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的 探讨脐血血气分析与新生儿窒息、缺氧的关系.方法 随机选取55例新生儿,于生后即采取脐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据其产后有无新生儿窒息分为窒息组(32例)和对照组(23例),并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窒息组脐动脉血气分析pH值、PaO2、PaCO2分别为7.105±0.095、(13.175±3.285)mm Hg(1 mm Hg=0.133 kPa)、(69.620±12.685)mm Hg,对照组分别为7.214±0.088、(18.250±5.493)mm Hg、(57.640±10.994)mm Hg.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脐血血气分析可较客观、灵敏地反映胎儿缺氧、缺血的程度,可与Apgar评分互补,作为诊断新生儿窒息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患者胎儿宫内窘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10例正常晚期孕妇作为对照组,同时选取胎儿窘迫的110例孕妇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孕妇的胎儿脐动脉、大脑中动脉及肾动脉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动脉收缩末期血流峰值(S)与舒张末期血流速度(D)的比值(S/D)及两组新生儿产后1 min Apgar评分<7分、胎心率异常、羊水污染以及新生儿异常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胎儿脐动脉S/D、RI和PI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胎儿大脑中动脉S/D、PI和RI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肾动脉S/D、PI和RI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新生儿1 min Apgar评分<7分、胎心率异常、胎儿羊水污染以及新生儿异常发生率均显著低于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胎儿脐动脉、大脑中动脉和肾动脉血流进行联合检测对预测胎儿宫内窘迫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对确定合适的分娩时机和挽救胎儿性命有帮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胎儿脐动脉血流S/D值与剖宫产的关系。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2月海宁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20例GDM患者作为GDM组,120例正常孕妇作为对照组。测量两组孕妇的脐动脉收缩期最大血流峰值/舒张期最小血流峰(S/D)值。结果 GDM组患者脐动脉血流S/D值为2.93±0.92,对照组为2.46±0.7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DM组患者孕37周和孕38周脐动脉血流S/D值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DM组孕妇孕39周、孕40周、孕41周脐动脉血流S/D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DM组胎儿窘迫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DM组剖宫产率高于对照组(P<0.05)。GDM患者脐动脉血流S/D值与胎儿窘迫、剖宫产均呈正相关(均P=0.000)。结论 GDM患者脐动脉血流S/D值、胎儿窘迫发生率和剖宫产率均升高,脐动脉血流S/D值与胎儿窘迫、剖宫产均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脐动脉血流比值对新生儿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4年8月间该院收治的108例ICP孕妇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在该院健康体检的108例正常孕妇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孕妇肝功能指标: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血清总胆汁酸(TBA);围产儿结局:新生儿体重、早产、胎儿窘迫等;脐动脉血流检测指标:波动指数(PI值)、阻力指数(RI值)、血流收缩期和舒张期的比值(S/D值)。结果观察组患者AST、ALT、TBA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新生儿体重明显低于对照组,早产、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等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RI值和S/D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间PI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CP孕妇应定期检测脐动脉血流情况,便于尽早采取干预措施,改善围产儿结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分析彩超监测胎儿肾动脉血流指标在胎儿宫内窘迫中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2年1月做彩色多普勒超声波胎儿检查的50例孕妇,按照胎儿是否出现宫内窘迫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的29例孕妇胎儿出现宫内窘迫,21例孕妇胎儿无宫内窘迫设为正常对照组,就两组足月孕妇肾动脉血流速度值、脐动脉血流速度值、阻力指数、搏动指数以及新生儿脐血血气分析和新生儿Apgar评分等应用彩色多普勒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记录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的宫内窘迫胎儿肾动脉血流速度值、脐动脉血流速度值、阻力指数、搏动指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对照组的新生儿脐血血气分析以及新生儿Apgar评分均明显优于宫内窘迫胎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超监测胎儿肾动脉血流指标在了解胎儿情况以及筛查胎儿宫内窘迫中有较好的临床价值,对胎儿的宫内窘迫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患者于晚期妊娠期不同胎龄胎儿心脏Tei指数的变化。方法:应用超声心动图测量41例HDCP患者的胎儿(28~32周,32+1~36周)和41例与其胎龄匹配的正常胎儿的心脏多普勒时间间期,计算左、右心室Tei指数范围,分析不同胎龄胎儿心室Tei指数间有无统计学差异。