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分析距骨或跟骨良性肿瘤或肿瘤样病变的影像学表现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1例距骨或跟骨良性肿瘤或肿瘤样病变的影像学表现。全部病例均行X线检查,8例行CT检查,6例行MRI检查(有3例两项均检查)。结果动脉瘤样骨囊肿4例,骨巨细胞瘤3例(合并动脉瘤样骨囊肿2例),腱鞘囊肿1例,错构瘤1例,骨样骨瘤1例,脂肪瘤1例。影像学表现显示出其各自的相对特征。结论距骨或跟骨良性肿瘤或肿瘤样病变的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CT和MRI能提供非常有价值的诊断征象,还能补充X线平片的影像信息。  相似文献   

2.
动脉瘤样骨囊肿是一种相对少见的良性骨病变,但往往易误诊为骨的恶性肿瘤。现将我院收治经病理证实为动脉瘤样骨囊肿的4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瘤样骨囊肿(aneurysmal bone cyst,ABC)为原因不明的肿瘤样病变,常规手术方案为外侧入路病灶刮除+植骨术,但存在许多弊端。本文报道了关节镜下右跟骨骨囊肿刮除+左髂骨取骨植骨术+同种异体骨植骨术治疗跟骨动脉瘤样骨囊肿1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跟骨动脉瘤样骨囊肿提供了一种新方案。  相似文献   

4.
李堃  王伟军 《吉林医学》2011,32(23):4842-4843
目的:探讨动脉瘤样骨囊肿的X线、CT和磁共振表现。方法:对32例动脉瘤样骨囊肿患者均行X线检查,17例CT扫描,9例磁共振检查。均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动脉瘤样骨囊肿。结果:动脉瘤样骨囊肿四肢长骨18例,骨盆7例,椎体5例,锁骨及跟骨各1例。结论:综合影像学检查能提高动脉瘤样骨囊肿诊断符合率。  相似文献   

5.
苏素联 《实用医技杂志》2011,18(10):1110-1110
动脉瘤样骨囊肿是一种原因不明的非肿瘤性良性骨病变,临床上不多见,而发生于跟骨的更为少见,本文报告1例影像学误诊,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跟骨动脉瘤样骨囊肿。  相似文献   

6.
袁忠武  周晓斌  黄俊华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30):118-118,126
报道1例距骨动脉瘤样骨囊肿,患者因左踝关节疼痛1年,加重3d就诊,查左踝关节外观无畸形,无红肿,皮温正常。MRI见左距骨呈膨胀性囊状改变并见间隔,囊腔在T1WI上呈低信号,在T2WI呈高信号,囊腔内间隔均呈低信号,并在轴位T2WI上见特征性液-液平面。手术及病理检查镜下见纤维性囊壁,无被覆上皮,腔内为血细胞。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影像学检查对动脉瘤样骨囊肿的综合诊断价值。方法对32例经病理证实的动脉瘤样骨囊肿的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32例均摄X线片,26例做CT扫描检查,8例做MRI检查。结果 26例发生在长管状骨,脊柱4例,扁骨2例。32例动脉瘤样骨囊肿主要表现为:1)膨胀性囊样骨质破坏:平片2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影像学检查对动脉瘤样骨囊肿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动脉瘤样骨囊肿的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22例均摄了平片,CT检查8例、MRI检查5例、DSA检查1例。结果:22例动脉瘤样骨囊肿发生于长管状骨16例,脊柱3例,骨盆2例,跖骨1例。平片和CT多表现为偏心膨胀性骨破坏,CT常可显示骨性分隔及液一液平面,MRI检查多表现为多囊长T1、长T2信号特点,CT和MRI检查13例中有4例出现液一液平面。DSA表现实质期可见中等量肿瘤染色。结论:动脉瘤样骨囊肿具有一定的影像学特征,CT特别是MRI对动脉瘤样骨囊肿诊断较平片有优势,综合影像学检查能提高动脉瘤样骨囊肿诊断符合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提高对不规则骨原发性动脉瘤样骨囊肿影像学表现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9例骨原发性动脉瘤样骨囊肿的影像表现。其中9例发生于不规则骨,20例发生于规则骨。结果29例原发性动脉瘤样骨囊肿主要影像表现:1、皂泡状或吹气球样膨胀性骨质破坏:平片7例,CT 18例,MRI 19例;2、病灶内骨间隔及骨脊:平片3例,CT 7例;MRI 3例;3、病灶周围骨或纤维组织硬化:平片0例,CT 3例,MRI表现为病灶周围线状低信号影15例;4、骨壳部分断缺:平片2例,CT 5例,MRI 3例;5、液-液平面:CT 2例,MRI 20例;6、骨膜反应:无;7、软组织肿块:CT 0例,MRI 1例。结论不规则骨原发性动脉瘤样骨囊肿与常见部位ABC影像学特征大致相仿,多层螺旋CT与MRI综合分析更有助于ABC术前诊断。  相似文献   

