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目的:测定鬼臼酰肼哌啶腙氮氧自由基(GP1)小鼠单次注半衰期,方法,用ESR仪测定血样品中GP1的浓度,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鬼臼酰肼哌啶腙氮氧自由基(GP1)的浓度在10μg/ml对1mg/ml间的血样品中,顺磁共振讯号强度曲线在主峰高度与小鼠血中该药浓度为一线性关系。GP1小鼠单次静脉注射,小鼠血中该药浓度与时间的曲线可用C=2831.4(μg/ml)e^-0.267t+625.2(μg/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研究鬼臼酰肼哌啶腙氮氧自由基(GP1)对细胞周期的作用及探讨其抗肿瘤机制。方法 利用MTT法、流式细胞术研究GP1对人类胃癌细胞SGC-7901细胞的影响。结果 GP1能抑制SGC-7901细胞的增长;流式细胞术显示GP1能阻滞细胞从G2/M期进入G2期。结论 GP1阻滞肿瘤细胞于细胞增殖周期的G2/M期是其重要的抗肿瘤机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桥联双植二茂铁酰腙及配合物的紫外光谱特征和影响因素。方法合成一新型双核二茂铁酰腙及其配合物,用日本岛津UV-240型紫外分光光度计分别在N,N-二甲基甲酰胺和无水乙醇中测定其UV电子光谱.结果配体与已知类似结构的化合物相比有红移现象,形成配合物后较其红移程度更加显著,且在不同溶利中表现有不同的峰型和峰位。结论分子结构中的共轭效应、配住金属离子的d轨道与配体之间的d-p、d-π电子作用对该类化合物的电荷迁移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手性氨基醇在酰腙不对称烯丙基化反应中的促进作用。方法烯丙基三氯硅烷和酰腙在化合物Ⅰ[(1S,2S)-1-(对硝基苯基)-2-(3,4甲-叉二氧基苯甲胺基)-1,3丙-二醇]的作用下进行烯丙基化加成反应,产物的对映体过量值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结果手性氨基醇配体化合物Ⅰ能够促进烯丙基三氯硅烷和酰腙的烯丙基化加成反应,在它的辅助作用下,烯丙基化加成产物的产率可达到57%,对映体过量值最高达到22%。温度可影响产率,反应在0~15℃条件下进行较为合适。结论首次将手性化合物Ⅰ应用于烯丙基三氯硅烷和酰腙的烯丙基化加成反应中,结果表明化合物Ⅰ能够促进该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8.
目的;合成新的配合物,研究其结构与性质间的关系,方法:以BCO为桥配体(BCO代表二环己酮草酰二腙),分别端接Mephen(Mephen代表5-甲基-1,10-邻菲咯啉)和Me2phen(Me2phen代表2,9-二甲基-1,10-1邻菲咯啉)合成两种配合物;经元素分析,摩尔电导及红外光谱手段进行表征,测试其杀菌活性,结果:推定了配合物的结构,其杀菌活性优于BC。结论:配合物在空气中稳定,有较强的杀菌性,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双环己酮草酰双腙(cuprizone)对少突胶质细胞(oligodendrocytes,OLs)相关蛋白的影响。方法: 新生24 h Sprague-Dawley(SD)大鼠的大脑皮层胶质细胞混合培养7 天后,采用恒温摇床振荡分离与差异贴壁方法并结合条件培养基纯化培养细胞,纯化培养3 d 后加入含有25 nmol·L-1 cuprizone 培养基继续培养3 d。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免疫荧光染色鉴定细胞类型。Western Blot 检测MBP、Fyn、Erk1/2 等蛋白的含量。结果:获得高纯度成熟的少突胶质细胞,荧光MBP 染色阳性。相较于正常细胞组蛋白,Cuprizone 组细胞MBP,Erk1/2 及磷酸化Fyn(416 位点)蛋白含量明显降低。结论:Cuprizone 对髓鞘形成细胞- 少突胶质细胞相关蛋白的表达成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主动外排抑制剂对环丙沙星抗金黄色葡萄球菌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主动外排抑制剂对喹诺酮类药物抗金黄色葡萄球菌活性的影响,并了解本院主动外排介导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流行情况。方法应用琼脂稀释法检测喹诺酮类药物环丙沙星对40株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低押菌浓度(MIC),同时分别检测在加入主动外排抑制剂利血平和碳酰氰间氯苯腙(CCCP)后,环丙沙星MIC的变化情况。结果利血平可减少菌体对环丙沙星的外排作用,降低环丙沙星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而加入CCCP后金黄色葡萄球菌不生长。结论利血平可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主动外排,降低耐药菌株的MIC,是一种好的主动外排抑制剂。  相似文献   

11.
