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目的 对湖南省实施《中国预防与控制梅毒规划(2010—2020年)》工作成效进行评价,为今后湖南省梅毒防治策略与措施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结合信息系统、专项调查、现场督导,收集并比较2015年与2020年湖南省梅毒规划中期评估与终期评估16项指标数据。采用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ideal solution, TOPSIS)对湖南省14个市(州)梅毒防治工作成效进行综合评价;以2015年中期评估指标值为参考值,采用综合指数法对湖南省14个市(州)梅毒防治水平进展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结果 与2015年相比,2020年湖南省梅毒规划16项指标达标率均有大幅提升; TOPSIS法评价结果显示:株洲市Ci值最高为0.8271,岳阳市Ci值最低为0.0848;综合指数法评价结果显示:湖南省梅毒防治水平综合发展评价指数由2015年的100.00提升到2020年的 144.26,年均增速为7.60%;在14个市(州)中,永州市的综合发展评价指数最高,为242.25,年均增速为19.36%;湘潭市最低,为104.45,年均增速为0.87%。 结论 湖南省已经达到梅毒规划要求,但各市(州)梅毒规划落实情况存在差异,今后还需要加大各市(州)防治力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阿克苏地区乡镇卫生院依托新农合"十二五"期间的经营状况,为本地区和同类地区制定乡镇卫生院相关政策提供依据。方法资料来源于新疆阿克苏地区90所乡镇卫生院2011—2015年的卫生年报数据。乡镇卫生院经营指标包括服务能力和效率、收入与支出、资产与负债及社会效益等。所获数据采用Excel 2010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和处理。结果门急诊人次、出院人次年均增长率分别为27.6%和5.3%,出院者平均住院天数变化幅度不大。总收入、总支出年增长率分别为20.1%和21.3%,财务状况略有盈余,百元固定资产医疗收入年均增长率为6.9%。近三年来总资产年增长20.5%,业务经费自给率呈现逐步下降的趋势,从2011年的70.2%下降至2015年的49.5%,资产负债率呈上升趋势,从2011年的19.5%上升至2015年的29.5%。次均门诊费用、例均住院费用年均增长率为1.0%和5.4%。结论乡镇卫生院业务量持续增长,乡镇卫生院收支结构不合理,资产快速增加,设备利用率低,乡镇卫生院医疗费用控制严格。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北京市医药分开综合改革的实施对于门急诊患者就医流向的影响。方法:对北京市卫计委信息中心收集的2016年1月—2017年10月的各级医疗机构门急诊就诊人次数据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并采用间断时间序列分析(Interrupted Time Series,ITS)方法分析北京市医药分开综合改革对其影响。结果:2017年4—10月,三级医院平均每家医疗机构门急诊人次同比下降12.11%;二级医院平均每家医疗机构门急诊人次同比下降2.10%;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平均每家机构门急诊人次同比上升11.49%。结论:北京市医药分开综合改革通过医事服务费的调整和基层用药目录与三级医院对接等主要措施,使得门急诊患者就诊流向发生明显变化,长期下去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基层是否有动力接收病人,以及能否接住病人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目的]改善并提升当前我国社区卫生服务的利用。[方法]根据TOPSIS法和RSR综合评价法的结果,以共生理论视角解析我国社区卫生服务利用的现状。[结果]2010-2017年我国社区卫生服务利用的总体情况良好,但执业医师的平均增速仅4.68%,平均诊疗人次的增速为6.85%,医生日均担负诊疗人次的平均增速为13.91%。此外,床位的利用RSR值乡镇卫生院优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结论]共生单元:居民的医疗服务需求增加,但医师人数不足;共生模式:自身能力不足,与其他医疗机构的合作关系过于松散;共生环境:存在"重治疗轻预防"的现象。应引入激励机制,营造激励环境;深化与其他医疗机构的共生关系,提升自身技术水平;重视预防保健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提供与宣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温特斯加法指数平滑法预测模型在门急诊人次预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SPSS Modeler中利用时间序列分析法,自动选取最优专家模型对浦东新区卫计委所属公立医院2015年1~6月门急诊人次数据进行预测,并评价该模型的预测精度。结果在SPSS Modeler中自动选取温特斯加法指数平滑模型对浦东新区卫计委所属公立医院2015年1~6月门急诊人次数据预测,结果满意,MAPE为5.329%,预测精度较高。结论温特斯加法指数平滑法在门急诊人次预测中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神木县卫生服务供给情况。方法:数据来源于神木县有关机构2007—2009年相关统计数据,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结果:(1)近三年医疗机构总诊疗人次和入院人次年均增长率分别为6.43%和22.71%;(2)疾病预防与控制服务13项主要指标中仅3项达标,5项不合格,5项未开展;(3)近三年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上升了0.61‰和0.21‰。结论:(1)医疗服务供给量的增加折射出不合理现象;(2)需加大对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投入,以完善公共卫生服务功能;(3)应合理配置卫生资源,将"重治轻防"转变为"以防为主,防治结合"。  相似文献   

7.
