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调查四川省自贡地区二级及以上医院的医院感染管理业务现状,并提出改进建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自贡地区68所二级及以上医院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医院基本信息、医院感染管理组织架构、医院感染管理业务开展情况。结果 在处置医院感染相关突发事件和开展科研项目方面,二级医疗构成比分别为11.1%和8.9%,均低于三级医院的34.8%和5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目标性监测中新生儿医院感染监测和细菌耐药性监测方面,二级医院构成比分别为20.0%和55.6%,均低于三级医院的100%和9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医院感染监测方式方面,68.9%二级医院主要使用纸质报卡+手工查漏的方式,47.8%的三级医院使用的专业信息管理软件。手卫生设施配备中13.3%的二级医院未配置非接触式流水洗手设施,95.6%的二级医院手卫生用品费用由医院或医院与科室共同承担。68家被调查医院呼吸道传染病患者单间隔离率为33.8%。三级医院发生职业暴露后风险评估主要由感染科医生完成,二级医院主要由医院感染管理科,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3.9%vs.40.9%,P...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江苏省二、三级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部门设置、专职人员配置以及专业培训的落实情况,发现各级中医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和突出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或意见。方法:设计统一的调查表,发放至各级中医医院网络填报。结果:全省共102家二级及以上中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参与了本次调查。90%的中医医院独立设置医院感染管理部门;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占70%;中级职称以上人员占34.69%;调查的294名院感工作人员以护理专业为主,占71.09%;取得岗位培训证书的202人,占68.71%;平均人员床位比为1∶243,部分三级医院人员配置严重不足,人员与床位比最高达到1∶603,而二级医院人员数量充足但培训力度欠缺。结论:江苏省二、三级中医医院感染管理资源配置基本符合规范,>1000张床位的三级医院仍存在资源配置不足的情况,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仍存在专业结构单一的问题,需要各级中医医疗机构领导进一步强化医院感染管理意识,分层级、有针对性地加强专业素质建设,培养适于院感专业的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我区二级医院 (包括区级医院 ,企业医院 ,部队医院 )院内感染发生情况 ,更好地加强感染管理 ,控制感染发生。方法 采用问卷、查阅资料和现场检查方法收集院内感染资料和医院管理基本情况。结果 12所二级医院都建立了医院院内感染管理组织 ,成立了感控科或防保科 ,形成了医护人员、科室、防保科的三级监控网络。 12所二级医院平均感染率 2 .84%。科室感染率以小儿科最高为 3.98%。医院感染发生部位构成比中以下呼吸道感染率最高 ,占 41.16 %。感染率无季节性差异。结论 医院感染监控手段还停留在数据的统计和一般消毒、隔离技术的应用的初级阶段 ,存在医院感染专职管理人员严重不足等问题 ,把医院感染监控纳入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 ,提高医院感染监控质量 ,是当前医院感染管理最迫切的任务。  相似文献   

4.
卫生部网站发布《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行动计划(2012-2015年)》,以进一步加强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该行动计划的具体目标:1.规范管理医院感染重点部门到2015年,100%的三级医院、60%的地市级二级医院和30%的县级二级医院的重症医学科(监护病房)、手术部(室)、血液透析中心(室)、新生儿室、消毒供应中心等医院感染重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河南省二级及以上医院的公共卫生医疗救治能力。方法:应用现况研究方法,按地理位置随机抽取河南省10个样本地市后,再对所抽地市的全部二级及以上医院共194家使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进行信访式调查。结果:调查医院的公共卫生医疗救治预案制定率为96.9%(188/194),88.1%(171/194)的医院有专职人员负责传染病和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工作。院均拥有救护车3.8辆,应急时床位可扩容率为25.0%。不同行政级别综合医院的霍乱弧菌、戊型肝炎病毒、伤寒和副伤寒杆菌、大肠埃希菌检测能力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7.701、13.782、12.104、7.805,P均<0.05)。54.1%(105/194)的医院不具备中毒检测能力。95.9%(186/194)的医院成立了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专家组。结论:河南省二级及以上医院具备基本的公共卫生预警和救治能力,但仍需加强非传染病公共卫生事件的相关工作。  相似文献   

6.