目的用双环己酮草酰二腙(cuprizone)建立SD大鼠脑白质空泡样改变动物模型并观察病变部位特征。方法将cuprizone按10mg/100g体重/日经口腔灌注,分别在4周和6周用H.E染色观察脑白质病理改变,采用Hoechst33258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实验大鼠脑自质于4周时无明显空泡样改变形成,但在脑干及大脑深层白质可见阳性凋亡细胞;6周时分别在脑干(7/10)和大脑白质深层(4/10)可见空泡样改变形成,仍可检测出凋亡细胞。结论双环己酮草酰二腙口腔灌注法可在SD大鼠建立脑白质空泡样改变模型,细胞凋亡早于空泡形成。提示细胞凋亡可能是引起自质空泡样改变的原因之一,并可以成为一种研究细胞凋亡与空泡样改变相互关系的实验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2.
JC-1单染法检测CCCP对内皮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碳酰氰基-对-氯苯腙(CCCP)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CV304线粒体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ECV304细胞,不同浓度CCCP处理细胞20 min后,装载荧光探针JC-1或Rh123,流式细胞术检测JC-1单体的发射绿色荧光。结果伴随线粒体毒性剂CCCP浓度增加,代表JC-1单体含量的绿色荧光强度增加。结论流式细胞术检测JC-1单体的绿色荧光可反应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告选用鬼臼脂素的衍生物:鬼臼酰乙基肼和鬼臼酰肼哌啶腙氮氧自由基对接种有移植性肿瘤:艾氏腹水癌、肉瘤180、肝癌和宫颈癌14的小白鼠,腹腔注射进行实验,得出鬼臼酰乙基肼和鬼臼酰肼哌啶腙氮氧自由基对这些肿瘤均有抑制作用,抑制率鬼臼酰乙基肼是32—45%,鬼臼酰肼哌啶腙氮氧自由基是32—50%。  相似文献   

14.
目的:合成取代水杨醛缩苯磺酰腙化合物,并对其清除羟自由基(.OH)能力进行研究。方法:以苯磺酰肼和取代水杨醛为原料合成3种取代水杨醛缩苯磺酰腙;用邻二氮菲-Fe2+氧化法检测其对.OH的清除作用。结果:目标化合物能有效清除.OH,但活性弱于维生素C并有明显差异。结论:取代水杨醛缩苯磺酰腙类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清除.OH的能力,水杨醛苯环上引入卤基有助于增强活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用双环己酮草酰二腙(cuprizone)、地西泮、苯巴比妥诱导大鼠脑白质脱髓鞘、空泡样变并探寻其病因,证实地西泮、苯巴比妥未引起脑白质空泡样变。方法用环己酮草酰二腙制备大鼠脑白质脱髓鞘及空泡样变模型(酮腙组),与地西泮(地西泮组)、苯巴比妥(苯巴比妥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对照组)比较,应用HE、MBP免疫组化及TUNEL凋亡染色,观察各组2、4、6周时脑组织结构变化及细胞凋亡。结果地西泮组、苯巴比妥组、酮腙2、4周组及对照组未观察到白质疏松及空泡改变,酮腙6周组可见脑白质疏松、髓鞘裂解、空泡形成,以脑干和枕顶叶最明显;酮腙4、6周组可见皮质下白质、胼胝体、脑干及小脑白质TUNEL阳性染色,与地西泮组、苯巴比妥组、对照组及酮腙2周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酮腙6周组TUNEL阳性染色明显多于4周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环己酮草酰二腙可诱导大鼠脑白质脱髓鞘、空泡样变,呈时间剂量相关性,随着时间延长和累积剂量增加,细胞凋亡及空泡形成增多;脑白质细胞凋亡早于空泡样变,提示胶质细胞凋亡可能是脑白质脱髓鞘及空泡样变的原因之一;地西泮、苯巴比妥未引起脑白质细胞凋亡及空泡样变。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双环己酮草酰二腙(cuprizone,CPZ)喂养动物模型作为精神分裂症动物模型的合适剂量和CPZ剂量、海马脱髓鞘改变和行为学改变间的关系.方法 使用0.2%、0.3%、0.4%(质量分数)3种剂量CPZ喂养C57BL/6鼠6周,与控制组比较体质量、生存时间和行为学的改变情况,运用免疫组化和光密度比较各组小鼠海马CA1区和DG区内髓鞘改变情况,使用体视学方法研究0.2% CPZ组小鼠海马分区内有髓神经纤维改变情况.结果 0.4% CPZ组小鼠生存时间显著性低于控制组(P<0.01),控制组、0.2% CPZ组和0.3% CPZ组的生存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CPZ喂养组小鼠体质量显著性低于控制组(P<0.05),且剂量越高,体质量丢失越严重.0.2% CPZ组小鼠旷场实验在中央区域的活动显著性增高(P<0.05).0.2% CPZ组和0.3% CPZ组小鼠海马CA1区MBP染色的平均光密度值显著性低于控制组(P<0.01),0.2% CPZ组小鼠海马DG区MBP染色的平均光密度值显著性低于控制组和0.3% CPZ组(P<0.01).