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建立测定人血浆中吡格列酮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方法:采用Hypersil C_(18)色谱柱,以0.1 mol·L~(-1)醋酸铵-乙腈(305:195)为流动相,罗通定为内标,流速1 mL·min~(-1),检测波长269 nm,血浆样品经固相萃取后直接进样。结果:该法线性范围为50~1600 μg·L~(-1),回归方程为A_s/A_i=0.0127+2.6242×10~(-3) C,r=0.9997(n=5),最低检测浓度为25 μg·L~(-1),提取回收率大于80%,日内日间RSD均小于10%。结论:本法简便灵敏,适用于盐酸吡格列酮血药浓度测定和人体药动学研究。  相似文献   

2.
建立了离子对HPLC法同时测定二甲双胍吡格列酮片中的盐酸二甲双胍和盐酸吡格列酮.采用C18色谱柱,以甲醇-2 mmol/L SDS(56:44)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64 nm.盐酸二甲双胍和盐酸吡格列酮分别在400~600 μg/ml和12~18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收率为99.2%和99.1%,RSD为0.31%和0.62%.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探讨关于瑞格列奈对吡格列酮及其主要活性代谢物在健康人体的药代动力学影响的研究。方法选取20名健康受试者高脂饮食后随机交叉口服单独吡格列酮30mg和吡格列酮30mg联合瑞格列奈0.5mg,清洗周期为2周。按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采用HPLC-MS法测定吡格列酮及其主要活性代谢产物M-Ⅳ、M-Ⅲ的血药浓度。结果给药吡格列酮15mg联合瑞格列奈药0.5mg(观察组)后,抗糖尿病药吡格列酮(PIO)、羟基吡格列酮(M-Ⅳ)、酮基吡格列酮(M-Ⅲ)的tmax(h)分别为(2.0±1.4)、(40.2±29.9)、(13.2±1.4);AUC0-324[μg/(L h)]分别为(6.42±2.28)、(13.08±5.41)、(6.01±2.91);Cmax(μg/L)分别为(641.03±198.87)、(301.16±102.21)、(141.09±80.31)。与吡格列酮单药给药组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吡格列酮单药和吡格列酮与瑞格列奈片联合给药在健康人体的药代动力学行为基本相近。结论瑞格列奈对吡格列酮及其主要活性代谢物在健康人体的药代动力学基本无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4.
盐酸吡格列酮片的溶出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建立盐酸吡格列酮片的溶出度试验方法。方法 以 0 .1mol/L盐酸为溶出介质 ,采用桨法进行溶出度测定 ,转速为 5 0r/min ,温度为 37± 0 .5℃ ,进行累积溶出百分率测定。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 2 6 9nm的波长处测定。结果 该方法线性关系良好 ,回归方程为A =0 .0 2 2C +0 .0 2 9,r=0 .9999(n =8) ,平均回收率为 10 0 .1% ,RSD为 0 .4 4 % (n =9) ,盐酸吡格列酮片各时间的累积溶出量和拟合后提取的参数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测定方法简便 ,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健康人体单剂量口服盐酸吡格列酮片(胰岛素增敏剂)的药代动力学。方法24名健康男性志愿者单次口服盐酸吡格列酮片30mg,用HPLC-MS/MS同时测定血浆中吡格列酮及其活性代谢产物的浓度,计算其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吡格列酮:Cmax为(1504.9±447.8)ng.mL-1;tmax为(1.46±0.69)h;t1/2Ke为(7.58±3.21)h;AUC0-48为(11.22±2.60)μg.h.mL-1。吡格列酮代谢物M-Ⅲ:Cmax为(249.4±82.7)ng.mL-1;tmax为(11.94±6.14)h;t1/2Ke为(20.09±4.13)h;AUC0-120为(10.90±3.55)μg.h.mL-1。吡格列酮代谢物M-IV:Cmax为(487.2±108.6)ng.mL-1;tmax为(13.33±5.23)h;t1/2Ke为(21.07±3.99)h;AUC0-120为(22.78±5.04)μg.h.mL-1。结论健康人体单剂量口服盐酸吡格列酮片剂后,吡格列酮代谢物M-Ⅲ和M-IV的达峰时间约为12~13h,峰浓度分别约为吡格列酮的16%和32%,AUC0-120分别约为吡格列酮AUC0-48的97%和203%。  相似文献   

