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目的探讨交锁髓内钉加植骨术治疗股骨胫骨骨折不愈合及延迟愈合的疗效.方法对32例股骨胫骨骨折患者不愈合及延迟愈合患者使用扩髓型交锁髓内钉治疗,10例患者同时行植骨术.结果 32例患者均达到骨性愈合,愈合时间8.3~43个月,平均13.4个月,无感染及断钉等现象发生.结论交锁髓内钉固定加植骨术是治疗股骨胫骨干骨折术后骨折不愈合及延迟愈合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导致股骨、胫骨不愈合和延迟愈合的原因,探讨使用交锁髓内钉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我院自1999年1月~2004年6月应用扩髓交锁髓内钉治疗下肢长管状骨骨折不愈合及延迟愈合患者16例,其中股骨5例,胫骨11例;钢板内固定术后,股骨2例,胫骨4例;普通髓内钉固定术后,股骨1例;带锁髓内钉固定,股骨1例;石膏外固定,胫骨3例;外固定架固定,股骨1例,胫骨4例。均采用有限切口切开复位顺行扩髓,静力锁定加植骨治疗。结果所有病例均获随访,时间为11~24个月(平均16.5个月),骨折均达到骨性愈合,愈合时间7~23个月。结论交锁髓内钉 植骨治疗股骨、胫骨骨折不愈合及延迟愈合具有固定牢靠、利于关节早期活动、植骨的成骨作用可促进骨愈合等优点,值得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我院收治的交锁髓内钉固定术后延迟愈合或不愈合患者19例的治疗体会。方法:股骨、胫骨均于术后1个月~3个月去除远离骨折端锁钉,变静力型固定为动力型固定。1例肱骨骨折放置含BMP异体骨植骨。骨折不愈合(5例):股骨分离1例,更换交锁髓内钉,骨折端植自体髂骨;胫骨锁钉较长1例,更换短的交锁髓内钉,骨折端植自体髂骨;另1例胫骨骨折不愈合,变静力型固定为动力型固定,骨折端植自体髂骨。主钉断裂(2例):1例股骨骨折主钉断裂,拔除髓内钉,夹板固定。1例胫骨骨折,将等原来8mm交锁髓内钉更换为10mm交锁髓内钉固定。锁钉断裂(1例):锁钉退出1例,给予拔除,石膏托固定。结果:随访时间8个月~5a,均达到骨性愈合。结论:本组病例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8个月~5a,均达到骨性愈合。  相似文献   

4.
田科良  向忠   《中国医学工程》2009,(2):114-116
目的探讨四肢长骨骨折内固定术后非感染性骨不愈合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自1996年1月~2006年12月行钢板或交锁髓内钉手术治疗四肢长骨骨折428例,有42例发生非感染性骨不愈合(9.81%)。行更换钢板或交锁髓内钉固定加骨移植手术33例,单纯行髓内钉动力化9例。结果所有病例均随访至骨愈合,平均随访25个月,再次行钢板或交锁髓内钉固定加植骨术后骨折愈合率100%,平均愈合时间(13.5±6.1)个月,单纯髓内钉动力化术后骨折愈合率77.8%,平均愈合时间(15.5±6.3)个月。结论再次内固定加植骨术是治疗非感染性骨不愈合的较好方法,单纯行髓内钉动力化仍有骨不愈合的可能。  相似文献   

5.
交锁髓内钉治疗骨干骨折致骨延迟愈合及不愈合的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交锁髓内钉治疗骨干骨折后导致骨延迟愈合及不愈合的原因及防治方法.方法:对1998年3月-2004年3月本院骨科收治的16例交锁髓内钉固定四肢骨干骨折后骨延迟愈合和骨不愈合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骨延迟愈合8例,增生型骨不愈合6例,萎缩型骨不愈合2例.5例骨延迟愈合和4例增生型骨不愈合改静力交锁为动力交锁,3例骨延迟愈合和2例增生型骨不愈合改静力扩髓交锁髓内钉固定,所有增生型骨不愈合均加行局部植骨,2例萎缩型骨不愈合更换动力加压钢板内固定加植骨治疗.结果:术后随访3~18个月,16例患者均达骨愈合,治愈率100%.2例萎缩型骨不愈合患者的骨愈合时间分别为13和18个月,愈合时间明显延长(P<0.01).结论:医源性因素是交锁髓内钉导致骨干骨折骨延迟愈合或骨不愈合的主要原因.针对不同的骨不愈合原因和特点,谨慎选择再次手术的方法可获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胫骨中段骨折不愈合及延迟愈合的原因,并评价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中段骨折不愈合及延迟愈合的效果。方法:1998年6月至2002年11月对17例胫骨中段骨折非感染性不愈合及延迟愈合患(骨折不愈合9例,延迟愈合8例),采用交锁髓内钉静力型固定治疗,10例行自体髂骨植骨,7例行单纯闭合扩髓,未植骨结果:所有患均于术后3至10个月获得骨性愈合,平均5.8个月。结论:使用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中段骨折不愈合及延迟愈合具有固定可靠,符合生物力学的原理,术后可早期功能锻炼等优点,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交锁髓内钉对骨折不愈合或畸形愈合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治疗作用。方法:对9例下肢长管状骨骨折不愈合及延迟愈合患者均采用交锁髓内钉治疗,并术中同时植骨8例,所有病例术中行静力型交锁,其中8例术后6周解除下端交锁改为动力型交锁。结果:9例患者均达到骨性愈合,愈合时间(11~18)个月,平均13.7个月。结论:交锁髓内钉治疗下肢长管状骨骨折的不愈合及延迟愈合效果满意,治疗的关键在于适合的髓内钉、动力型锁定。  相似文献   

8.