目的开展"十二五"期间(2011~2015年)四川省公共卫生网络舆情分析。方法对2011~2015年的公共卫生网络舆情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十二五"期间,四川省内共监测到公共卫生舆情原始数量合计10435条,历年舆情信息合计在550条~6214条之间,年均2087条;根据筛选后上报最终数量排序在前3位的是食品安全事件、传染病事件和预防接种事件,累积构成比达到全部上报舆情的77.6%,与全国排位不同(全国范围前3位的公共卫生舆情是传染病事件、环境因素事件、服药事件,累积构成比为67.1%)。2011~2015年,四川省公共卫生舆情较多的月份集中在3~8月(全国范围仅10~11月较少)。2013年,四川省雅安地震当月,省内舆情信息合计数量和上报数量均为"十二五"期间的最高值。结论 "十二五"期间,虽然四川省公共卫生舆情分布在种类数量排名和月份分布的趋势上均与全国不同,省内舆情事件种类热度地域性较强,但是方向和势态比较稳定。疾病预防控制舆情的监测和分析对提高省内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工作质量和效率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浙江省4个发达地区乡镇卫生院经济业务运行情况。方法:从4个经济发达县市中随机选取53家乡镇卫生院,对其财政投入、财务收支以及医疗业务等指标进行调查分析。结果:2010年乡镇卫生院总收入增加了8.13%,但总收支结余减少了87.54%;2010年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占政府财政投入的比例为28.45%;2009年门急诊人次数增加了5.94%,2010年增加了11.99%。结论:乡镇卫生院收入结构不合理,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投入不足,应建立科学长效的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9.
《现代医院管理》2016,(5):32-35
目的对公立医院的资源配置、服务质量、经济效益和医疗服务效率等方面进行评价,为研究城市大型公立医院服务绩效、生产效率以及规模建设的适度范围提供循证依据。方法采用TOPSIS法和数据包络分析综合评价天津市24家样本医院的服务绩效和生产效率。结果与2010年相比,2015年样本医院的人均门诊、住院费用分别上升了2.17%和2.69%,医师人均每日担负的诊疗人次和住院床日数分别上升了1.38%和0.60%,年均门急诊人次、年出院人数增加了4.42%和5.73%;平均床位数<500张的医疗机构生产效率达到最优。结论天津市从完善补偿机制、调整服务价格和合理控制发展规模等方面,进一步改善公立医院医疗服务绩效,提升医疗生产效率,取得了显著成效。医院规模效益不仅是通过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来获取,也需要加强内部管理,增加每单位服务效能获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北京市医药分开综合改革对医疗机构门急诊总费用的机制及影响。方法:对北京市89家三级公立医院、78家二级公立医院和206家一级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监测数据和历史数据进行分析,比较2017年一二季度与2016年一二季度门急诊费用的变化,并分析服务利用和服务价格因素对门急诊费用变化的影响机制。结果:2017年二季度监测医疗机构的门急诊总费用为173.77亿元,扣除物价因素后,较2016年同期减少1.14%,费用增速下降2.46%。三级医院和二级医院费用较历史同期水平分别减少了2.82%和3.02%,增速分别下降4.06%和3.74%。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费用较历史同期水平增加17.09%,2017年二季度增速为26.28%,比2016年(15.84%)大幅度提升。医疗机构服务价格和服务利用对门急诊费用变化的贡献分别为6.98%和-7.65%。三级医院价格和利用对门急诊费用控制的贡献分别为10.37%和-12.00%。二级医院价格和利用的贡献分别为0.72%和-3.35%。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价格和利用对门急诊费用控制的贡献分别为6.08%和9.57%。结论:北京市医药分开综合改革通过调整卫生服务利用,有效控制了门急诊费用的过快增长。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河南省"十二五"期间(2011-2015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控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对河南省2011-2015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报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1-2015年河南省共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98起,其中传染病事件66起(67.35%),主要为流行性腮腺炎、水痘等呼吸道传染病;突发中毒事件29起(28.57%),主要为食物中毒事件。