6.
目的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盐酸吡格列酮片剂中盐酸吡格列酮的含量。方法采用C18柱(Novapack)乙腈水乙酸(45∶55∶03)为流动相,流量1ml·min1,检测波长269nm。采用尼群地平作为内标物质。结果线性范围为10~400μg·ml1;样品溶液至少在7d内稳定;平均回收率1001%,RSD=09%。结论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盐酸吡格列酮片剂中盐酸吡格列酮的含量,方法简便,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7.
盐酸吡格列酮片溶出度测定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盐酸吡格列酮片溶出度测定方法。方法:以0.1mol/L 盐酸为溶剂,采用桨法,转速为50r/min,温度(37±0.5)℃,进行累积溶出百分率测定,用 HPLC 法测溶出量。结果:该方法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 A=38.49C+133.94,r=0.9995(n=6),平均回收率为99.70%,RSD 为0.44%。结论:测定方法准确,可用于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8.
《中国药房》2018,(2):194-198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人血浆中卡马西平、文拉法辛、罗格列酮和硝苯地平浓度的方法。方法:血浆样品经甲醇(含0.1%甲酸)沉淀蛋白后,以盐酸吡格列酮为内标,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色谱柱为Waters ACQUITY UPLC HSS C_(18),流动相为含0.01%甲酸的水溶液-含0.01%甲酸的甲醇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0.3 mL/min,柱温为50℃,进样量为5μL;采用电喷雾离子源,以多反应监测模式进行正离子扫描,用于定量分析的离子对分别为m/z 237.00→194.05(卡马西平)、m/z 278.20→58.10(文拉法辛)、m/z 358.08→135.04(罗格列酮)、m/z 347.15→315.17(硝苯地平)、m/z 357.09→134.06(内标)。结果:卡马西平、盐酸文拉法辛、盐酸罗格列酮、硝苯地平血药浓度的线性范围分别为2.00~2 000.00、2.12~2 120.00、2.00~2 000.00、2.04~1 020.00 ng/mL(r分别为0.995 9、0.990 5、0.991 5、0.991 0,n=5),最低检测限分别为0.200、0.106、0.100、1.020 ng/mL;日内、日间RSD均小于15%,相对误差的绝对值小于15%;提取回收率为65.66%~96.36%(RSD<15%,n=5),基质效应为80.99%~114.33%。采用该法测得2例癫痫患者体内卡马西平的血药浓度分别为(1 500.41±169.11)、(1 159.01±59.24)ng/mL(RSD分别为11.27%、5.60%,n=3),2例高血压患者体内硝苯地平的血药浓度分别为(14.68±1.92)、(21.18±3.59)ng/mL(RSD分别为16.98%、13.10%,n=3)。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专属性强,灵敏度、准确度高,可用于上述药物的血药浓度监测及药动学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吡格列酮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的疗效。方法随机、平行对照的为期12周试验。吡格列酮与二甲双胍组45例,吡格列酮对照组45例。结果吡格列酮与二甲双胍组HbA1c从(8.2±2.3)%下降至(6.7±1.3)%;而对照组则从(8.1±1.4)%下降至(7.6±1.2)%,2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吡格列酮与二甲双胍组HOMA-IR由(5.6±1.3)下降至(3.5±1.1);而对照组则从(5.5±1.4)下降至(4.6±1.2),2组间存在差异(P<0.05)。结论吡格列酮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较单用吡格列酮可进一步控制血糖并减轻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快速测定人血浆中氯吡格雷及其羧酸代谢物SR26334含量的LC-MS/MS法。方法乙醚-正己烷(4:1,V:V)2次液-液提取法(中性和酸化条件下),采用Teknokroma C_(18)色谱柱,以那格列奈和吡格列酮为内标,同时测定血浆中氯吡格雷和SR26334的浓度。流动相:甲醇-0.1%甲酸(80:20,V:V);流速:0.2mL·min~(-1);以多反应离子监测方式检测:氯吡格雷[M+H]~+,m/z 322.1→212.1;那格列奈[M+H]~+,m/z 318.3→166.2;氯吡格雷羧酸代谢物SR26334[M+H]~+,m/z 308.1→q98.1;吡格列酮[M+H]~+,m/z 357.2→134.2。结果氯吡格雷和内标那格列奈的保留时间分别在4.4和3.7min,SR26334和内标吡格列酮的保留时间分别在1.3和1.7min,氯吡格雷的线性范围为5~5000ng·L~(-1);SR26334的线性范围为20~2500μg·L~(-1)。提取回收率大于75%,方法回收率大于90%,日内、日间RSD小于10%(n=5)。结论本方法简便快速,适用于氧吡格雷制剂的新药临床研究和临床长期治疗病人血药浓度的常规监测。  相似文献   

