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是一类长度>200 nt的新型非编码RNA,近年来得益于高通量信息技术的发展,大量的lncRNA被相继发现。在人体免疫系统中免疫细胞具有保护和维持机体免疫稳态的作用,而lncRNA通过转录前调控、转录后调控、翻译后调控及参与基因印记、染色质重塑等方式来调控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进而参与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骨关节炎等风湿性疾病的发生发展。文章就lncRNA与免疫调节及风湿性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希望能为风湿病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长非编码RNA(lncRNA)是一种长度大于200nt的非编码RNA,在细胞增殖、分化和凋亡等生物学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肝脏炎症性疾病的发生率逐年上升,其诱因复杂且发病机制尚未阐明,临床迫切需要明确其作用机制以找到更有效的治疗靶点与药物。目前已发现 lncRNA在包括病毒性肝炎、非酒精性脂肪肝、肝纤维化等肝脏疾病中呈差异性表达,可能的调节机制是通过调控下游基因的表达和信号通路的激活,从而参与疾病的发生、发展。通过综述lncRNA参与肝脏炎症性疾病发生、发展的调控机制及靶向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预测lncRNA作用新靶点,为肝脏炎症性疾病的研究和防治提供研究基础和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是一类转录本长度超过200 nt(核苷酸单位)的功能性RNA分子,可在表观遗传水平、转录水平和转录后水平调控基因的表达,广泛参与机体的生理和病理过程。目前发现的参与哺乳动物基因活动的lncRNA已有上千个,但有关lncRNA的功能机制及其与疾病的关系尚不完全明了。本文就lncRNA的功能研究进展及lncRNA在临床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微小RNA(microRNA)是一类非编码单链小分子RNA,是机体调控基因转录后沉默的重要分子,参与免疫细胞增殖、分化和炎性反应等多种生理病理过程。近来的研究表明,miR-31可调节免疫细胞,且与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炎性反应及过敏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及治疗、预后密切相关。miR-31可能是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炎性反应及过敏性疾病的治疗靶点。文章就miR-31免疫调节作用的机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右江医学》2019,(1):5-10
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是一类长度大于200个核苷酸(nt)且不具备翻译成蛋白质能力的新型RNA。其在机体免疫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进而参与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发展。该文简述了lncRNA的概要及其与免疫调控和自身免疫性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研究和防治提供新思路和新策略。  相似文献   

6.
随着基因测序技术的发展,人们发现非编码RNA在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及疾病发生、发展中发挥作用,其中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在非编码RNA中较晚引起人们重视,是目前研究的热点。lncRNA在机体中的功能多样且复杂,在转录水平、转录后水平以及表观遗传水平上均能调节基因的表达,参与基因组修饰、转录激活、转录干扰、染色体沉淀等过程,并在多种疾病(包括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研究lncRNA内在机制能帮助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肿瘤,有望作为肿瘤诊断和预后的分子标志物应用于临床,并能够为临床治疗肿瘤提供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7.
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SZ)是一种环境和基因共同作用的遗传性疾病,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在精神分裂症的发生发展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可作为精神分裂症临床诊疗的潜在靶点,就lncRNA与精神分裂症的相关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非编码RNA(ncRNA)占哺乳动物RNA的98%,既往认为非编码RNA不具备生物学功能,但近些年来的研究发现,非编码RNA可从表观遗传学、转录调控及转录后调控等多个层面实现对基因表达的调控,其表达水平的变化与多种疾病密切相关,亦影响到心血管疾病的发病进程。其中,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成为基因组学研究中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其可从转录水平调控疾病相关基因的表达,亦可竞争性结合microRNA,以影响目的基因的表达和功能。文章从非编码RNA的来源、分类、作用机制及lncRNA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具有细胞和组织特异性的lncRNA未来则有望成为一类全新的疾病诊断、判断预后的特异标志物和新药作用靶点,为疾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卵巢癌是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具有早期诊断困难、预后较差的特点。非编码RNA是一类不具有蛋白编码潜能的RNA转录本,包括微小RNA(microRNA,miRNA)、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和环状RNA(circular RNA,circRNA)。它们能够在生物体内大量存在,参与调控细胞增殖、分化、凋亡等一系列生物过程,并且与肿瘤的发生、发展、转移及预后等方面有着密切联系。该文分别综述miRNA、lncRNA、circRNA与卵巢癌的发生、发展、转移和预后的有关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
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是一类长度超过200个核苷酸的非编码RNA分子,无蛋白质编码功能,以RNA形式在表观遗传学、转录及转录后等多种水平调控基因表达,在病理生理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近期研究证据显示,原发性肝癌等肝脏疾病中有多种lncRNA表达水平发生了变化,并在肝癌发生、发展及预后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本文主要就lncRNA在原发性肝癌等肝脏疾病中的机制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长链非编码RNA (LncRNA)是一类长度超过200个核苷酸的非编码RNA,可在转录、转录后及翻译水平等多个层面调节基因表达,其功能失调与包括神经系统疾病在内的许多疾病的病理过程密切相关。细胞自噬是一种存在于真核细胞内主要依赖溶酶体的降解途径,在细胞的生长发育、衰老以及细胞内环境稳态的维持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研究证实,LncRNA在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同时LncRNA调控细胞自噬也是研究的热点问题,但具体的调控机制尚未见详细综述。本文综述了LncRNA在细胞自噬中的调控分子机制及其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相关研究进展,旨在为深入研究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病机制及药物治疗策略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利用长链非编码RNA表达谱芯片技术筛选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差异表达长链非编码RNA并对其进行分析,以进一步阐明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的分子机制。方法分采用利用长链非编码RNA表达谱芯片检测技术,筛查系统性红斑狼疮及健康对照组单个核细胞中的差异表达长链非编码RNA,并通过Rreal-time PCR对部分差异表达基因进行验证。结果 uc003ngn、uc010loq、uc003wbg、uc003wax、HM-lincRNA1145、uc010jsn、uc003wax、HMlincRNA1145等lncRNA在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显著上调,AK022005、uc010cik、uc010gdp、uc010nwn、uc010imt、HMlincRNA678等lncRNA在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显著下调。结论多个长链非编码RNA在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异常表达,提示它们可能在SLE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3.
在哺乳动物的基因组转录本中,长链非编码RNA(lncRNA)绝对数量大、种类多,是一个重要的类群。LncRNA可以通过碱基互补配对或折叠成特殊三维空间结构等方式,与蛋白质、RNA、DNA等其他生物分子相互作用,发挥着多种生物学功能,共同构成了一个复杂而精细的调控网络。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lncRNA在天然免疫中有重要的调控作用,如调控免疫细胞分化、调节炎性细胞因子的分泌以及参与病毒等病原体和宿主的相互作用等。笔者结合近年来天然免疫相关lncRNA的研究发现,讨论lncRNA相关生物学效应,着重阐述其分子机制,并讨论天然免疫相关的lncRNA研究策略和技术进展。  相似文献   