报告高峰集中在5月和10月。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共报告72起(73.47%),主要以小学传染病事件为主。结论河南省"十二五"期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传染病和食物中毒事件为主,事件报告存在地区差异。应重点关注学校等集体单位呼吸道传染病的爆发和流行,加强监测和免疫接种管理。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在实施<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01~2010年)>期间肺结核病例发现与治疗情况.以便评估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效果.[方法]对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2001~2005年结核病控制规划实施期间有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1~2005年,全县年均新发肺结核病人新登记率为85.67%,新发涂阳肺结核病人临床治愈率为92.33%,复治涂阳肺结核病人临床治愈率为86.55%;总体规则治疗率为91.79%;全程督导化疗率为100.00%;综合医疗机构转诊总体到位率为93.89%.[结论]规划实施全程督导短程化疗对肺结核的高发现率、高治愈率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深圳市公共卫生人力资源配置现状和公平性。方法 :自行设计调查表收集深圳市"十二五"期间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慢性病防治、职业预防、精神卫生等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的人力资源现状,选用综合评分法评价人力素质、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评价配置公平性。结果 :深圳市2015年在编公共卫生人员1 918人,其中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慢性病防治、职业预防、精神卫生在编人员及比例分别为652人(34.0%)、414人(21.6%)、516人(26.9%)、263人(13.7%)、73人(3.8%)。市级机构在编人员人力综合素质指数依次是市职业病防治院(8.7)、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7.8)、市精神卫生中心(7.0)、市慢性病防治中心(6.4)。区级公共卫生人力资源按人口、地理分布的基尼系数分别为0.631、0.529。结论:深圳市公共卫生人员配置不均衡,有必要增加宝安、龙岗和龙华等西部区域的人员配置。  相似文献   

14.
正健康事业和健康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人才问题不可回避,健康人才是健康中国战略的有力推动者。"十二五"期间,我国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人才队伍数量快速增长。2015年年底,卫生人员总量达到1069万人,各类卫生人员数量均有所增加,注册护士增速最快,由2010年的204.8万人增加到2015年的324.1万人,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达到2.36人;执业(助理)医师由241.3万人增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适用于各级卫生行政部门使用的区域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综合评价方法。方法从浙江省基层卫生网络直报系统中筛选32项适宜指标,采用改进的TOPSIS法对某市所辖县(区)2015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完成情况作综合评价,并计算C值进行指标评价和区域间比较;由此分析TOPSIS法用于指标评价的可行性。结果各辖区C值分别为0.434、0.708、0.416、0.373和0.687,与该市各县(区)的实际情况基本相符。结论 TOPSIS法是一种适用于区域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综合评价方法,具有简单易行、局限性低等特点。  相似文献   

16.
