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为了探讨适合我国农村社区的腱康教育方法,陕西省眉县被确定为西北地区的试点。本运用格林模式,采取健康教育、改水、改厕三位一体方法,通过2年的健康教育综合性干预,实验乡5岁以下儿童腹泻发病率较对照乡及干预前均有明显下降,儿童母亲防治儿童腹泻的知、信、行水平也显提高(P<0.01),进一步证实综合干预在农村社区健康教育中运用的可行性。同时,初步探索出了一些适合我国农村社区的健康教育实施经验。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云南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儿童营养不良有效干预措施,为改善西部贫困地区儿童营养状况提供示范。方法开发适合当地社区的健康教育声像材料、图形材料,利用社区干部和乡村医生,在农村社区开展了参与式营养教育活动,营养教育活动一年后对活动效果进行阶段评估。结果研究地区孕产期妇女不良饮食习惯得到有效改变,婴幼儿正确喂养知识得到普及,婴幼儿正确喂养方法在当地社区家庭得到正确应用。结论开发适合本地文化的健康教育材料,开展社区健康教育活动改变了家庭儿童喂养知识和行为。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社区家长儿童营养知识掌握情况 ,评价项目健康教育效果。 【方法】 在随机抽取的 3县 9乡开展“社区儿童营养缺乏症的管理”工作 ,6乡为管理乡 ,3乡为对照乡 ,在管理乡实施儿童营养缺乏症管理方案 ,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 ,对照乡则不采取特殊的干预措施。 【结果】 管理乡儿童家长母乳喂养知识、儿童按时添加辅食率、对常见儿童营养缺乏症的认识、对各种信息资源的利用较对照乡有明显提高。 【结论】 项目健康教育成效显著 ,应进一步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在大范围社区提升家长科学育儿能力的健康宣教方式,评估规范化系统性健康教育对促进家长科学育儿能力的效果。方法在大范围社区搭建儿保家长健康教育系统性平台:包括在健康宣教的课程内容、师资力量、硬件配置、推广宣传等方面进行规范化系统性建设;分为干预组186例和对照组188例,干预组儿童家长参加规范化系统性健康教育,对照组儿童家长未参加,两组均发放调查问卷,调查研究两组家长在科学育儿知识、态度和行为方面的情况差异,两组儿童发热腹泻、意外伤害发生率差异,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干预组儿童家长在科学育儿知识、态度和行为方面优于对照组,干预组儿童发热腹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在大规模社区搭建规范化系统性儿童家长健康教育平台,对于提升家长科学育儿能力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通过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社区慢性病防治工作中,从开发领导层,县、乡、村三级慢性病防治网络建设,慢性病项目科研合作,农村卫生人员培训,居民健康教育,慢性病患者行为干预等层面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总结了适合农村社区慢性病防治的经验,从而为实现农村社区慢性病综合防治目标提供了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单纯性肥胖(Simple obesity)儿童的社区干预措施,提高社区健康管理水平.方法:对35例单纯性肥胖儿童综合运用饮食管理、适量运动和健康教育等方法进行社区干预.结果:在观察期内,患儿体重控制效果满意.结论:儿童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对预防干预措施比较敏感,积极探索单纯性肥胖儿童的社区干预措施对降低发病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浙江省农村社区健康教育干预综合评估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浙江省农村社区健康教育干预综合评估报告(310000)浙江省、县、乡联合课题组我们根据浙江省农村健康教育监测试点五年规划,在金华县以农村肠道传染病防治、青少年卫生和控制吸烟为工作重点,开展了综合性健康教育干预活动,对实验组(石桥乡)、对照组(曹宅乡)...  相似文献   