结果:晚期妊娠中胎儿胎龄不同,其心脏Tei指数改变亦不同,病例组与对照组胎龄为28~32周的胎儿左、右心室Tei指数比较,右心室Tei指数病例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与对照组胎龄为32+1~36周的胎儿左、右心室Tei指数比较,病例组胎儿左、右心室Tei指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患者于晚期妊娠期胎儿心脏Tei指数改变与HDCP患者胎儿胎龄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脐带绕颈胎儿脐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参数与围生儿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0年6月在临海市第二人民医院孕检的150例孕晚孕妇为研究对象,所有胎儿均伴有脐带绕颈,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所有入组孕妇胎儿的脐动脉血流动力学情况,分析脐动脉血流参数与围生儿预后的相关性。结果两组胎儿脐带绕颈周数和脐带绕颈类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收缩期最大速度/舒张期最小速度(S/D)≥3的脐带绕颈胎儿剖宫产率、胎儿窘迫发生率、胎心异常率、新生儿窒息率及羊水异常率(81.25%、46.88%、37.50%、15.63%及100.00%)均明显高于S/D<3的胎儿(30.51%、7.63%、5.93%、0.85%及15.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6.729、28.852、22.677、14.316及81.356,均P<0.05)。S/D≥3的脐带绕颈胎儿出生后1 min Apgar评分[(5.29±2.14)分]明显低于S/D<3的胎儿[(9.34±1.1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158,P<0.05);缺氧胎儿脐动脉的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及S/D值[(1.84±0.62)、(0.81±0.18)及(3.14±0.31)]均明显高于未缺氧组胎儿[(1.16±0.41)、(0.56±0.11)及(2.16±0.2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019、10.521及24.862,均P<0.05)。结论脐带绕颈胎儿的脐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能够有效反映胎儿体内血流动力学改变情况,反映胎儿是否出现缺氧、缺血,与围生儿预后状况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阴道分娩和剖宫产分娩方式对重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合并胎儿生长受限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6年2月解放军一七四医院产科收治的114例重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合并胎儿生长受限的单胎产妇为研究对象,经阴道分娩的53例产妇为对照组,剖宫产分娩的61例产妇为观察组。观察两组产妇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妊娠结局和新生儿动脉血、静脉血血气指标及体重、窒息发生率、死亡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产妇的SBP、DBP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产后2 h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脐动脉血、碳酸氢根(HCO_3^-)、血细胞比容(HCT)与对照组新生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氧气分压(PO_2)、二氧化碳分压(PCO_2)明显低于对照组,p H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脐静脉血p H、PO_2、HCO_3^-、PCO_2及HCT与对照组新生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死亡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合并胎儿生长受限产妇实施剖宫产可降低血压、减少并发症,使胎儿脱离缺氧环境,降低不良后果,确保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ypertension disorder complicating pregnancy,HDCP)对围产儿结局的影响及胎儿脐动脉血流变化与围产儿不良结局的关系。 【方法】 对57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产妇和59例正常妊娠孕产妇的妊娠结局进行观察,测量胎儿脐动脉血流指标并观察两组围产儿结局。 【结果】 HDCP组围产儿的不良结局在新生儿窒息、早产和低出生体重方面的发生率均高于正常组(P<0.05);两组在脐动脉血流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收缩压最大血流速度与舒张末期最大血流速度比值(S/D)等三个指标上存在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胎儿脐动脉血流指标与围产儿出生结局呈负相关关系。 【结论】 HDCP患者更容易发生围产儿不良结局,胎儿脐动脉血流指标更易出现异常。脐动脉血流指标RI和S/D比值可以用来预测围产儿不良结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脐血钙水平对胎儿生长发育的影响,分析其与不同体重足月新生儿之间的相关性,评估钙对胎儿宫内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2月-2012年12月在该院经阴道自然分娩的新生儿102例为研究对象,胎龄37~42周。根据新生儿出生体重分为3组:小于胎龄(SGA)儿组、适于胎龄(AGA)儿组和大于胎龄(LGA)儿组。新生儿娩出后立即采集脐带血,分离出血清,采用甲基麝香草酚蓝比色法检测脐血钙水平,分析钙水平与不同体重组新生儿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3组新生儿的性别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组新生儿中LGA的脐血钙水平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组新生儿脐血钙含量分别为(2.16±0.08)mmol/L、(2.31±0.04)mmol/L、(2.46±0.09)mmol/L,均与3组新生儿体重之间呈正相关性,(r=0.919,P<0.05)。结论脐血中钙水平对胎儿生长发育有影响,与不同体重足月新生儿出生体重呈正相关性,可以通过测定脐血钙水平判定胎儿发育情况。