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治疗后早期康复护理效果观察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唐春莲 《护理学报》2006,13(6):48-49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训练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将6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低危患者,平行随机分为早期康复组和常规康复组各30例。两组除予以常规治疗外,早期康复组溶栓治疗后早期采用为期2周,以步行为主的康复训练。结果两组患者在入院第3周末,进行左心功能测定,LVEF≥50%者早期康复组(73%)高于常规康复组(43%),有显著性差异(P<0.01)。第4周末,低水平平板运动试验阳性率,早期康复组(27%)低于常规康复组(47%),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住院期间便秘发生情况与平均住院天数,早期康复组均低于常规康复组(P<0.05)。结论对于无合并症的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早期康复训练,是安全可行的,与同期入院病人作对照,康复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背景:在传统的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中,要求患者绝对卧床休息1~4周,近年研究表明心肌梗死患者早期进行康复运动能改善心功能储备,增加运动耐量,增加心肌血液灌注,减少心肌缺血,并减少焦虑和抑郁情绪。目的:观察早期康复运动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入院天数、平均住院花费、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及两年内心肌梗死再发率影响。设计:非随机化同期对照分析。单位:北京天坛医院。对象:选择2002-08/2003-10在北京天坛医院循环内科住院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0例,所有患者年龄≤70岁,病情稳定,左心室射血分数>35%,不合并严重的高血压、严重的肺部疾病、神经和运动系统疾病。方法:将入选病例按患者意愿分成两组(n=40):①早期康复组:常规药物治疗。绝对卧床休息24h;第2天床头抬高30°左右,肢体关节的被动运动;第3~5天床上坐起,3次/d;第6~7天床边站立,3次/d;第8~9天床边活动四肢关节,在室内慢走;第10~14天练习步行。在进行康复运动出现心绞痛发作、严重心律失常或呼吸困难登症状时,应暂停运动或将运动强度返回前一阶段水平。②绝对卧床组:绝对卧床,只进行常规药物治疗,不进行康复训练。主要观察指标:采用Barthel指数(满分100分,<60分为不能自理)评定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并对比两组的平均住院天数,住院期间的平均花费,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及两年内心肌梗死的再发率。结果:80例患者均完成了治疗和随访进入结果分析。①早期康复组平均住院天数和平均住院花费较绝对卧床组少(17.1d比24.5d;9021.23元比12383.45元;P<0.05)。②Barthel指数:治疗前两组无差异,出院前早期康复组显著高于绝对卧床组(81.43±13.57,70.68±11.48,P<0.05)。③早期康复组和绝对卧床组分别有6,7例发生心律失常。④追踪观察两年,早期康复组心肌梗死的再发率(5%,2/40)明显低于绝对卧床组(22%,9/40)。结论:早期康复训练有利于提高心肌梗死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减少平均住院天数及平均住院花费,降低再发率。  相似文献   

3.
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疗效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训练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病情的影响。方法:将122例急性心肌梗死(AMI)低危患者,平行随机分为康复组(62例)和对照组(60例)。两组除予以常规治疗外,康复组采用为期2周,以步行为主的康复训练:结果:两组患者在室性心律失常(Lown≥Ⅲ),梗死延展,心率变异性和Q—T离散度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在入院第3、4周末,进行左心功能测定LVEF≥50%者康复组(66.7%)高于对照组(47.4%),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第4周末的低水平平板运动试验阳性率,康复组(27.1%)低于对照组(39.1%)(P〈0.05)。住院期间心绞痛、再梗死、死亡率与平均住院天数,康复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无明显并发症的AMI患者,采取早期康复训练,是安全可行的,有利于病情恢复,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
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指导的临床观察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康复指导对无合并症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住院期病情的影响。方法 将 10 0例 AMI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与对照组 ,分别采用康复治疗方案和传统治疗方案。结果 两组在室性心律失常、心室晚电位阳性 ,梗死后心绞痛 ,再梗死 ,肺部感染等方面在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 康复组患者便秘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 5 )。结论 对无合并症 AMI患者实行康复指导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AMI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康复组各30例.对照组仅进行常规护理,康复组在人院当天即开始康复锻炼,以患者的卧床时间、住院天数、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生活自理能力作为评价指标.结果:康复组患者的卧床时间、住院天数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康复组的生活自理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差异均具有显著性.结论:早期康复干预可明显降低AMI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住院天数,改善患者的自理能力,促进疾病的康复,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康复护理对心脏双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早期康复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观察康复护理对心脏双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早期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风湿性心脏病双瓣置换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康复组31例和对照组29例.