王永华 《内蒙古医学杂志》2012,44(12):1447-1448
目的:总结我院采用侧方钢板加植骨治疗股骨干骨折带锁髓内钉固定术后不愈合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30例股骨干骨折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术后不愈合的患者,使用切开复位维持原来带锁髓内钉的基础上附加侧方钢板内固定加植骨治疗.结果:30例随访10~23个月,这些患者全部达到骨性愈合.结论:采用辅助侧方钢板加植骨治疗股骨干骨折带锁髓内钉固定术后不愈合,具有固定稳定可靠,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出血少,利于膝关节早期功能锻炼,有利于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胫骨骨折不愈合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采用交锁髓内钉内固定和植骨治疗胫骨骨不连19例。结果:19例随访24~36个月,均获得骨性愈合,愈合时间32~36周,平均33周,膝关节功能明显改善。结论:交锁髓内钉加植骨是目前治疗胫骨骨折不愈合的理想方法,具有固定牢固、木后早期功能锻炼、促进骨折愈合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交锁髓内钉内固定并植骨术治疗股骨干骨折术后不愈合的疗效.方法对自2005年6月~2011年2月采用交锁髓内钉内固定并植骨术治疗股骨干骨折术后不愈合23例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随访术后7~15个月骨折均愈合.结论交锁髓内钉内固定并植骨术治疗股骨干骨折不愈合是一种合理、临床效果满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附加钢板治疗髓内钉固定后长骨干肥大性骨不连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Zhang JZ  Sun TS  Liu Z  Li LH  Ren JX  Liu SQ  Xu ST 《中华医学杂志》2010,90(27):1902-1906
目的 探讨髓内钉固定后长骨干肥大性骨不连的原因及附加钢板的手术适应证.方法 1998年4月至2009年4月,应用附加钢板治疗14例髓内钉固定后长骨干肥大性骨不连,其中股骨干9例,肱骨3例,胫骨2例.2例为骨干上1/3,6例为骨干中1/3,6例为骨干下1/3.采用4~6孔钛合金限制接触性窄动力钢板,4~6枚皮质骨螺钉固定.8例骨不连间隙>5 mm,5例采用单纯髂骨植骨,3例围骼生和髂骨混合植骨.6例<5mm,3例植入固骼生,另3例将修整的骨痂重新植入.术后保护性活动防止主钉断裂失效,逐渐恢复术前活动水平,术后1、3、6、12个月临床及影像学随诊.结果 8例取髂骨植骨和附加钢板固定手术时间共60~120 min,出血量100~300 ml.6例单纯附加钢板手术时间40~100 min,出血量60~100 ml.供骨区疼痛5例,3例1个月内缓解,2例3个月后缓解,无感染、钢板螺钉松动、断裂等.平均愈合时间8个月,6例术后6~11个月取出髓内钉和钢板.结论 旋转不稳定是导致肥大性骨不连的原因,股骨、胫骨骨骺端肥大性骨不连、粉碎性骨折骨不连以及肱骨干骨不连是附加钢板的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12.
带锁髓内钉辅助侧板加植骨治疗股骨干骨折不愈合35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评价带锁髓内钉辅助侧板加植骨治疗股骨干骨折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术后不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5例股骨干骨折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术后不愈合的患者,采用切开复位保留原有带锁髓内钉基础上辅助侧方小腿接骨板内固定加植骨治疗。结果:35例随访6~24个月,所有患者均骨性愈合。结论:采用带锁髓内钉辅助侧板加植骨,具有固定稳定可靠,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出血少,利于膝关节早期功能锻炼的优点,有利于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13.
