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唐雨发 《华夏医学》2004,17(3):356-357
目的:总结小切口大汗腺一次性清除术治疗腋臭的经验。方法:采用小切口大汗腺一次性清除术治疗中、重度腋臭36例,并随访3~12个月。结果:36例患者切口一期愈合,腋臭症状消失,手术瘢痕隐蔽。结论:本法疗效确切,手术瘢痕隐蔽,方法简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肿胀麻醉下小切口大汗腺清除术治疗腋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肿胀麻醉下小切口大汗腺清除术治疗腋臭的临床疗效。方法136例腋臭患者,肿胀麻醉后沿腋横皱襞作长约2~3cm小切口,在腋前筋膜浅面分离皮瓣,修剪皮瓣至厚中厚皮片厚度,直视下最大限度清除大汗腺组织。结果术后随访4~12月,治愈115例,好转21例,无效0例。术后发生皮下血肿3例,切口愈合不良6例,所有患者术后瘢痕隐蔽,外形美观。结论肿胀麻醉下小切口大汗腺清除术是治疗腋臭的一种创伤小、效果好、并发症少的外科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腋臭患者分别进行小切口搔刮法、大汗腺修剪法治疗,寻找安全有效、复发率更低的祛除腋臭的手术方法.方法 2009年6月-2010年5月间选择90例腋臭患者,分别采用小切口搔刮法、大汗腺修剪法二种不同的清除大汗腺的手术方法,随访3月至6月.对手术前后的气味、病理切片大汗腺残留、疤痕是否明显、固定时间长短和其他的外科并发症(如血肿、皮瓣坏死、伤口裂开和切口感染等)等进行对比.结果 大汗腺修剪法治疗组的复发率和病理切片大汗腺残留率均低于小切口搔刮治疗组,两者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上的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但小切口搔刮法术后疤痕不明显,术后固定时间少于大汗腺修剪法治疗组.结论 大汗腺修剪法治疗腋臭复发率和病理切片大汗腺残留率均低,是手术治疗腋臭的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将内窥镜引入小切口摘除大汗腺,探讨其对腋臭的治疗效果。方法:对80例腋臭患者采用小切口摘除大汗腺的手术方法治疗,术中将内窥镜从小切口引入,以便观察搔刮的层次,并将所刮下的组织送病理检查。结果:50例患者痊愈,30例有效,无一例复发,随访6个月至1年,效果满意;病理检查显示刮下的组织含有大量大汗腺腺体,刮至真皮层后已无明显大汗腺残留。结论:在内窥镜辅助下治疗腋臭,有助于控制搔刮的层次,确保腋臭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应用腋窝皱纹切口皮下摘除大汗腺治疗腋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0例腋臭患者采取摘除大汗腺的手术治疗方法。在肿胀麻醉下,沿腋下皱襞行手术切口,分离腋区皮下浅层,直视下摘除大汗腺腺体。结果:40例患者术后伤口均愈合良好,未发现皮下血肿、皮瓣坏死现象。随访32例异味完全消失、瘢痕不明显、四肢活动无障碍。结论:腋窝皱纹切口皮下摘除大汗腺术是一种并发症少、瘢痕小、疗效好的治疗腋臭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6.
小切口大汗腺刮除术在腋臭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超 《中国医药导报》2007,4(36):225-225
目的:观察小切口大汗腺刮除术在腋臭手术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观察29例腋臭患者小切口大汗腺刮除术治疗后的疗效及并发症。结果:29例患者一次性微创治愈,1年内未见复发,其中,26例异味完全消失,2例3个月后有轻度异味,1例手术后腋部皮下血肿形成,经引流后治愈。所有患者无明显瘢痕。结论:小切口大汗腺刮除术对腋臭有明显的治疗效果,且复发率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有效而副作用小的腋臭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 经腋窝中央皱壁小切口切除大汗腺及毛囊,保留皮下真皮血管网,术毕加压包扎固定.结果 33例手术患者,21例切口一期愈合,12例切口二期愈合.无皮瓣坏死、感染及疤痕形成.随访 6-18个月腋部异味完全消失,有效率为100%.结论 小切口切除大汗腺及毛囊治疗腋臭效果可靠,术后疤痕小.  相似文献   

8.