康复组除行常规护理外,同时实施系统、规范的康复护理;对照组则行常规护理和随意自我锻炼.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监护时间、住院天数、术后第20天心功能和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术后住院天数和第20天心功能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康复组术后第20天生活质量明显提高,10项指标评价P均<0.0001,术后监护时间也较对照组平均缩短了7.5h,且并发症发生率下降了19%.结论康复护理能有效降低心脏病双瓣置换术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促进心脏康复,缩短监护时间和住院天数,明显提高患者的心功能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住院期心脏康复对心脏外科手术后患者生存质量、心理状态及住院时间的影响。方法:纳入符合标准的心脏瓣膜病、冠心病患者5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康复组(26例)和对照组(24例)。对照组在常规术前及术后临床治疗的基础上,予以术前教育和术前呼吸指导;康复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术后住院期心脏康复治疗。两组干预前后均行简明健康调查问卷SF-36评估和综合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评估,并观察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结果:干预后,康复组SF-36评分在PF、BP、GH、VT、MH 5个维度上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RP、SF、RE 3个维度上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HADS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抑郁评分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康复组的住院时间(15.08±2.77d)较对照组(18.42±3.39d)显著缩短,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住院期心脏康复可以明显改善心脏外科术后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心理状态,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8.
背景:在传统的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中,要求患者绝对卧床休息14周,近年研究表明心肌梗死患者早期进行康复运动能改善心功能储备,增加运动耐量,增加心肌血液灌注,减少心肌缺血,并减少焦虑和抑郁情绪。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运动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入院天数、平均住院花费、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及两年内心肌梗死再发率影响。 设计:非随机化同期对照分析。 单位:北京天坛医院。 对象:选择2002-08/2003-10在北京天坛医院循环内科住院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0例,所有患者年龄≤70岁,病情稳定,左心室射血分数〉35%,不合并严重的高血压、严重的肺部疾病、神经和运动系统疾病。 方法:将入选病例按患者意愿分成两组(n=40):①早期康复组:常规药物治疗。绝对卧床休息24h;第2天床头抬高30&;#176;左右,肢体关节的被动运动;第3~5天床上坐起,3次/d;第6~7天床边站立,3次/d;第8~9天床边活动四肢关节,在室内慢走;第10~14天练习步行。在进行康复运动出现心绞痛发作、严重心律失常或呼吸困难登症状时,应暂停运动或将运动强度返回前一阶段水平。②绝对卧床组:绝对卧床,只进行常规药物治疗,不进行康复训练。 主要观察指标:采用Banhel指数(满分100分。〈60分为不能自理)评定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并对比两组的平均住院天数,住院期间的平均花费,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及两年内心肌梗死的再发率。 结果:80例患者均完成了治疗和随访进入结果分析。①早期康复组平均住院天数和平均住院花费较绝对卧床组少(17.1d比24.5d;9021.23元比12383.45元;P〈0.05)。②Barthel指数:治疗前两组无差异,出院前早期康复组显著高于绝对卧床组(81.43&;#177;13.57,70.68&;#177;11.48,P〈0.05)。③早期康复组和绝对卧床组分别有6,7例发生心律失常。④追踪观察两年,早期康复组心肌梗死的再发率(5%,2/40)明显低于绝对卧床组(22%,9/40)。 结论:早期康复训练有利于提高心肌梗死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减少平均住院天数及平均住院花费,降低再发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10 d康复程序在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介入术后心脏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AMI行介入手术后无并发症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按照临床路径实施两周的心脏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优化路径实施10 d心脏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出院时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生活自理能力、心功能分级、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情况。结果出院时观察组患者LVEF、生活自理能力、心功能分级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均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均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0 d心脏康复程序有利于患者心脏的康复,而且缩短住院时间和减少住院费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为了缩短急性心肌梗塞(AMI)病人的卧床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早日康复.对180例急性AMI低危患者,100例应用早期康复训练方法,平均合并症为4例(4%),平均住院天数为10.5天;80例应用常规护理方法,合并症为9例(10.1%),平均住院天数为20.5天.