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建立盐酸齐拉西酮血药浓度的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盐酸齐拉西酮血药浓度,色谱柱采用Kromasil C18(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甲醇-乙腈-40 mmol·L-1乙酸铵溶液(用乙酸调节pH值至3.50±0.1) (100∶100∶155);流速:1.0 mL·min-1;内标:卡马西平;检测波长:254 nm。结果 以盐酸齐拉西酮与内标物峰面积之比(Y)对盐酸齐拉西酮血清浓度(C)进行线性回归,得回归方程:C=213Y-85.5(r=0.996 2),表明本法在20.0~1 200 μg·L-1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4%。结论 本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以用于临床盐酸齐拉西酮血药浓度的测定。  相似文献   

2.
目的 阐明毛兰素注射液在SD大鼠体内药动学规律。方法 SD大鼠分别单次和隔天、每隔一个半衰期一次多剂量静脉注射毛兰素注射液。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HPLC-MS)测定大鼠静脉注射后不同时间大鼠血浆中毛兰素的血药浓度。结果 大鼠单次静脉注射25,50,100 mg·kg-1毛兰素注射液的主要药动学参数为:T1/2β分别为3.66,3.75,3.89 h; AUC0-12分别为1 453.0,3 041.6,6 731.6 ng·mL-1·h;AUC0-∞分别为1 462.0,3 077.3,6 788.7 ng·mL-1·h;Vd分别为11.67,10.37,3.38 L·kg-1;CL分别为0.049,0.089,0.024 L·kg-1·h-1;MRT分别为0.18,0.28,0.21 h;50 mg·kg-1剂量的毛兰素注射液隔日给药5次其药动学参数与单次给药相近;而50 mg·kg-1剂量的毛兰素注射液每隔一个半衰期一次给药5次的T1/2β为5.43 h,AUC(S0)(0-t)为9 800.8 ng·mL-1·h。结论 毛兰素注射液在大鼠体内的动力学过程与剂量相关,毛兰素注射液单剂量给药的体内药动学符合开放型二房室模型,T1/2β与给药剂量与关,表明毛兰素在大鼠体内的消除过程符合一级动力学规律。隔日多剂量给药的消除过程亦符合一级动力学规律;而每隔一个半衰期一次多剂量给予50 mg·kg-1剂量的毛兰素其在大鼠体内则呈非线性消除。  相似文献   

3.
目的 建立人血浆厄贝沙坦检测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血浆经乙醚萃取,以ZORBAX Extend-C18为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水-0.1%TFA-0.5 mmol·L-1 SDS体系,流速为0.8 mL·min-1;检测波长为242 nm(0~6.5 min)和266 nm(6.5~7.8 min)。结果 厄贝沙坦浓度在0.05~6.00 mg·L-1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定量限为0.05 mg·L-1;高中低3个浓度的相对回收率分别为(103.93±1.09)%、(99.85±0.65)%和(100.95±1.21)%;日内RSD分别为3.04%,1.15%,1.19%,日间RSD分别为4.50%,3.32%,1.18%。结论 本方法准确可靠、简便快速,适用于人血浆厄贝沙坦浓度的测定及其药动学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3种不同方法检测维生素C清除自由基能力的差异,为选择一种有效评价抗氧化活性物质清除自由基能力的方法提供依据。方法:分别采用二苯代苦味肼基自由基(DPPH·)分光光度法、Mn2 -H2O2-PAR分光光度法和羟自由基(·OH)试剂盒法对不同浓度的维生素C清除自由基(·OH、DPPH·)的能力进行比较。结果:DPPH·分光光度法、Mn2 -H2O2-PAR分光光度法、·OH试剂盒法检测0.024mg/ml维生素C对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80.09%、95.00%、9.56%,自由基清除率为50%时维生素C浓度(IC50值)分别为0.005、0.013、0.200mg/ml。结论:Mn2 -H2O2-PAR分光光度法的检测结果与DPPH·分光光度法基本一致,该方法可能可以作为评价抗氧化活性物质清除自由基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健康受试者单剂量与多剂量口服复方苯磺酸氨氯地平/盐酸贝那普利片后的药动学。 方法 LC-MS/MS测定单剂量与多剂量给药后氨氯地平与贝那普利及贝那普利拉血药浓度并利用DAS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 单剂量给药氨氯地平与贝那普利及贝那普利拉的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是:t1/2为(47.3±10.6),(1.3±0.4)和(4.5±0.6) h,Cmax为(6.4±1.5),(136.5±40.2)和(158.3±46.7)μg·L-1,AUC0-t为(267.7±88.4),(144.3±46.7)和(891.4±265.4)μg·h·L-1;多剂量给药氨氯地平与贝那普利的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是:t1/2为(45.1±8.7),(1.4±0.4)和(5.3±0.8)h,Cmax为(8.2±1.8),(142.4±47.5)和(165.2±40.8)μg·L-1,AUC0-t为(413.5±102.4),(155.7±52.8)和(915.7±316.9)μg·h·L-1,R为(1.6±0.6)、(1.0±0.1)和(1.2±0.1)。