张超 《中国医药导报》2007,4(12X):225-225
目的:观察小切口大汗腺刮除术在腋臭手术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观察29例腋臭患者小切口大汗腺刮除术治疗后的疗效及并发症。结果:29例患者一次性微创治愈,1年内未见复发,其中,26例异味完全消失,2例3个月后有轻度异味,1例手术后腋部皮下血肿形成,经引流后治愈。所有患者无明显瘢痕。结论:小切口大汗腺刮除术对腋臭有明显的治疗效果,且复发率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9.
徐海 《河北医学》2016,(11):1872-1874
目的:研究肿胀麻醉下采用小切口清除大汗腺手术治疗腋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在2015年3月至2016年5月接受诊断治疗的腋臭患者中选取130名,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名,观察组患者采用小切口大汗腺清除术,给予肿胀麻醉.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手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小切口清除术治疗腋臭,给予患者肿胀麻醉,可以完全切除大汗腺,完全治愈狐臭,并且对患者产生的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微创平行双切口皮下修剪法治疗腋臭的临床效果和腋臭大汗腺的显微组织结构,进一步明确大汗腺的分布范围,指导手术治疗。方法:采用微创平行双切口皮下修剪法治疗96例腋臭患者,并在手术中切取自愿者腋窝正中皮肤组织,送病理检测分析,了解大汗腺组织的深度、范围、密度等。结果:随访1年,所有腋臭患者术后效果理想,病理检查皮肤组织均检测到大汗腺,大汗腺位于表皮下1.0~2.0 mm。水平分布腋毛外缘0.5 cm处有少量大汗腺组织,外缘1.0 cm处未检出大汗腺组织。结论:微创平行双切口皮下修剪法治疗腋臭术后效果理想,但应注意手术切除的范围及深度,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采用经腋横纹小切口行单纯大汗腺切除术治疗腋臭的可行性和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采用沿腋横纹方向的小切口,直视下切除腋部真皮下大汗腺,原位全厚皮片同植的手术方法,对我科收治的47例腋臭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结果47例患者术后腋部异味消失,切口无明显瘢痕形成,肩部功能活动不受限,术后满意率达100%。结论采用经腋横纹小切口行单纯大汗腺切除术治疗腋臭,完全能够达到治疗腋臭的目的,该术式具有刨伤小,术后瘢痕不明显,同时保持了腋部的正常形态和功能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小切口翻转皮瓣修剪法治疗腋臭的疗效。方法肿胀麻醉下腋窝中部偏上腋皱襞2~2.5 cm小切口,翻转皮瓣修剪腋毛区浅部脂肪层至类似全厚皮,去除毛囊根,从而彻底清除大汗腺,提高腋臭治愈率。结果术后随访3个月~1年,一次手术治愈率高,基本未见复发病例,疗效满意。结论小切口翻转皮瓣修剪法治疗腋臭,直视下扩大范围清除大汗腺,治愈率高,并发症少,切口较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小切口单纯大汗腺破坏术治疗腋臭的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收集2011年8月至2012年8月潍坊市人民医院美容整形科200例门诊手术治疗的腋臭病例,从临床角度进行了分析。结果经过小切口单纯大汗腺破坏术后,96.55%腋臭患者臭味消失,所有患者局部臭味均能显著减轻。有并发症的病例经恰当的处理均得到较满意的效果。结论小切口单纯大汗腺破坏术是治疗腋臭的有效方法,该法创口小,瘢痕不明显,但预防和处理术后并发症是该手术成功实施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腋臭主要是腋下大汗腺分泌物被细菌分解产生不饱和脂肪酸而出现异味。腋臭会影响工作交往,造成心理压力。临床治疗方法很多,但效果多不满意,目前认为手术祛除大汗腺是惟一有效的根治办法。2年内我们采用小切口皮下剪、刮、吸治疗腋臭36例,经临床观察及随访,效果确切,患者满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针孔引流在腋臭吸刮术治疗中的应用。