14.
肝脏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由于肝脏疾病发病诱因复杂和发病机制尚未阐明,治愈率不够理想,迫切需要明确其作用机制以找到更有效的治疗靶点与药物。长链非编码RNA( long non-coding RNA,lncRNA)作为一种长度超过200 nt的非编码RNA,是近年来肝脏疾病的研究热点。本文以肝脏疾病中主要的信号转导通路为主线,对近年来lncRNA调控肝脏疾病相关信号通路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归纳总结,详细阐述lncRNA通过调节肝脏疾病中关键的信号通路,参与细胞增殖、凋亡、侵袭、迁移等多种生理过程,从而促进肝脏疾病的发生发展,为肝脏疾病的机制研究提供新的思路,为寻找治疗肝脏疾病的新靶点及生物标志物提供新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5.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女性的常见疾病,其特征为子宫内膜组织在子宫外出现生长和浸润现象。虽然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因学有很多理论,但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机制仍不明。近年来长链非编码RNA(lncRNAs)被证实在多种疾病中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由于lncRNAs在多个层面上影响基因表达,故笔者围绕不同种类的长链非编码RNA,如lncRNA印记基因H19、lncRNA CHL1-AS2、lncRNA MALAT-1、lncRNA AC002 454.1、lncRNA类固醇受体RNA激活物(SRA)、长基因间非编码RNA(lincRNAs)、lncRNA HOXA11-AS1等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胡向阳  杜远立  张明 《海南医学》2016,(14):2332-2333
目前长链非编码RNA (lncRNAs)作为各种调节剂或者结构基因在分子研究中广泛运用,而且它在某些疾病中特异性的上调或下调存在着很大的研究价值。研究发现lncRNA在骨关节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未来有可能会成为一些难治性骨关节疾病的治疗靶点,如自身免疫病、退行性病变等。更加深入研究lncRNA与各种疾病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先天免疫对消除和控制感染至关重要,但不受控制的免疫反应可损伤宿主组织.机体免疫稳态的调节是一个精确的、复杂的过程,其中,非编码RNA是多种生物过程中的重要调控因子.目前研究表明微小RNA、长链非编码RNA通过调控先天免疫途径中的基因表达参与抗病毒反应、肿瘤免疫及自身免疫性疾病.通常情况下,微小RNA通过与mRNA的3′...  相似文献   

18.
 自人的印迹基因群11P15.5被发现以来,已被证明其与人体各种生理异常密切相关。而作为最早被鉴定的印记基因之一的非编码RNA分子H19 (lncRNA H19),不仅由于其与Beckwith-Wiedemann综合征(BWS)、罗素因综合征(SRS)相关,而且H19能够派生miRNA675的印记基因,与多种肿瘤相关,可产生反义编码的lncRNA 91H (功能尚不清楚)而引起学者关注。本文将首次从H19基因的印记属性、SNP变异、lncRNA属性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信号轴等方面就H19基因在肿瘤发生进程中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精子数量下降和质量减低是全球范围内男性不育疾病增加的主要原因。因此理解精子发生及其调控的分子机制是非常必要的。精子发生主要分为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精子形成三个阶段,这些过程被阶段特异性的基因表达严格调控,而众多的调控性非编码 RNAs则是基因表达的重要调控因子。飞速发展的基因组检测技术已经证实,调控性非编码 RNAs在不同生物演化和疾病进程中基因表达的转录和转录后水平上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其包括微小 RNA(miRNA)、小干扰RNA(siRNA)、与 PIWI 蛋白相互作用的 RNAs(piRNA)和长链非编码 RNA(lncRNA)。讨论这些转录本在精子发生中的功能作用,并综述其异常表达与相关疾病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