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联合硫酸镁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77例患有HDCP且于2015年4月-2017年8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产科确诊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两种用药方法分组:观察组40例以阿司匹林联合硫酸镁治疗,对照组37例以硫酸镁治疗。对其疗效、血压水平、不良反应及妊娠结局详细记录并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5.00%(38/40),高于对照组的72.97%(27/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0%,低于对照组的24.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用药后DBP(舒张压)为(79.28±3.33)mm Hg,SBP(收缩压)为(109.27±2.77)mm Hg,低于对照组的DBP(96.22±3.60)mm Hg与SBP(133.26±3.31)mm 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2例(5.00%)早产、2例(5.00%)宫内窘迫、1例(2.50%)新生儿窒息,低于对照组的早产8例(21.62%)、宫内窘迫9例(24.32%)及新生儿窒息7例(18.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产科给予HDCP患者治疗时,选择阿司匹林联合硫酸镁治疗疗效好、不良反应及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较低,具有可靠性。  相似文献   

12.
子痫前期脐血流异常与围生儿预后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子痫前期患者脐动脉血流改变与围生儿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09年6月在本院产前检查至分娩的92例子痫前期患者的脐动脉血流参数S/D值、血流波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及新生儿出生时体重、Apgar评分、胎盘重量等的变化.92例患者中轻度子痫前期57例、重度子痫前期35例.随机选择同期正常妊娠分娩、无产科并发症及合并症的100例患者作为正常对照组,观察S/D、PI、RI值及母婴结局.结果 随着子痫前期病情严重程度的增加,S/D、PI、RI值均呈增高趋势,重度子痫前期组脐血流参数明显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轻度子痫前期组与正常组比较增高趋势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脐血流参数的增加,重度子痫前期的新生儿出生时平均体重、Apgar评分、胎盘重量均低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脐血流异常的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胎儿生长受限发生率、围生儿死亡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轻度子痫前期组的上述变化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重度子痫前期脐血流参数S/D、PI、RI值可以作为判断胎儿宫内状况的指标,为胎儿预后提供了简易无创的监测手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超声在妊娠期高血压孕妇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测量的临床意义及对母婴结局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1月在北京大学国际医院就诊的200例妊娠期高血压孕妇,作为试验组,同期200例正常妊娠孕妇作为对照组,所有孕妇均经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子宫动脉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脐动脉收缩压最大血流速度(S)与舒张末期最大血流速度(D)比值(S/D),观察两组孕妇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和胎儿脐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以及母婴结局情况。结果对照组孕妇的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PI、RI、S/D值随着孕周的增长而逐渐下降,孕中期和孕晚期,试验组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PI、RI、S/D值均比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随着孕周的增加,对照组及试验组脐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PI、RI、S/D值均明显降低(P0.05);孕中期和孕晚期,试验组脐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PI、RI、S/D值比对照组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早产率(7.5%)、新生儿窒息发生率(7.5%)、产后出血量[(526.3±23.3)ml]明显高于对照组[依次为1.0%、0.5%、(298.3±23.6)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的新生儿体重[(2.9±0.9)kg]明显低于对照组[(3.3±0.2)k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孕妇剖宫产率和胎儿宫内窘迫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检查可以显示妊娠期高血压孕妇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各参数及胎儿脐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变化情况,对预测母婴结局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不同升压药对剖宫产产妇和新生儿影响的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苯肾上腺素和麻黄碱在治疗剖宫产产妇低血压时的效果以及影响新生儿预后的差异.方法 选择40例择期行剖宫产手术的患者,实施腰硬联合麻醉,输注局麻药后出现低血压时,给予苯肾上腺素100μg(苯肾上腺素组,20例)或麻黄碱10mg(麻黄碱组,20例)处理.围手术期间连续监测产妇的血压、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记录手术结束时的失血量、尿量;测量新生儿脐动脉血气分析;记录新生儿1 min及5 min Apgar评分.