龙金凤  黄易  张莉  丁福  赵燕妮 《重庆医学》2023,(13):2030-2034
目的 调查重庆市老年医学科设置运行现况,为重庆市老年医学科发展提供借鉴。方法 采用自制问卷和整群抽样法,通过问卷星调查重庆市二、三级医院老年医学科设置及2019-2021年运行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 共204所医院参与调查,174所医院问卷完整,有效率为85.29%,其中94所(54.02%)医院设置了老年医学科。三级医院中有43所(79.63%)设置了老年医学科,二级医院中有51所(42.5%)。三级医院每床配置医生0.12人、护士0.27人,低于二级医院每床配置医生0.19人、护士0.31人。三级医院麻醉科、影像科、输血科、妇科、肿瘤科及营养科的设置率高于二级医院(P<0.05)。二、三级医院老年医学科均配置了轮椅、心电监护仪、中心供氧装置,但报警系统、坐式体重计的配置相对不足。三级医院在开设独立老年医学门诊、规范的三级查房制度、开展老年综合评估、独立运行老年医学科、老年综合征评估收费、设置专科护士岗位的比例高于二级医院(P<0.05)。结论 资源不均、人力不足是老年医疗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社区医院感染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持续改进措施,提高社区医院感染管理水平。方法:根据医院感染管理规章制度及管理年活动标准对30所社区医院感染管理现状进行调查,了解感染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结果:社区医院感染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有领导认识不足、消毒设备使用不当、一次性医疗物品使用不当等。结论:目前社区医院感染管理比较薄弱,需进一步全面加强管理,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张静  周泉 《安徽医学》2014,(2):234-235
目的:了解淮北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现状,为改进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卫生部《“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方案》的部署要求,设计统一的医院感染管理检查表,对全市18所医疗机构进行医院感染管理现状调查。结果18所医疗机构全部设立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77.78%的医院单独设置医院感染管理科,目标性监测和多重耐药菌监测开展分别为55.56%和33.33%;二级医院的新生儿室、ICU、消毒供应室等医院感染重点部门普遍存在使用面积小、建筑布局和工作流程欠合理,医疗器械清洗不充分等问题,胃镜室和血液透析室在取得验收合格证后日常疏于管理。结论加强医院感染专业队伍建设,重视过程管理和环节管理,对提升医院感染管理质量和保障医疗安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上海市二级医院医院获得性肺炎(HAP)的临床特点.方法:对上海市14所二级医院150例HA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0:患者年龄34-96岁,男87例,女63例.早发HAP36例(24.0%),晚发HAP 114例(76.0%).发热124例(82.7% ),有咳嗽、咳痰等呼吸道症状148例(98....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全院护士对医院感染管理的认识水平和执行力度,探讨其培训和管理对策。方法:自行设计医院感染管理认识与行为问卷调查表,对临床110名护理人员进行调查。结果:回收有效问卷106份,不同层级护士医院感染管理平均认识率为69.73%,其中不同工龄、不同职称护士认识比较差异显著(P<0.01);一级和二级科室护士认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不同层级护士预防医院感染与职业防护总体行为形成率为77.29%,不同工龄、职称及一、二级科室护士行为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不同工龄护士对医院感染相关法律法规、诊断标准、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和标准预防等认识与行为比较有差异(P<0.05)。对医疗废物处理、手卫生和职业防护等认识与行为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本院护士医院感染管理知识总体掌握程度较差,有效控制医院感染和职业防护执行力度不大,应根据不同层级护士需求,开展针对性的培训与考核,健全并落实管理制度,提高护士认识水平和行为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贵州省二级以上公立医院重症医学科建设现状,为提高重症医学科建设水平和医疗资源合理配置提供证据。方法:依据卫生部2009年下发《重症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设计医院重症医学科建设调查问卷,采用方便抽样调查法,调查80家二级以上公立医院。结果:(1)调查80家公立医院中,有21家设有重症医学科。其中三级医院14家,二级医院7家;(2)重症医学科建设普及程度低,其医疗资源地域、层级分布不合理;(3)已建重症医学科硬件设施、人力资源和医疗技术开展尚不能达到国家标准。结论:贵州省二级以上公立医院重症医学科建设水平与国家标准存在一定差距,亟待加强重症医学科建设。