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探讨PDCA循环理论在降低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10日~12月30日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99例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选取2020年1月1日~12月30日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96例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PDCA循环理论管理。比较两组低血糖发生率、干预前后自我管理能力[采用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SDSCA)]和低血糖知识掌握情况。结果: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两组SDSCA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1),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观察组低血糖知识掌握情况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PDCA循环理论应用于老年糖尿病患者管理中,可有效降低其低血糖发生率,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低血糖知识掌握水平,提升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急诊科风险事件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分别于PDCA循环管理模式实施前后选取150例病人为研究对象,比较实施前后急诊科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护理质量考核情况及病人满意度。[结果]实施PDCA循环模式后,急诊科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实施前,护理质量考核结果和病人满意度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PDCA循环管理模式应用于急诊科风险事件管理中,降低了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和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徐雯  田平 《护理研究》2006,20(25):2299-2301
[目的]观察老年糖尿病病人胰岛素强化治疗过程中发生低血糖时的临床表现,为制定护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选择老年糖尿病且接受胰岛素强化治疗的208例病人,严密监测血糖,观察并记录病人的临床表现,探讨护理干预效果。[结果]无脏器功能受损与仅有1个脏器功能受损的病人在出现低血糖的几率与临床表现形式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2个及以上脏器功能受损病人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随年龄增大,发生低血糖的几率增高;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可降低低血糖发生的风险。[结论]胰岛素强化治疗过程中,老年糖尿病病人低血糖发生率高,在发生低血糖时,无低血糖反应的次数随受损脏器数量多少与年龄增长而增加。  相似文献   

4.
刘淑军 《全科护理》2012,10(3):214-215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老年病人血液透析治疗中频发低血糖的预防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糖尿病肾病老年病人的临床资料,给予含糖透析液透析治疗、合理饮食指导、胰岛素减量、营养支持、心理护理等护理干预措施,对比护理前、护理后血液透析中低血糖的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干预前,26例病人在3个月内透析发生低血糖比为15.22%(95/624);护理干预后,26例病人在3个月内透析过程发生低血糖2.88%(18/624),护理后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护理前(P〈0.05)。[结论]给予糖尿病肾病老年病人预防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透析治疗并发低血糖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徐雯  田平 《护理研究》2006,20(9):2299-2301
[目的]观察老年糖尿病病人胰岛素强化治疗过程中发生低血糖时的临床表现,为制定护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选择老年糖尿病且接受胰岛素强化治疗的208例病人,严密监测血糖,观察并记录病人的临床表现,探讨护理干预效果。[结果]无脏器功能受损与仅有1个脏器功能受损的病人在出现低血糖的几率与临床表现形式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2个及以上脏器功能受损病人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随年龄增大,发生低血糖的几率增高;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可降低低血糖发生的风险。[结论]胰岛素强化治疗过程中,老年糖尿病病人低血糖发生率高,在发生低血糖时,无低血糖反应的次数随受损脏器数量多少与年龄增长而增加。  相似文献   

6.
黄仕善 《护理研究》2009,(9):2316-2317
[目的]探讨食物血糖生成指数(GI)饮食指导对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的影响。[方法]将46例老年2型糖尿病人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运用食物GI概念饮食模式,对照组按照一般糖尿病饮食疗法,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病人饮食行为、血糖指标、体重指数、低血糖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运用GI概念指导老年糖尿病病人饮食,有利于端正病人的饮食行为、降低血糖、控制体重,降低低血糖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56例老年糖尿病病人低血糖反应发生的原因及临床特征,并提出防护对策.[方法]回顾性总结56例老年糖尿病病人低血糖反应的临床特征,并对其进行原因分析.[结果]54例病人经治疗后血糖水平稳定,临床症状消失;1例出现步态不稳,反应迟钝后遗症;1例合并肾病、心力衰竭病人经抢救无效死亡.54例病人经过系统健康教育,住院期间及出院后1个月电话随访,未再出现低血糖.[结论]针对老年糖尿病病人低血糖反应发生的原因及临床特点,进行健康宣教,采取预防措施,可有效降低老年糖尿病病人低血糖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PDCA循环在提高肺癌放疗病人呼吸功能锻炼依从性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18年12月在我科住院的需行呼吸功能锻炼的肺癌放疗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应用PDCA循环对肺癌放疗病人呼吸功能锻炼依从性进行管理,2018年7月-2018年9月调查数据作为PDCA循环法实施前数据,对比PDCA循环实施前后医护人员、病人对呼吸功能锻炼的相关注意事项的知识掌握率、病人呼吸功能锻炼依从性、病人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的差异。[结果]实施PDCA循环后医护人员的知识掌握率由85.7%提高至96.4%,病人相关知识掌握率由39.0%提高至56.0%;病人呼吸功能锻炼依从性差的病例数由实施前的115例减少至23例;病人呼吸功能锻炼依从性由65.0%提高至93.0%;病人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由6.0%降至1.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PDCA循环能有效提高医护人员及病人对呼吸功能锻炼相关注意事项的知识掌握率,提高病人的依从性,降低病人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利于病人顺利完成治疗。  相似文献   

