38%、76.40%和59.55%。结论综合性社区干预对高血压的防治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应将干预持续下去并在其他社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社区健康管理模式及有效性。方法按照《浙江省社区健康管理行为干预指导手册》要求对6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强化干预(观察组),并与一般干预的60例高血压患者(对照组)进行干预效果比较。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生活方式评分,体重指数、血压、血糖和廊脂等指标以及血压控制率方面均优于干预前(P〈0.05)。干预后观察组血压控制率为75.00%,对照组为55.93%,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生活方式评分,体重指数、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以及血压控制率也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强高血压患者社区健康管理,能优化患者生活方式,改善各项生化指标及有效控制血压。  相似文献   

14.
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三种方式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三种健康教育方式对糖尿病患者的健康干预效果,为糖尿病患者自我保健意识和培训技能的提高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对成都市三个社区的117名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患者进行三种不同的健康教育形式,教育前后分别测定糖尿病保健保健知识、依从性和空腹血糖等指标。结果:接受健康教育后三组患者的健康保健知识和依从性都有明显提高(P<0.05),接受面对面的健康讲座的患者组其健康知识、依从性都比其他两组患者有显著的提高(P<0.01),空腹血糖也比其他两组患者有显著的下降(P<0.05);而另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间无统计学差异。血糖也无明显下降(P>0.05)。结论:健康教育能有效控制社区糖尿病及并发症的发展,改善其遵医不良行为,可作为防治糖尿病的一种社区保健模式。  相似文献   

15.
探讨以社区为单位,对社区高血压病患者进行综合干预,以达到预防和治疗高血压的目的。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我社区确诊的168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2组,干预组84例进行综合干预,常规组84例进行常规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组总有效率89.3%,常规组总有效率60.7%,干预组显著高于常规组,〈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根据高血压患者的个体差异,给予健康教育,心理治疗,饮食治疗及药物干预等综合干预措施,能够改变高血压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提高高血压防治意识,从而改善高血压病人的治疗率和控削率,提高社区高血压的防治水平。  相似文献   

16.
社区开展高血压病患者行为干预的效果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药物治疗和行为干预 (即改变患者不良生活习惯 ,提高保健意识 )是降低高血压发病率、提高治疗率和控制率的关键。仅仅依靠专科医院治疗 ,不能达到满意效果。社区医务室如何配合专科医院 ,开展高血压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并施行管理 ,是社区医务人员的重要任务。 1 997年 1月至 2 0 0 1年 1月期间 ,对本社区 3 5例确诊的高血压病人 ,系统进行了 4年多的慢病管理。现初步总结如下 :对象与方法1 病人来源 社区 3 5例高血压病人 ,全部经北京市安贞医院心血管科确诊并经核实 ,符合目前我国高血压诊断标准。2 管理方法(1 )为 3 5例病人建立健康档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对乌鲁木齐银川路社区糖尿病前期(IGR)人群进行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对该社区已经抽取好的293例糖尿病前期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教育前后以问卷形式对患者进行糖尿病(DM)知识及生活方式的调查,同时测量教育前后患者的空腹血糖(FBG)和餐后2h血糖(2hPG)。结果:实施健康教育后,患者对IGR、DM等知识知晓率明显提高(P〈0.01);患者的FBG及2hPG较健康教育前均下降(P〈0.05),且其生活习惯优于健康教育前(P〈0.01)。结论:健康教育对提高糖尿病前期患者的疾病知晓率、控制糖尿病前期患者的血糖、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干预在社区高血压防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基于“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对管辖社区内198例高血压患者的心理、服药、饮食、起居等实施护理干预,分析比较干预前后患者血压值、服药依从性、生活习惯、高血压知识知晓率等.结果 通过18个月对社区高血压患者的护理干预,患者在血压控制率、服药依从性、改变不良生活习惯、高血压知识知晓率等方面均比干预前有明显提高(P均<0.05).结论 在社区高血压防治中,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干预方式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在社区引入患者自我管理模式,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后,观察自我管理能力对患者相关行为的影响。方法 从坪山19个社区546例高血压患者中随机选取252例,均自愿参加高血压社区规范化管理,通过讲座等形式培训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指导患者的健康生活方式,发放自我管理手册,建立科学的自我管理方法并提高社会及家庭的支持程度,同时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健康教育前后252例患者基本知识的知晓率、自我管理能力、血压控制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健康教育町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对高血压患者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提高血压控制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杭州市社区高血压限盐干预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以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相结合的高血压社区综合干预效果。方法:在杭州市5个城区分别选取1个社区,每个社区随机抽取高血压户和非高血压户各100户.共计2590人,进行为期一年的限盐行为干预和健康教育,比较干预前后人群知信行水平和摄盐量的变化。结果:干预后11项知信行指标均有显著性提高(P〈0.05),高血压和非高血压人群摄盐量〈6克者均明显增加,由干预前34.56%上升43.02%(P〈0.05)。结论: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结合的社区综合干预模式是控制高血压的重要措施,也适合在一般人群中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