10.
<正> 动脉瘤性骨囊肿是骨的一种膨胀性溶骨性病变,1942年Jaffe和Lichtensten在叙述骨囊肿的X线表现时,曾指出了该型囊肿的特点。1950年Jaffe从临床病理证实了该囊肿的性质。并且发现两例病人的囊肿内含有流动的血液,X线片具有“气球”样特点,从而称之为动脉瘤性骨囊肿。1958年Bernier和Bhaskar报告了两例下颌骨的动脉瘤性骨囊肿。1959年Bhaskar等人报道了五例,四例位于下颌骨,一例位于上颌骨。1971年Daugherty和Eversole又报道了17例发生于颔骨。自Bernier等人报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告4例继发于骨巨细胞瘤的动脉瘤样骨囊肿.患者年龄28~46岁(平均40岁).病变位于干骺端和骨端,X线表现为膨胀性、溶骨性破坏.1例见骨膜反应,1例有软组织肿块.组织学上,除动脉瘤样骨囊肿外,尚有典型的骨巨细胞成分,两者间有移行关系.4例囊腔内血压均显著升高,术中失血量大.2例载肢.另2例行搔刮和植骨术,2.5—3年后X线复查见植骨片已被溶解吸收.此启示单纯搔刮和植骨不适用于治疗继发性动脉瘤样骨囊肿.  相似文献   

