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7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29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0篇
临床医学   76篇
内科学   30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30篇
外科学   34篇
综合类   121篇
预防医学   48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88篇
中国医学   25篇
肿瘤学   2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仲景所论之郁证为广义的郁证,其包含人体脏腑经络、气血津液、饮食情志等多方面的壅滞、痞塞、蓄积、瘀结、失舒、失畅,为病机的概念。郁证由诸多因素造成,其非独为情志一端,外感六淫之邪气,饮食劳倦之所伤,脏腑气血津液之失常,或者失治误治等皆可导致郁证。《伤寒杂病论》描述的是一种滞而不通,结而不散的病理状态,其以气之升降出入失常为基础病机,气郁、血郁、水郁、火郁均蕴含气机升降出入失常之内涵,气郁为诸郁之先,亦为诸郁之结果。仲景对郁证之症状描述,既包括病机的内涵,亦包含有症状之内涵,对郁证病位、性质和症状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其既有对《黄帝内经》之发挥,又有对各种临床所见郁证之总结,主要表现为满、痹、着、结、痞等。  相似文献   
2.
背景:临床实验证明御风胶囊(黄芪、当归、川芎、远志、丹参等中药)组成有益气活血、祛淤生新的功效,其影响途径可能与血小板聚集功能和血浆中血栓素B,6-酮前列腺素F1α含量的变化有关。目的:观察御风胶囊对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设计:随机对照动物实验。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大庆校区药理组。材料:实验于2000-05/2004-07在哈尔滨医科大学大庆校区药理实验室完成。选择Wistar雄性老年大鼠40只,平均鼠龄8~10周,平均体质量(550±150)g‘Wistar雄性青年大鼠8只,平均鼠龄4~6周,平均体质量(230±120)g。方法:Wistar青年雄性大鼠8只为青年对照组;40只老年大鼠为血淤模型,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5组,每组8只,即阿司匹林组,御风胶囊(由黄芪、当归、川芎、远志、丹参组成,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二院制剂室提供胶囊制剂)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和老年模型组。分别给予阿司匹林溶液5.5g/kg,御风胶囊0.33g/kg,0.66g/kg,1.32g/kg,老年模型组和青年对照组不给药。连续灌胃22d,2次/d,末次给药1h后,采用血小板聚集法和放免法测量血小板聚集功能和血浆中血栓素B2,6-酮列腺素F1α的含量。主要观察指标:血小板聚集功能;血栓素B2和6-酮列腺素F1α的含量及比值。结果:48只动物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老年模型组血小板聚集率均高于其他五组(P<0.01)。②御风胶囊高剂量组1min、5min和最大血小板聚集率均低于阿司匹林组,分别为(7.96±2.17),(6.38±1.66),(14.33±2.87)ng/L和(31.95±3.94),(35.29±6.54),(38.68±7.46)ng/L,(P<0.01);中剂量组5min血小板聚集低于阿司匹林组[(13.96±1.66),(35.29±6.54)ng/L,(P<0.01)]。③御风胶囊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阿司匹林组、青年对照组血栓B2含量均低于老年模型组(P<0.01)。④御风胶囊高剂量组血栓B2低于低剂量组[(100.13±8.90),(127.00±20.99)ng/L,(P<0.01)]。⑤御风胶囊高剂量组、中剂量组、青年对照组血栓素B2/6-酮-前列腺素F1α均低于老年模型组[(0.62±0.17),(0.69±0.14),(1.75±0.17),(1.11±1.12)ng/L,(P<0.05)]。结论:御风胶囊高剂量、中剂量可降低血浆中血栓素B2含量和提高6-酮前列腺素F1α含量,改善两者比值,对保持血栓素B2/6-酮前列腺素F1α之间的平衡有显著作用。低剂量组亦有作用,但效果不如高、中剂量组,可认为有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腮腺多形性腺瘤与腺淋巴瘤的MSCT、病理对照分析提高MSCT对两者的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37例腮腺多形性腺瘤和32例腺淋巴瘤的MSCT影像学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合临床病理资料,评价MSCT检查手段的诊断价值。结果多形性腺瘤多单发,腺淋巴瘤可多发;MSCT双期增强扫描多形性腺瘤呈延迟强化,腺淋巴瘤动脉期强化明显,延迟密度减低,符合其病理学基础;对鉴别多形性腺瘤与腺淋巴瘤有较高的价值。结论多形性腺瘤及腺淋巴瘤的MSCT影像学资料有一定的特征,MSCT对鉴别两者有重要的适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回转模拟微重力对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自噬的影响。方法利用回转模拟微重力的细胞学效应,回转条件下培养细胞12 h、24 h,相同条件下静置培养细胞作为对照。WesternBlot方法检测LC3蛋白表达变化水平。荧光显微镜观察GFP-LC3点状聚集物,计数含有大于5个GFP-LC3点状聚集物的细胞数量。结果回转组SH-SY5Y细胞LC3-II蛋白表达高于对照组,荧光显微镜检测到GFP-LC3点状聚集物也随之增多。结论回转可以引起SH-SY5Y细胞自噬增多。