方法90 例腋臭患者采用腋部小切口,肿胀麻醉下刮吸去除大汗腺后行针孔引流。结果1 周内随访,所有患者伤口均Ⅰ期愈合,皮下无血肿、无坏死。结论针孔引流可以作为腋臭吸刮术治疗的有效引流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腋皱襞小切口治疗腋臭的临床效果,同时分析腋窝大汗腺的组织学结构,进一步明确大汗腺的分布层次及范围,指导手术治疗。方法:选取39例腋臭病人,均采用腋皱襞小切口手术治疗(A组),分离范围超出腋毛范围0.5cm,选取腋窝皮肤松弛的病人在腋窝中央和腋毛外缘0.5~1.0cm处切取其皮肤组织,深度均至脂肪层,送病理行组织学分析,观察大汗腺的层次、范围等。另回顾性分析30例病人采用肿胀麻醉下大汗腺搔刮术治疗腋臭(B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并与腋皱襞小切口治疗腋臭的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A组总有效率达97.44%,B组总有效率达80.00%,A组治疗效果优于B组(P<0.05)。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送检标本病理切片显示均检测出大汗腺,其集中分布于真皮深层、真皮脂肪交界区和脂肪浅层内。距离腋毛边缘0.5 cm处有少量大汗腺组织,边缘1.0 cm处无大汗腺组织,脂肪深层未观察到大汗腺组织。结论:腋皱襞小切口治疗腋臭术后疗效可靠,术后复发率低于肿胀麻醉下大汗腺搔刮术,但术中应注意修剪大汗腺的深度及广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杨银才 《基层医学论坛》2009,13(Z1):142-143
目的探讨微创皮下大汗腺清除术治疗腋臭的疗效。方法术前洗澡,常规备皮。双侧腋下局部浸润麻醉后,在腋外侧中点切一7mm左右的切口,以血管钳在皮肤及皮下组织之间分离,使皮肤与皮下组织之间形成一空的腔隙,用特制刮匙刮皮下的大汗腺,并将搔刮下的组织挤出体外,再以甲硝唑及庆大霉素的混合液冲洗腔隙,不置引流,常规包扎。术后给予抗生素及止血药,1周痊愈。结果30例患者跟踪随访约1年,异味消失。结论皮下大汗腺清除治疗腋臭能有效地清除腋部皮下大汗腺、毛囊组织及皮脂腺,组织创伤小,伤口恢复快,术后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8.
单纯大汗腺清除术治疗腋臭368例回顾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评价及总结单纯大汗腺清除术对治疗腋臭的疗效、并发症和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本科2003年4月~2006年12月中的368例门诊手术治疗的腋臭病例,所有病例均进行详细资料登记归档,准确记录随访资料。从临床角度进行了分析总结。结果经过单纯大汗腺清除术后,94%腋臭患者臭味消失,所有患者局部臭味均能显著改善。有并发症的病例经过积极的处理均能得到较满意的效果。结论单纯大汗腺清除术是治疗腋臭的有效方法,该法深受患者的推荐,但预防和处理手术后并发症是该手术成功实施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小切口加电灼破坏大汗腺治疗腋臭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采用小切口加电灼破坏皮下大汗腺的手术方法,同时,结合真皮下血管网皮瓣的手术技术,对53例腋臭患者进行治疗。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腋部异味均消失,自觉症状改变满意,刀口不明显,腋部形态基本保持原样,肩关节活动如常。结论:采用小切口结合电灼破坏大汗腺的手术方法治疗腋臭,方法可行,疗效可靠持久,并发症少,且能保持腋部正常形态、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腋臭治疗的方法和疗效。方法采用腋下2~3个小切口,进行肿胀浸润麻醉,然后行破坏大汗腺刮吸术,术毕加压包扎。结果本组患者100例,90例切口Ⅰ期愈合,切口瘢痕轻微,10例出现皮下血肿,切口Ⅱ期愈合,无皮瓣坏死、感染等,随访6个月,臭味完全消除,腋毛稀少,有效率100%。结论微创手术治疗腋臭有效去除腋臭,具有疗效确切,瘢痕细小,对组织创伤小、恢复快,腋毛稀少等特点,术后无复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