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在缩短住院天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面,前者明显优于后者.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2周住院心脏康复程序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脂、生存质量及精神心理状态(焦虑)的影响。方法:选择轻度AMI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康复组2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内科治疗.康复组在常规内科治疗的同时进行2周住院心脏康复程序治疗,出院后继续康复治疗3个月。康复前及康复3个月后分别评价血脂水平,生存质量(QOL)、状态-特质焦虑(state-trait anxiety inventory,STAI)及体力活动程度,与对照组及康复前进行比较。结果:康复前,两组间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康复组,与康复前比较.康复3个月后HDL-C(P〈0.01)、TC/HDL-C(P〈0.05)均得到明显改善:康复后QOL总分和社会态度与主观幸福感评分均比康复前明显增加(P均〈0.05);状态焦虑(S-AI)和特质焦虑(T-AI)均比康复前明显降低(P均〈0.05);康复后体力活动程度明显改善(P〈0.01)。结论:2周住院心脏康复程序能明显改善轻度AMI患者的血脂.改善体力活动程度,改善精神心理状态(焦虑).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2.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分级活动的康复护理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对急性心肌梗死康复护理中早期分级活动与疾病康复的探讨。方法将我院心内科78例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分为实验组40例与对照组38例,分别采用早期分级活动与传统的护理活动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平均住院天数及并发症方面比较,P<0.05,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康复护理中,分级法早期活动优于传统的护理活动方式。  相似文献   

13.
白敏 《医学临床研究》2014,31(9):1748-1751
[目的]探讨冠心病康复治疗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138例AMI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69例及常规组69例.对照组行常规药物治疗,康复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冠心病康复治疗至出院6个月.[结果]康复组患者的TC、LDL-C、HAMD评分、HAMA评分降低,其生活质量PF、RP、GH、VT、SF、RE、MH评分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且康复组除RP评分外的上述所有指标均较常规组改善更明显(P<0.01).[结论]冠心病康复治疗有利于纠正心脏危险因素,改善AMI患者体力活动程度及精神心理状态,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BACKGROUND: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 is associated with high mortality. beta-Blockers are known to reduce mortality and reinfarction rates when used for long-term prevention following an AMI. OBJECTIVE: To assess the prescribing patterns of beta-blockers in patients after experiencing an AMI in the West Virginia Medicaid program and examine its impact on patient outcomes. METHODS: One-year pre- and post-AMI data were extracted for 488 Medicaid patients. Prescribing of beta-blockers within 90 days after discharge was evaluated among these patients. Based on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guidelines,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2 groups: those prescribed therapy appropriately and those prescribed therapy inappropriately (underuse, misuse). One-year all-cause mortality, cardiac mortality, and cardiac morbidity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groups using survival analysis. RESULTS: Approximately 64% of the patients were appropriately prescribed beta-blockers and illustrated significantly (p = 0.035) lower all-cause mortality rates compared with the inappropriately prescribed group at the one-year follow-up. Cardiac mortality evaluation showed no significant findings. The groups differed significantly in morbidity outcome (time to first cardiac hospitalization), with the inappropriate group exhibiting later hospitalization at the end of the year (p = 0.019). However, the appropriate group had a higher proportion of hypertensive patients, suggesting more severity compared with the inappropriate group. CONCLUSIONS: Inappropriate prescribing of beta-blockers following AMI was observed in this Medicaid population. Data suggest that there were overall survival benefits associated with appropriate beta-blocker prescribing. However, cardiac morbidity associated with inappropriate prescribing needs to be evaluated after adjusting for disease severity between the 2 groups.  相似文献   

15.