9.
王莎 《全科护理》2014,(10):895-896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病人出现低血糖的原因,总结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发生低血糖反应的老年糖尿病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52例发生低血糖病人经积极对症治疗及护理后,生命体征平稳,血糖控制良好。[结论]老年糖尿病并发低血糖最主要原因是药物因素,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护理措施可以有效避免老年糖尿病低血糖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黄仕善 《护理研究》2009,23(25):2316-2317
[目的]探讨食物血糖生成指数(GI)饮食指导对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的影响.[方法]将46例老年2型糖尿病人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运用食物GI概念饮食模式,对照组按照一般糖尿病饮食疗法,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病人饮食行为、血糖指标、体重指数、低血糖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GI概念指导老年糖尿病病人饮食,有利于端正病人的饮食行为、降低血糖、控制体重,降低低血糖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糖尿病病人对低血糖防治知识的状况及其教育的效果。[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60例住院糖尿病病人实施强化低血糖防治知识教育前后进行调查、评价。[结果]60例病人中,60.0%的病人曾发生过低血糖,5.0%的病人发生过严重低血糖,70.0%的病人对低血糖的危害了解甚少,45.0%以上的病人对低血糖的原因、临床症状、防治知识了解不足,强化低血糖防治知识教育后知识水平明显提高,且教育后半年内再发低血糖的病例数明显减少。[结论]加强对糖尿病病人低血糖防治知识的教育力度,可以降低其发生率,提高救治水平。  相似文献   

12.
刘珍颖 《全科护理》2014,(28):2632-2633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病人低血糖的原因、临床护理干预措施及预防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出现低血糖反应的48例老年糖尿病病人的临床及护理资料。[结果]经过及时对症处置及个性化的护理干预,所有病人血糖恢复正常,无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针对老年糖尿病病人低血糖反应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避免再次出现低血糖。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运用PDCA循环实施家庭干预对糖尿病病人康复的作用。[方法]将94例社区糖尿病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运用PDCA循环进行家庭干预的为干预组,实施一般健康教育的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前后的空腹血糖、体重、血压及应对方式情况。[结果]干预组干预后空腹血糖、体重、血压明显优于干预前,对照组干预后空腹血糖、体重、血压与干预前比较无明显变化,干预组干预后病人积极应对方式明显提高,消极应对方式明显下降,对照组病人干预后的应对方式无明显变化。[结论]应用PDCA循环对社区糖尿病病人实施家庭干预可明显降低病人血糖、体重、血压及改善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14.
黄珊 《全科护理》2012,10(25):2330-2331
[目的]总结老年糖尿病病人并发低血糖的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老年糖尿病病人并发低血糖的临床资料。[结果]经及时处理,病人均完全恢复,生命体征平稳,均未留后遗症。[结论]老年糖尿病并发症较多的病人需密切观察病情,及时监测血糖、给予合理的护理干预,以防止低血糖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夏梦君  王贺芳 《全科护理》2020,18(4):435-438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联合PDCA循环管理对低分子肝素钙注射后皮下出血的防治效果研究。[方法]选取采用注射低分子肝素出现皮下出血的200例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奇偶数字排列法将200例病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病人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病人给予循证护理联合PDCA循环管理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前后皮下出血并发症、疼痛程度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施循证护理联合PDCA循环管理护理干预后,比较两组病人皮下出血并发症发生率,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疼痛程度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人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试验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联合PDCA循环管理护理干预可降低皮下出血并发症发生率,有效缓解病人痛苦,降低疼痛程度,提升病人对医护人员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规范术中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为制定规范的操作标准及流程提供依据。[方法]对114名手术室护士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手术室护士下肢静脉血栓预防认知情况和预防病人下肢静脉血栓措施实施情况,根据调查结果,科室质量管理小组按照PDCA循环模式针对问题进行改善。[结果]PDCA前后手术室护士下肢静脉血栓预防认知评分及预防病人下肢静脉血栓措施实施情况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循环管理模式可提高手术室护士下肢静脉血栓预防认知情况和预防病人下肢静脉血栓措施实施情况,有效降低了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任资颖  梁峰 《家庭护士》2009,7(13):1174-1174
[目的]分析老年糖尿病病人低血糖反应发生原因,总结其预防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发生低血糖反应的老年糖尿病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老年糖尿病病人低血糖反应发生原因主要有药物因素、激素缺乏、不良生活方式等.[结论]应加强对老年糖尿病病人低血糖的预防及护理.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在降低妇科门诊B超检查失约率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5月—2016年8月在妇科门诊预约B超检查病人3 153例为对照组,分析病人B超检查失约率和失约原因。2016年9月—2016年12月预约妇科B超检查病人4297例为观察组,采用PDCA循环法进行改进,比较PDCA实施前后妇科门诊B超检查失约率、预约期限和病人满意度。[结果]实施PDCA循环管理后妇科门诊B超检查失约率降低,预约期限缩短,病人满意度提高。[结论]PDCA循环管理可有效降低妇科门诊B超检查失约率,缩短预约期限。  相似文献   

19.
贲曙萍  熊德华  薛美玲 《护理研究》2013,(25):2773-2774
[目的]探讨PDCA模式结合ABC管理方法在老年糖尿病病人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老年糖尿病病人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采取PDCA模式结合ABC管理方法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采取常规的健康教育方法。[结果]两组病人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治疗的依从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在老年糖尿病病人健康教育中应用PDCA模式结合ABC管理方法可使病人的病情得到有效的控制,提高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糖尿病住院病人低血糖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住院的2型糖尿病病人243例,通过成立品管圈、主题选定、拟定活动计划、现状把握、目标设定、原因分析、拟定与实施对策等步骤,最后评价实施品管圈活动后糖尿病住院病人低血糖发生率和护士素质状况。[结果]糖尿病住院病人低血糖发生率由品管圈活动前的40.8%下降到活动后的2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综合素质有所提高。[结论]实施品管圈活动可以有效预防糖尿病住院病人低血糖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