健康界 《时尚育儿》2015,(10):23-25
12月28日,北京市卫计委召开新闻发布会,回顾"十二五"期间北京市卫生计生事业发展成果.截至2015年12月末,全市医师多点执业注册数累计超过8000人,占医师总量的十分之一.在这些医师当中,注册的第二执业地点40%为民营医院, 20%为基层医疗机构.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上海市某区区属公立医院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对医院经济运行的影响,发现问题并提出政策建议。[方法]采用定量分析与定性访谈相结合,分析区属公立医院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后的医疗服务能力、医药费用增长、患者就医负担、收入结构调整、运行成本效率、预算执行情况,以反映医院的经济运行情况。[结果]2013-2017年区属医院业务量指标均保持逐年上升的稳定态势,门急诊人次、出院人数、住院手术人次的年均增幅分别为5.69%、7.82%、11.54%,每职工平均门急诊人次、每职工出院人数年均增幅分别为15.38%、17.70%;医疗收入年均增幅为12.56%;2017年药品收入为36.41亿元,低于2016年的36.48亿元。门急诊均次费用、出院者平均医药费用年均增幅分别为4.34%、3.28%;出院者平均住院天数年均降幅为2.70%。药占比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卫生材料收入占比始终处于20%以下。医疗收入与成本比基本保持在1左右;在职职工人均工资性收入年均增幅为13.72%,高于医疗费用12.56%的增幅。主要预算指标执行率趋近100%。[结论]实施全面预算管理使区属医院事业发展的计划性、协调性、科学性和可控性得到明显提升,但仍面临预算管理主体的职责范围尚未明晰、预算管理过程缺少动态管控和实时监测、预算考核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目的回顾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期间因公出国(境)任务现状,为强化新时期疾病预防控制国际交流与合作提供依据和建议。方法通过Excel 2013软件录入2006—2020年的因公出国(境)档案资料并建立数据库,从任务类型、业务领域、出访国家(地区)、经费来源等方面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2016—2020年("十三五")四川省疾控中心因公出国(境)共223人次,2011—2015年("十二五")较2006—2010年("十一五")下降14.29%,2016—2020年较2011—2015年下降51.19%,实地考察出访人次2016—2020年较2006—2010年下降80%,任务占比下降约52.18%;业务领域方面,传染性疾病防治领域出访129人次(57.85%),非传染性慢性疾病防治14人次(6.28%)、卫生检验10人次(4.48%)、免疫规划8人次(3.59%);出访高收入国家(地区)人次"十三五"时期较"十一五"时期下降76.47%,占比下降43.76%,对外援助增加7人次。结论2006—2020年四川省疾控中心因公出国(境)出访人次总体呈下降趋势,实地考察任务下降幅度最大;出访任务集中于传染性疾病防治领域,在业务领域分布上存在较为明显的比例失衡现象;出访高收入国家(地区)人次(占比)下降,对外援助大幅增加。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北京市经过医药分开及医耗联动改革对门急诊患者就医流向的影响.方法选取北京市卫生综合统计信息平台2016年1月—2019年12月各级医疗机构门急诊就诊人次的相关数据,采用描述性分析和间断时间序列的分析方法,对改革带给门急诊人次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医药分开及医耗联动改革实施以来,三级医院门急诊服务量较医药分开改革前下降5.43%,较医耗联动改革前上升3.81%.基层机构较医药分开改革前上升39.91%,较医耗联动改革前上升7.70%.结论两项改革措施对于三级医院门急诊量起到一定分流作用,基层机构门急诊增幅明显上升,分级诊疗效果显现.  相似文献   

20.
目的: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对卫生总费用主要指标提出了明确的发展目标,近年来卫生总费用变化趋势提示这些目标的实现面临挑战,有必要开展预测研究。方法:以全国卫生总费用时间序列数据为基础,基于国际卫生筹资战略指标和国外政府卫生投入有关情况,结合"十二五"医改目标,进行预测分析。结果:到2015年,我国卫生总费用占GDP比重将达到5.7%,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比重下降到30.0%。财政卫生支出年均增速应不低于22.0%。结论:积极构建政府卫生投入长效增长机制,拓宽社会筹资渠道,实现公共筹资的稳步增长,进一步优化卫生筹资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