8.
四川农村社区家庭环境卫生健康教育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探索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农村社区健康教育模式, 我省以丹棱县作为研究试点, 经过对实验社区近两年半的干预实践, 初步总结出四川省农村社区健康教育模式———政府牵头、部门协作、健全网络、系统培训、分片包干以及综合传播等。具体方法为: 建立健全农村社区健康教育组织机构, 系统培训 “行为干预员”, 由他们对所在村实行分片包干, 定期入户传播卫生保健知识, 干预不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同时充分利用当地电视、广播以及传单、宣传画等大众媒介进行健康教育。实践证明, 此模式比较令人满意, 在当地农村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9.
浙北地区城乡社区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浙北地区城乡社区健康教育效果,探讨城乡社区健康教育的有效方法。方法在浙北地区各选择1个城市社区和1个农村社区实施综合性健康教育干预活动,同时选择条件相似的2个社区作为对照。干预前后,在城市和农村干预、对照社区均随机抽取600人进行问卷调查,比较调查对象健康核心信息知晓率和健康相关行为形成率。结果干预后,农村干预社区居民对核心知识的知晓率明显提高(P〈0.05);而城市干预社区居民则无明显提高。城市干预社区居民饮酒率下降,测量血压的比例升高(P〈0.05);农村干预社区居民形成了定期更换牙刷以及刀和菜板生熟分开的行为习惯(P〈0.05)。结论充分发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作用,通过责任医师实施综合性干预,是城乡健康教育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4农村社区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随着健康教育模式的转变 ,健康教育工作目标由以疾病为中心的卫生知识传播转变为对行为危险因素的干预 ;目标人群正从易感人群向社会人群、社区人群转变。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成为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内容之一。“社区”在城市以街道、里委为单位 ,在农村以乡、村为单位。由于我国幅员辽阔 ,经济发展很不平衡 ,健康教育的发展亦很不平衡。特别是在广大农村 ,开展健康教育的人力、财力和其他必需的资源相对匮乏 ,对大众传播媒介还没有有效地开发和利用 ,加之有些地区的政府及相关部门还缺乏行政干预 ,广大农民群…  相似文献   

11.
城市城镇和农村医务人员STD/AIDS健康教育干预评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索浙江省有效防治不同社区人群性病艾滋病发生和满面充行的健康教育干预模式。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确定城市、城镇和农村三类社区的医务人员作为干预对象,通过一年的健康教育综合干预,根据对不同层次医务人员基线和终末调查的比较,结果显示开展的健康教育工作是卓有成效的、城市,城镇、农村三地人群对性病艾滋病的知识,态度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在农村和城镇健康教育干预的效果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民族地区农村妇女生殖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的效果。方法:2008年7~8月采取随机整群抽样4个县9个村1 374名18~65岁妇女进行生殖健康知识问卷基线调查,经过2年生殖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2010年7~10月对该项目村的1 317名妇女再次进行问卷调查和干预评价。结果:干预后少数民族农村妇女生殖健康知识知晓率明显上升(P<0.01),相关正向态度和行为形成率明显提高(P<0.01)。结论:"教育+服务"的综合性生殖健康教育干预,对提高民族地区农村妇女生殖健康知识水平,促进其态度转变和形成健康行为效果显著,但仍需要全社会支持促进改善少数民族农村妇女生殖健康持续改善状况。  相似文献   

13.
为探索浙江省有效防治不同社区人群性病艾滋病发生和流行的健康教育干预模式,我们采用的随机抽样的方法确定城市、城镇和农村三类社区公共场所人群为干预对象。通过一年的健康教育综合干预。根据对不同社区公共场所人群基线和终末调查的比较,结果显示我们的健康教育工作是卓有成效的、城市、城镇、农村三地人群对性病艾滋病的知识、态度以及行为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尤其对农村的健康教育干预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农村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工作模式。方法:将湖州市吴兴区经济发展及人文条件基本相似的二个乡镇分别设为实验区与对照区。实验区实施行政干预,开发促进健康行为规范的规章制度,改善影响健康的卫生设施,在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基础上开展各项健康干预;对照区仅做日常的社区卫生服务。课题研究前后分别开展基线与终末调查。结果:实验区干预有关的绝大部份项目明显高于对照区,并且实验区干预前后有非常显著差异。结论:农村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是新农村建设中的软肋,必须将农村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纳入政府工作范畴,制定支持性公共卫生政策,建立并完善基层健康教育网络,真正落实农村社区卫生服务六位一体,形成政府—健康教育机构—社区互动的长效管理机制,提高农民的健康素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在农村中推广应用生态旱厕、粪便无害化处理与卫生行为干预相结合的模式。方法在项目实施之初,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项目地区进行基线调查;然后,在项目实施的同时,开展知识传播、技能培训、行为干预等一系列健康教育活动。结果项目实施后,调查对象中使用生态旱厕已经达到68.4%,厕所设有洗手设施、家庭设有专用洗澡间、使用安全自来水三项指标分别达到66.8%、51.4%、56.9%;饭前便后洗手、食物隔离、不吸烟、不乱倒生活污水、不乱扔生活垃圾等健康行为形成率分别达到82.7%、83.9%、43.4%、86.0%和66.0%;农村居民及小孩腹泻患病率分别下降到3.0%和3.4%。结论欧盟生态旱厕项目的实施,促进了农村环境卫生面貌的改观和村民健康行为的形成,降低了与粪水相关疾病的患病率,探索了一套在国际卫生项目中开展健康教育工作的模式。  相似文献   