段洪斌  景元海 《吉林医学》2004,25(12):28-29
目的:介绍用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骨不连合并膝关节僵硬的方法与疗效。方法:对18例股骨干骨折骨不连合并膝关节僵硬患者采用手术松解粘连、交锁髓内钉固定、植骨治疗,术后早期应用CPM机锻炼。结果:18例均随访6~24个月,肢体无畸形,骨折均达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8.5个月。膝关节功能按Kolmert评定标准优良率94.4%。结论:应用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骨不连合并膝关节僵硬,操作简便,固定牢靠,骨折愈合快,关节功能恢复好,是首选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儿童长骨干骨折在闭合复位后使用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7例儿童四肢长骨骨折采用钛制弹性髓内钉治疗。结果:67例均获得随访3~18个月,无骨折再移位、骨折不愈合及延迟愈合。股骨干、胫腓骨愈合时间为6~8周,肱骨干、尺桡骨干愈合时间4~6周,术后平均6个月取出内固定,患肢功能和邻近关节活动均接近正常。有4例患儿出现钉尾带来的软组织激惹及滑囊形成,取出内固定后消失。结论:作为一种安全、有效、微创、愈合快、功能恢复良好的方法,钛制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四肢长骨骨折是一种可优先考虑的内固定材料。  相似文献   

15.
黄迅  张文启 《实用全科医学》2010,8(9):1121-1123
目的探讨应用锁定加压钢板(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LCP)联合自体髂骨植骨的方法治疗肱骨干骨折内固定术后骨不连的效果。方法 2006年2月-2009年12月收治的手术后肱骨干骨折不愈合患者16例,均重新行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同时在骨折端行丰富的自体髂骨植骨。术后进行影像学观察和疗效评定。结果 16例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为0.6-3.8年,均经二次手术后获得愈合,肩肘关节优良率为85%。结论锁定加压钢板能够为骨折端提供早期的稳定性,减少局部血运的破坏,最大限度地保护骨膜,与自体髂骨植骨相结合是治疗肱骨干骨折内固定术后骨不连的一种有效方法 。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比较2种内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的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方法选择2008年6月-2011年6月收治的资料完整、均获得随访的102例胫腓骨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微创钢板内固定组50例、交锁髓内钉内固定组52例。记录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并发症、下地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以及植入后1年膝关节HSS评分结果。结果102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3-18个月。微型锁定钢板内固定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均低于交锁髓内钉内固定组(P〈0.05)。随访50例微型钢板患者2例感染,1例延迟愈合,1例畸形愈合,无不愈合发生;52例交锁髓内钉内固定组1例感染,1例延迟愈合,1例不愈合,无畸形愈合发生。结论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病率、下地时间、置人后1年膝关节HSS评分及生物相容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采用微创锁定钢板治疗胫骨骨骨折较交锁髓内针更为微创,具有手术时间短优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体外冲击波(Esw)对骨折不愈合和延迟愈合的治疗效果,为骨折不愈合和延迟愈合寻找一条新的治疗方法。方法采用冲击波骨肌系统治疗仪治疗21例骨折不愈合或延迟愈合的患者,以后每1。2个月复查X线片,了解骨痂生长情况综合分析。结果治疗后随访6~18个月,18例骨痂生长明显,最终骨折愈合,3例至随访结束,无明显骨痂形成。所有治疗患者未出现血管神经损伤的症状及内固定断裂的情况。结论体外冲击波治疗骨折不愈合和延迟愈合效果显著,微创、安全、经济,可作为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锁定钢板固定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5例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患者采用锁定钢板固定。结果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0-24个月,平均18个月,其中发生有延迟愈合迹象1例,经过石膏外固定制动后骨折愈合,其余患者未发生感染、骨折不愈合等并发症,患者术后恢复满意,基本恢复到伤前功能,生活自理。结论锁定钢板固定,创伤小,固定牢固可靠,术后可早期功能锻炼,是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的较好固定选择。但应注意患者的选择、围手术期合并症处理及抗骨质疏松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扩髓后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不愈合及延迟愈合的围手术期护理特点。方法对13例胫骨骨折不愈合及延迟愈合患者采用扩髓后交锁髓内钉固定,10例同时行植骨术。所有病人实行整体化护理。结果术后12-23个月(平均14.5个月)均达骨性愈合,病人顺利康复出院,未出现感染、肌肉萎缩、骨质疏松、关节僵硬等并发症。结论整体护理是影响胫骨骨折不愈合及延迟愈合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