控制组和0.2% CPZ组海马CA1区和DG区体积无显著性差异(P>0.05).0.2% CPZ组海马CA1区和DG区内有髓神经纤维长度密度和总长度显著性低于控制组(P<0.05).结论0.2% CPZ为用于诱导精神分裂症动物模型的适合CPZ剂量,0.2% CPZ喂养6周可导致小鼠海马CA1和DG区内有髓神经纤维脱髓鞘.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双环己酮草酰二腙(cuprizone,CPZ)诱导脱髓鞘模型小鼠情绪及神经递质的变化特点,探讨髓鞘脱失和再生过程中情绪变化的可能原因.方法 选36只C57BL/6雄性小鼠,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予以正常饲料14周;慢性脱髓鞘组予以含0.2% CPZ粉末的饲料14周;髓鞘修复组先用含0.2% CPZ粉末的饲料12周,再换用正常饲料2周.采用LFB染色、免疫荧光及透射电镜技术观察胼胝体区髓鞘以及星形胶质细胞的变化情况;通过体质量、旷场、高架十字迷宫及悬尾实验检测小鼠行为学的变化;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和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法(HPLC-ECD)测定血清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五羟色胺、多巴胺、二羟基苯乙酸和五羟基吲哚乙酸的浓度.结果 慢性脱髓鞘组和髓鞘修复组胼胝体区髓鞘明显脱失(P<0.01),两组GFAP的表达明显升高(P<0.01).慢性脱髓鞘组小鼠旷场实验总路程、中央路程及中央区活动时间均较其他2组明显减少(P<0.05);在高架十字迷宫中,慢性脱髓鞘组小鼠开臂滞留时间百分比(OT%)和开臂进入次数百分比(OE%)较正常对照组减少(P<0.05);慢性脱髓鞘组及髓鞘修复组小鼠在悬尾实验中的静止时间较正常对照组增加(P<0.05).HPLC-ECD及ELISA测得慢性脱髓鞘组血清NE和5-HT的浓度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PZ诱导的脱髓鞘模型小鼠表现出焦虑、抑郁等行为变化,可能与脑组织的髓鞘脱失以及脱髓鞘环境下神经递质的含量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18.
为发现转化抗菌氟喹诺酮到抗肿瘤氟喹诺酮的策略及其构-效关系,用酰腙作为环丙沙星C3羧基的生物电子等排体,合成了12个未见报道的环丙沙星酰腙(3a~3l)目标化合物。结果显示:体外对SMMC-7721、L1210和HL60 3种肿瘤细胞的抑制活性显著强于母体,但都低于对照药阿霉素,尤其对肝癌SMMC-7721细胞的活性与阿霉素相当。构效关系表明,取代链苯环带吸电子基团的活性强于供电子基团的活性,酰腙还原产物酰肼取代物的活性消失。结果说明酰腙可作为C-3羧基的等排体,酰腙亚胺双键是抗肿瘤活性所必需的药效团部位。  相似文献   

19.
柠檬苦素是一种在柑橘属植物中含量较丰富的化合物,具有较广泛的生物活性,但因其水溶性较差,限制了其实际应用。本研究以柠檬苦素为起始原料,在其7位羰基处引入苯甲酰腙,设计、合成了8个新化合物7a~7h。实验结果表明,所有化合物的水溶性较柠檬苦素均有所提升,其中化合物7a、7d、7e和7f较为明显;此外,在苯环间位和对位上有取代羟基的化合物7d和7e对大肠埃希菌(E. coli)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 aureus)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化合物7e活性最好,其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0.31 mg/mL和1.25 mg/mL,且化合物7e的抗E. coli效果优于苯甲酸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耐环丙沙星阴沟肠杆菌临床株中是否存在主动泵出机制。方法: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5株耐环丙沙星阴沟肠杆菌及2株敏感菌细胞内环丙沙星的聚积动力,比较加入能量抑制剂碳酰氰间氯苯腙(CCCP)前后细菌细胞内环丙沙星稳态聚积量的变化。结果:5株耐环丙沙星阴沟肠杆菌临床株和2株敏感株对环丙沙星的摄取均在5min内达到稳态浓度,耐药菌株细胞内环丙沙星的稳态浓度低于敏感菌株(均P〈0.05),加入CCCP后耐环丙沙星菌株细胞内的环丙沙星聚积浓度较未加CCCP时增加12%-46%(均P〈0.05),敏感菌株加入CCCP前后环丙沙星聚积浓度无明显变化(均P〉0.05)。测试菌株对环丙沙星的聚积浓度与MIC值间呈负相关。结论:耐环丙沙星阴沟肠杆菌临床株中可能存在对环丙沙星的主动泵出机制,该机制可能参与了阴沟肠杆菌对环丙沙星的耐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