结果 两组新生儿脐动脉血气分析指标中pH值、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碳酸氢根离子(HCO3-)、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结果均在正常范围,PaO2、PaCO2、SaO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苯肾上腺素组pH值(7.38±0.07)和HCO3-[(21.5±3.4)mmol/L]与麻黄碱组pH值(7.30±0.02)和HCO3-[(19.3±3.3)mmol/L]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黄碱组胎儿脐动脉血偏酸性.两组新生儿1 min及5 min Apgar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血压在各观察时间点变化不明显,但HR在麻醉后15 min和胎儿取出子宫时苯肾上腺素组低于麻黄碱组(P<0.05).结论 处理产科麻醉中的低血压,苯肾上腺素也许比麻黄碱更合适.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N-乙酰半胱氨酸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3年6月—2015年12月收治的70例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泼尼松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N-乙酰半胱氨酸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肺功能情况及动脉血气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2.86%,高于对照组的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氧分压为(68.85±5.42)mm Hg,血氧饱和度为(92.68±2.78)%,高于对照组(66.07±1.59)mm Hg、(91.23±2.0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pH值为7.41±0.04,二氧化碳分压为(42.99±2.06)mm Hg,对照组pH值为7.40±0.05,二氧化碳分压为(42.86±2.11)mm Hg,两组pH值和二氧化碳分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一氧化碳弥散量为[(3.61±0.22)mmol/(min·k Pa)]、肺活量为(2.14±0.16)L,均高于对照组[(3.52±0.10)mmol/(min·k Pa)、(2.05±0.11)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N-乙酰半胱氨酸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的临床效果显著,具有抗纤维化、抗氧化等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产时持续胎心监护对胎儿窘迫的诊断价值.方法 将458例足月妊娠、单胎、无阴道分娩禁忌证的孕妇根据产时胎心宫缩图(CTG)分为三组:A组(172例)为不良图形,B组(134例)为轻度变异减速图形,C组(152例)为正常图形.在孕妇产程中持续胎心监护,新生儿出生时取脐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及乳酸测定.结果 脐动脉血乳酸水平与pH值、剩余碱(BE)呈显著负相关(r=-0.66、-0.63,P<0.01),A组脐动脉血乳酸[(3.89±1.12)mmol//L]明显高于B组[(3.53±0.92)mmol/L]及C组[(3.52±0.68)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乳酸异常的发生率(5.23%,9/172)高于B组(1.49%,2/134)及C组(0.66%,1/15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新生儿酸中毒发生率为18.02%(31/172),高于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脐动脉血乳酸水平与pH值、BE具有较好的相关性;CTG不良图形与脐动脉血乳酸水平关系密切;CTG不良图形新生儿酸中毒发生率高;CTG不良图形对胎儿不良结局的预测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患儿的疗效及对血气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舟山市妇女儿童医院收治的70例NRDS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患儿。观察组患儿采用CPAP联合PS治疗,对照组患儿单用CPAP进行治疗。分别统计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肺动脉血气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pH值、氧合指数(OI)],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前后PaO_(2)为(42.65±7.62)mm Hg和(93.11±8.98)mm Hg,PaCO_(2)为(66.15±13.42)mm Hg和(37.95±10.68)mm Hg,pH值为(7.28±0.06)和(7.30±0.04),OI为(105.65±30.55)和(170.22±25.95);对照组治疗前后PaO_(2)为(42.95±7.18)mm Hg和(79.35±9.12)mm Hg,PaCO_(2)为(66.45±12.48)mm Hg和(51.36±10.14)mm Hg,pH值为(7.29±0.05)和(7.31±0.05),OI为(103.98±31.60)和(139.84±24.13)。治疗前,两组患儿的PaO_(2)、PaCO_(2)、pH值及O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的PaO_(2)、PaCO_(2)及OI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H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儿的PaO_(2)、OI显著增高,PaCO_(2)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儿的pH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4.29%,对照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65.7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929,P<0.05)。观察组出现1例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患儿,对照组出现1例气漏患儿,1例肺出血患儿,1例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患儿,2例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患儿,1例颅内出血患儿。观察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81,P<0.05)。