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二甲基甲酰胺(dimethylformamide,DMF)致H9c2心肌细胞损伤及维生素C(vitamin C,VC)对此损伤是否有保护作用.方法 观察DMF染毒及VC干预后心肌细胞及核形态改变;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T-AOC)试剂盒检测不同浓度DMF染毒不同时间、特定浓度DMF合并不同浓度VC干预后细胞氧化应激水平变化.结果 DMF染毒后细胞及核形态出现不同程度异常,低浓度VC干预后有所改善;100、140、180、220、250 mM DMF染毒24h,100、140、180、200、220 mM DMF染毒48 h,100、125、140、180、200 mM DMF染毒72 h后,同时间不同剂量染毒,细胞ROS、T-AOC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剂量不同时间染毒,细胞ROS、T-AOC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OS:24 h:F=5 763.00,P<0.001;48 h:F=5 861.00,P<0.001;72 h:F =9 188.00,P<0.001;T-AOC:24 h:F=6.25,P=0.004;48 h:F=11.48,P<0.001;72 h:F=14.13,P<0.001).VC (0.025、0.05、0.10、0.25 mM)干预后ROS、T-AOC水平与对照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结论 氧化损伤可能是DMF发挥毒性的重要机制;低剂量VC可缓解DMF产生的氧化损伤,对细胞产生保护效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干预对胸外科手术抗菌药物的应用效果。方法自2013年1月起,本院派临床药师对胸外科围术期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进行干预。随机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在本院胸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2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的200例病例作为干预组。根据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评价标准,比较两组手术患者抗菌药物应用品种及比例、用药疗程、抗菌药物合理性以及抗菌药物占药品总费用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应用率明显下降,由65.17%降至35.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不合理例数由61例(占36.09%)降至23例(占16.43%),抗菌药物费用占药品总费用的比例由15.56%降至10.59%,降幅为4.97%。结论临床药师干预胸外科手术患者应用抗生素可有效规范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提高用药合理性,对减轻患者负担以及减缓和降低细菌耐药性的发生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7.
<正>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由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使导管的尖端定位于上腔静脉或者锁骨下静脉等深静脉[1]。PICC操作简便且安全,导管留置时间长,能够减少对患者反复进行静脉穿刺从而接受长期输液的痛苦,因此PICC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实用。然而,PICC在使用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危险,尤其是导管脱入静脉内,这是PICC置管术最严  相似文献   
8.
9.
重组尿激酶原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尿激酶原(Pro-UK)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溶栓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随机选择2003-02~2004-03间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住院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发病6h以内患者,分别给予Pro-UK或尿激酶(UK)。观察主要疗效和安全性指标。结果共入组26例患者,Pro-UK溶栓患者16例,UK溶栓患者10例。溶栓后90min冠脉造影心肌梗死溶栓(TIMI)3级血流率分别为:56·25%(9/16)和70%(7/10)(P=0·683),其中Pro-UK50mg为66·7%(4/6),60mg为75%(3/4);TIMI2/3级血流率分别为:56·25%(9/16)和80%(8/10)(P=0·399)。各种安全性指标两组差异均无显著性。Pro-UK组纤维蛋白原水平较UK组显著高,提示Pro-UK具有高的纤维蛋白特异性。结论Pro-UK溶栓治疗50~60mg安全有效,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既往心肌梗死、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患者的16项二级预防试验的荟萃分析显示,小剂量阿司匹林可有效预防约1/5的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并发症(非致死性心肌梗死、非致死性卒中或血管性死亡),相当于每1 000例患者非致命性事件发生率每年绝对减少10~20例次,以及有较小但明确的血管性死亡降低;与这些收益相反,有颅外大出血并发症20~50倍的相对增加但较小的绝对增加(主要胃肠道出血),这取决于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