结论 复方苯磺酸氨氯地平/盐酸贝那普利片2组分及活性代谢产物在健康受试者体内的吸收速率和消除速度不随连续给药变化,但连续给药后苯磺酸氨氯地平在体内有轻微蓄积。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桂花不同提取物对氧自由基的清除作用。方法 利用不同极性溶剂(水、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浸提桂花粉后得到不同极性的提取物。通过电子自旋共振(ESR)和自旋捕集技术,以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DPPH)及核黄素光照条件下产生超氧阴离子O2-自由基体系,检测桂花中各组分清除DPPH自由基及O2-的能力。结果 以维生素C为对照,桂花水提取物、石油醚提取物、乙酸乙酯提取物、正丁醇提取物及维生素C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IC50分别为59.63,53.93,28.33,38.89,40.93 μg·mL-1;各提取物及维生素C对超氧阴离子O2-自由基清除能力IC50分别为63.37,55.47,30.20,48.36,41.52 μg·mL-1。其中各提取物的乙酸乙酯提取物的DPPH及O2-清除率最大。结论 通过比较各组分对DPPH自由基及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了解桂花中抗氧化成分在各相中的分布情况,并据此进行有目的的分离桂花中的抗氧化成分。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调脂治疗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浆C-反应蛋白(CRP)及纤维蛋白原(FIB)的影响。方法 选择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7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常规治疗,治疗组给予阿托伐他汀和常规治疗,测定治疗前后血浆CRP,FIB及胆固醇(TC)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74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中,37例调脂治疗组CRP,FIB,TC等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下降。对照组CRP(9.75±4.88)mg·L-1,FIB(4.18±1.05)mg·L-1,TC(5.26±0.64)mmol·L-1,调脂治疗组CRP(6.79±3.95)mg·L-1,FIB(2.84±0.98)mg·L-1,TC(4.58±0.9)mmol·L-1,调脂治疗组和对照组CRP和FIB 比较P值均<0.01,2组TC比较P<0.05,2组对比有显著差异。结论 调脂治疗对不稳定型心绞痛具有明显的抗血管内皮炎症反应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百合多糖对羟自由基的清除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研究百合多糖对羟自由基的清除作用。方法以Fenton反应产生羟自由基,用邻二氮菲-Fe2 氧化比色法测定百合多糖对羟自由基的清除率。结果百合多糖抑制羟自由基(.OH)50%所对应的质量浓度IC50是1.04mg.mL-1,对照品苯甲酸钠的IC50是3.95 mg.mL-1。结论百合多糖具有较强的清除羟自由基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强化降脂对高脂血症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的影响。方法 164例高血脂症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79例,强化降脂组85例,分别予阿托伐他汀10 mg·d-1或40 mg·d-1。于用药前及用药6个月后测定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甘油三酯(TG)。观察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CIMT的变化。结果 强化降脂组,hs-CRP由用药前(5.14±0.96)mg·L-1,降至用药6个月时的(1.58±0.25)mg·L-1 (P<0.05),较常规治疗组(5.16±0.98)mg·L-1降至(2.68±0.5)mg·L-1有更显著的疗效。强化降脂组CIMT由用药前(1.54±0.17)mm,降至用药6个月时的(1.41±0.21)mm (P<0.05),较常规治疗组(1.54±0.16)mm降至(1.51±0.17)mm有显著的效果。结论 强化降脂治疗能更有效地降低高敏C反应蛋白(hs-CRP),降低CIMT。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建立一种快速灵敏测定人体血浆中匹伐他汀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方法。方法 以Agilent C18柱(4.6 mm×150 mm,3.5 μm)为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0.005 mol·L-1甲酸铵水溶液-乙腈-1%甲酸水溶液(7.5∶2.5∶70∶20);流速:0.5 mL·min-1,柱温:40 ℃。采用选择反应监测(SRM)对匹伐他汀(m/z 422.2→290.2)和内标瑞舒伐他汀(m/z 482.2→258.2)进行测定。