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周边基层医院医院感染管理现状调查、分析,发现薄弱环节,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方法:在工作中发现问题,并调查多所卫生院、村卫生室医院感染管理现状,总结共性问题,制定控制措施。结果:基层卫生院医护人员对于医院感染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医院感染管理体系不健全,管理不规范、医院设施布局不合理、医院感染管理人员缺乏等。结论:必须采取综合治理措施,从思想、物力及人力投入、规范操作等多方面着手完善医院感染控制体系,才能有效预防并控制基层卫生院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吉林地区医疗机构院内感染管理与控制现状和医疗废物无害化处理现状,为依法实施监督与服务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消毒技术规范》对吉林地区129所医疗机构感染管理与控制现状进行调查,采取现场检查和提问的方式,填写预制的表格。结果三、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在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及控制合格率均为100%,消毒剂使用合格率分别为100%和75%,社区医疗机构和个体诊所的合格率分别为58.6%和38.5%,消毒剂使用合格率分别为85.7%和38.9%;医疗废物处理合格率三级以上医疗机构最高为71.4%,个体诊所最低为27.8%;129家医疗机构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合格率均≥80%。结论三、二级以上医疗机构院内感染管理控制工作较规范;应加强对社区医疗机构和个体诊所医院感染管理与控制和消毒剂使用的监管力度,尤其是应加强对个体诊所医疗废物消毒处理工作的监管,减少医院感染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医院感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对医院感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水平。方法全面总结2007年10月全省医院感染管理年督导检查中所存在的问题。结果我院接受了省检查团2 d检查指导,感染管理工作虽然受到专家的好评,但医院感染管理仍存在许多问题,如医疗废物的处置、抗菌药物的应用不合理、部门之间的协调、重点科室重点部门等方面仍存在问题。结论重视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加强医院感染感染知识的培训,强化全员参与意识,加强沟通,坚持严格的医院感染质量考核,是提高医疗护理质量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重庆市二级以上医院应急准备和能力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提高医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认知水平和应对能力。方法:采用科技部"863"项目成果《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调查问卷》对重庆市140家二级以上医院进行普查。结果:(1)应急人员准备方面:70.3%的医院可以确保相应人员储备,75.4%的医院使用临时雇员或志愿者等解决人力资源的不足。(2)应急设备供给及运作能力方面:67.2%的医院可以从其它渠道获取相应的应急医疗设备,24.8%的医院有储存和处置用过的净化用品/有害废物的方法。(3)应急物资储备方面:72.8%的医院有备用的应急资源;36.8%的医院有药品优先分配方案。(4)应急方法与制度方面:全部医院均制定了重大传染病疫情应急预案,69.6%的医院有成批收治病人的能力。(5)院际间应急沟通协作方面:86.4%以上的医院与辖区内的疾病预防控制部门和其它医院建立协作关系。三级医院应急设备供给及运作能力优于二级医院(P<0.05),综合医院间沟通协作优于非综合医院(P<0.05),教学医院应急设备供给及运作能力、方法与制度方面优于于非教学医院(P<0.05)。结论:重庆市二级以上医院的应对能力及应急准备已经具备一定的规模,但在应急人员准备、设备供给及消毒净化能力、医疗救治能力建设及院际间沟通协作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海南省二、三级医院供应室的现状,为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整理2015年海南省二、三级医院消毒供应中心(CSSD)的数据,分析医院CSSD的布局、面积及区域、人员每百张床比、人员职称和管理模式等情况。结果 CSSD有效问卷调查海南省三级医院8家和二级医院52家。二、三级医院CSSD的面积床位比分别为(0.52±0.28) m2/100张和(0.75±0.37) m2/100张,60家医院CSSD合计的面积床位比仅为(0.58±0.39) m2/100张;三级医院的三区合理设置的医院数比例达100.0%,二级医院仅为53.8%,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级医院CSSD的工作人员每百张床比为(2.06±0.81),二级医院为(2.14±0.67),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级医院CSSD的在职全部工作人员中具有副高及以上职称有16名,而二级医院CSSD的在职全部工作人员中无一名副高及以上职称,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职称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级医院CSSD均使用集中式管理,二级医院CSSD中有41家(78.8%)采用集中式管理,9家(17.4%)为逐步集中式管理,2家(3.84%)为分散式管理。