目的:运动康复治疗对合并抑郁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生活质量及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心内科接受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抑郁量表评分分为无抑郁组(A组)和抑郁组(B组),两组各分为常规药物治疗组(A1组和B1组)和常规药物治疗联合运动康复治疗组(A2组和B2组)各60例。对比各组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及近期预后。结果:4组患者治疗前生活质量及心功能无统计学差异,治疗8周后A2组患者比A1组、B2组比B1组患者心功能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均P0.05);且A2与B2组相比,心功能及生活质量改善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8周后患者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发生率,A2组A1组B1组,A2组B2组B1组,差异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8周内再发心肌梗死率、死亡率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抑郁组患者心力衰竭及心源性休克的发生率较无抑郁组高;无论患者是否合并抑郁,运动康复治疗均可减少心力衰竭及心源性休克的发生率;无论患者是否合并抑郁,运动康复治疗均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心功能,但是无抑郁组患者改善更明显。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改良早期心脏康复方案在急性心肌梗死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纳入冠心病监护病房112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6例。试验组给予改良早期心脏康复方案进行锻炼,对照组给予早期心脏康复方案进行锻炼。比较两组干预前及干预后第7天的日常生活能力、左心室射血分数、冠心病监护病房住院天数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干预7d后,试验组的日常生活能力、左心室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试验组的住院天数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和对照组均无不良事件发生。结论 改良早期心脏康复方案安全、有效,可促进急性心肌梗死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的康复,增加左心室射血分数,提高患者日常自理能力并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肾功能不全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住院期间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影响.[方法]100例AMI住院患者,根据其肾小球滤过率(GFR)不同标准分为肾功能正常组(A组,37例)、轻度肾功能不全组(B组,30例)和中度肾功能不全组(C组,33例).观察比较三组患者的临床特点以及住院期间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病死率及相关危险因素.[结果]B、C组与A组相比,患者年龄大、女性患者多、合并高血压、心力衰竭、脑卒中及有脑缺血病史、心功能Killip分级≥Ⅱ级比例明显较高,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B、C组院内病死率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显著高于A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肾功能不全是AMI患者出现院内死亡及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结论]肾功能不全是AMI患者常见的并发症状,其导致患者院内死亡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增大,肾功能检测对于AMI患者的临床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A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的左室整体及局部收缩功能变化,探讨以社区为主的早期心脏康复训练对AMI患者的心功能影响。方法:根据是否愿意参加心脏康复,将急性心肌梗死术后患者分为康复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其中,康复组参与12周的心脏康复程序,进行早期心脏康复训练。对照组仅接受常规护理。在研究开始前、结束后,所有患者均接受三维斑点追踪成像(Three-dimensional speckle tracking imaging,3D-STI)检查,获得左心室整体及各节段纵向、径向、周向及面积应变值(LS、RS、CS、AS)。结果:经过12周的康复程序后,康复组的整体纵向应变(global longitudinal strain,GLS)、整体圆周应变(global circumferential strain,GCS)、整体径向应变(global radial strain,GRS)、整体面积应变(global area strain,GAS)及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1)。根据左室心肌节段分区法,两组间左前降支供血区域各有150节段,左回旋支供血区域各有125节段,右冠脉供血区域各有125节段。经过12周的康复程序后,康复组不同冠脉供血区域的LS、RS、CS、AS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结论:早期心脏康复治疗可以改善经PCI术后患者的心脏收缩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综合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AMI)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经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价大于14 分的50 例AMI行IABP治疗患者,分为常规干预组(n=25)和综合干预组(n=25)。常规干预组给予含认知行为干预在内的所有常规护理措施,综合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丙泊酚静脉泵入,Ramsay 镇静分级在Ⅱ~Ⅲ级。记录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后第1~5 天6 个时间点的生命体征、HAMA得分、主要心血管事件和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综合干预组干预后多数时间点HAMA得分、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压较干预前降低(P<0.05),未增加低血压、呼吸抑制等并发症。综合干预组恶性心律失常、穿刺部位出血/血肿、导管移位等发生率低于常规干预组(P<0.05)。结论综合干预能够改善AMI行IABP患者的焦虑症状,降低心律失常、血管并发症和IABP导管移位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