结论CPAP联合PS治疗NRDS患儿的效果较好,可以有效改善NRDS患儿的血气指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云南省昆明市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和妊娠期糖尿病(GDM)母胎体系中铜(Cu)和铬(Cr)的分布及转运特征。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9年12月在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产科住院分娩的产妇7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ICP-MS)测定其配对样本(母血、胎盘及脐血)中Cu和Cr的含量,采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正常组母胎体系中Cu分布特征胎盘[(43.96±11.13)ng/kg]>母血[(31.22±9.10)ng/kg]>脐血[(8.28±4.21)ng/kg],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4.772、12.318及16.145,均P<0.05),而GDM组与HDCP合并GDM组Cu分布不同:母血>胎盘>脐血。GDM组胎盘Cu[(31.96±12.54)μg/kg]显著低于正常组胎盘[(43.96±11.13)μg/k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181,P<0.05),HDCP组脐血Cu[(21.58±24.42)μg/kg]显著高于正常组脐血[(8.28±4.21)μg/k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882,P<0.05)。正常组与各个疾病组Cr分布特征相同:脐血>母血>胎盘。GDM组[(0.32±0.24)μg/kg]与HDCP合并GDM组[(0.30±0.18)μg/kg]胎盘Cr含量显著低于正常组胎盘[(0.50±0.27)μg/k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197、2.665,均P<0.05),HDCP组[(3.49±1.37)μg/kg]与HDCP合并GDM组[(2.79±0.49)μg/kg]脐血Cr含量显著高于正常组脐血[(1.15±1.68)μg/k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524、-2.843,均P<0.05)。结论GDM和HDCP合并GDM的发生改变了Cu在母胎体系中的分布特征,HDCP和GDM影响了Cu和Cr的胎盘代谢和转运,从而可能增加胎儿的健康风险。  相似文献   

19.
秦江萍 《中国妇幼保健》2018,(24):5988-5990
目的研究超声多普勒多参数检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胎儿宫内情况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宜昌市优抚医院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47例作为观察组,另取同期正常妊娠孕妇5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采用超声多普勒诊断仪对两组胎儿行产科超声检查,并检测大脑中动脉与脐动脉的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收缩峰与舒张峰比值(S/D)。同时,比较两组胎儿静脉导管S峰、D峰、A峰、RI与PI指以及右室Tei指数。此外,对比两组胎儿不良出生结局情况。结果观察组胎儿大脑中动脉RI、PI及S/D值分别为(0.67±0.07)、(1.40±0.20)及(3.33±0.74),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0.82±0.10)、(1.82±0.31)及(4.61±0.82),而脐动脉的RI、PI及S/D值分别为(0.73±0.15)、(1.54±0.14)及(2.83±0.46),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60±0.11)、(1.31±0.21)及(2.60±0.41),组间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静脉导管S、静脉导管D、静脉导管PI、静脉导管RI以及右室Tei指数分别为(57.13±10.02)、(48.12±8.72)、(0.71±0.27)、(0.54±0.12)及(0.57±0.07),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0.37±11.38)、(40.04±8.07)、(0.58±0.23)、(0.58±0.23)、(0.41±0.19)及(0.40±0.06),而静脉导管A峰水平为(17.59±5.0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4.71±5.29),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早产儿、新生儿窒息及低出生体质量发生率分别为12.77%(6/47)、8.51%(4/47)及17.02%(8/47),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00%(1/50)及0.00%(0/50)、4.00%(2/50),组间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超声多普勒多参数检测可有效评估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胎儿宫内情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脐血流监测在产前检查中的意义。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1~12月在该院住院分娩的单胎孕妇80例做为研究对象,其中40例血压正常孕妇为对照组,40例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孕妇为观察组。入院时行胎儿脐血流监测及胎心监护,记录S/D、PI值及RI值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S/D、PI值及RI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D值异常且胎心监护提示胎儿宫内窘迫有14例,对照组有3例,观察组有13例发生羊水污染,对照组有4例发生羊水污染,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围生儿预后的观察中发现,观察组有12例发生新生儿窒息,对照组有2例发生新生儿窒息,观察组有18例发生胎儿宫内生长受限,对照组有1例发生胎儿宫内生长受限,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儿脐血流监测对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胎儿宫内情况及新生儿预后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在临床积极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