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2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20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0篇
综合类   76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16篇
中国医学   24篇
肿瘤学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胱抑素C(CysC)与吉兰-巴雷综合征(GBS)的临床相关性,比较血清和脑脊液中CysC值在GBS中的变化以及CysC含量变化与GBS病情轻重的关系。 方法 收集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5年12月-2018年2月收治的GBS患者30例作为GBS组,收集同期骨科、普外科因局麻手术需行椎管麻醉的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收集2组血清及脑脊液CysC值及其他临床资料。 结果 ①GBS组与对照组脑脊液Cys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50)。②2组血清CysC比较,GBS组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GBS组轻度与重度血清CysC比较,重度组较轻度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③血清CysC与GBS患者Hughes评分呈正相关(r=0.759,P<0.001),脑脊液CysC与GBS患者Hughes评分不相关(P>0.05)。④GBS患者Hughes评分与年龄、血清CysC、脑脊液蛋白呈正相关,与前驱事件呈负相关,与脑脊液CysC及性别不相关。⑤以Hughes评分为因变量,以前驱事件、血清CysC、脑脊液蛋白、年龄为自变量,结果发现血清CysC、脑脊液蛋白是Hughes评分的危险因素。 结论 血清CysC或许可以作为GBS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价指标;血清CysC与脑脊液蛋白是GBS患者肢体瘫痪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3.
药物性肝损害的诊断和治疗现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思纯  马博 《新医学》2007,38(9):564-566
1 引言 药物性肝损害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目前,临床上已发现1 100种以上的药物具有潜在的肝毒性[1].多数患者临床用药复杂,加上药物性肝损害的诊断缺乏特异性指标,也没有特异性治疗方法,因此,药物性肝损害的诊断和治疗一直是临床上较为棘手的问题.但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医药制品的更新,药物性肝损害的诊治水平得到一定的提高,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腹腔镜手术中CO2气腹和头低足高体位对老年直肠癌患者循环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老年直肠癌患者在麻醉前(T1),麻醉后(T2),建立气腹后(T3),摆放头低足高位后(T4),手术开始后30(T5)、60(T6)、90(T7)及120 min(T8)时的(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中心静脉压(CVP)、p H、动脉血氧分压(Pa O2)及动脉血CO2分压(Pa CO2)资料,探索腹腔镜手术中CO2气腹和头低足高体位对老年直肠癌患者循环功能的影响。结果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结果显示,HR、SBP、DBP、MAP、CO、CI、p H、Pa O2及Pa CO2的时间效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CVP的时间效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1和T2时间点比较,T7和T8时间点的CVP值均较高(P<0.05)。结论对于老年直肠癌患者实施腹腔镜手术时,患者的CVP随着手术时间的延长会逐渐升高,但积极做好术前评估和基础疾病的治疗控制、加强围手术期管理后,腹腔镜手术对于老年直肠癌患者是比较安全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腹腔镜术后戳孔疝的发生原因及防治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4年1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腹腔镜术后戳孔疝1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发病原因、治疗方法、术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本组资料戳孔疝发生率为0.95%,其中术者因素者占38.9%。18例患者均行开放式前入路腹膜前补片修补术,平均手术时间75 min。术后下床活动平均时间1.5 d,肛门排气时间平均1.5 d;切口甲级愈合率100%;平均住院时间7.5 d。术后脐部异物感1例(5.5%),慢性疼痛2例(11.1%)。随访6~12个月,无复发。结论规避术者因素可降低戳孔疝的发生率。开放式前入路腹膜前补片无张力修补术是腹腔镜术后戳孔疝的有效治疗方法,术后恢复快,并发症低是该治疗方法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中医药的功效在日常临床实践中被不断地展现出来,它在改善人类健康状况以及预防和治疗疾病方面也越来越受到全世界的认可和欢迎。然而,中医药理念与现代药理学存在根本的差异,极大地阻碍了中 药现代化的发展。近年来,组学技术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备受关注,包括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组学和代谢 组学等组学技术开始被应用于中药的研究。组学的研究不仅要强调一般水平或仅限于单一方面,多组学间应 该结合起来,合理整合、科学分析将更有助于系统深入地揭示中药功效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目前,多组学 联合应用对中药作用机制的研究正处于起步阶段,研究深度不够,仅仅是表面结果和现象的结合,还未达到真 正的融合。如何把多组学技术进行合理的融合和恰当的对接,共同为揭示中医药的科学含义服务,是一项值得 深入思考的课题。多组学技术联合网络药理学和生物信息学的方法来阐释中药多组分在分子水平的协同作 用,再结合整体水平中药作用机制的研究,能够帮助我们更精确地揭示中药的药理学机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性药物性肝损伤的治疗及预后情况,查找有用的信息及线索,以指导临床实践。方法采用国际共识标准,回顾性分析近5年来本院179例急性药物性肝损伤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按其不同临床类型分析其治疗方法及临床转归。结果本研究中有肝细胞型137例(76.11%),胆汁淤积型24例(14.33%),混合型18例(10.56%)。多数病例(173例)给予停药或换用其他药物,6例肝损伤较轻且不宜停药者未停药。所有病例均应用一种或多种护肝药;发展至重症肝损伤者给予补充血浆、白蛋白;有并发症(如肝性脑病)者给予相应治疗;有手术指征且经济条件允许、供肝条件允许者行同种异体肝移植术。其中好转154例(86.03%),肝细胞型、胆汁淤积型、混合型分别为121例、20例、13例。未愈25例(13.97%),3种类型分别为16例、4例、5例。在未愈患者中,有4例肝功能于3月内恢复正常;15例患者出院时肝功仍高,且未复查;6例(3.35%)发展为重症肝损伤,包括肝细胞型5例,混合型1例,预后差。3种类型的好转率分别为88.32%、83.33%、72.22%,其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值得注意的是,同时伴有胆红素升高的肝细胞型药物性肝损伤(43例)有5例(11.63%)发展至重症肝损伤,与总体相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4)。结论急性药物性肝损伤经及时停药及护肝治疗一般预后较好,但发展至重症肝损伤者预后差;急性药物性肝损伤等3种类型预后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可能与本研究病例数尚少有关;同时伴有胆红素升高的肝细胞型药物性肝损伤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8.
