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考察格列齐特生物黏附性缓释片体外释药行为,离体组织黏附力,以及在犬体内的药动学.方法 以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和卡波姆(Carbopol,CP)为生物黏附材料和骨架材料,乳糖为稀释剂制备生物黏附性缓释片.以磷酸盐缓冲液(pH8.6)为溶出介质,测定生物黏附性缓释片的释放度.以自制黏附力测定装置测定片剂对家兔离体胃、肠组织的黏附力.采用HPLC测定犬血浆中的格列齐特浓度,研究格列齐特生物黏附性缓释片与格列齐特Ⅱ片在beagle犬体内的药动学和相对生物利用度.结果生物黏附性缓释片体外释放符合缓释制剂要求,其与家兔离体胃、肠组织的黏附力明显大于普通片剂,且与肠的黏附力大于与胃的黏附力.格列齐特生物黏附缓释片对格列齐特Ⅱ片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282.74±20.75)%.结论 格列齐特生物黏附缓释片在胃、肠道具有较强的黏附作用,利用生物黏附技术可以提高格列齐特的生物利用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利用六通道光纤药物溶出度测定仪,建立一种光纤实时在线监测格列齐特缓释片体外释放度的方法。方法分别采用FODT-601型光纤药物溶出度实时监测仪和2005年版中国药典的紫外分光光度法在226 nm波长处测定格列齐特缓释片的释放度。结果方法回收率为98.9%100.8%,2种测定方法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格列齐特缓释片的释药曲线可用Peppas方程拟合,释药机制为非Fickian扩散。结论光纤药物溶出度过程监测法能有效地测定缓释制剂的体外释放度,并能真实地反映药物释放的全过程,可替代繁琐的传统方法。  相似文献   

3.
黄杨宁缓释片的体外溶出度测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评价黄杨宁缓释片的缓释效果.方法以乙基纤维素(EC)作为缓释材料与黄杨宁原料药混合做固体分散物,再加入其他辅料制备黄杨宁缓释片.转篮法测定释放度,酸性染料染色分光光度法测定黄杨宁的含量.结果黄杨宁缓释片1 h累计释放约为总量的30% ,可以达到有效治疗剂量,6 h累计释放约为总量的60%,12 h时基本释放完全. 结论黄杨宁缓释片有较好的缓释作用,释药以扩散为主.  相似文献   

4.
格列齐特系第二代口服磺酰脲类降血糖药,可使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得到良好的控制。为了正确评价和使用该药,作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90年版二部的有关规定,对国产益公牌格列齐特和进口格列齐特(商品名达美康)的体外溶出度和正常人体内药物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国产益公牌格列齐特的体外试验符合中国药典规定,进口达美康却相差甚远。正常人体内药物动力学测定结果,国产格列齐特和进口达美康片的T1/2K分  相似文献   

5.
目的制备格列齐特凝胶骨架缓释片,并考察其体外释放情况。方法以HPMC为骨架材料,采用湿法制粒,制备格列齐特缓释片,考察了缓释片体外释放的影响因素,并与参比制剂(法国施维雅公司的Diamicron MR)进行比较。结果格列齐特缓释片的释放受HPMC规格、HPMC用量、附加剂等的影响,释放曲线经f_2(相似因子)判断,与参比制剂相似。结论所制备的制剂处方合理,工艺可行,体外释放行为与Diamicron MR相似。  相似文献   

6.
复方布洛芬缓释片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由布洛芬和盐酸伪麻黄碱组成的复方骨架型级释片。根据两药溶解度的不同设计了处方,并探讨了药物从缓释系统中的释放机理,同时选用12名受试者采用2×2交叉设计,比较了缓释片与进口普通片的生物利用度和体内药动学特征。结果表明,缓释片体外释药可用Korsmeyer/Pappas方程描述,药物均显示出良好的缓释行为。体内结果显示,缓释片与普通片相比生物利用度相等,而药物吸收速度较慢,血药浓度较为平缓、持久。  相似文献   

7.
格列齐特缓释片的研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研究格列齐特缓释片的制备方法 ,筛选最佳制备工艺条件。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 ,以处方工艺中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微晶纤维素的用量及缓释片的硬度为试验因素 ,每个因素取三个水平 ,按正交试验表的安排进行实验 ,并确定其最佳制备工艺条件 ,按优化后的结果选择实验条件 ,进行重复实验 ,用体外溶出实验考察其缓释释放效果。结果 :制备的缓释片在 2、6、12h的累积释放率分别为 2 9.91%± 1.3 8%、61.77%± 1.13 %和 95 .89%± 0 .81%。结论 :按优化结果选择的制备工艺所制备的格列齐特缓释片其缓释效果与预测值基本吻合 ,工艺的重复性较好 ,体外累积释放率符合要求  相似文献   