11.
单用Acivicin和联用顺铂诱导HepG_2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伟庆  沈鼎明 《中国药房》2004,15(6):339-340
目的 :观察Acivicin单用及联用顺铂后对HepG2 细胞凋亡及相关基因Bcl -2、c -myc、p53表达的影响。方法 :Acivicin和顺铂分别或联用处理HepG2 细胞 ,采用MTT法测定细胞毒性 ;采用细胞凋亡原位检测法检测细胞凋亡率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凋亡相关基因Bcl -2、c -myc、p53 的表达。结果 :Acivicin为0 28、0 56、0 84、1 12、1 40mmol/L时 ,HepG2 细胞的凋亡率分别为(3±1 25) %、(3 7±2 0) %、(10±1 25) %、(17 4±4 5) %、(16 9±3 5) %。Acivicin(1 40mmol/L)在24、48、72h致HepG2 细胞的凋亡率分别为 (16 9±3 5) %、(27 9±4 3) %、(47 2±3 0) %,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 (P<0 05) ;顺铂 (67μmol/L)致HepG2细胞 (24h)的凋亡率为 (73 4±1 5) %;Acivicin(1 40mmol/L)联用顺铂 (67μmol/L)致HepG2 细胞 (24h)的凋亡率为 (94 7±0 5) %,较两者单用显著增加 (P<0 01)。Bcl-2、c -myc、p53 检测结果显示 ,各组Bcl -2、c -myc、p53 的表达比对照组均有增加。结论 :Acivicin诱导HepG2 细胞凋亡呈剂量/时间依赖性 ;Acivicin与顺铂联用后可增强顺铂致HepG2 细胞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更昔洛韦分散片的研制及体外溶出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畏  何凤慈 《中国药房》2005,16(12):910-912
目的:研制更昔洛韦分散片,并考察其体外溶出特性。方法:对处方中微晶纤维素与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的用量进行正交试验筛选;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更昔洛韦的含量;比较更昔洛韦分散片与普通片、胶囊的溶出度。结果:微晶纤维素与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的最佳处方用量分别为40%、10%;更昔洛韦检测浓度在2~20μg/ml范围内与吸收度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99,n=6);平均回收率为(100.21±0.38)%;日内、日间精密度平均值分别为0.22%、0.32%;分散片可在30s内完全崩解,T50=(0.03±0.001)min,Td=(0.18±0.006)min,均低于普通片和胶囊(P<0.01)。结论:用优化处方制备的更昔洛韦分散片体外溶出特性明显优于普通片和胶囊。  相似文献   

13.
HPLC法测定左旋多巴控释片血药浓度及其药代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建立左旋多巴血药浓度的测定方法并对左旋多巴控释片进行人体药代动力学研究。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Lichrospher 100C18柱(5um,250mm×4mm);流动相:水(含EDTA0.08mmol/L,KH2PO470mm70mmol/L,庚烷磺酸钠2.08mmol/L):甲醇(90:10);流速:1.0ml/min;荧光检测:激发波长为278nm,发射波长为325nm;血浆样品用高氯酸沉淀蛋白后直接进样。结果:方法回收率为95.50%~102.55%,最低检测限为0.25ng,日内RSD<4.29%(n=4),日间RSD<6.73%(n=4),线性范围为0.125~4.0ug/ml。8名健康受试者单次口服左旋多巴控释片250mg后,药-时曲线符合二室模型,AUC为(297.36±52.18)ug/(ml·min),Cmax为(1.04±0.42)ug/ml,Tmax为(152.65±46.71)min,T1/2a为(124.76±43.87)min,T1/2β为(157.83±30.82)min.与左旋多巴相比,Tmax和T1/2a具有显著性差异,相对生物利用度为(70.17±7.41)%。  相似文献   

14.
傅强  贺浪冲  常春  胡笑歌 《中国药房》2005,16(20):1543-1545
目的:制备盐酸洛哌丁胺口服液,建立其质量控制方法并研究其稳定性。方法:以聚乙二醇-400为助溶剂、水为溶剂,制备盐酸洛哌丁胺口服液;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主药盐酸洛哌丁胺含量,按《中国药典》方法进行成品稳定性试验。结果:盐酸洛哌丁胺检测浓度在0·05~0·5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5);盐酸洛哌丁胺高、中、低系列浓度的回收率分别为100·6%、101·5%、99·1%,相对标准差分别为1·03%、0·49%、0·56%;稳定性考察各指标与放置前无明显改变。结论:该制剂制备方法简单,稳定性好,质量可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建立不经分离同时测定复方氯霉素醇溶液中氯霉素、水杨酸、甲硝唑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多波长系数法测定3主药的含量 ,测定波长分别为277 5、297 0、317 0nm。结果 :平均回收率氯霉素、水杨酸、甲硝唑分别为 (100 22±0 74) %、(99 25±1 54) %、(99 79±1 92) %。结论 :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 ,适用于医院中多组分制剂的常规分析。  相似文献   