结果 匹伐他汀高(80 μg·L-1)、中(50 μg·L-1)、低(0.25 μg·L-1)3个浓度的平均回收率RSD均小于15%;线性范围为:0.1~100 μg·L-1,回归方程为Y=1.222 6X-1.056 1×10-4,r=0.996 0。结论 该方法灵敏、准确、简单、快速,可用于匹伐他汀临床血药浓度监测和药动学研究。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建立烫伤合剂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色谱柱为Inertsil C8-3柱(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为0.05 mol·L-1磷酸二氢钠溶液-乙腈-磷酸(70∶30∶0.08 );流速为1 mL·min-1,柱温:35 ℃,检测波长为260 nm。结果 盐酸小檗碱在5.28~52.8 mg·L-1内峰面积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Y=2.45×104X+4.91×103(r=0.999 4),平均回收率为100.30%,RSD为1.24% (n=6)。结论 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作为控制产品质量的定量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硝酸舍他康唑尿素乳膏中硝酸舍他康唑的含量。方法 色谱柱:Hypersil C18(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乙腈-0.01 mol·L-1磷酸氢二钠溶液(用稀磷酸调pH=7.0)(37∶63);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60 nm。结果 硝酸舍他康唑在20.4~102.0 μg·mL-1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3),平均回收率为99.55%,RSD=0.73%(n=6)。结论 此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精密度好,可用于硝酸舍他康唑尿素乳膏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一种由高良姜、香附、百合和乌药提取物制成的复方中药姜百片对大鼠醋酸损伤胃溃疡模型胃黏膜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醋酸注射法制作大鼠醋酸胃溃疡模型,将动物分为模型组、雷尼替丁阳性对照组(0.108 g·kg-1·d-1)、姜百片高(2.16 g·kg-1·d-1)、中(1.08 g·kg-1·d-1)、低(0.54 g·kg-1·d-1)剂量组,连续口服给药10 d后处死并解剖大鼠,测量胃黏膜溃疡面的长短径(L和H),按照公式S=πLH/4计算溃疡面积,用试剂盒测定损伤部位表皮生长因子(EG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水平。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该复方中药的高(2.16 g·kg-1·d-1)、中(1.08 g·kg-1·d-1)、低(0.54 g·kg-1·d-1)剂量可以显著减小醋酸损伤大鼠的溃疡面积(P<0.05),并可显著提高醋酸损伤部位组织的表皮生长因子(EGF)(P<0.05)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P<0.05)的水平。结论 姜百片具有抗醋酸损伤型胃溃疡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提高组织的EGF和VEGF水平等有关。  相似文献   

14.
山楂叶茶水提物抗氧自由基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外源性氧自由基,测定山楂叶茶水提物对红细胞膜的保护作用和对羟自由基的抑制和清除作用。实验证明:山楂叶茶水提物对氧自由基发生体系产生的脂质过氧化作用有明显的抑制效应,能减少对O2·-红细胞膜流动性的破坏,同时对Fenton反应生成的·OH也具有较强的抑制和清除作用,且强于·OH特异性清除剂甘露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建立人血浆头孢丙烯检测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研究头孢丙烯分散片的人体药动学。方法 血浆经高氯酸沉淀,采用ZORBAX Eclipse XDB-C8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1%三氟乙酸-水(15∶40∶45),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282 nm。10名健康志愿者单剂量口服500 mg头孢丙烯分散片后,不同时间点抽取静脉血。用该方法检测血浆中头孢丙烯浓度,用DAS程序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 头孢丙烯浓度在0.10~20.00 mg·L-1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高、中、低3个浓度的相对回收率分别为(99.20±4.41)%,(98.07±3.94)%和(100.07±1.69)%;日内RSD分别为5.28%,5.19%和1.97%,日间RSD分别为4.38%,3.95%和1.33%。头孢丙烯在人体内符合一级吸收的一室模型,Cmax为(8.79±1.09)mg·L-1,t1/2(ke)为(1.06±0.29) h。