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0 毫秒
1.
慢性胃炎是胃粘膜上皮遭到各种致病因子的反复侵袭,发生持续性、慢性炎症性病变。临床多以胃脘疼痛为主,或以心下痞满为重,或以纳少暧气、消瘦乏力、嘈杂烧灼为甚,或数者兼并出现。属中医胃院痛、痞证等范畴。笔者临床辨治此病50余例,效果较为满意。谨将辨治方法介绍如下。1清热化湿慢性胃炎多为急性胃炎转变而来,饮食生冷。暴饮暴食、烟酒过度等亦可诱发此病。日久可致寒热夹杂,中气困顿,湿浊内生;又牌为湿土,胃为燥土,湿热内生,夹杂寒热。表现为胃院胀满,心下痞闷,口苦气秽,胃中嘈杂,食欲减退,周身乏力,大便干燥或溏…  相似文献   

2.
痤疮的中医药辨治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痤疮是一种毛囊皮脂腺引起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多发于青少年,发病率高。中医药辨治本病疗效颇佳,现将近年研究概况综述如下。1辨治方法1.1从病因辨治1)热。风热多见于黑头粉刺和丘疹性痤疮,治宜疏风清热。湿热多见于丘疹性痤疮和囊肿性痤疮,治宜化湿清热。血热,好发于青春期,多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寓意草》中体现的治痢思想,探索其对久泻临证辨治的指导意义,并总结纪云西教授辨治久泄的经验。[方法]通过研读《寓意草》辨治痢疾的8则医案,探析喻氏的治痢法度,并总结纪云西教授借鉴喻氏治痢方法辨治久泻的经验。[结果]《寓意草》所载治痢医案体现了喻氏安胃为要、顾护胃气,和润缓图、慎用急药,从表解痢、防陷阴分,通补结合、温通为主的治痢思想。纪云西教授借鉴喻氏治痢之法,在临证辨治久泻时注重开表宣肺、和胃化湿,疏肝理气、温中健脾,益肾填精、甘缓滋补。[结论]喻氏治痢强调扶正透表,通补结合。纪云西教授将喻氏治痢法引申于临床,取得良好疗效,可供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五脏辨治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治疗上的优势。[方法]从心肝论治,调畅情志;从脾虚湿蕴论治,健脾化湿;从久病及肾论治,温阳固摄;从肺失宣肃论治,调畅气机4方面予以探讨。[结果]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从五脏辨治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患者的疾病得到了缓解或痊愈。[结论]从五脏辨治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国家级名老中医张杰教授辨治泄泻的经验。[方法]通过跟随张杰教授门诊,整理分析医案,查阅相关古籍和文献,从病因病机和辨治经验两方面对张杰教授治疗泄泻的学术思想及临床思路进行分析总结,并附典型验案两则加以佐证。[结果]张杰教授认为脾虚湿盛为泄泻的关键病机,脾虚以脾阳虚为要,湿有寒热之别,并独创"脾阳为本"和"肝脾建中"理论指导临床,主张脾阳为本、兼顾肾阳,亦重视肝脾建中、身心并治同时以寒热平调、中焦自衡为度,并且自拟验方建中化湿汤药用专长。所附验案一为脾肾阳虚、寒湿困中证治宜温脾暖肾、散寒化湿、涩肠止泻,方以理中丸合四神丸加味;验案二为肝脾失调、湿热中阻证,治宜调和肝脾、化湿清热,方以半夏泻心汤合痛泻要方加味,均取得显著疗效。[结论]张杰教授辨治泄泻,紧扣病机,重视"脾阳为本"和"肝脾建中"理论,并结合四诊,整体辨证论治,疗效显著,其经验值得临床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黄疸病的中医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黄疸的中医辨证治疗.方法 从化湿、理气、祛瘀三个方面论述治疗黄疸的中医辨治思路和方法.结论 运用清热利湿、活血化瘀、行气通腑之法治疗黄疸,可以收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黄疸的中医辨证治疗.方法 从化湿、理气、祛瘀三个方面论述治疗黄疸的中医辨治思路和方法. 结论运用清热利湿、活血化瘀、行气通腑之法治疗黄疸,可以收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8.
<正> 脘腹胀满,证多属实。但也有虚胀者,临床辨治不可不慎。我们临床常用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治疗虚胀,每收良效,现结合治验谈点体会。例一。王××,女,43岁,工人,1982年4月5日初诊。脘腹胀满近二年,久治不愈。初病每于饱食后胀满,现在稍一进食即胀满不堪,乃至畏食。面色萎黄,声息低微,倦怠乏力,二便正常。检查:上腹部稍显膨隆,叩呈鼓音,但按之软,无压痛,舌淡红,苔薄,脉沉细弱。诊为虚胀,治以  相似文献   