12.
鼻窦动脉瘤样骨囊肿的临床及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总结鼻窦动脉瘤样骨囊肿的临床与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例筛窦动脉瘤样骨囊肿并收集国内文献报道的11例共12例鼻窦动脉瘤样骨囊肿的临床资料。结果男女各6例,年龄6~48岁,其中6~16岁10例。临床表现为面颊部胀痛,鼻塞,鼻出血,眼突等。病灶位于左侧7例,右侧5例。6例10次术前组织学活检仅1例达到术前诊断,其余均误诊。动脉造影肿瘤为少血供。典型X线表现为气球状囊样透光区,骨皮质薄如蛋壳。CT表现为有骨壳的膨胀性囊状低密度区。MR表现为蜂窝状多囊性低信号区,边缘光整。结论动脉瘤样骨囊肿术前误诊率高,系统的影像学检查可减少误诊率。术前肿瘤动脉栓塞对减少术中出血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3.
软骨黏液样纤维瘤(Chondromyxoid Fibroma of Bone,CMF),是一种少见的良性肿瘤,来源于成软骨性结缔组织.临床X线易与骨纤维异常增殖症、动脉瘤样骨囊肿、非骨化性纤维瘤、骨囊肿/软骨母细胞、骨巨细胞瘤等骨病相混淆.现经手术病理证实4例CMF,结合有关文献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距骨颈入路病灶清理植骨治疗距骨囊肿的手术方法,并评价其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距骨囊肿患者9例,其中男7例,女2例,11~47岁,平均30.6岁。左足5例,右足4例。所有病例均应用距骨颈入路病灶清理植骨治疗距骨囊肿。术前术后行踝关节正侧位X线片、CT及MRI检查,评估距骨囊肿大小以及累及关节面的情况。术中应用距骨颈入路小切口行病灶清理,并取自体髂骨植骨,修复病灶清理后的骨缺损。术后根据美国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标准进行踝关节功能评分。 结果 9例全部获随访,随访时间8~20个月,平均12.4个月。术后行踝关节X线片、CT和MRI检查,所有患者距骨囊肿清理后的骨缺损得到修复,踝关节疼痛明显减轻,AOFAS评分从70.2(60~82)分上升到92(85~100)分。踝关节活动正常,无感染、复发及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 结论 距骨颈入路病灶清理植骨是治疗距骨囊肿的有效手术方式,创伤小,不破坏关节面,对距骨血运无明显影响,对周围软组织损伤小,大大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5.
余锐 《当代医学》2011,17(10):103-104
目的分析动脉瘤样骨囊肿的X线及CT表现,评价其影像学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0例经手术或穿刺证实的动脉瘤样骨囊肿的X线、CT表现。结果股骨上段4例,肱骨3例,胫骨近端2例,肋骨1例。中心型6例,骨旁型2例,偏心型2例。影像学表现为受累骨骼单房或多房性膨胀性骨质破坏,边界清楚,中心型与骨旁型病变长轴与受累骨骼长轴一致。10例中,4例出现病理性骨折。结论动脉瘤样骨囊肿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结合平片与CT多能做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16.
孤立性骨囊肿和动脉瘤型骨囊肿(附28例分析)西宁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高书元,马定千,燕春茂,李二虎骨囊肿是发生于儿童时期一种常见病,而动脉瘤样骨囊肿不多见,现将我院自1985年以来收治的26例孤立性骨囊肿和2例动脉瘤型骨囊肿报告如下,并加以分析。临床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骨巨细胞瘤伴动脉瘤样骨囊肿的CT、MRI影像学表现及影像诊断要点。方法以2016年1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骨巨细胞瘤伴动脉瘤样骨囊肿患者为研究对象,1例患者均施行CT及MRI扫描检查。结果 1例患者经CT扫描可见不同程度膨胀性改变,骨皮质变薄(或骨壳不完整),CT典型特征为骨囊肿与原发灶的边界不够清晰,密度欠均匀,包含原发灶区域(实性)及继发较薄;MRI影像学表现为T1WI和T2WI扫描提示病灶边缘存在低信号(呈不完整性),骨囊肿主体T1WI扫描提示存在低或中高信号,T2WI扫描有不均匀的高信号;MRI增强扫描提示病灶囊壁及灶内呈分隔强化,囊性处并未见明显强化;病灶主体(原发骨巨细胞瘤)经T1WI扫描提示有中和低信号,T2WI扫描提示明显低、中、高混杂信号。结论骨巨细胞瘤伴动脉瘤样骨囊肿患者CT、MRI影像学表现都具有特征性,而其中MRI在鉴别原发灶及继发病灶方面较CT更具优势,同时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可明显提高本病确诊率。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道动脉瘤样骨囊肿16例,原发性11例;继发性5例,其中原发骨巨细胞瘤3例,骨母细胞瘤1例、淋巴管瘤病1例。继发性多由于骨肿瘤血液动力学的改变比较明显,致使表现为单纯的动脉瘤样骨囊肿。对此种病例,必需多作切片,以免遗漏原发骨肿瘤。术后随访的有12例,随访时间10个月至5年,  相似文献   

19.
[摘要] 目的 探讨股骨上段囊状膨胀性病变的影像学表现,旨在提高该区病变的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股骨上段囊状膨胀性病变35例。结果 35例中,单纯性骨囊肿10例,骨纤维异常增殖症6例,囊状转移瘤4例,成软骨细胞瘤3例,骨嗜酸性肉芽肿3例,非骨化性纤维瘤2例,动脉瘤样骨囊肿3例,骨巨细胞瘤2例,骨巨细胞瘤合并动脉瘤样骨囊肿1例,骨内腱鞘囊肿1例。结论 X线平片是股骨上段囊状膨胀性主要检查方法,CT和MRI对病灶内部细致观察及显示软组织侵犯较平片为佳,X线平片结合CT及MRI检查可提高其诊断正确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上颌窦动脉瘤样骨囊肿的临床特征与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 3例上颌窦动脉瘤样骨囊肿的相关文献 ,总结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及治疗效果。结果 :上颌窦动脉瘤样骨囊肿常见的症状为瘤体呈膨胀性生长、局部肿痛及临近器官压迫症状 ,较为特异的是穿刺有高压不凝血液喷出 ,影像学检查有助于诊断 ,3例患者均行手术切除 ,随访 3~ 5年无复发。结论 :上颌窦动脉瘤样骨囊肿的X线征象表现为“气球样、皂泡样”改变 ,治疗应首选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