结论 本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靠,可满足药动学研究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建立测定大鼠肝微粒体中有机锡抗癌化合物DBDCT的方法并研究其相应的酶促动力学。方法 采用HPLC测定DBDCT在体外代谢系统中的酶促动力学,用Eadie-Hofstee法分析数据,求算酶促动力学参数Km和Vmax以及肝代谢速率Clin。结果 在体外代谢系统中,DBDCT代谢酶促动力学参数Km=159.07 μmol·L-1,Vmax=2.813 μmol·(min·mg)-1以及肝清除率Clin=Vmax/Km=0.017 L·(min·mg)-1。结论 此分析方法符合方法学验证要求且简单准确,可满足DBDCT体外代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氯沙坦联合小剂量叶酸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液流变学和血管结构的影响。方法 30只12周龄SHR,随机分为3组(n=10),空白对照组(SHR-C),氯沙坦组(SHR-L:50 mg·kg-1·d-1),合用组(SHR-L+Y:氯沙坦25 mg·kg-1·d-1 +叶酸0.4 mg·kg-1·d-1),另选10只同龄Wistar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WKY-C)。连续给药12周后,测定血液流变学指标,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以LSD法进行组间比较。肠系膜血管组织切片用HE染色,主动脉测定血管壁厚度和管腔面积,计算厚度和管腔面积。结果 SHR-L+Y组与SHR-C相比,全血黏滞度各指标均下降,P<0.05;SHR-L+Y组与SHR-L相比,全血黏滞度无明显差别,P>0.05。血浆黏滞度,各组间差别不显著,P>0.05。血管组织学观察显示:SHR-L+Y组肠系膜动脉无增厚,内皮细胞层完整,内弹性膜结构清晰,主动脉中膜面积和管腔面积比与SHR-C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低剂量的氯沙坦和叶酸能有效的改善血液流变学,保护血管内皮,防止血管重构。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国产比卡鲁胺片在健康人体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比较其与同规格进口片剂的生物等效性。方法 20名健康男性志愿者单剂量交叉口服两种比卡鲁胺片,在每次服药前,服药后1、3、4、6、9、12、16、20、24、28、32、36、40、48 h,3、7、14、21、28 d分别采集血样,用HPLC法测定血浆中药物浓度,用3P97软件拟合药代动力学参数,并用SAS软件进行等效性检验。结果 试验组口服国产比卡鲁胺片50 mg后,平均Cmax为691.50 μg/L,平均Tmax为20.65 h,平均AUC0~∞为148 124 μg·h/L,平均消除半衰期为127.46 h;对照组口服进口比卡鲁胺片Casodex 50 mg后,平均Cmax为697.30 μg·L-1,平均Tmax为24.10 h,平均AUC0~∞为153 782 μg·h/L,平均消除半衰期为131.06 h。统计分析表明两种制剂生物等效,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9.43%。结论 两种比卡鲁胺片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肾移植术后稳定患者口服微乳化环孢素A(CsA-ME)的剂量与其血药浓度谷值(C0)和给药后2 h的血药浓度(C2)的关系及其随时间的变化趋势,从而评价CsA-ME的体内吸收过程。方法 采用荧光免疫偏振法(FPIA)对92例肾移植患者术后不同时间内测定全血中环孢素A的C0C2浓度,并分别与每位患者每日每千克体重的用药剂量(ND)相比,得出其相应的浓度(即C0/ND,C2/ND)。计算C2/C0比值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肾移植患者术后1~3个月内,C0/ND和C2/ND均增加。C0/ND从(43±15)增加到(56±20) (ng·mL-1)/(mg·kg-1),C2/ND从(129±62)增加到(212±80) (ng·mL-1)/(mg·kg-1),表明药物的吸收逐渐增加。但术后3~12个月内,C2/ND维持原有水平,C0/ND则逐渐降低为48±15 (ng·mL-1)/(mg·kg-1),C2/C0比值则从4.5±1.9逐渐增加至5.2±2.3,表明药物在体内的消除代谢逐渐增加。术后3~12个月内,C2/ND的个体间变异系数明显小于C0/ND的个体间变异系数。结论 肾移植患者服用CsA-ME在术后3~12月内,其环孢素A在体内的累积清除率逐渐增加,表明术后一年内单纯用C0作为监测指标已不能准确预测CsA-ME在体内的药物暴露总量,应结合C2监测对于提高个体化的治疗将更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枸橼酸莫沙必利胶囊中有关物质的总量。方法 分析柱采用 Shimadzu C18 (150 mm×4. 6 mm, 5 μm),流动相为0.02 mol·L-1磷酸二氢钾缓冲液(用磷酸调pH至4.0)-甲醇(50∶50),流速为1 mL·min-1,检测波长为274 nm。结果 该法能将枸橼酸莫沙必利与其有关物质有效分离。供试溶液的浓度确定为500 mg·mL-1,室温下稳定,有关物质的峰面积重复性良好。莫沙必利浓度在3.0~15.0 mg·mL-1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 999 7,n=6),精密度RSD<1.5%,回收率为100.5%~101.4%。而且,该法能用作稳定性试验的分析方法。结论 该法简单、快速、灵敏,适合用于枸橼酸莫沙必利胶囊中有关物质的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