8.
国产及进口格列齐特片的药物动力学特性及其生物利用度比较[刘皋林,等。中国药学杂志,1993;28(3):144]健康志愿者10人,随机、交叉、单剂量口服国产及进口格列齐特(Gliclazide)片80mg,不同时间测得的血药浓度数据在COMPAQ计算...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国产重组甘精胰岛素佐格列齐特缓释片治疗老年糖尿病的疗效。方法:所有患者均采用国产重组甘精胰岛素+格列齐物缓释片联合治疗,比较治疗前后血糖、同步C肽及糖化血红蛋白(HbAlC)的变化。结果: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齐特缓释片,能平稳降低空腹及餐后血糖,有效控制HbAlC,减少低血糖的发生率。结论:国产重组甘精胰岛素+格列齐特缓释片临床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自制格列齐特缓释片在比格犬体内的药动学行为和体内外相关性。方法 取6条比格犬随机分成两组,采用自身对照交叉方式给药,分别灌胃给予自制格列齐特缓释片和参比制剂达美康,给药剂量为30 mg。给药后于不同时间点采血,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药浓度,计算药动学参数,考察自制格列齐特缓释片的药动学特征和相对生物利用度,评价其生物等效性,计算其体内外相关性。结果 达美康的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为(101.74±20.29)μg/(mL·h),自制制剂格列齐特缓释片的AUC0-∞为(95.40±28.68)μg/(mL·h),两者间各药动学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自制格列齐特缓释片对达美康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3.77%,两者具有生物等效性。将制剂在犬体内的吸收分数与体外累积释药率作线性回归,达美康与自制格列齐特缓释片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12和0.894,均大于临界值(r0.05,7=0.754),两者的体外释放速率与犬体内吸收速率均相关。结论 自制格列齐特缓释片在比格犬体内具有缓释特征,其与参比制剂达美康生物等效。本研究建立的体外释放度测定方法可用于预测格列齐特缓释片在体内的吸收行为。  相似文献   

11.
李红生  钭文忠 《现代实用医学》2012,24(12):1376-1377
目的评价国产格列齐特缓释片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76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口服格列齐特片;观察组口服格列齐特缓释片,12周疗程结束,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两组均可有效降低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观察组有1例患者出现一过性低血糖症状,患者可自行缓解,对照组出现2例一过性低血糖症状,两组间治疗后上述各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0.05)。结论国产格列齐特缓释剂与普通剂型的疗效和安全性相似。  相似文献   

12.
磷酸川芎嗪缓释片的研制及兔体内生物利用度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以羟丙甲纤维素(HPMC)为骨架材料制备持续释药12h的磷酸川芎嗪缓释片。方法分别采用中国药典1995年版溶出度测定法第2法及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缓释片的体外释放度及兔体内生物利用度。结果缓释片体外1h释药20%左右,12h释药85%以上,12h内释药平稳,释药曲线符合Higuchi方程,体外释药受HPMC类型、黏度、用量影响较大。缓释片与市售常释片相比,兔体内峰浓度降低,达峰时间延迟,平均滞留时间延长,吸收程度生物等效。结论缓释片体内外缓释效果良好,并具有良好的体内外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积雪草总苷缓释片体外释药模型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积雪草总苷缓释片体外释药行为,并对其释药模型进行考察。方法:以反映积雪草主要药效的指标成分——积雪草苷(Asiaticoside,AS)和羟基积雪草苷(Madecassoside,MS)为指标,采用HPLC方法测定该中药释释片的体外释放度,并采用一级、修正后的Higuchi方程以及Cubic方程对缓释片的体外释放特性进行数学模型拟合。结果:以水为释放介质,该中药缓释片可维持指标成分的缓慢释放;相比较于一级方程和Higuchi方程,与Cubic方程所得到的拟合模型更理想(r=0.9989)。结论:CUBIC方程能较好的描述积雪草总苷缓释片的释药规律。  相似文献   

