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2 毫秒
1.
前列腺癌在我国的发病率逐年升高,晚期易发生骨转移,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现代医学在运用化疗、放疗、激素及核素治疗等方法治疗前列腺癌及其骨转移方面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展,但也相应有各种毒副作用,中药因与化学药联合应用的增效减毒、多靶位多效应已经越来越受到医学界的重视,在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减轻临床症状、延长生存期等方面显示出一定的优势。中医药作为我国特有的医疗手段,其独特的理论和用药,给前列腺癌骨转移的治疗带来了新的曙光。  相似文献   

2.
对于与阳气虚衰关系密切的前列腺疾病中医临床常选用温阳法治疗,而对于前列腺癌伴骨转移或采用内分泌治疗的前列腺癌患者临证也多选用温补肾阳、引火下行的方法进行辨治。通过总结现有研究结果结合临床经验,认为温阳法可改善前列腺增生相关基因,影响前列腺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降低患者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缩小前列腺体积,改善前列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减缓去势治疗或内分泌治疗给患者带来的不良反应,减缓晚期骨转移引起的疼痛,在保证患者生活质量的前提下延长患者生存期。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身痛逐瘀汤联合唑来磷酸治疗前列腺癌骨转移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全部40例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1例,治疗组19例,对照组采用单纯唑来磷酸治疗,治疗组采用身痛逐瘀汤配合唑来磷酸治疗。治疗结束后评价两组患者的疼痛缓解评分(VAS)、卡氏评分(KPS)、血清ALP、PSA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9.4%,对照组为57.1%,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生活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血清ALP、PSA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身痛逐瘀汤联合唑来磷酸可有效缓解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疼痛症状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榄香烯乳注射液联合唑来膦酸治疗前列腺癌骨转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0例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0例患者为唑来膦酸单药治疗,治疗组为榄香烯乳注射液联合唑来膦酸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 VAS)、卡氏生活质量评分(Karnofsky, KPS)、临床疗效、血清学指标(PSA、f-PSA、ALP)、不良反应。结果 经4周期治疗后,治疗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1),治疗组KPS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P<0.01),治疗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70.00%高于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30.00%(P<0.05);2组患者血清指标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1),其中治疗组低于观察组(P<0.01);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榄香烯乳注射液联合唑来膦酸治疗前列腺癌癌骨转移临床疗效好,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医综合疗法对前列腺癌骨转移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4年12月采取全雄激素阻断治疗的26例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作为西医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采取中医综合治疗的32例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作为中医综合组,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近期疗效和以及疼痛程度。结果中医综合组患者临床治疗客观缓解率与西医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医综合组和西医组患者疼痛VAS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综合疗法对前列腺癌骨转移治疗方面其临床效果较好,且能显著减少其疼痛和提高预后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陆宁  指导:崔云 《新中医》2024,56(6):134-137
介绍崔云教授辨治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不良反应的临床经验。内分泌治疗是前列腺癌重要的治疗 手段之一,在控制肿瘤的同时也会带来相关不良反应。崔云教授以“乙癸同源”理论诠释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 的不良反应的根本原因,认为肝肾两亏是相关不良反应的根本病因,少阳枢机不利为其重要病机,故以补益肝 肾为治疗的基本原则,运用二至丸、四物汤、六味地黄丸等合方滋养其本,采用柴胡类方和解其标,以收 良效。  相似文献   

7.
胡克邦 《辽宁中医杂志》2014,(10):2174-2175
目的:观察复方苦参注射液配合内分泌疗法治疗中晚期前列腺癌骨转移的疗效。方法:将全部66例中晚期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3例,治疗组采用复方苦参注射液配合内分泌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内分泌疗法治疗。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的近期疗效、生存质量、体质量变化和癌性疼痛疗效情况。结果:两组近期疗效和生存质量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体质量变化和癌性疼痛疗效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配合内分泌疗法可有效提高中晚期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体质量和控制癌性疼痛。  相似文献   