结论海南省二级医院与三级医院的消毒供应中心执行CSSD 3项行业标准主要指标无明显差异,但二级医院CSSD存在面积床位比偏低、无高级职称工作人员和未达到100%采用集中式管理等情况,需要进一步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检验科医院感染的原因进行分析,归纳并总结有效的管理对策,以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方法:针对近5年来我院检验科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存在问题进行回顾性分析,总制定相应的处理措施,并对比对策实施前后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结果:(1)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检验工作流程不规范、环境布置不合理、检验员经验缺乏、检验员自我保护意识缺乏以及医疗垃圾处理不当。(2)在相关对策实施后,我院检验科医院感染的发生率由35%(7人次)下降到10%(2人次),前后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验科管理人员要高度重视医院感染,及时总结其风险因素并制定相应的对策,同时加强工作人员的预防知识与安全意识,定期维护消毒设备,优化工作环境,从根本上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张为华  甘华  李正荣  徐玲 《重庆医学》2012,41(16):1625-1626
目的分析重庆市36所医院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管理的现状,提出规范化管理对策。方法根据卫生部《医疗机构血液透析室管理规范》和《重庆市血液透析室评审验收标准》,对重庆市10所三级医院和26所二级医院血液透析室预防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进行现场考核评估,内容包括:基本概况、设备与环境布局、透析液、透析器复用、组织机构、病案管理等10部分,共56项指标,总分100分。结果三级医院和二级医院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4.88,P=7.720),但均存在血液透析室的环境布局和工作流程不合理、透析室的辅助用房少、洗手设施不符合要求等问题;在透析用水的水质监测方面,三级医院明显优于二级医院(t=4.37,P<0.001);透析器复用管理方面,部分三级医院仍在使用透析器复用,二级医院普遍取消了透析器复用,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5,P<0.001)。结论各级医院均应加强血液透析室环境布局、工作流程及洗手设施的合理化建设,规范并加强透析用水的医院感染监测,提高血液透析室预防医院感染的规范化管理。  相似文献   

19.
刘艳  王丽莉  赵腊梅  唐闻平 《吉林医学》2013,(36):7680-7681
目的:了解医院感染发生情况,抗菌药物使用、感染病例标本送检等情况,准确获得医院感染相关资料的本底数据,发现医院感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为制定下一步医院感染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用床旁调查和病历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结果:本次调查住院患者804例,医院感染率为3.98%,例次感染率为4.35%。感染率较高的科室依次为ICU(60.00%)、急诊内科(33.33%)、神经外科(15.00%);主要感染部位依次为下呼吸道(57.00%)、泌尿道(20.00%)、皮肤软组织(9.00%)。医院感染病例共检出病原菌18株,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5株(27.78%)、肺炎克雷伯菌3株(16.67%)、铜绿假单胞菌3株(16.67%)。抗菌素使用率为39.18%。治疗用药病原学送检率为48.02%。结论:医院感染现患率较高的科室为ICU和急诊内科、神经外科,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泌尿道、皮肤软组织为主。需对以上重点科室和重点部位加强监控。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于基层医院感染管理的现状进行总结分析,从而对于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与指导。方法:以医院感染管理的相关医疗规范及条例为考查标准,检查,评估了27所基层医院对于感染的管理情况,针对监察中出现的问题,给予相应改进指导与措施要求。结果:在基层医院中,感染管理的实施情况,普遍存在着形势化严重的问题。医疗工作者的对于感染问题认识浅薄,管理操作执行力差,多环节流程管理控制不到位,给患者及医院带来了医疗隐患。结论:提高人员素质及感染管理意识,综合改善制度规范,管理资源的合理配置,有助于减少医院感染性问题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