9.
凌昌全治疗肝癌对药经验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凌昌全教授认为机体平衡失调导致癌毒的产生,是恶性肿瘤发生的根本原因,临床辨治肝癌善于运用对药调治脾胃,抗癌杀毒,重视益气养阴,同时兼顾软坚散结,理气化湿,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总结单兆伟教授治疗泄泻的临证经验。[方法] 通过跟师随诊,收集整理和记录分析单教授治疗泄泻的医案,总结单教授治疗泄泻的辨治思路,详细阐述单教授对该病的治验心得、常用药物及用药特色,并举验案加以分析。[结果] 单教授承孟河医派诊病疗疾宜“轻清醇正”之辨证精髓与用药主张,治泄多用健脾化湿、疏肝解郁、益气升阳、养阴生津、涩肠止泻、补益脾肾诸法,常用太子参与薏苡仁等对药,用药讲求甘淡和缓、轻清灵动。验案为脾虚湿困之久泄、缓泄,治以轻灵健脾化湿,后获良效。[结论] 单教授治泄以健脾化湿、疏肝解郁、益气升阳、养阴生津、涩肠止泻、补益脾肾诸法分而论之,药尚轻清醇正,治宗和缓,疗效确切,其经验值得继承发扬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痞证及辨治浅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痞证是以胃脘胀满不舒为主症特点的临床常见病证.近年来患病率呈上升趋势,发病年龄下降.由于病因繁异,病程缠绵,治疗要注意病证特点的把握,重视病因病性的辨析,善于同中辨异,审因论治.不要拘泥于《伤寒论》的条文字句.一般可分实痞、虚实夹杂痞、虚痞辨治.  相似文献   

12.
不孕症临床病因多,治疗疗程较长,为妇产科多见疑难病症,笔者从医多年,对本病在诊疗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逐步形成了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灵活运用"活血化瘀、利水化湿、调补肝肾、温化寒饮"等辨治法则,获益颇丰,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总结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朱莹教授从伏毒辨治溃疡性结肠炎的临证经验。认为正虚邪恋、伏毒损络为核心病机, 提出分期论治辨标本、既病防变逐伏毒、瘥后防复重脾肾之治则, 临证治疗以健脾固本为先,辅以疏肝温肾,以祛风、泻火、化湿、散瘀、逐痰之法荡涤伏毒。   相似文献   

14.
马小秋 《右江医学》2004,32(5):460-460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的辨治思路。方法 用清热利湿、疏肝理气、化湿健脾、活血逐瘀的方法 ,观察治疗 99例。结果 治愈 45 .45 %,好转 3 8.3 8%,总有效率达 83 .83 %,结论 中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5.
曹恩泽出身于新安医学世家,其对新安固本培元学说、脾胃学说、活血化瘀通络法、"燥湿为本"和"化湿攻下"学说进行继承与创新,创立了"清补法""清降法""化瘀通络法"等中医辨治肾病的独特疗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学术理论。  相似文献   

16.
李辅仁老中医临床重视气血辨证,对冠心病、妇科病、消化道出血、痹证治疗,效果显著。治疗外感热病,强调解表同时注意清里及辨明清里和解表用药比例。认为湿温最为缠绵,治以芳香化浊,淡渗利湿,宣气化湿,不可汗、下,不可过用寒凉药、清热药。  相似文献   

17.
系统总结并概述了张仲景辨治眩晕的基本方法。通过仲景治疗此症的13个方剂的分析,将仲景对此症的基本治法总结为5类。即:解表和中、利水化湿、通腑泻热、降逆调气、补虚固本,并对其异同之机理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董筠教授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总属本虚标实之证,证型虚实错杂,临床多从脾胃湿热兼瘀阻、胃阴不足兼郁热辨治;治疗上注重调畅气机、化湿清热、活血通络,兼以补虚扶正.用药轻灵,善用药组,注重配伍.严谨辨证,灵活用药.  相似文献   

19.
<正> 产后腹痛十妇九然。但痛有虚实之分,不可不辨。本文列举三例产后腹痛患者的验例,针对性的作辨治介绍。 例[1] 王某,产后4日,恶露不畅,头晕、口干、面色青白,胸胁胀满,小腹阵发性刺痛,拒按,痛甚欲厥、四肢不温、小便色赤、大便秘结,舌质黯淡,苔薄白,脉象沉紧。此案系产后百脉空虚,寒邪乘  相似文献   

20.
王亿平教授认为中医药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具有一定的优势和特色,可以消减尿蛋白,延缓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进程。其辨治慢性肾小球肾炎以脾肾亏虚为本,湿浊、瘀毒相合为标,治疗上注重健脾益肾、祛瘀化湿之法,所研制七味参地颗粒治疗慢性肾炎,副作用小,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