16.
A cross sectional community based study was done in the Amhara Regional State of Ethiopia in 1999-2000 to assess and compare knowledge and attitude towards neurolathyrism among health workers and the rural community. A sample of 217 health workers selected by probability proportional to size and randomly selected 589 heads of household from a rural district were interviewed using pre-tested questionnaires. Neurolathyrism was widely known among the health workers and the community. More than half of community respondents associated the disorder with walking or lying on the straw and the stalks of grass pea. In a multivariate analysis. poor neurolathyrism knowledge among the community was associated with illiteracy and with presence of a neurolathyrism patient at home. Among health workers, contact with vapour or steam of grass pea foods was the commonest cause cited. In a multivariate analysis nurses had the poorest knowledge among the health workers. Depending on the subject, health workers and community respondents had more or less knowledge than the other. The prevailing recurrent adverse climatic conditions might promote grass pea as a 'friendly' crop to the poor peasants in marginal areas who otherwise rely on it only during times of food shortages and could increase the incidence of neurolathyrism. The poor knowledge among health workers and the community and the general neglect of neurolathyrism requires urgent intervention. Appropriate strategies for the dissemination of information education, and communication (IEC) are needed.  相似文献   

17.
四川省腹泻病现状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四川省人群腹泻病的发病率、流行特征、治疗和就诊情况,为评价腹泻病的危害程度积累本底资料。方法依照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制定的腹泻病疾病负担与卫生干预措施评价研究工作手册,采取人户问卷、座谈等调查方法。结果四川省腹泻病年发病率为1.13%,城市发病率为1.33%,农村发病率为0.99%,男女性别发病率分别为1.11%和1.16%,0~4岁年龄组发病率为2.17%,14项职业中家庭主妇发病率为2.24%,7项文化程度中文盲或半文盲的发病率为1.82%。腹泻患者就诊率为36.36%,服药治疗占81.9%,腹泻患者中城镇无基本医疗保险的占51.9%。结论四川省人群腹泻病发病率城市高于农村,0~4岁低年龄组高于其他年龄组,治疗方式以服药为主,城镇基本医疗保险的普及面不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社区高血压健康教育对农村非规范治疗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相关知识和行为的干预效果。方法采用类实验的设计,干预组患者(n=101)在现行分组管理的基础上实施社区干预,对照组(n=105)只采用现行的分组管理,项目实施1年后,比较干预组和对照组的知识和行为改变情况。结果干预一年后,干预组5项高血压知识知晓率高于基线和对照组(P0.05);干预组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基线和对照组(P0.05);干预组7项健康行为率除戒烟外均高于基线和对照组(P0.05),干预组收缩压血压下降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社区健康教育对农村非规范治疗高血压患者提高患者知识知晓率和促进健康行为的形成效果显著,是农村地区高血压患者干预的一种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9.
泰安市农村居民健康教育与行为干预效果评价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石长胜 《中国健康教育》2007,23(4):289-290,311
目的 评价对农村居民进行健康教育与行为干预的效果。方法 根据社区诊断,选择17条健康知识和15项健康行为作为健康教育与行为干预的内容。随机抽取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比较健康教育前后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的变化。结果 在健康教育与行为干预后,目标人群健康知识知晓率平均由健康教育与行为干预前的44.24%升至82.56%;健康行为形成率平均由健康教育与行为干预前的68.49%提高到89.33%。结论 健康教育与行为干预是提高农村居民健康知识水平、促进健康行为形成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