14.
李欣  于景敏  刘琳娜 《医学争鸣》2008,29(21):1973-1976
目的:制备盐酸阿夫唑嗪缓释胶囊,观测体外释放度.方法:采用挤出-滚圆法制备载药丸芯,以Eudragit RS 30D作为主要包衣材料,制备盐酸阿夫唑嗪缓释微丸.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建立含量测定方法,通过释放度试验评价缓释效果.结果:所制备的盐酸阿夫唑嗪缓释胶囊1,3,8 h时的累积释放率分别为38.4%,70.0%,99.8%,其释药行为符合Higu-chi方程(Q=0.3533 t1/2 0.052,r=0.9915),缓释效果良好,3批样品与进口缓释片释放曲线基本一致.结论:研制的盐酸阿夫唑嗪缓释胶囊剂处方合理,制备工艺简单可行,释放度与进口缓释片无明显区别.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制备止痛缓释片,并对其体外释药机制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正交设计优选处方,以羟丙甲基纤维素(HPMC K4M)、乙基纤维素(EC 20CPS)为骨架材料,PVP乙醇溶液为黏合剂,采用湿法制粒压片制备骨架片。以粉体学参数,包括压缩比、休止角、流速、接触角为指标,综合评分法确定最佳处方,并测定指标成分的体外释放度,进行释药方程拟合,研究其释药机制。结果 最优处方为HPMC 20%,EC20%, PVP0%,乙醇为80%,所制备的缓释片在10 h内呈现良好的缓释特征,符合缓释片的要求,释药机制符合Higuchi方程和Peppas方程,累积释放率分别为Q=0.367 5 t1/2-0.165 8(r=0.993 2),lnQ=0.72 lnt-1.608 6(r=0.991 8),表明药物以Fick扩散和溶蚀协同作用的方式释放。结论 该缓释片处方设计合理,制备方法简单,缓释效果理想,药物释放机制符合释放动力学模型,值得进一步研究开发。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格列齐特缓释片与格列齐特的临床降糖效果及对血浆胰岛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服用格列齐特或合用阿卡波糖或二甲双胍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良好,治疗方案至少恒定2个月,共3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15例,1组继续原有治疗;1组将格列齐特改为相应剂量的格列齐特缓释片,观察12周,前后检测基本临床生化指标及糖化血红蛋白,并在观察的第1天和最后1天安排2次住院,每次24小时,检测不同点血糖和胰岛素水平.结果:格列齐特缓释片与格列齐特的临床降糖效果及对血浆胰岛素水平的影响无明显差异.结论:格列齐特缓释片与普通片同样具有降糖效果可靠、作用持久、稳定,但1日1次,服药方便,是便于患者应用的口服降糖药.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以乙基纤维素为骨架材料,以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为致孔剂制成茶碱缓释骨架片,考察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乙基纤维素(EC)与茶碱缓释片释放度的关系以及制备工艺对茶碱缓释片体外释药速度的影响。方法:均匀设计实验,对茶碱缓释片进行体外释放度测定。结果:用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制备的茶碱缓释片,释放度数据较稳定;调整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和乙基纤维素用量配比,湿法制粒所得骨架片的释药速度比干法直接压片有所减慢;压片力的大小对释药速度也有一定的影响。结论:通过对茶碱缓释片制备工艺条件的考察,找到了适合生产的制备工艺,使药效稳定,提高了茶碱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格列齐特系第二代磺脲类降血糖药物 ,其治疗 2型糖尿病的疗效与安全性已被证实。目前应用于临床的有国产的格列齐特片与合资的达美康片。但临床上有反映两种药物疗效不一的说法 ,为比较国产与进口格列齐特的降血糖疗效及不良反应 ,我们对这二种药物在 2型糖尿病患者降血糖方面进行自身疗效对比 ,并对曾服用过国产格列齐特及合资达美康治疗的住院病人的不良反应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病例选择 确诊为 2型糖尿病并持续服用固定产家固定剂量的格列齐特片或达美康片 ,且血糖稳定 ,糖化血红蛋白 (Hb Alc) <…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非洛地平双层渗透泵控释片的处方工艺和体外释放度进行研究。方法采用星点设计对处方进行优化,并计算自制片与国外上市缓释片体外释药数据的相似因子。结果最优化处方组成:含药层片芯中氯化钠30mg,助推层聚氧化乙烯110mg,羟丙甲基纤维素7mg,包衣液中醋酸纤维素与聚乙二醇4000(polyethylene glycol4000,PEG4000)的比例为1.8:1、包衣增重为8%。最优处方的3批样品在14h内呈零级释放特征,体外释药特征与国外缓释片相似(f2=65.8)。结论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得到了非洛地平双层控释片处方优化模型,实现了该控释片的处方优化。自制片与国外缓释片体外释药行为相似。  相似文献   

20.
符旭东  汤韧 《广东药学院学报》2005,21(2):126-127,134
目的 考察双氯芬酸钾(DP)双层片的体外释药行为和在家犬体内的药动学特征。方法 采用转篮法测定DP双层片(Ⅰ)、缓释片和速释片的体外释放度。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3只家犬分别单剂量口服DP双层片(Ⅰ)、缓释片(Ⅱ)和市售普通片(Ⅲ)各50mg后的血药浓度,经3P97程序拟合,求算药动学参数。结果 双层片中的速释层能够快速崩解,0.5h的释放可以达到30%,随后缓释层缓慢释药12h左右。(Ⅰ)和(Ⅱ)相对于(Ⅲ)的生物利用度分别为106.14%和102.90%。(Ⅰ)和(Ⅱ)的Cmax、t1/2、MRT差异无显著性,(Ⅰ)的Tmax明显低于(Ⅱ),与(Ⅲ)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Ⅰ)在体内和体外均具有明显的缓释和速释特征,(Ⅰ)、(Ⅱ)、(Ⅲ)在家犬体内的吸收程度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