8.
前列腺癌根据其临床症状可归属于中医“癃闭”范畴。现代医学对本病的治疗存在术后尿失禁、代谢综合征等不良反应。中医在缓解西药不良反应、防治前列腺癌复发转移及延长患者生存期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临床上谨守病机、随证立方应用中医古方治疗前列腺癌取得了良好疗效。通过对近年来相关文献的查阅整理,从前列腺癌的中医病名归属、病因病机及中医古方的临床应用情况3方面进行概述,以便为中医治疗前列腺癌提供进一步参考。  相似文献   

9.
《山东中医杂志》2017,(2):148-150
骨转移是中晚期恶性肿瘤(如乳腺癌、肺癌、前列腺癌)患者较为常见的病变。徐振晔教授通过辨别邪正虚实,辨证和辨病相结合,以及综合性疗法治疗骨转移疗效显著。同时,对于临床不同恶性肿瘤骨转移疼痛的治疗,徐教授结合传统中医理论和现代中药研究,根据多年的临床用药经验总结出了治疗骨转移的经验方——骨痛灵方。附病案1则。  相似文献   

10.
骨转移癌在晚期恶性肿癌中常见,尤以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为多见,骨转移癌疼痛是造成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痛苦,影响其生存质量的重要原因之一,现代医学对骨转移癌的治疗主要用放疗、化疗、止痛剂、激素疗法、神经阻滞疗法等治疗,但副作用大,远期疗效不佳,多数患者疼痛仍难以得到满意的控制.我们在基层医院临床实践中经常接触晚癌病人,骨转移癌占有相当多数,而且多数病人放弃积极治疗,仅以镇痛治疗为主.我们在尝试中医药治疗过程中发现益气托毒法治疗虚寒型骨转移癌疼痛有一定疗效,现就益气托毒法在虚寒型骨转移癌疼痛治疗中的应用谈谈粗浅的认识及体会.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前列腺癌癌症负担日益加重,既往基础研究及临床实践表明中医药在前列腺癌管理方面具有重要地位。全国名中医贾英杰教授结合多年临床经验总结出“黜浊培本”的恶性肿瘤防治理论,并将其验之于前列腺癌提出“补肾不如补脾,健脾即是补肾”的重要观点。现旨在以“黜浊培本”理论为依据,从前列腺的形态生理功能、前列腺癌的证治规律、健脾法的基础与临床实践三方面,阐述贾英杰教授从“脾”论治前列腺癌的学术思想,以期为中医药治疗前列腺癌带来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分析方法探讨中药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及疼痛用药规律。方法:检索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和PubMed中药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及疼痛的临床研究或经验探析。将所用处方中的药物建立数据库,通过药物、性味归经的频数分析、SPSS聚类分析、Clementine关联规则分析,探索用药规律。结果:共纳入研究144项,获得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及疼痛的中药处方150首,中药198味。药物频数分析中熟地黄、补骨脂、甘草、骨碎补、黄芪等应用最多;性味频数分析结果显示,温性药、甘味、苦味及辛味药使用较多;归经以肝、肾2经最多;聚类分析得到药对2对,3味药药组1组,聚类方1首;关联规则分析结果以补骨脂,当归-骨碎补等置信度最高。结论:中药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及疼痛遵循和化痰饮、滋补肝肾、通络止痛及专病专药等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13.