16.
温悦  吴畏  孟德胜 《中国药房》2006,17(13):995-997
目的:建立柱前衍生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样品中醋酸精氨酸浓度的方法。方法:衍生剂为2,4—二硝基氟苯,色谱柱为氨基酸分析专用ODS色谱柱,流动相为50%乙腈-0.1mol/L醋酸钠溶液(29∶71),流速为1.2ml/min,检测波长为360nm,柱温为30℃。结果:醋酸精氨酸检测浓度线性范围为10~160μg/ml(r=0.9 998),高、中、低3种浓度血浆样品的回收率分别为(96.64±9.69)%、(90.94±4.70)%、(92.72±4.48)%,精密度<3.91%。含药血浆在冰冻条件(—24℃)下至少可以稳定15d。结论:本法简便可行,适用于醋酸精氨酸的血药浓度监测及其药动学研究。  相似文献   

17.
立止血在腹部外科围手术期的应用观察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曾庆东  张波  李占元 《中国药房》2002,13(10):612-613
目的 :研究立止血在腹部疾病患者围手术期的止血作用。方法 :随机将患者分为治疗组 (35例 )和对照组 (31例 ) ,治疗组术前、术中、术后给予立止血 ,对照组在相同时期给予常规止血药物。比较术中出血量、术后静脉血D -二聚体 (D -D)以及术后血性引流液量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术中出血量为 (312 1±30 3)ml,对照组为 (521 5±29 2)ml(P<0 05) ;治疗组术后静脉血D -D为(0 6712±0 071)ng/L ,对照组为 (0 9841±0 054)ng/L(P<0 05) ;血性引流液量在治疗组为 (320±28)ml,对照组为 (531±16)ml(P<0 05)。结论 :立止血在腹部外科手术中的止血作用明显优于一般常规止血药物。  相似文献   

18.
复方甲硝唑中空栓的制备及质量控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姚荧  汪涛  徐正强  邓丽琴 《中国药房》2005,16(10):748-749
目的:制备复方甲硝唑中空栓并建立其质量控制方法。方法:以半合成脂肪酸甘油酯为基质制成中空栓;用双波长倍率减差法和等吸收双波长法同时测定其主药甲硝唑和氧氟沙星的含量。结果:甲硝唑和氧氟沙星检测浓度线性范围分别为6. 0~18. 0、3 .0~9 .0μg/ml ,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 .98 %、99 .56 % (n=5) ,相对标准差分别为0 .82 %、0 .80 %。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复方甲硝唑中空栓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异福酰胺胶囊的人体生物等效性。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12名健康志愿受试者单剂量服用异福酰胺胶囊(受试制剂)或卫非特片(参比制剂)后的利福平、异烟肼和吡嗪酰胺血药浓度,药动学参数用3p97程序处理。结果: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的利福平AUC0~t 分别为(70. 69±36. 32)、(70. 77±32. 26) (μg·h)/ml,tmax 分别为(1 82±0 28)、(1 79±0 25)h ,Cmax 分别为(12 .83±4 .98)、(12 84±3 95) μg/ml;异烟肼AUC0~t 分别为(14. 30±8.25)、(13 .76±6 .16) (μg·h)/ml,tmax 分别为(1 54±0 36)、(1 58±0 38)h ,Cmax 分别为(5 .42±2 .52)、(5. 46±2 .46) μg/ml;吡嗪酰胺AUC0~T 分别为(243 .56±128. 98)、(238 .07±11. 63) (μg·h)/ml,tmax 分别为(1. 58±0. 64)、(1. 69±0 .55)h ,Cmax 分别为(29.45±12 .45)、(27 .46±11 .02) μg/ml。受试制剂中利福平、异烟肼和吡嗪酰胺的相对生物利用度分别为(99. 88±12. 92) %、(103 .84±24. 10) %、(102. 57±12. 31) %。结论:两种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20.
气相色谱法测定健康人含服速效救心丸后冰片的血药浓度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吴红  郭军  李晓晔  黄熙 《中国药房》2003,14(7):414-415
目的 :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健康人含服速效救心丸后冰片 (龙脑、异龙脑)的血药浓度。方法 :采用HP -5石英弹性毛细管柱 ,柱温为85℃ ,汽化室温度为180℃ ,检测器温度为200℃ ,载气为氮气 ,萘为内标。结果 :冰片进样量在50~1000ng/ml范围内其峰面积与进样量呈良好线性关系 ,Y=—0 1273+0 0015X ,回收率为 (98 7±2 31) % ,RSD=2 76% (n=6)。健康人血清中冰片含量在15min左右达血药浓度高峰。结论 :建立的气相色谱法可靠、灵敏、简便 ,可较好地用于临床含冰片制剂的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