任菲  马博 《山东医药》2012,52(16):75-77,107
目的总结颈动脉体瘤(CBT)诊断及手术治疗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35例CBT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行CT及MRI检查,其中行CT血管造影(CTA)检查14例,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8例;23例行单纯瘤体剥除术,7例行瘤体切除+颈外动脉切除术,5例行瘤体合并颈动脉分叉切除+颈内动脉重建术;术后发生神经损伤7例。结论临床上需根据不同目的选择相应检查方法,以提高确诊率,同时应尽快熟悉瘤体与血管、神经之间的关系,选择恰当的手术方式,注意间断阻断颈动脉,仔细分离神经及血管以减少损伤,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冷冻胚胎复苏后体外培养时间对妊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胚胎冷冻保存增加了体外受精 胚胎移植的成功率,降低了多胎妊娠的可能,也使得有剩余胚胎的患者在助孕失败后减少了反复控制性超促排卵产生的痛苦及经济压力,并为临床医生在面对有可能发生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的患者时提供了一种有效解决办法,还为接受放疗或化疗的患者保留了生育后代的可能[1-3].现在如何提高冷冻胚胎复苏移植的妊娠率,又成为一个生殖领域工作者必须面对的问题,现就我科对冷冻胚胎移植前18 h复苏与冷冻胚胎移植前2 h复苏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摘要:目的 研究竹节香附素A (Raddeanin A,RA) 对人结肠癌细胞HCT-116增殖、凋亡、迁移及侵袭的活性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 方法 采用不同浓度的RA(0.125~50 μmol·L-1)处理?HCT-116细胞24,48 h,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能力。RA(1.0,2.0,4.0 μmol·L-1)干预后,采用Annexin V/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率;JC-1染色法检测线粒体膜电位变化;DCFH-DA法检测细胞内活性氧簇(ROS)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选择低于凋亡浓度的RA (0.25,0.5,1.0 μmol·L-1)作用HCT-116细胞,采用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穿膜实验观察不同浓度RA 对结肠癌细胞HCT-116细胞迁移的影响;采用铺有matrigel胶的Transwell实验检测RA对HCT-116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采用RT-PCR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RA作用后各组细胞中MMP-2、MMP-9基因及蛋白表达。 结果 RA干预24,48 h后的IC50值分别为5.967 μmol·L-1和4.797 μmol·L-1,且呈现浓度与时间依赖性。与空白对照组比较,RA 1.0,2.0,4.0?μmol·L-1浓度组凋亡、坏死的HCT-116细胞明显增多(P < 0.05,P < 0.01);线粒体膜电位坍塌率分别为70.2%,74.4%和9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细胞内ROS含量显著增加(P < 0.01),且呈现浓度依赖性;Cleaved caspase-3蛋白的表达水平随RA浓度的增加而显著提高(P < 0.01)。RA干预后与空白对照组比较,0.5,1.0 μmol·L-1浓度组的细胞愈合率显著降低(P < 0.01);RA 0.25,0.5,1.0 μmol·L-1浓度组均能显著抑制HCT-116 细胞的迁徙能力(P < 0.01),均能显著抑制HCT-116 细胞体外侵袭能力(P < 0.05,P < 0.0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RA 0.5,1.0 μmol·L-1浓度组MMP-2、MMP-9 mRNA相对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 < 0.05,P < 0.01);RA 0.5,1.0?μmol·L-1浓度组MMP-2、MMP-9 蛋白相对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 < 0.01)。结论 RA既能够有效抑制人结肠癌HCT-116细胞增殖,又能诱导该细胞的凋亡,可能与诱导细胞内ROS产生,导致线粒体膜电位坍塌,激活caspase信号通路有关。低于凋亡浓度的RA (0.25,0.5,1.0 μmol·L-1)能明显抑制HCT-116细胞的迁移与侵袭活性,可能与通过下调HCT-116细胞MMP-2、MMP-9 mRNA及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