肿瘤的发病率逐年提高,且早期发现困难,故发展到晚期多全身转移,以肺、肝、骨转移为主。大多数肿瘤骨转移患者会出现全身骨痛,疼痛难忍,活动受限。中医则根据临床辨证,其病因为肝肾亏虚,故用补肝肾、强筋骨的独活寄生汤加减,临床疗效颇佳。独活寄生汤出自唐代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有祛风湿、止痹痛、益肝肾、补气血的功效。肿瘤骨转移为西医病名,中医命名为骨痹。现详细分析骨痹的病因、病机及治法,列举独活寄生汤治疗肿瘤转移骨痛的医案,为后世对独活寄生汤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中医对于肾的概念比较广泛,在《黄帝内经》中被称为"先天之本"的肾,除了包含了泌尿生殖系统,又有藏精、主管命门之火,主持生殖、生长、发育、主水、主纳气、调节水液代谢的作用,是水火之脏,内寓元阴和元阳,与骨、髓、脑、耳、齿、发都有着密切的关系。目前通过大量的基础实验,以及补肾方药的疗效验证,发现存在"肾髓系统""肾脑系统""肾骨系统""肾生殖系统"等围绕中医"肾"为主的一系列理论基础研究。本文就近年来在这个领域所取得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中医药治疗前列腺癌的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药在前列腺癌的治疗领域尚属起步阶段,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缓肿瘤转移与进展方面有巨大潜力与发展前景.本文就中医药治疗前列腺癌的病因病机、实验研究及临床研究等方面的进展进行综述.肾气亏虚、瘀血败精聚积下焦是前列腺癌主要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前列腺癌临床应用广泛,但辨证分型尚未形成统一认识.中药单药提取物与中药复方都有一定的临床疗效,尤其是在提高生活质量方面较为突出.实验研究证明,不同单药及复方都对前列腺癌细胞体外增殖和侵袭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DOP)是糖尿病(DM)常见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DM患者的健康及生活质量。现代医学目前尚无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案。中医药治疗DOP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但中医在治疗DOP时多从“肝肾”论治,忽视了“脾”的重要作用。肾主骨生髓为先天之本,脾主肌肉充养四肢为后天之本,先天与后天相互资生、互惠互利,维持人体肌肉骨骼系统正常生理功能的发挥; 两者病理上亦相互影响,互为因果,先天不足致后天失养,脾气虚弱,脾虚则肌肉削,肉削则骨枯。故从“脾肾论治”DOP亦尤为重要。现从“脾肾论治” DOP出发,结合现代中医药研究基础,探讨中医药从“脾肾论治”DOP的相关机制及必要性,为中医药防治DOP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骨转移是肺恶性肿瘤的常见转移,目前以放化疗及靶向治疗为主的治疗手段效果不佳。广东省名中医刘伟胜教授辨证治疗肺癌骨转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他认为正气虚弱是肺癌发生的基础,而癌毒则为肺癌发生的直接病因;肾精亏虚是发生骨转移的基础,癌毒是导致骨转移的直接因素。刘伟胜教授强调肺癌骨转移从肾虚论治是其治疗特色,其诊疗特点为未病先防,先安未受邪之地;中西医结合,全面诊疗;重视心理调节。  相似文献   

18.
地中海贫血是因先天性基因缺陷致使珠蛋白合成障碍引起的一种遗传性血液病,也叫珠蛋白合成障碍性贫血。它是世界上发病率高、危害最大的单基因遗传病,至今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根据肾藏精生髓、髓生血理论,在广西高发区,用补肾益髓法治疗地中海贫血600余例,取得了肯定疗效。论文探讨了中药治疗地中海贫血的证治规律,总结了近30年的临床实践,提出了中医治疗地中海贫血的理论基础和中医核心病机假说,形成了系统的理论与有效治法。依托多项国家基金,从整体效应、基因突变与疗效关系、骨髓有效造血、红细胞结构与功能、调控珠蛋白mRNA表达等不同层面,探讨了中药治疗地中海贫血疗效特点和作用靶点的分子机制,使中药治疗地中海贫血整体水平达到新的高度。研究结果将从一个侧面揭示"肾藏精"及"与肾相关"疾病的内在关系。从"肾"论治地中海贫血的临床与基础研究成果,为阐释"肾藏精"脏象理论的科学内涵提供了有说服力的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