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中国医学   6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骨转移癌在晚期恶性肿癌中常见,尤以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为多见,骨转移癌疼痛是造成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痛苦,影响其生存质量的重要原因之一,现代医学对骨转移癌的治疗主要用放疗、化疗、止痛剂、激素疗法、神经阻滞疗法等治疗,但副作用大,远期疗效不佳,多数患者疼痛仍难以得到满意的控制.我们在基层医院临床实践中经常接触晚癌病人,骨转移癌占有相当多数,而且多数病人放弃积极治疗,仅以镇痛治疗为主.我们在尝试中医药治疗过程中发现益气托毒法治疗虚寒型骨转移癌疼痛有一定疗效,现就益气托毒法在虚寒型骨转移癌疼痛治疗中的应用谈谈粗浅的认识及体会.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铍针配合中医导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颈型颈椎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铍针治疗,每5天治疗1次,一般治疗1~3次,同时每天配合中医导引治疗3次,连续2周。对照组采用针刺双侧风池、C4~C6颈夹脊穴及肩井穴,配合颈部一指禅推、捏拿、(?)揉、点按、拍打等常规推拿治疗,隔日1次,每次40 min。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颈椎日本骨科协会评估(JOA)评分、颈项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及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JO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00%,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SF-36各维度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而治疗组的SF-36各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水平(P<0.05)。结论铍针配合中医导引治疗颈型颈椎病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3.
4.
目的:建立藿香正气水多指标的质量评价系统。方法:采用HPLC法同时对藿香正气水中代表性的五个标志性成分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建立了同时检测藿香正气水中甘草酸、欧前胡素、异欧前胡素、厚朴酚、和厚朴酚五个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并进行了方法学验证。此方法使各目标成分能得以有效分离,无明显杂质峰影响;日间精密度和日内精密度数据(RSD%)在0.20%~0.22%。重复性数据(RSD%)在0.80%~1.67%;稳定性数据(RSD%)在0.31%~0.39%;各成分的回收率分别为99.31%、99.50%、99.53%、99.08%、99.17%。结论:此验证方法简单快捷,可用于藿香正气水多指标的质量评价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药益气托毒法为主治疗虚寒型骨转移癌疼痛的疗效.方法:8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给予三阶梯止痛治疗方案治疗,治疗组40例给予中药益气托毒法为主的治疗.结果:治疗组完全缓解(CR)11例,部分缓解(PR)17例,轻度缓解(MR)5例,无效(MR)7例,显效率(CR+PR)70%,总有效率82.5%.对照组完全缓解(CR)9例,部分缓解(PR)12例,轻度缓解(MR)8例,无效(MR)11例,显效率(CR+PR)52.5%,总有效率72.5%.结论:中药益气托毒法为主治疗虚寒型骨转移癌疼痛具有缓解疼痛、改善生活质量作用,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6.
张龙  蒲渝  何祥伟  周志华  李晖 《新中医》2019,51(12):250-252
简版:目的:观察颈部肌力锻炼结合手法微调治疗青年颈椎生理曲度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青年颈椎生理曲度异常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以手法治疗为主的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颈部核心肌力锻炼结合手法治疗。观察并记录治疗前后颈椎侧位片Borden生理曲度测量值(D值)、治疗前后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周复查,观察组颈椎生理曲度D值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结束时,2组疼痛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治疗结束时,2组止痛效果相当。治疗结束后2周随访评估,观察组疼痛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观察组远期效果优于对照组。治疗后,2组NDI指数占比倒数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经治疗后功能恢复较好,以轻度功能障碍及无障碍为主。结论:颈部肌力锻炼结合手法微调能有效矫正青年颈椎生理曲度变直,并明显持续改善患者症状,对愈后防复有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